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能力训练
指望孩子不经过任何专门训练就善于观察,这种指望并不奇怪,因为它假设孩子只要各种感官完好,就能看到、听到耳闻目睹的一切。然而我们应当知道,那些长了眼睛能够观看的人往往并不能什么都看到,而那些长有耳朵能够倾听的人往往并不能什么都听见。事实上,更准确地说就是:人们通常只能看到和听见很死板的东西,并不能观察到细节,或者没有让耳闻目睹的东西在脑海里留下什么印象。
音乐家能够辨别出音调中的细微差别,而这些差别在普通听众的耳朵里完全放过;画家能注意到人物的脸部轮廓,画的颜色、背景,双眼间隔的距离大小以及其他特征细节,而未经过专业训练的人谁也看不出来。
我们一再说,孩子不仅要从书本中受教育,而且要通过直接观察,从周围的世界中学知识,然而并没有教他们如何观察,满以为将事物放在他面前、余下的事让他去做就足够了。其结果是导致学习低效、浪费时间、浪费物质、浪费机遇。
打开孩子的思维之窗、学会观察外部世界的方法,就是锻炼他们通过不同感官去观察这个世界。一旦通过练习形成观察和辨别的习惯,就迈出了掌握这一“模糊艺术”即“怎样学习”的艺术的第一步(其优点和重要性每个人都公认和理解,但却没几个人能够提出具体办法)。影响“怎样学习”的后续因素则是注意力、专注力、联想力和记忆力,因此,这些习惯要一个个依次来锻炼。
将传授孩子学习的艺术一再推迟,直到他已经学习多年或者认为他应当先学习几年再传授,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
通过“尝”和“闻”来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专门练习之所以有用,主要是因为由此能形成密切观察和细致辨别的心态,而不是因为有什么内在价值(即便有,也是微不足道的),因为辨别味道和气味的能力本身就有这种价值。不过,这句话不适用于其他感官,如触觉、视觉和听觉,在这些感觉中,此类训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对事物表象本身的感知重要。
29.品尝(锻炼观察力和鉴别力)
准备几杯水,内容如下:纯水、盐水、糖水、酸水(用酸橙或柠檬汁)、苦水(用苦杏榨出的汁)。
给每个孩子一根吸管,让他依次闭上眼睛尝尝纯水。或者将水装在一根医用滴管里,然后发出指令:
“闭上嘴巴和眼睛”,然后在每个孩子的舌头上滴几滴。让孩子们“尝一尝”,确定是什么液体,当所有孩子都尝出味道时(也只有在这时),说出是什么。
告诉他们直到你一个个问的时候才说出答案。依次问几个孩子,如果每个人都说“不就是纯水嘛”或者“水”,再让那些有同样想法的孩子举起手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随意举手,以期通过这种方式确认一下有什么奖赏,而根本不管别人的说法是否可靠。)如果班里的孩子不是特别多,可以叫每个孩子来到老师身边,对着老师的耳朵悄悄说出答案。然后老师确认一下孩子的意见,说:“是的,只是水。”然后再用盐水重复同样的过程。如果在第二轮测试中有人说“盐水”,有人说是“酸水”或者“纯水”,就让那些抱同一想法的孩子自动归入一类,抱另一些想法的孩子也自动归入另一类,或站、或坐、或举手,然后再宣布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可以用同一方式继续检验,例如在水杯里溶入一些水果汁或其他浆汁,巧克力、香草、草莓、悬钩子、菠萝、桔子、梨、樱桃、薄荷、冬青油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每种口味只能尝一次,而且不至于让孩子反胃。
