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建筑装饰 金属工艺 首饰家具和玻璃
一、建筑装饰
与中世纪的建筑相比,文艺复兴建筑装饰的风格要明亮得多,活泼得多。建筑装饰的手段也十分丰富。其明显的特点是将古典的建筑装饰格式主要是希腊罗马的格式灵活用于当代建筑装饰中去。
1.门窗装饰格式
由于建筑技术的改进,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窗户可以开得很多很大。窗户上部有半圆形或尖拱形的窗楣。两旁用上希腊柱式或半柱式作装饰,下方有复杂线脚的台基(图5-6)。成排的窗户整齐相连,加上屋檐的挑檐装饰,造成富丽但不失高雅的效果(图5-7)。尤其是意大利南部威尼斯的建筑的门窗装饰,一连串的连拱窗楣和门楣,在阳光下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的节奏,使整座建筑显得玲珑剔透、轻盈而华美(图5-8)。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铜门装饰在整个意大利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著名的佛罗伦萨洗礼堂的三扇铜门,南门由雕塑家皮萨诺(pisano 1290—1348)设计制作,有着28面四叶形的浮雕饰板,内容是表现“施洗者约翰”的故事(图5-9);北门是雕塑家吉尔伯提(Ghiberti 1378—1455)的手笔,形式与南门相仿,表现题材是“新约故事”。东门最为著名,被米凯朗其罗称为“天国之门”。有10幅正方形的饰板,分别描绘《旧约全书》中的10个故事(图5-10),各扇铜门的边框都有布满花朵、枝叶、水果和小动物和绸带的浮雕花饰(图5-11)。
图5-6 窗台装饰
图5-7 门窗装饰格式
图5-8 威尼斯总督宫的连拱门窗
图5-9 佛罗伦萨洗礼堂南门
图5-10 佛罗伦萨洗礼堂东门
图5-11 佛罗伦萨洗礼堂铜门的花朵水果装饰浮雕
2.外墙装饰图案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物的外墙装饰颇为讲究,初期的建筑继承哥特式的传统,保留粗犷的石面,以后改为仅保留第一层石面,二层以上则用大理石作面砖。这种作法被后期的欧洲建筑长期沿用。在佛罗伦萨教堂的主教堂、洗礼堂和钟楼外墙,以及圣十字教堂的外墙,建筑师巧用白色、绿色、红色、紫色大理石,镶嵌成美丽的图案。使整座建筑富丽无比,庄重而神圣(图5-12、图5-13)。
图5-12 佛罗伦萨主教堂外墙的大理石装饰
图5-13 佛罗伦萨主教堂外墙的大理石装饰
3.内装修
文艺复兴建筑的内装修一改中世纪建筑空旷而沉着的风格。艺术家将内装修当作雕塑一样看待,用了大量壁龛、半圆拱、列柱、凹进凸出的线脚,缩小比例的矮柱,使室内环境显得变化丰富,华丽而气派。米凯朗其罗为佛罗伦萨的圣罗伦佐教堂设计的图书馆楼梯便是一例(图5-14)。这种风格在当时很有创新意义,到后代被极度发展,成为17至18世纪的“巴洛克”风格。
图5-14 佛罗伦萨圣罗伦佐教堂图书馆楼梯
4.装饰雕塑
