第二节 金属工艺 首饰 马赛克壁画 彩色玻璃镶嵌和其他
一、金属工艺
欧洲中世纪的金属工艺继承了古希腊的金银丝细工技术、罗马的青铜铸造技术、金粒细工技术和从波斯传入的掐丝珐琅技术,使这项工艺出现繁荣发达的局面。尤其是掐丝珐琅技术,成为当时最为突出的金属工艺品类。
拜占廷是金属工艺技术最为集中的地方。在公元5世纪至6世纪,就出现了所谓红珐琅技艺,在黄金的底板上,用金属丝盘成小小的格子,中间镶着印度柘榴石。后来红色的宝石运用逐渐减少,被绿色的玻璃替代。到了6世纪查士丁尼(Justinian,483—565)时期,掐丝珐琅工艺逐渐形成,在930年至1050年之间发展成熟。它用彩色宝石,尤其是印度来的红铁樊石榴石、红玉髓、紫水晶安放在浅浅的小格子中,组成一定的图案。如星星、玫瑰、心形或图案化的植物。以后又用各色玻璃釉将小格装饰弄得光灿灿的,金或银的底板同时也强化了玻璃釉的光彩,这种工艺在17世纪传入中国以后,因为在明朝景泰年间发展很快,故被称为“景泰蓝”,但在欧洲工艺史中,将它称为景泰蓝是不妥的。“十字军东征”后,掐丝珐琅工艺从拜占廷传入欧洲。到12世纪,金掐丝珐琅逐渐被铜珐琅工艺取代。铜珐琅是不透明的,色彩的边缘分明,这种技术可以用不贵重的材料制成色彩鲜艳、价值昂贵的工艺品。约在1300年,巴黎艺人又将它转化为半透明的银珐琅,将半透明的珐琅釉浇到银制的有着浮雕的底子上,光线射到银子上,由于彩色珐琅釉的反射,产生鲜艳夺目的发散亮光(图4-20)。这种工艺技术很快地传遍全欧洲,一直持续到16世纪。当时的教堂一直是用银珐琅来制成圣物。
图4-20 14世纪珐琅金杯
由于基督教的影响,金属工艺品的最高成就表现在教堂用品和宗教仪式用品中,有十字架、祭坛、香炉、圣餐杯、权杖、圣物盒等。
祭坛是教堂中象征上帝、圣母和基督所处的圣殿。多数教堂是陈列木雕圣像和十字架,背景镀金和宝石镶嵌。但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的圣坛背景是整块的黄金面饰。它宽3.48米,高1.40米由83块金片组成,上面镶嵌着无数宝石,再用珐琅釉描绘了基督、圣母、圣徒马可的形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祭坛。它是在公元10世纪拜占廷的作品,12世纪“十字军东征”时被掠夺到意大利(图4-21)。香炉是焚香和承香灰的器具,轻烟悠悠向上,是将人们的祈祷带到天国的象征。罗马式和哥特式风格的香炉通常以教堂建筑的形象为母题(图4-22)。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保存的一座金银香炉,是拜占廷中后期的作品。其外形取材于圣马可大教堂的建筑形象(图4-23)。圣餐杯的早期造型与一般杯形无甚差别,爱尔兰都柏林所藏的《阿达夫圣杯》基本造型是双耳酒杯。但在材质和装饰方面则考究得多(图4-24)。12世纪以后,圣餐杯的形制开始变化,取消了双耳,杯体做成半椭球形或圆锥形。中间的把手和底座装饰越来越多,大都是六角形,用复杂的哥特式图案来装饰。图4-25为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所藏的圣餐杯,是典型的拜占廷风格。权杖象征主教的地位和权力,开始时只是一根木棒,顶端有时加一个球或简单的旋涡形把手,以后装饰越来越繁复,变成一种华贵的圣器。