30.闻气味(锻炼观察力和鉴别力)
用鲜花或装满几种或多种花儿的小玻璃瓶,并用纸把每个小瓶完全盖住,使孩子们看不见里面装的是什么:
可以用康乃馨、紫罗兰、天竺葵、玫瑰,也可用鸢尾根、芹菜种、咖啡树叶、鼠尾草;还可用雪松油、柠檬、丁香、肉豆蔻、薄荷油、冬青油、松节油、熏衣草。
对于特别小的孩子,有必要说出花、香料或香草的名称,然后再将小瓶拿给他们闻。而这可能需要重复好几次,才可能真正检验出其鉴别力如何。
像前面的练习那样,将小玻璃瓶传下去,然后让孩子作出判断。第一天使用的花草不超过五种。由于嗅觉很容易疲劳,因此,倘若以很快速度闻的气味超出五种,就难以辨别其中的差异了。此外,如果孩子患了感冒,也无法发挥这方面的才能。
将前面品尝练习中使用的玻璃杯依次传给每个孩子,允许他们在闭上眼睛后“吸”三次。为达到目的,有必要加大溶液的浓度。像前面的品尝练习一样,让大家什么都不要说,直到一轮结束时,你才让每个孩子说出自己闻的是什么。
解释一下各种香味的用处,例如鲜花的香味有时候允许献给女孩和女士,与女性特征比较吻合,但对于男孩或男士来说可能就不合时宜了。
31.体验织物的质感(锻炼观察力、鉴别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准备几条大小与手帕差不多但材质不同的方巾,材料如下:
天鹅绒、羊毛、丝绸、棉花、亚麻、缎子、棉缎、粗麻布、灯芯绒、硬衬布、毡布、帆布、轻薄棉布、羚羊皮、皮革等等。
在这一课,先使用前六种,依次交给孩子,然后说,
“这是天鹅绒”,“这是羊毛”,“这是丝绸”,等等,让他们感觉一下,睁眼体验一下每种布料,然后闭上眼睛。
讨论不同布料的恰当用途,如哪一种适合做夏装,哪一种适合做冬装;哪一种适合做衬衫、手帕、衣领、衣服的褶边;哪一种适合做窗帘、家具装饰等等。
依次将每个孩子的眼睛蒙起来测验,看看谁能辨别出最多数量的布料而又不出错。
32.捉迷藏(锻炼观察力、鉴别力和卫生习惯)
让孩子将手和指甲洗净,直到用外科手术的标准看都洁净无瑕,以便为该练习做好准备。解释一下一般意义上的洁净和医学上的洁净有什么不同,并强调要做到后者。如果不合格,就反复将他们送到卫生间,直到手上的皮肤刮得呈粉红色,看不到半点阴影或杂色的影子(这些可能是有污垢的迹象)。当他们的手完全洗净时,让他们观察并体验同伴手中布料的质感。然后依次蒙上每个孩子的眼睛,让他像“捉迷藏”游戏中那样,想办法辨别同伴手中的布料。
33.感知物体(锻炼观察力和鉴别力)
像前面那样上课,但使用另一些物体如木头、金属、硬塑料、软塑料、玻璃、石头、瓷器、熟石膏、砖头、硬纸板、吸墨纸、软木、麦秆、编织物、屏蔽线、蜡笔、石蜡、肥皂、黏土、锡块等等。
一开始,孩子们可以将物体完整地摸一摸,但随后就必须通过仅触摸物体表面进行辨别,通过判断其粗糙还是光滑、凉还是暖、弹性与可塑性怎样等等确定是什么东西,而不是仅通过形状判别。这种事做起来比较难,要求孩子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而你只能指望其准确性差不多。
34.掂重量(锻炼观察力、鉴别力和重量感)