文艺复兴时期,大量的雕塑是与建筑结合在一起。雕塑家多那太罗为佛罗伦萨主教堂唱诗班廊的浮雕《歌唱的儿童》其纯真而鲜活的形象,充分表现出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图5-15)。米凯朗其罗的著名雕刻《晨》《暮》《昼》《夜》严格来说也是装饰雕刻,它们是用于美第奇家族成员的陵墓之上的。因为雕塑首先必须适应陵墓的特定建筑结构和环境,在创作中便有极大的局限性,但作者在有限的空间和规定的构图框架中,发挥了巨大的天才力量,使4件作品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昼》是一位壮士的形象,寄托着作者强烈的愤懑;《夜》是一位温柔的女性,表现出经历生活艰辛而获得暂时安睡的宁静;《晨》是一具美丽的女体,表现着艺术家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暮》则是一位老人,带有饱受人间沧桑但尚不气馁的悲壮心情(图5-16至图5-19)。以装饰雕塑表现深刻的主题,且与周围环境处理得浑然一体,这是装饰艺术的巨大成功和值得借鉴的典范。
图5-15 佛罗伦萨主教堂 诗班廊浮雕《歌 的儿童》
图5-16 美第奇陵墓上的雕刻《昼》
图5-17 美第奇陵墓上的雕刻《夜》
图5-18 美第奇陵墓上的雕刻《晨》
图5-19 美第奇陵墓上的雕刻《暮》
5.装饰壁画
与雕塑一样,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许多是壁画。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画于米兰圣马列利亚感恩修道院的壁画。米凯朗其罗的《末日审判》是梵蒂冈西斯廷教堂中的天顶画。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圣餐礼的辩论》则是画于梵蒂冈教廷斯坦斯宫的壁画,由于此厅中的壁画由拉斐尔绘制主持,故被称为“拉斐尔厅”。除了这些具有明显主题的壁画之外,建筑内壁也绘有装饰图案。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圣·达马斯宫的敞廊所作的装饰壁画,它由拉斐尔和他的弟子们合作,在墙壁、窗间、半柱和天顶上都用蔓藤花纹进行装饰。图案中间还有天使、儿童、神兽、水泉和各种花草。天顶上用“开光”法,空出小小的方形画面,画上圣经故事。此长廊便是著名的“拉斐尔长廊”(图5-20、图5-21)。
图5-20 拉斐尔长廊
图5-21 拉斐尔长廊的天顶画
二、金属工艺
文艺复兴时期的金属工艺和首饰是诸多手工艺中地位最高的品种。金银匠工作是晋升为艺术家的重要阶梯。根据记载,画家吉尔伯蒂、委罗切奥、波提切里都从事过首饰设计。德国画家丢勒(Durer,1471—1528)原先是在他父亲的首饰作坊进行设计。图5-22为丢勒的首饰设计稿,是一件有两头海豚围着卷草纹样的挂坠。小荷尔拜因(Holbein the Younger,1497—1543)曾设计过相当优美的首饰和金属器皿,他的画稿留存至今(图5-23)。高超的手工艺家一旦进入艺术家的行列,他的地位就直线上升,成为新旧贵族的座上客。
图5-22 丢勒的首饰设计稿
图5-23 小荷尔拜因的金属器皿设计稿