15世纪爱尔兰的一支权杖头饰周身镀银,下端是一个袖珍的祭坛,上部装点着三叶草,在基督教艺术中,三叶草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图4-26)。圣遗物箱是盛放圣徒和教皇、国王、大主教遗骨和遗物的器皿,供奉在教堂中供人瞻仰。圣遗物箱制作盛期与10世纪以后教会掀起“朝圣热潮”有关,各大教堂以珍藏圣物为荣,因此圣遗物箱的制作便十分精致,材料除金银外,还镶有宝石、象牙和珐琅。造型丰富多彩,有采取教堂建筑式样的,如制作于13世纪的《查理曼大帝的圣遗物箱》,在完整的建筑物拱门中,还镶有人像(图4-27);也有人像形的,如12世纪的《圣亚历山大遗物箱》,箱上有雕刻精美的圣亚历山大头像(图4-28)。还有动物形的,如13世纪的《鸽形圣遗物箱》,造型是一只鸽子,鸽子在基督教中是圣灵的象征。此件作品用上了珐琅工艺,显得十分精致和庄重(图4-29)。
图4-21 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的圣坛背景
图4-22 香炉
图4-23 金银香炉
图4-24 阿达夫圣杯
图4-25 圣餐杯
图4-26 权杖
图4-27 查理曼大帝的圣遗物箱
图4-28 圣亚历山大遗物箱
图4-29 鸽形圣遗物箱
二、首饰
中世纪首饰制作十分发达,风格繁多。按基督教教义,人们的生活方式应该是清心寡欲,首饰和其他装饰品是被抵制的。教会一再警告:女孩子不要受宝石的诱惑,要将一切献给上帝。但是佩戴有十字架或刻有基督教题材的项链挂坠,则被看成是虔诚的表现,人们还认为,这类首饰具有护身符的作用,佩戴者随时会受到神的庇护。每当重要的宗教活动时,朝圣者不仅要佩戴宗教性的首饰,还要将首饰献给教会。但是在统治阶级中,包括高级神职人员和宫廷贵族,则依然盛行奢侈华贵的生活方式,各种首饰争奇斗艳。到中世纪晚期,随着城市商人和作坊主势力的增强,教会势力有所削弱。法国、意大利北部和德国的一些城市出现了一些新的富裕阶层和代表他们利益的等级君主制度。统治者模仿封建贵族的生活方式,在首饰的花样上不断翻新,形成以法国宫廷为中心的华丽的首饰样式并推广到全欧洲。
中世纪的拜占廷是首饰设计和制作的大本营,欧洲的许多首饰样式和工艺都出自拜占廷。此外,德国的美因兹、法国的巴黎和利莫日、意大利的威尼斯也是欧洲重要的首饰制作中心。以下介绍几个重要的首饰品种。
1.王冠
这是教皇或国王的专用装饰,图4-30是拜占廷君士坦丁九世蒙诺玛契斯(Monomachos)的王冠,作于公元11世纪,以黄金制成,分成8块,上面是彩色的釉面饰板,画着君王的肖像。13世纪德国皇后康斯登丝(Queen Constance,弗里德里克二世之妻)的冠冕可能出于拜占廷艺人之手,它像一顶头盔,用丝做成,上面有用珍珠串成的饰带,表面镶着珐琅和各色宝石,两边垂着金链条(图4-31)。10世纪德国奥托一世的王冠也是八角形的,“八”在当时象征着完美。八个纯金面上装饰着宝石、珍珠。还有小天使簇拥基督的画面和圣徒大卫、所罗门和以萨,他们象征着正义、聪明和长寿(图4-32)。14世纪法国白朗卡公主(Princess Blanca)的冠冕为透空式样,轻巧而华丽,显示了新的宫廷首饰风格(图4-33)。
图4-30 蒙诺玛契斯的金王冠
图4-31 康斯登丝皇后的冠冕
图4-32 奥托一世的王冠
图4-33 法国白朗卡公主的冠冕
2.挂坠