让孩子看一根杠杆两端各放一个托盘的天平,让他们知道等重的物体怎样保持平衡,而一旦物体重量不等,较重那一边的托盘会向下倾斜,而较轻的一边则升起。然后拿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同的盒子(例如两个火柴盒),并在一个盒子里装满谷粉,另一个装满沙子。将一个盒子放在某个孩子右手上,另一个盒子放在左手上,让他说出哪个重、哪个轻。当他睁开眼睛之后,将两个盒子放到天平上称,以核实或纠正他的判断。用两本书和两个小包裹重复同样的过程。
然后拿两幅纸牌,从其中一副抽出一张放进另一副,以制造重量上的细微差别,接着像辨别书本重量那样,测试学生们的重量感。
35.在黑暗中找物(锻炼观察力和肌肉感觉)
让一个孩子坐在座位上,蒙上眼睛,给他五根小棍,让他在面前的桌子上成一条直线摆放,且间隔距离相同。接着,让他伸手将最右或最左边的小棍拿给你,然后拿最中间的一根,如此进行下去。他必须在第一时间按要求拿到小棍,既不能靠手的感觉逐一寻找,也不能碰到其他小棍。如果做不到就算输。
36.在黑暗中找物(锻炼观察力和肌肉感觉)
在放于房间不同位置的餐桌、壁炉架、衣服架子或书桌上放几样东西,如一个杯子、一个瓶子、一顶帽子、一本书等等,再在每件物品附近的地上竖一根小棍或瓶状体操棒。之后,依次蒙上每个孩子的眼睛,叫他把杯子、帽子或其他物品拿给你,但又不能把小棍碰倒。一开始应允许孩子们将整个过程复习一遍,然后再蒙上眼睛。
37.感知纸张(锻炼观察力和鉴别力)
拿一些重量不同的纸,如棉纱纸,重量分别为5磅、20磅、25磅的纸(以每令的重量计重)等等。然后让孩子仅通过手指的感觉,说出哪张厚、哪张薄。
38.猜物(锻炼观察力)
该练习叫“猜物游戏”。给每个孩子一个机会,让他说出自己看到的某个物体的名称,然后让另一个孩子去找。例如:
● 第一个孩子说,“我看到有个钟。”
● 第二个孩子说,“它挂在墙上。”
● 第一个孩子说,“是的。”
● 第二个孩子说,“我看到有个篮子。”
● 第三个孩子说,“它放在桌子旁边。”
● 第二个孩子说,“不对。”
● 第三个孩子说,“它放在桌子上。”
● 第二个孩子说,“对了。”
● 第三个孩子说,“我看到有个铃铛。”如此等等。
39.寻找与归位(锻炼观察力)
这是一个最有意义的找物练习。我们都知道许多人虽然长有眼睛但却视而不见,无论年龄多大,甚至是老人,也经常看不到自己正在寻找的东西,哪怕那东西就在他眼皮底下。
事先将各种东西“预置”在房间或楼内不同部位,例如将一把剪刀放在桌子最上层的抽屉里,将一个球放在壁橱的搁架上,将一个颜料盒放在桌上的筐子里,将一本红皮书放在书架最下面一排,等等,然后相应地准备一组指令。要确保每件物品都放在该放的地方,而且孩子必须知道自己在找什么,只是不知道它的下落而已;此外,孩子要理解一些描述性词语如顶上、底下、红色等等。之后,下令让每个孩子给你取来不同的物品,例如:
“约翰,把桌子最上层抽屉里的剪刀拿给我。”“玛丽,将壁橱搁架上的球递给我。”等等。在这一课里,对每个盒子都应当说出具体位置,以便孩子一旦找不到物品没有借口。
当所有物品都递到你跟前时,再依次给每个孩子下达如下口令,以便所有东西全部归回原位。
“将球再放回壁橱的搁架上。”
当然,执行归位指令的对象,应该是与执行取物指令者不一样的孩子。
40.快速找物(锻炼鉴别力、观察力和迅速程度)
重复前面的练习,但准备另一套不同的新口令,然后叫除执行者之外的所有孩子都闭上眼睛,这样在进行第二轮游戏时,其他孩子就不会凭借记忆判断物体正确的位置在哪里了。此外,执行者在寻找物体时,让他们在闭上眼睛的情况下,伴着老师的拍子大声计数,以确定每名同学执行完指令花费的时间。例如,老师下口令:“约翰,把壁橱里的手提包拿给我。”