金属制品的种类很多。除了上述的青铜建筑装饰如青铜大门外,还有青铜雕塑。公元16世纪后期的契里尼(Cellini,1500—1571)既是雕塑家,也是一位工艺美术家,他的雕塑既具有坚强的气概,也富有装饰味。代表作品有《珀修斯》,表现希腊神话中的英雄珀修斯杀死蛇发女妖美杜莎的故事(图5-24)。珀修斯一手持剑,一手高擎美杜莎头颅,表现出无比的英雄气概和潇洒的气质。人体结构之完美,以及躯干表面所显现的温润和生气,几乎使人忘却青铜本身的质感。此雕塑现在陈列于佛罗伦萨市政广场,与米凯朗其罗的《大卫》共同成为佛罗伦萨市的标志。现存的契里尼的工艺美术作品是著名的“盐缸”(图5-25),这是作者为法国皇帝制作的。这件作品用黄金制成,工艺异常精致。作者将作品当作有主题的雕塑来创作。他说:“我首先安下一个椭圆形的座架,看来比半腕尺长一些,大约有三分之二腕尺长。在它上面希望表现陆地和海洋的交错混合。我塑造了两个形象,考虑要比一掌心尺长些。他们是坐姿,两腿交错,暗示长长的海岸线伸进大陆。海是一位男子,他的手中我安放了一艘船,我将所有的细节做得十分精致,男子左手握着一只盐缸,右手握着一把三叉戟。下面我安放了4匹海马,我将陆地比为一位女子,她的形象该是十分美丽,我凭自己的艺术才能尽可能将她塑造得优雅而妩媚。她一边有一座装饰完好的寺院,一只手搁在这里休息。这里延长出去,可以安放胡椒。我将她的另一只手安排成一个糖果角,这里应该堆满所有的自然珍宝。在这位女神下面是土地,我收集了土地中美丽的动物。在一角有一位海神主持着,这里有鱼和贝壳。在这个椭圆形小小空间之中,我用上了奢华的装饰。”这件作品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工艺美术华丽风格的典范。
图5-24 青铜雕塑《珀修斯》
图5-25 盐缸
文艺复兴时期,贵族和商人的生活豪华奢侈,需要各种金属器皿。金属工艺越出中世纪那种专为宗教制造圣器的范围,大量华丽的金属制品涌现出来。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德国的纽伦堡是欧洲金属工艺制作中心。金属制品多数用细致豪华的卷草纹、人物面具、人体形象作为装饰。典型作品如烛台(图5-26)、剑(图5-27)等。杯盘餐具也是一大类别,图5-28为公元16世纪意大利制造的盐瓶,用一个鹦鹉螺贝壳做瓶体,瓶口是一个张开巨口的怪物,瓶座由两条双尾美人鱼组成,现存于意大利自然历史博物馆。甲胄也是重要的金属工艺品。当时的骑士多数是贵族出身,盔甲不是实战用的,而是威严与气派的象征,因此甲胄制作得异常精致,甲胄制造工匠也拥有不一般的社会地位,他们中大多数有当权者所发的固定俸禄。图5-29、图5-30为16世纪意大利的一套衣甲,其装饰纹样是当时风行的卷草纹、人物纹、怪兽纹,中心的王冠和十字是家族的纹章(图5-29、图5-30)。
图5-26 金属烛台
图5-27 短剑
图5-28 美第奇家族收藏的盐瓶
图5-29 金属甲胄正面
图5-30 金属甲胄反面
三、首饰
文艺复兴是首饰艺术发展和转折的时期。当资产阶级以财富进入贵族同等的上层社会之时,首饰对社会地位的象征意义被它的装饰和美化意义所取代。人们发现用闪亮的珍珠宝石和冷冰冰的金属来映衬女性温柔的肌肤,有特别动人的效果。首饰的使用开始普遍化。首饰与服装的配合是此时期首饰发展的重要特色。到公元16世纪下半期,除了可以戴上各种首饰外,人们还在衣服上缝缀着珍珠和宝石。图5-31为英国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Ⅰ,1533—1603)的肖像画,可以看到女王不仅戴着繁复的头饰、耳饰、项链和挂坠,还在长袍上缀着许多珍珠和宝石。据说在1594年,英王亨利八世(HenryⅧ,1491—1547)的女儿爱丝特里(Estree)参加一次舞会,她的黑色礼服上缀满宝石,不靠别人扶根本站不起来。