一般串在项链上,成为颈饰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拜占廷的挂坠形式大多是十字架形,图4-34中的十字架形挂坠镶着红宝石、祖母绿和珍珠,背面镌刻着圣经语句,是高级神职人员专用的。还有一种三联画形的挂坠,它是一个微型祭坛,中间是基督、圣母玛丽亚和圣约翰,两翼是天使,大约是公元8世纪至9世纪的作品(图4-35)。在11至12世纪的德国,青铜或银铸成的透雕挂坠十分流行。图4-36为11世纪早期的青铜挂坠,表现的可能是人首鸟身的海妖塞壬与蛇的搏斗,这是罗马式艺术的典型题材。13世纪以后,随着宗教势力的减弱,挂坠中的人情味浓厚起来。图4-37为13世纪中期的金挂坠,表现的是一对青年男女情侣,13世纪法国北部的叶形带铰链挂坠,中间可以放香料如麝香或琥珀(图4-38),这两件作品均是哥特式风格。到15世纪,法国宫廷中妇女流行穿低胸的紧身衣,裸露的前胸正好佩戴项链与挂坠。此时钻石的平面切割术已经发明,在挂坠上镶一颗大钻石,成为宫廷中的时尚。
图4-34 拜占廷十字架形挂坠
图4-35 三联画形挂坠
图4-36 青铜挂坠
图4-37 金挂坠
图4-38 叶形挂坠
3.颈饰
包括项链和项圈。拜占廷的金项圈很有特色,项圈下方通常连着一个胸饰。图4-39为公元6世纪的金项圈,下方胸饰上有着《受胎告知》的浮雕,叙述的是天使告诉圣母玛丽亚,说她已经怀上了圣子。图4-40为一款精美的新月形项圈,圈身是黄金制成,上面镶着宝石和珍珠,圈边连着17颗柘榴石。项圈的两端是程式化的鹰头造型。这款项圈,表现出拜占廷工艺与东方甚至古埃及工艺的联系。居住在北方的凯尔特贵族戴的金丝项圈两端开口,有着精细的装饰(图4-41)。6世纪日耳曼人所建的东哥特王国有一种精细的工艺,将细小的金环串成一条项链,金环的细部是动物的抽象造型(图4-42)。
图4-39 金项圈
图4-40 黄金宝石项圈
图4-41 凯尔特人的金丝项圈
图4-42 东哥特人的金环项链
4.饰针
中世纪的饰针有各种用途,有的是护身符,有的是纯装饰性,有的是将披肩别住的衣扣。拜占廷帝王和贵族用巨大的饰针缀在斗篷上,饰针一般是圆形的,周边围着宝石或珍珠。图4-43为公元7世纪的一枚掐丝金饰针,中心是一个戴耳饰和胸饰的女贵族形象,周围是两圈珍珠,这件饰针已运用了掐丝工艺,分明是受拜占廷的影响。西哥特的鹰形饰针,以鹰作为高贵和力量的标志(图4-44)。东哥特的饰针形式颇为独特,图4-45为一枚有7个乳突的银制饰针,乳突做成抽象动物头形,表面布满点、圈、三角形、波形几何图案。法兰克王国一度是欧洲最强大和富裕的国家。公元6世纪法兰克妇女戴着圆形或四叶形的饰针,上面镶满各种宝石,她们将饰针戴在肩上或别在腰带上(图4-46、图4-47)。19世纪时,考古发现了一批重要的首饰,包括项链、饰针、耳饰、戒指等,被称为“吉赛拉首饰”。它们属于罗马时期的奥托王朝,物主是1024年登基的孔拉二世之妻吉赛拉皇后(Empress Gisela)。其中有一枚精美绝伦的饰针,以金银细工编成图案,中间是掐丝珐琅的三叶草团花,中心刻成十字架形的蓝宝石,周围镶着红玉髓、紫晶、柘榴石、祖母绿和蓝宝石(图4-48)。还有一枚鹰形饰针,作为皇室象征的鹰是以掐丝珐琅制成的(图4-49)。哥特式时期,流行护身符性质的饰针,图4-50为骑士佩戴的护身符,以掐丝珐琅工艺表现圣母玛丽亚、圣子和天使的形象。中世纪晚期,在意大利和法国,妇女风行佩戴超大型的饰针,有的简直是一座祭坛,上面雕刻着精致的《受胎告知》圣经故事,四周镶满珍珠,正下方是珐琅的家族纹章(图4-51)。
图4-43 掐丝金饰针
图4-44 西哥特鹰形饰针
图4-45 东哥特银饰针