孩子们就闭上眼睛,然后和着老师的节奏数“一、二、三、四、五、六”等等。老师在他拿来手提包之后说:“谢谢你。”此时,孩子停止计数,根据老师的信号睁开双眼。“谢谢你们。”
41.快速找物与归位(锻炼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
另准备一套口令用于找物,但是不让孩子在接受指令后立即执行,而是在所有指令全部念完、老师说“现在,每个人都按我说的去做”时,所有人同时执行。当所有归位指令全部下达完毕后,所有孩子再将物品放回原处,但不要放回自己拿回来的那个物品。
42.找书(锻炼观察力和注意力)
给孩子展示一本书,让他们注意其显著的特征、颜色、大小和厚度。之后,让大家转过身,你把书放到书架的其他书一起。然后,请某个孩子在最短时间内把这本书找出来拿给你。大声计数,并让孩子们和你一起数,直至找到书为止。
重复该练习,可将书放到另一个架子或者不同的地方,并让每个孩子轮流去找,看看谁找到书用的时间最短。
43.配色(锻炼观察力、鉴别力和条理性)
给孩子发一些刺绣用的或精纺的线轴、线圈或线筒,其中线的颜色和图案各异,有红色、橙色、黄色、蓝色、绿色、紫色,但都混在一起。假定在前面的“手工技能训练阶段”大家已经掌握各种颜色的名称。让每个孩子将手洗得非常干净(符合医学标准),以便不会将差别细微的颜色搞脏,然后让第一个孩子先找出红色细线,再按照色彩明暗的恰当顺序,从正常色到暗色以及从正常色到浅色,一一排列出来。正常情况下,排出来的应该是彩虹的颜色,其色调由同一颜色在不同的光照下形成,而其暗影则是在不同的暗光下照射形成。
然后让第二个孩子用橙色的细线重复同一练习,之后照此进行下去。
44.纺织品搭配(锻炼观察力、鉴别力和条理性)
准备一盒尺寸适中、颜色各异的纺织品布头,要保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布头的颜色完全相同但用料不同,例如一块方形淡紫色棉布、一条淡紫色缎带、一卷淡紫色丝带等等,但所有颜色的布头要完全对应。给每个孩子发一片布头,然后让他找出与其匹配的其他布头。
45.寻找合适的布料(锻炼观察力、审美情趣和判断力)
准备一盒裁缝用的样品布料,再准备一块马德拉斯布、高级密纹棉布、衬衫衣料等等。然后让男孩从前面使用的盒子里挑几件样品布料,根据自己的想象配布匹;女孩也一样。
男孩和女孩随后应当对每名同学进行的搭配进行评论,老师则要点评男女双方同学的选择,或者对色彩设计或布料选择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老师应该提醒孩子们注意一个事实:有些特定颜色更适合皮肤金黄的男女,而另一些颜色则适合于肤色浅黑者;有些颜色过于亮丽和扎眼,而另一些颜色本身都很不错,但一旦相互搭配就会发生冲突。
色彩搭配和颜色设计的一般规则,用任何成规来涵盖都不恰当。口味和情趣仅仅是文化带来的结果,观察色彩的细微差别并不断感受各种组合形成的美感效果,就能寻找到合适的搭配。
老师在坚决要求大家接受她自己的选择之前,必须确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另一方面,在此类情况下,也应鼓励孩子拥有一种倾向性颜色,对于配色有自己的合理意见(如果可能)。
46.寻找颜色(锻炼观察力)
对孩子们说,“我希望你们说出在这间屋子里(或屋外),或者在这幅彩图上能看到的所有颜色。”某个孩子可能会说:“我看到了红色,你呢?”