收藏首饰的风俗在上层社会也很流行。在社交场合,收藏者对首饰的原材料、每件首饰的来路和经历以及对首饰题材所含的文化意义进行品评和交流。首饰的原材料这时大大丰富起来,东方贸易道路的开通,使印度的钻石、缅甸和斯里兰卡的红宝石、蓝宝石,巴西的祖母绿,波斯和南美洲的珍珠都源源不绝地输入欧洲。首饰的加工技术也有新的突破,其标志是15世纪宝石切割技术的出现。从此宝石不再是圆顶平底式样,而是被切割成多棱体,使它能反射出耀眼的光彩。欧洲传统的珐琅技术、波斯的细密画技术、古罗马的凹雕宝石技术在首饰工艺中综合运用,使首饰呈现丰富多彩的新面貌。德国的纽伦堡、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米兰都是欧洲首饰制造的中心。
图5-31 伊丽莎白一世肖像
1.戒指
在公元15世纪至16世纪的英国和德国,戒指使用十分普遍。男女都佩戴戒指,而且可以戴上多枚。中世纪的姓名戒指逐步演化为镌刻着家族纹章的戒指。图为16世纪刻着威尔士某家族纹章的金戒指(图5-32)。有时一枚戒指被主人的后代所继承,家族的纹章有所改变,于是便出现一种中间有一个转盘的戒指,转盘的两面分别刻着两代人的不同纹章(图5-33)。中世纪象征爱情的戒指也有所发展,有的刻着美好的寓意,如刻着两双紧握的手(图5-34)。还出现了一种“对戒”,它是在订婚时男女双方分别戴的,结婚之日合二为一。德国的纽伦堡和奥古斯堡的金工和机械技术十分发达,在那里制作一种很富技巧性的戒指。如图5-35、图5-36所示是一枚16世纪奥古斯堡制造的金戒指,打开后内藏一只微小的表。盖子上有HIS的字样,是基督教中代表耶稣的文字,盖子还可以向两边打开,里面藏着一幅描画教士祈祷的细密画。宝石的多棱切割术出现后,镶嵌着切割宝石的戒指也就流行起来。早期的宝石被切割成金字塔形,它的抓钩是由金丝的结组成的(图5-37)。16世纪后切割的式样转化为削去顶部的锥形,称为“平面切割”,图5-38为镶着平面切割青玉的戒指。
图5-32 刻着家族纹章的金戒指
图5-33 双面金戒指
图5-34 表示爱情的戒指
图5-35 装有微型手表的戒指
图5-36 手表戒指打开的面貌
图5-37 金字塔形宝石戒指
图5-38 平面切割的宝石戒指
2.帽徽和胸章
这是这一时代的首饰新品种,专为男士所用。公元16世纪早期的意大利盛行男士戴一顶无沿便帽,人们习惯在便帽上佩一枚徽章,除了装饰作用之外还有表明社会地位的意义。帝王和贵族则佩戴珍珠和宝石镶嵌的帽徽。与帽徽配套的是胸章。上层市民风行射箭运动,获奖的射手可以佩戴一枚刻着弓箭的胸章。图5-39的胸章中间是一支箭,下面挂着多个家族的纹章。图5-40为15世纪一位射手的肖像画,可以看到他的便帽上有一支穿透的箭和一枚鹰形帽徽,胸前佩着一枚弓箭形象的胸章。图5-41为一枚德国制的帽徽,题材是圣乔治屠龙。意大利或西班牙制造的帽徽,用黄金和珐琅制成,帽徽的题材是圣保罗的皈依,作为背景的建筑物的窗子是用多棱切割的钻石和宝镶成的(图5-42)。图5-43为小荷而拜因为英王亨利八世作的肖像画,可以看到英王帽子上缀有珍珠和宝石镶嵌的帽徽。还显示了他戴着嵌宝石的戒指,袍子上缀满宝石。勋章也是男士的重要装饰品。一种是刻着或画有细密肖像画的勋章,它是表明贵族身份的胸饰,如图5-44是15世纪法国勃艮第家族的勋章,用黄金和珐琅制成,中间的侧面像是玉髓雕成的勃艮第主人菲利普,这种式样是继承古罗马浮雕宝石而来。在德国,还有一种奖章,用于上级奖给部下以褒奖他的忠诚和功绩。图5-45为一枚16世纪德国巴伐利亚地方颁发的奖章,它的正面是肖像浮雕,反面刻着得奖者的名字,上面是金链子,周围有着镶珍珠的装饰。图5-46为16世纪末奥地利红衣主教颁发的奖章,用黄金和珐琅制成,上面有纹章,下端挂着珍珠。