图4-46 法兰克圆形宝石饰针
图4-47 法兰克四叶形宝石饰针
图4-48 “吉赛拉首饰”中的镶宝石金饰针
图4-49 “吉赛拉首饰”中的鹰形饰针
图4-50 掐丝珐琅护身符饰针
图4-51 “受胎告知”饰针
5.戒指和耳饰
拜占廷教会规定:男子可以戴一枚金的结婚戒指或订婚戒指,女子则只能戴银或铁戒指。戒面上镌有姓名字母,这是继承古罗马传统(图4-52),还有镶嵌宝石的戒指表面有掐丝珐琅工艺,顶端是青玉戒面(图4-53)。哥特式时期,戒指的含义甚为庄重,它是爱情忠贞的象征。教会甚至颁发布告,谁为女孩子戴上哪怕是假托的指环,谁就必须与这位姑娘结婚。这种教规到中世纪晚期逐渐松弛,富人不论男女,戴上4至5枚戒指不足为奇,而且体积都比以往的大。
图4-52 镌有姓名字母的戒指
图4-53 镶有青玉的金戒指
拜占廷继承着古罗马的传统,盛行长长的缀满宝石的耳饰(图4-54)。法兰克王国时的耳饰纤细而轻巧(图4-55)。奥托王朝留存的“吉赛拉首饰”中,有一副镶着许多宝石的耳饰,与同时发现的饰针风格完全一致(图4-56)。
图4-54 拜占廷宝石耳饰
图4-55 法兰克耳饰
图4-56 “吉赛拉”首饰中的宝石耳饰
三、马赛克壁画
马赛克是一种用彩色材料拼镶成图案和画面的工艺品种,盛行于欧洲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5世纪。马赛克有许多种类,有以骰子般的彩色石子镶成的,有以黑白两色大理石薄片镶成的,也有用陶片或彩色玻璃片拼缀成的。大多数镶成各种图案附在教堂墙壁上,或镶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有的是供奉的圣像。也有镶在家具表面上的。在古希腊晚期,马赛克工艺便在地中海东部广泛流行。在古罗马,马赛克工艺已高度发达,在庞培城遗物中,便有精美的马赛克壁画。欧洲的早期基督教堂一般不用雕塑圣像,马赛克壁画是教堂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图4-57为早期基督教建筑夏威齐翁教堂中的马赛克十字架,制作于5世纪,是以方形小石块拼成。马赛克的鼎盛时期是拜占廷帝国时期。在君士坦丁堡,马赛克的原料是半透明的小块彩色玻璃。为了保持大面积画面的色调统一,在玻璃后面先铺一层底色,6世纪以前,底色大多是蓝色的,6世纪以后,有的重要作品用金箔作底,使画面格外明亮辉煌。现存最为完整而且艺术价值最高的马赛克壁画是位于圣维塔尔教堂内的《查士丁尼大帝及其侍从》和《西奥多拉皇后及其侍女》两幅作品。它们是根据真人面貌制成的,表现的是皇帝和皇后进入教堂朝拜基督,画面的气度不在基督圣像之下。查士丁尼大帝在中央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概。两边分别是主教、高官和侍从(图4-58)。后一幅表现的是女性,画面气氛稍显活跃。皇后和侍女装束华贵,皇后的皇冠上缀满珍珠宝石,两侧有珠链垂下,与出土的王冠实物完全一致(图4-59)。现存于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大穹顶上的两幅马赛克天顶画,题材分别是《圣灵和十二门徒》《圣母天使和十二门徒》,它们是13世纪的作品,制作者是威尼斯艺人,但风格完全是拜占廷式的(图4-60、图4-61)。
图4-57 马赛克十字架
图4-58 马赛克壁画《查士丁尼大帝及其侍从》