另一个孩子(或老师)便说自己在哪里看到了红色,直到第一个孩子接着说:“对,就是在那里。”
继续这样的练习,直至看到并辨别出非常不显眼、非常模糊的颜色,并且孩子们也掌握了其他颜色和色调(这些颜色不是混合色,例如镀金色、棕褐色、肉色等等)的名称为止。
47.“商店橱窗”(锻炼观察力、注意力、专注力和记忆力)
在一张桌子上放十几个很杂乱的物品,例如一本书、一个洋娃娃、一块肥皂、一把剪刀、一盒火柴、一条带子等等,注意不让孩子看到这些东西是什么。用一块布将这些物品盖上,告诉孩子们,当你把布揭开时,他们要注意里面是什么东西,并尽可能多地记住,然后再将布盖上。
之后,发出提醒大家注意的信号,并说:“开始。”
把布揭开,数到五,然后又盖上。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回顾看到的一切,但注意:在听到老师相应的口令之前,不能出声地提到任何物品的名称。
揭开盖上的布,让大家再看一眼,以确认或纠正他们脑子里列出的名称,但这一次你只数到二就重新盖上布。然后喊出一个孩子,让他将自己记住的物品逐一说出。如果他提供的名称不完整,或者说得不对,可以让其他孩子补充或纠正。将该练习重复进行几次,当然每次都要更换物品的种类。随着孩子的反应越来越快,观察得越来越准确,再逐渐缩短孩子观看的时间,增加物品的类别,并且省去第二次观看的过程。这种练习非常有意义,可每天进行一次,或者每隔几天就花点时间练一次。
48.参观(锻炼观察力、注意力、专注力和记忆力)
带孩子参观住所的另一间屋子。告诉他们留心观察在屋内看到的一切,如窗户有几扇、椅子、壁橱、书架、图画、盆景以及其他东西。把孩子安排在门一开就能看到屋子全貌的位置,然后说:“开始。”
数到十,然后关上门。让某个孩子尽可能详尽地描述观察到的细节,并让大家像前面的练习那样补充和纠正。
49.找硬币(锻炼观察力、注意力和自控力)
玩玩游戏“找硬币”。让孩子闭上眼睛或离开房间,然后将一便士、15分的硬币(或其他面值)放在屋内某个能找到的地方(不要在上面盖东西),例如钢琴的踏板上,或者压在玻璃制品下面。然后让孩子们找硬币,一旦找到,就让他悄悄地将位置告诉你,然后站在你旁边,但不能通过眼神、手势或呼叫泄露硬币的具体位置。可以让某个孩子负责藏硬币,继续玩游戏。
50.换牌(锻炼观察力、注意力和鉴别力)
在桌子上摆十几张同样大小的扑克牌或图片,牌面朝上,且每次排上三至四排。开始测试前,先将牌盖住。随着常用的信号“开始”发出,揭开上面罩着的物品,让孩子们看一下牌的放置顺序。然后把牌盖上,或者让孩子闭上眼睛、转过身,你改变其中某张牌或图片的位置,或者将其与另一张牌对换。随着一声令下,让大家再次观看纸牌,说出纸牌发生了什么变化。
51.描述一个孩子(锻炼观察力、注意力和礼节礼貌)
叫一个孩子站到课堂前面,转上一圈让大家审视,然后离开屋子。离开之后,让孩子们描绘他衣着的裁剪样式和布料、头发和眼睛的颜色等等特征。要注意的是,在这项练习中,离开的孩子不能从内心产生不快。要向大家介绍“以人待我之礼待人”的为人准则。
52.人物描述(锻炼观察力、鉴别力和礼节礼貌)
叫一个孩子描述某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人,然后让其他孩子猜测是谁。结论正确的孩子有权进行下一轮描述。如果有访客到课堂来,当此人离开后,让孩子们描述一下访客的特征。
53.观察衣着变化(锻炼观察力、鉴别力和注意力)
站在课堂前面转一圈,让大家能从各个侧面打量你。请大家观察你衣着的每个细节,从而接下来能辨别出你的着装有哪些改变。之后,你离开屋子,改变、添加或减去某些细微的装饰。例如,取下一枚别针或者改变其位置,解开一粒纽扣,将先前能够看见的一块手帕藏起来(或者相反),将皮带扣从前面换到后面,或者从右边换到左边,等等。当你回到课堂时,请那些留意到你所做变化的孩子举起手来,并点名其中一人说出变化在哪里。之后,再让这个孩子提出纠正意见,并取代你的角色进行一个类似的练习。让他想方设法为自己的着装作一个富有创意的变化。
54.描绘一幅画(锻炼观察力、鉴别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
准备一套画作,最好是名画的赝品,而且每幅画上都有某些人正在做事,例如法国画家米勒的《第一步》。让孩子们认真审视选来上课用的那幅画,以便不仅能列出画中的所有要素,而且能描述其中的行为元素即正在发生什么。如果是《第一步》这幅作品,就该这样问答。
“你看到了什么?”他们不应当只说,“我看到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个婴儿、一把铲子、一架手推车、一块栅栏和一些树”等等,而要说,“我看到有个男人单膝跪地,向一个小孩伸出双手,这个小孩抱在母亲怀里,正试着向父亲走过去。父亲刚刚劳作归来,将手推车扔在一边,铲子也放在身旁。母亲和小孩刚刚出门,准备迎接他的归来”,等等。之后,再请他们提供更具体的细节,例如:
●“父亲哪只膝盖跪在地上?”