图5-39 射手胸章
图5-40 佩有帽徽和胸章的射手
图5-41 德国制的帽徽
图5-42 黄金珐琅帽徽
图5-43 亨利八世肖像
图5-44 有玉髓浮雕的勋章
图5-45 德国制的奖章
图5-46 奥地利制的奖章
3.项链
项链是文艺复兴时期十分普遍的首饰。在不少肖像画上,可以看到富裕的男士女士佩戴着沉重的金项链,或是长长的珍珠项链。公元15世纪的意大利女装开了很大的敞胸,项链更成了显露富贵和衬托女性肌肤之美的重要首饰。在稍后时期,从印度和斯里兰卡进口的钻石和青玉成为最贵重的首饰材料,钻石项链被视为顶级的贵妇装饰品。图5-47所示的项链被鉴定为17世纪的英国作品。它由35颗缀在珐琅底子上的多棱形钻石串成,中间的挂坠是大颗浅色青玉,青玉切割成多棱形,上方缀有3颗红宝石。在当时,青玉来自斯里兰卡,由于在当地青玉开采由国王直接控制,得到它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在首饰中青玉一般用来作主体。
图5-47 英国的钻石项链
4.挂坠和饰针
这一时期首饰设计最为丰富多彩的是挂坠和饰针。挂坠出现了许多新奇的工艺和款式。
(1)细密画挂坠。细密画是西方一种小型绘画,一般画在书籍、徽章、首饰盒上,中世纪手抄本中的书籍插图是细密画的主要表现方式。细密画的起源很早,古埃及、古希腊、罗马、拜占廷、波斯都有精彩的细密画作品。文艺复兴时期,在挂坠上镶上细密画很是流行。一般是人物肖像画,细密画首饰有重要的纪念或致礼意义。图5-48为公元16世纪末画有英王詹姆斯一世(JamesⅠ)肖像的挂坠。细密画由当时著名的宫廷画家尼古拉·希里亚德(Nickolas Hilliard)所画,它置于一个金盒中。周围镶着棱形切割的钻石,盒盖的两面分别有用宝石缀成的JR两个字母,它是詹姆斯一世姓名的缩写。图5-49为一位名叫巴威尔·格兰维尔(Bevil Grenville)的将军的细密画挂坠。这位将军死于一次战役中。挂坠中肖像的背景是黑色珐琅,可见这件首饰是将军的妻子为了纪念她的丈夫而制作佩戴的。
图5-48 绘有英王詹姆斯一世肖像的挂坠
图5-49 绘有将军肖像的挂坠
(2)珐琅镶嵌挂坠。这是一种传统式样。文艺复兴时期,这类挂坠制作得更为细致,更为具象化,风格较中世纪更为清朗。图5-50中的一枚挂坠作于公元16世纪中期,由黄金和彩色珐琅制成。中间是一只站立在花篮上的鸽子,周围是一圈镶着宝石的花环。图5-51中是一件心形的挂坠,是17世纪早期作品,它可能来自莫卧尔王朝的印度。中心是一颗钻石,四周镶着红宝石,背面是精妙的珐琅装饰,郁金香花与五色鹦鹉的构图十分协调。
图5-50 黄金珐琅挂坠
图5-51 郁金香鹦鹉纹形挂坠