图4-59 马赛克壁画《西奥多拉皇后及其侍女》
图4-60 圣马可教堂的马赛克天顶画《圣灵和十二门徒》
图4-61 圣马可教堂的《圣母天使和十二门徒》
图4-62 夏特尔大教堂北墙彩色玻璃镶嵌画
四、彩色玻璃镶嵌
这是欧洲继马赛克工艺后重要的工艺品种,盛行于12世纪至15世纪,用于教堂的窗棂。自从哥特式教堂出现以后,由于屋顶的重量都依靠细长的骨架券支持,墙不再承重,窗棂便能开得很大,原先装饰墙面的壁画面积相对缩小,窗子成为最适宜装饰的地方。彩色玻璃镶嵌成一幅幅圣经故事画,使所有教徒受到浓重的宗教气氛熏陶,因此被称为“文盲读的圣经”。19世纪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中写道:“教堂内部罩着一片冰冷惨淡的阴影,只有从彩色玻璃中透入的光线变成血红的颜色,变作紫石英与黄玉的华彩,成为一团珠光宝气的神秘火焰,奇异的照明,好像开向天国的窗户。”彩色玻璃镶嵌是受马赛克工艺的启发产生的。其工艺过程是先用铁框将窗子分成不大的格子,然后用“H”形的铅条在格子里盘成图案,再用金刚石将各色玻璃切割成适合的小片,将它们按规定图样一一嵌入铅条中,一些细部用黑色颜料画在玻璃上。装配完工后,将整体安装在窗框中。在12世纪中期,哥特式教堂尚在发展初期,窗户开得不大,早期的彩色玻璃镶嵌面积也较小。如今见到的最早的彩色玻璃镶嵌在诺曼底的圣丹尼斯教堂,表现的是宗教人物和图案,色彩深郁,属于拜占廷风格,制作时间是公元1150年。到12世纪以后,窗子变大了,彩色玻璃镶嵌图案内容越来越复杂,色彩也丰富至21种。13世纪以后,玻璃片变大了,分色也变得疏朗,装饰性反而减弱。现存最杰出的彩色玻璃镶嵌作品是法国夏特尔大教堂中的170多个彩色玻璃窗,它建于13世纪20至30年代,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它们以蓝色和紫色为基调,阳光透过窗棂,变成柔和的浅蓝光,使整座教堂充满神圣而亲切的氛围。如北墙的玫瑰窗,表现的是歌颂圣母玛丽亚,下方5扇长窗分别描绘了众圣徒的形象(图4-62)。南面的玫瑰窗,表现的是法国和王室的徽标(图4-63),旁边辐射状小教堂的玻璃窗表现的是圣徒雅各的故事,但在下方还画有赞助人的像,表现了哥特式时期商人阶层的社会地位和新的审美趣味(图4-64)。15世纪以后,教堂建筑的窗子开得更大了,于是镶嵌画减少,改为直接在玻璃上作画,彩色玻璃镶嵌工艺开始衰落。
图4-63 夏特尔大教堂南墙彩色玻璃镶嵌画
图4-64 夏特尔大教堂旁边小教堂的彩色玻璃镶嵌画
五、石雕、木雕和象牙雕刻
1.石雕
中世纪的石雕工艺集中表现在罗马式和哥特式时期的教堂建筑雕刻之中。公元11世纪以后,基督教势力成为超越行政权力和区域管辖权力的权威力量。随着各地大教堂的兴建,教堂成为一个地区百姓的聚集中心。教徒们在进教堂朝拜的过程中,所注视的一切细节都可以成为崇拜的对象。于是,建造者在教堂建筑中融入了许多具有宗教意义的雕刻,使广大教徒接受宗教熏陶,达到弘扬教义的目的。石雕、牙雕、木雕,以及教堂中的一切物件如装饰图案、门框、灯具、烛台等都具有严肃的宗教意义。其中,石雕与建筑结合得最为紧密,从门楣、窗棂、天顶、天顶线、柱头、檐口,都有着精美的石雕,石雕的题材都是圣像和宗教故事,因此石雕也被称作“石头的圣经”。