●“那小孩抬起了哪只脚?”
●“手推车里装着东西还是空的?”
●“男人穿外衣了没有?”
●“那个女人戴着哪种帽子?”等等。
在另外几天里,用其他一些画作、以同样方式继续这一练习,当然,应当将画作的名称告诉接受测试的孩子。
55.猜测别人描述的画的名称(锻炼观察力、鉴别力、记忆力和语言能力)
让每个孩子轮流描述之前某一天研究过的一幅画。描述完毕之后,让其他孩子说出画的正确名称。回答正确的孩子接着描述下一幅画。
56.让画面栩栩如生(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模仿能力)
准备一套画作。不必与前面练习的画作不同,画中人物的动作或姿势可以模仿,例如拉斐尔那放幅在西斯廷教堂的名作《天使》。让孩子仔细观察这幅画,注意天使的胳膊、手、头、眼睛等部位的姿势。然后请一个孩子模仿小天使右手或左手的姿态,或者用两个孩子模仿一组姿势。姿势的模仿应反复练习,直到每个细节都与画中的相符,这样一来,倘若拍一张照片,模仿者的姿势与原作中人物的姿势几乎完全一致。当然,人物的特点和衣着除外。以同样的方式,也可用更逼真的动作模仿《第一步》等其他画作。请一个孩子“演出”一幅画,让其他孩子猜他演的画叫什么名字。挑选出演的孩子应当自主确定演哪一幅,但并不告诉其他人自己在演什么。当然,倘若他需要点名让其他孩子和他一起演,那则另当别论。
57.雕像
前述游戏的一个变体游戏叫做“雕像”。可以让每个孩子摆出一个凝固的雕像造型,如一个士兵、一个正在祈祷的孩子等等。
58.评论拙劣画作(锻炼注意力、鉴别力和判断力)
准备一套画作,每幅画中都有一些错误、缺陷、不当、荒诞或古怪之处,例如一只小鸡有四条腿,一个人双臂连在脖子上而不是肩膀上,一部电话底朝上倒着放,一个长胡须的男人穿着女装,一匹马凝神看着窗外,一个人用扫帚挖地,一条狗只有三只腿,一个时钟没有指针或者虽有指针但无刻度和数字,一面鼓或一只水桶底面和顶面同时露出(比较难画),一条狗追一头比自己还小的奶牛,一面美国国旗本应有的横条却垂直安放、或者星星放在错误的角上,等等。
给每个孩子一幅画,告诉他在发现画中的古怪之处时不要大声评论,而是必须举手,等你到他身边时再悄悄说给你听。交换图画继续练习,直到每个人都轮流观察所有的画作之后,再大声讨论每幅画的怪异之处。
59.寻找隐藏的图像(锻炼观察力、注意力和鉴别力)
准备一套一眼看不去不能看完整的画,也就是说,有些图像隐藏在另一幅明显的图像背后。例如,显出的图像可能是一个老人倚着一根拐杖,而隐藏的画像则是在他的胡须里有个仙女;只有把画倒过来看,才能看到仙女的存在。这些画通常可在日报中找到。给每个孩子一幅这样的画,告诉他去找什么,当他找到时,就悄悄告诉老师隐藏的画在哪里。看完的画可以传给下一位同学,然后继续做同样的事。
60.观察周边地区的细节(锻炼观察力和注意力)
让孩子们在上学的路上观察奇怪、新鲜或有趣的人和事,然后在第二天同学交谈时段讲出来。例如,他们可能会讲述一张贴在电线杆上的布告,街上一间房子窗户处放置的一盆花,一家商店顶上支起的新遮阳篷,一条刚刚修整过的人行道,一间刚刚涂过色的房子等等。
61.观察周围地区的细节(锻炼观察力和注意力)
问孩子附近离得最近的信箱、药店、火警报警器、时钟、医务室、公用电话亭、电报局的具体位置;哪些房子的大门是闸门;哪间房子有前廊和弓形窗;哪里有大理石台阶,等等。