(3)钻石和宝石镶嵌挂坠。自从东西方贸易通道的开通,来自东方的钻石和红蓝宝石成为贵重首饰的主角。图5-52中的一枚圆形饰针是公元17世纪初的作品,产地可能是捷克的布拉格。它的中心是一颗心形的红宝石,周围是数圈钻石、红宝石组成的图案。4粒锥形钻石组成两支穿透红心的箭,表明此件饰品用于婚礼,是恋爱的定情物。它有金珐琅的背面,正面与背面是分开的两块,用金铆钉铆住,从背面可以看清它的结构(图5-53)。图5-54所示的是一件用红宝石与钻石组成的蝴蝶形结。它来自伦敦的一座秘密窟藏。这座窟藏在20世纪初被发现,窟藏内全是17世纪早期的首饰(图5-55)。这件蝴蝶结形挂坠可能是象征永结同心的“爱情结”,风格清丽而轻盈。图5-56为16世纪晚期的一件全由钻石拼合成的挂坠,钻石拼出“IHS”字样,上面已表述过是基督教中代表耶稣的文字,中间有一个十字架,下方有3枚尖锐的锥形钻石,象征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这是一件宗教色彩强烈的挂坠。
图5-52 镶钻石红宝石挂坠(正面)
图5-53 镶钻石红宝石挂坠(反面)
图5-54 镶红宝石钻石蝴蝶结形挂坠
图5-55 17世纪首饰窟藏
图5-56 钻石挂坠
(4)珍珠镶嵌挂坠。文艺复兴时期,从波斯湾、印度和委内瑞拉进口的珍珠大量涌入欧洲,有人形容“大大小小的珍珠像雹子一样落进来”。珍珠从来就是制作项链和挂坠的原料,此时最有趣的是利用长得不规则的珍珠因势象形,设计成别出心裁的作品。图5-57产于公元16世纪中期的法国,以珐琅、红宝石和珍珠组成的美人鱼挂坠,美人鱼的上半身便是一颗异形珍珠组成;图5-58是16世纪后半期的意大利作品。题材是威尼斯小船“贡多拉”,挂坠上用了珐琅、宝石和珍珠,小船的船身是一颗弯弯的异形珍珠。图5-59是16世纪晚期的一件“火蛇”挂坠,一颗巨大的异形珍珠组成“火蛇”扭动的身躯。“火蛇”是一种蜥蜴在波斯语中的称谓,它生活在树木的缝隙中,当木材着了火,它会很快地逃走。因此这件首饰有保护佩戴者避免火灾的寓意,也有说是保全所有者的基督教信仰,不至于沦落为异教徒而遭受火刑。
图5-57 镶异形珍珠美人鱼挂坠
图5-58 镶异形珍珠“贡多拉”船形挂坠
图5-59 镶异形珍珠“火蛇”挂坠
四、家具
文艺复兴时期是家具工艺取得重大发展的时期。在此以前,中世纪的大部分家具都显得粗笨,除了教堂的神龛外,一般实用家具对欧洲后世影响不大。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幽暗的中世纪城堡让位给宽阔的文艺复兴宫殿,家具也随之与建筑配套,大大地精彩起来。意大利的家具成为欧洲新式家具的发源地。
意大利家具的结构体现出建筑的性质,有列柱形的腿,有复杂的线脚和繁华的雕刻装饰。椅子有3种类型:一种有着方形座板和王冠形的顶饰(图5-60)。一种是X形交椅,被称为“但丁式”或“萨伏那罗拉式”(图5-61);还有一种是小型的曲线形的小凳子(图5-62)。桌子的腿雕刻成苕茛叶形、兽爪形或瓶形(图5-63),有一种用大理石和玉髓、玛瑙、琉璃等碎片拼成的桌面,称为“派特拉·朵拉”,是很贵重的家具(图5-64)。柜子中有一种用来收藏壁挂和贵重物品的带盖长箱,表面有精妙的雕刻,称为“卡索奈”,是高档家具的典型(图5-65)。还有一种新式的家具称之为“坐柜”,是在狭长的柜子盖上安上扶手和椅背(图5-66)。
图5-60 高背坐椅
图5-61 X形交椅
图5-62 凳子
图5-63 雕刻成苕茛叶形、兽爪形或瓶形的桌子腿
图5-64 “派特拉·朵拉”桌面
图5-65 “卡索奈”长柜
图5-66 坐柜