罗马式建筑的石雕继承了拜占廷基督教艺术的传统,圣像与拜占廷的马赛克壁画中的造型基本一致,构图也是平面化的,但它又受古罗马雕刻的影响,在形象的动态和表情上多了一些生活气息。如建于公元12世纪上半期的法国南部米耶日维勒教堂门楣中心的《基督升天》浮雕,基督的形象被刻画成侧过脸、举起双臂,作者力图表现出基督已克服了重力的束缚,正在飞升天空,这样的处理手法在以往的基督形象中是少见的(图4-65)。在哥特式时期,石雕的发展更为成熟。约建于1220年的巴黎圣母院,其正立面的石雕分3层:第一层大门的立柱是耶稣基督和十二门徒雕像,拱形门楣是圣经故事的浮雕,第二层的皇帝列像,中间玫瑰窗是圣母圣子和天使雕像,第三层钟楼四角是神灵和神鸟的雕塑。自下而上以石雕层层相扣,使整座建筑成为一座完整的石雕作品(图4-66)。如右边一扇扇形门楣上雕刻的是圣母的故事,分为上下3段:上段是圣母加冕,中段是圣母逝世、下段是诸王和预言家,人物的表现仁慈而真挚,透露出哥特式时期对于人的自然天性的关注,预示着更大的人性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的来临(图4-67)。
图4-65 日维勒教堂门楣石雕《基督升天》
图4-66 巴黎圣母院正门外立面
图4-67 巴黎圣母院门楣石雕
2.木雕
木雕是最为古老的工艺美术品种之一。在长达1000多年的欧洲中世纪,各地都有风格不同的木雕工艺存在。居住在北欧的维京人在未接受基督教之时,木雕工艺就十分发达。在挪威奥斯本发现的公元9世纪的沉船,其船头(图4-68)和兽头形木柱(图4-69)是十分精彩的木雕作品。在基督教盛行时尤其是哥特式时期,各大教堂的祭坛都是用精美的木雕组成的。图4-70为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的法国亚眠大教堂的祭坛,其基本骨架与哥特式教堂建筑完全一致,细节繁复而空灵,以葡萄藤纹、苕茛叶纹和百合花纹纠缠成复杂的图案,现存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木雕哥特式祭坛,也是典型的宗教性木雕作品之一(图4-71)。木雕也用于宫廷的内装修,16世纪早期苏格兰爱丁堡的大殿完全是用木雕装修的(图4-72),木雕也可以雕刻圣像。图4-73为12世纪晚期法国圣母与圣子的木雕像,现存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人物造型显得呆板而庄重,这是较早时期基督教圣像的特点。14世纪德国哥特式木雕《圣母与圣子》,尽管人物的比例结构并不准确,但作者想要表现人物内心悲哀与痛苦的意图则十分鲜明(图4-74)。
图4-68 维京人的木雕船头
图4-69 维京人的兽形木柱
图4-70 亚眠大教堂木雕祭坛
图4-71 哥特式木雕祭坛
图4-72 爱丁堡大殿的木雕
图4-73 法国的哥特式木雕《圣母与圣子》
图4-74 德国的哥特式木雕《圣母与圣子》
3.象牙雕刻
牙雕也是一门古老的工艺美术品类。欧洲中世纪象牙雕刻工艺十分发达,主要归功于拜占廷帝国时期的贸易,能从非洲源源不断进口象牙原料。因为原料弥足珍贵,因此象牙雕刻主要用于重要的宗教用品和王室用品之中,如祭坛、神龛、圣像、圣物盒、权杖头部、圣经封面和皇室用品如首饰盒、剑柄等。现存典型的拜占廷的象牙雕刻作品有浮雕《得胜皇帝骑马像》,制作于公元6世纪前期。这位得意洋洋的皇帝身披盔甲、手持权杖,骑在宝马上,居于画面正中,有人推测他便是查士丁尼大帝。宝马身上佩着璎珞,不仅解剖结构十分精确,神态也与皇帝相呼应。在画面上方是基督的胸像,他手执十字架权杖为皇帝赐福,两旁是带翅的天使,画面下方是向皇帝奉献的子民(图4-75)。