62.观察周围地区的细节(锻炼观察力、注意力、鉴别力和记忆力)
让孩子留意附近房子或风景的所有重要特征,然后让每个孩子轮流问别人这些特征应该出现在哪些地方,或者到哪里能找到这样的地方,回答正确的孩子将有权提出下一个问题。通过此类练习,可剔除事物的次要特征,从而教会孩子辨别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的区别。
街角的房子是木制的、砖制的还是石制的?它旁边那座有角伸出的建筑物是三层还是四层?路对面的房子是红色的还是黄色的?沿街的那座教堂有一扇门还是两扇或以上?
63.“城里的陌生人”(锻炼观察力、方向辨别能力、礼节礼貌和生动模仿的能力)
让孩子把你想象成一个在城里遇到的陌生人,你想知道到宾馆、邮局或火车站怎么走。请其中某个孩子以最简练、最清晰的语言,向你指出应当走哪条路线。再请另一个孩子对此加以补充和完善(如果有能力的话)。之后,让某个孩子扮演陌生人,想向别人打听自己最关心却又搞不清楚的事。请一个孩子给予解答,要表现得彬彬有礼、热情诚恳、平易近人,但又要有所节制,以防止后者滔滔不绝或者口无遮拦。
让选出的两个孩子在全班面前,尽可能生动而真实地表演此类可能发生的“街道情景剧”。
64.“他做不到”(锻炼观察力、注意力)
玩玩“他做不到”游戏。老师右手拿一根拐杖对孩子们说,“你必须认真观察我,并准确模仿我的一言一行。成功准确地模仿我的同学,站在我这一边。”然后,她在地板上敲几下拐杖,同时说,“‘他做不到’,谁能做到呢?”说着,先将拐杖换到她左手,然后交给下一个孩子。该游戏的要点是:下一个孩子虽然认真观察老师的话和敲击地板的动作,但会忘记观察拐杖是怎样换到左手的;而由于孩子自己用右手去接,因此自然就会直接从右手将拐杖传下去。每个孩子都要轮流模仿,老师则要说“对”或“错”。成功模仿的孩子站到老师一边。老师随后重复这些动作,剩下的孩子则再次模仿。当然,应该提醒那些准确观察的孩子不能通过任何除准确模仿以外的语言、手势、强调语气或其他途径,来泄露老师的秘密。这种游戏如加以变化,则更难进行:就是用“我拿拐杖时交叉,传拐杖时不交叉”这句话,或者“我拿拐杖时不交叉,传拐杖时交叉”,等等。用右手传递或接收时说出“交叉”一词,而用左手传递或接收时则说“不交叉”。
65.“月亮是圆的”(锻炼观察力、注意力)
在“月亮是圆的”游戏中,老师说,“月亮是圆的,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和一张嘴。”与此同时,在空中用左手的食指画一个虚幻的月亮形状,并与语言同步。例如,一边画圆,一边说“月亮是圆的”;一边画两个表示眼睛的点,一边说“有两只眼睛”;一边分别画一条垂线和平行线,一边说“一个鼻子和一张嘴”。孩子如果惯用右手,就自然会用右手食指画出月亮的形状;当然,他要观察和模仿的要点是左手食指如何使用。
66.你听到什么了(锻炼观察力、注意力和鉴别力)