公元16世纪以后,意大利家具式样传到欧洲各地。各国将意大利家具的风格与自身特点相结合,形成许多新型家具品类和风格。法国是最早受到意大利家具影响的国家。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FrancisⅠ,1515—1547在位)曾经将意大利的宫廷设计搬到自己的城堡中来,他把意大利的装饰美术家请到法国,让他们负责枫丹白露宫的室内装饰。到16世纪晚期,法国的家具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它们将古典题材的人物浮雕和圆雕都搬上了陈列橱、衣柜、桌腿上,创造了富有生命的装饰样式(图5-67)。这种风格豪华而繁琐,是以后出现“巴洛克”风格的前提。法国东北部的尼德兰地区,出现了一种球根形的桌椅腿部设计,这种式样对以后的德国和英国的家具有极大的影响(图5-68)。尼德兰地区的橱柜制作得极为考究,中间是小型柜子,两旁有方格型的抽屉,抽屉表面是雕刻精细的大门形象,下部是高高的台座,有的再设一对双门柜。整个造型犹如一座宫殿建筑(图5-69)。处于西南部的西班牙,将意大利和尼德兰的家具式样加上摩尔(非洲北部国家)式的特征,出现了独特的风格。他们的家具不如意大利式的文雅和精巧,最典型的家具是“立柜”。它具有书桌和陈列柜的双重作用。它上半部是一只矩形的箱子,拉下绞链连接的面板,可以看到内部的许多小抽屉和小门。下面有着螺旋形或纺锤形的腿,并用一条廊柱加固,有时还有铁制的撑脚架(图5-70)。
图5-67 法国文艺复兴式衣柜
图5-68 尼德兰式桌子
图5-69 尼德兰式橱柜
图5-70 西班牙式立柜
五、玻璃工艺
文艺复兴时期的玻璃工艺以威尼斯玻璃为代表。公元13世纪至15世纪,威尼斯继承了2世纪亚得里亚海北部的玻璃工艺传统。由于城市的繁荣和与伊斯兰国家贸易的增加,威尼斯的玻璃业获得蓬勃发展。当时的法律规定,中东的玻璃艺人不准移民,以免他们将技术传到威尼斯。许多玻璃艺人冒险迁移到威尼斯,在那里发展了玻璃业。威尼斯当局为了避免发生火灾,在1292年将城里所有的玻璃工厂迁到附近的名叫穆拉诺的小岛上,在那里,玻璃工业获得大发展。不仅有日用品,还有玻璃珠、镜子以及装饰性的彩绘和珐琅器皿(图5-71)。
图5-71 威尼斯的玻璃器皿
威尼斯真正生产玻璃是在公元15世纪后半期,玻璃质量上等。色彩多数是光亮的蓝色和绿色。许多玻璃表面绘有文艺复兴题材的绘画(图5-72、图5-73)。在15世纪晚期,威尼斯人用氧化铁、氧化锰作脱色剂,制造了一种很清澈的无色透明玻璃,称为“克里斯太罗”,这种产品造型单纯,有时上面加以镀金和珐琅(图5-74)。
图5-72 威尼斯生产的蓝色玻璃酒杯
图5-73 威尼斯生产的蓝色玻璃碗
图5-74 克里斯太罗玻璃酒杯
公元16~18世纪,“克里斯太罗”的发展,使威尼斯玻璃工艺日趋先进。技术的进步使过去哥特式和文艺复兴时那种有着威严造型的无柄酒杯让位于奇幻的、精妙的、有着回旋形高脚的酒杯。这种产品极薄,高度透空,犹如雕塑一般。这种款式将克里斯太罗的可柔性发展到极致,表现出文艺复兴晚期的美学风尚(图5-75)。
图5-75 有回旋形高脚的酒杯
公元15世纪晚期,威尼斯玻璃艺人也用玻璃仿制其他材质。如制造出乳白色玻璃来仿制在西方出现的中国瓷器、millefiori玻璃艺术、钻石笔雕刻艺术等。尤其是在透明玻璃中嵌入丝状乳白色玻璃,形成如金银细工中的丝网图案(图5-76)。威尼斯玻璃艺人成为传奇式人物,他们的名声传播到国外。16世纪末,威尼斯的玻璃艺人,到法国、奥地利、低地国家、英国和瑞典发展了工厂,产品仿造威尼斯玻璃,称为“威尼斯式”。
图5-76 丝状乳白玻璃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