另一件刻有大天使米迦勒的象牙板,鲜明地表现出拜占廷艺术与希腊罗马艺术之间的继承关系(图4-76)。13至15世纪是哥特式象牙雕刻最兴旺的时期。当时最为普遍的作品是教会祭坛上的双联或三联屏画,其内容都是展现圣经故事。图4-77为意大利的一件袖珍祭坛,采用的象牙雕刻三联画形式,它的造型是哥特式尖塔,左右两翼可以折叠,它可以安置在教徒家中,甚至可以随教徒的旅行带在身边。14世纪以后,三联画更为复杂,进刀更深,人物形象几乎成为圆雕,画面上加了不少建筑部件,如尖顶、四叶瓦、券拱等,人物表情和动作更为逼真。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存有一幅15世纪的双联画,一个个人物形象居于各种券拱、门楣隔成的小龛之中,但人物的手臂和腿可以从一个小龛伸到另一个小龛里去,天使的翅膀也可以冲出构架的边框,创造了一个有秩序的自由构图,打破了哥特式初期的呆板形式(图4-78)。象牙雕刻的圣像也是哥特式时期的重要品类。图4-79为14世纪意大利一件《圣母与圣子》的象牙雕刻,它是着色的,此时的这类题材一般处理成和蔼可亲的母子相依的画面。图4-80为13世纪晚期法国的一件精美象牙雕刻作品《基督被扶下十字架》,它带着深深的情感,描写受刑而死的基督无力地躺在圣约翰的肩上,一旁的圣母忍着无限的悲痛,深情抚摸着儿子的手。这件作品是巴黎艺人的杰作,其感人之深已超越了中世纪教会艺术对人性束缚的时代局限。
图4-75 象牙雕刻《得胜皇帝骑马像》
图4-76 象牙雕刻《大天使像》
图4-77 象牙雕刻三联画
图4-78 象牙雕刻双联画(局部)
图4-79 意大利象牙雕刻《圣母与圣子》
图4-80 法国象牙雕刻《基督被扶下十字架》
六、织绣和挂毯
与许多工艺美术品种一样,欧洲中世纪的高档织绣品的渊源也来自拜占廷。拜占廷的织绣原料是丝绸,它来自遥远的中国,其中大部分是经过波斯和叙利亚运到君士坦丁堡的。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廷的织绣中心,当地有大规模的丝绸作坊,还有类似行会的组织。织锦的技术是从波斯引入的,图案题材有狩狮、鹰、四叶纹等,多对称构图和圈形构图,这分明是受波斯图案的影响(图4-81)。拜占廷的丝织品大量向西方出口,为了与西方建立友好关系,拜占廷皇室习惯用丝织品作为贵重的礼物送给欧洲各国贵族。法兰克君王查理曼大帝所穿的长袍来自拜占廷(图4-82)。拜占廷还为欧洲的许多大教堂织造挂毯,题材是宗教故事。哥特式时期欧洲各地都有发达的织绣工艺,意大利的卢卡、威尼斯和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都是织绣工艺的中心。作品类型有教堂的挂毯(图4-83)教皇的祭服和帝后的长袍等。中世纪欧洲最著名的织绣工艺品是英国的《贝姨》挂毯。它制于公元11世纪,有70米长,是用彩色的羊毛线绣在亚麻布上,可能是出自英国织绣女工之手。画面表现1066年诺曼人征服英格兰的故事(图4-84)。用长卷形式将征战过程展示出来。其人物形象用线造型,色彩基本是平涂,与罗马式时代的雕塑绘画风格趋势一致。
图4-81 拜占廷的织锦残片
图4-82 查理曼大帝的长袍
图4-83 意大利织毯《受胎告知》和《基督受难》
图4-84 《贝姨》挂毯(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