让孩子闭上眼睛,保持两分钟安静,聆听和留意听到的各种声音。在两分钟快要结束时,问他们:“谁听到五种不同的声音?还有没有听到更多声音的?”然后让那个听到最多声音的孩子将其一一列举。比如,他可以说,他听到了大街上马车的声音(如果能提及车轮的声音、马蹄的声音、车轴吱吱作响的声音,则可以算作多种),时钟滴答作响以及敲钟的声音,椅子摩擦的声音,大厅里的脚步声,汽笛的“嘟嘟”声,铃铛的叮当声,风拍打窗帘的声音,小贩的吆喝声,汽车的喇叭声,水流动的声音,工人的歌声或口哨声,暖气管的故障声,雨水飞溅或拍打的声音,锤子的重击声,锯子的撕裂声或其他声音。
67.谁在说话(锻炼观察力、注意力和鉴别力)
让某个指定的孩子离开房间,用他自然的正常语调在屋外说话,课堂上剩下的孩子则根据他的语调,尽量确定谁在说话。
让孩子成一排坐下,背朝门口,双眼闭上。摸一下某个孩子的肩膀,让他蹑手蹑脚地离开房间而不被其他同学看到。随后,老师点某个孩子的名字,让他猜出谁在外头说话。可以对游戏加以改进:让说话者将双手从后面捂住他选择的某个孩子的眼睛,然后用自然的语调回答被捂住眼睛者提出的问题。
68.声音是什么物体发出来的(锻炼观察力、注意力和鉴别力)
像前面的练习那样让孩子坐着,老师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然后轮流让每个孩子说出是什么物体发出来的。可以敲击地板、墙壁、门、窗、空盒子、水杯;可以拍手、拍两本书;可以打响指、跺脚或在地上蹭脚,拨弄门把,在桌子上敲鼓,摇晃口袋里的硬币或一串钥匙,等等。
69.这是什么动物(锻炼观察力、注意力和鉴别力)
用嘴唇、舌头、喉咙等部位模仿各种不同声音,比如母鸡的“咯咯”声,蜜蜂或蚊子的“嗡嗡”声,猪的“哼哼”声,马匹的“嘶嘶”声,狗的狂吠声,猫的“咪咪”叫声,奶牛的“哞哞”声等等,然后让每个孩子轮流说出可能是什么动物。
70.为杯子调音(锻炼观察力、注意力和鉴别力)
给每个孩子发两个饮水杯,一个空着,另一个里面装一些水。在你自己的玻璃杯里放一些水,然后敲击使其发出某个音符的声音。向孩子们演示:加水后再敲击能提高音调,而倒掉一些水之后敲击,音调将会降低。之后,让他们用自己的杯子做实验,添加或倒掉一些水,使玻璃杯发出的音调和老师的一样。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对音乐的听觉比较差,虽然很投入地进行了歌曲和韵律练习,但尚难辨别音调的细微差别,经常会不自觉地把某个调唱高或唱平一些。因此,这些练习对于训练孩子的耳功非常重要。
71.调琴弦(锻炼观察力、注意力和鉴别力)
拿一把小提琴或其他乐器,或者伸开一根羊肠线,使其音调可以通过弹一个键盘来调节。然后让每个孩子轮流调琴弦,要与音叉、调音管或钢琴上弹奏的某个音符一致。
72.调音(锻炼观察力、注意力和鉴别力)
唱一个音符,并让孩子跟着唱,然后让他们轮流唱这个音符,比如“啊”。再在钢琴、调音管或其他乐器上弹一个音,让孩子们模仿。孩子随后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连续演唱其他音符。
73.唱音阶(锻炼观察力、注意力、鉴别力和模仿能力)
让孩子们和你一起唱音阶,然后再在你不唱的情况下,由他们自己分别演唱。可以演唱不同跨度的音符如三度音阶、五度音阶、八度音阶,既可由低音到高音,也可由高音到低音,并让孩子们唱得和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