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正确择时的重要性
投资者一旦买入了某只股票,就必须要决定是继续持有,还是将其卖出?这是不可避免需要作出的决定。因为这个无情的事实,所以这种情况下能做出正确决定的概率也会降低。因此,许多聪明的投资者可能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他们宁愿在结束交易时承受更严重错误的苦果,也不愿意在刚开始交易时就出错,因为出师不利对人们的打击太大。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手中只有现金,除非所有条件都让你满意,否则就不要做出任何决定;如果你手中有现金,又出现了绝好的买入机遇,那么就可以理智地行动;如果市场状况利弊共存,你最好是静观其变,什么也不要做。
不过,如果是上面说的第三种情况下由于谨慎过度而错失良机,当然也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谨慎只是一种无风险的结果。我以为合适的机会总还是会出现的,只要你本着适度投机的态度,并根据我讲述的原则调整自己的投资,不仅利益不会受到损失,而且心态也会平和许多。
如果与买入相比,那么能否在恰当的时间卖出则更难。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很多投资者只期望选择超值低价股,而这种心态的发展却伴随着一种过早失去信心的趋势。一只股票在某些阶段可能会被过高估价而被大量投资者纷纷给予信心,但往往随之而来的却很可能是一段低迷萧条时期,这都是常见的。结果,原本很好的交易环境也瞬间变得糟糕起来。股票在活跃期可以高价出售,甚至价格可以远远超出很早就逢低买入的人们的乐观推测。可是当股票的估值真正回归到它的正常价值,或是投资者已经发现先前对股票的估值过高时,这些人就会感到相当沮丧,并且对市场不再抱有任何信心。你想想,这时人们手中的股票还好卖出去吗?
基于上述理由,就算投资者曾经有过将股票卖出变现的成功经历,但是并不能简单地反过来证明这就是他可以抓住买入良机的因素。如果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何时快速清仓才是最好时机,倒不妨将此作为一个案例。而我们现在所关心的是手中已持有的股票如何处理问题。假如股票只是长期持有而不能适时出手,那么这些股票肯定也是不尽如人意的。还有些股票,人们在刚买入时都曾预期它会走势良好,但实际结果它达不到最初预期,持股人如果要卖出也会带来损失。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恐怕投资者只得选择卖出了。
这些情况经常会在市场上出现。为了让自己在实际操作中有所遵循,我认为你最好制定一个操作准则。一般来讲,这样做的目的并非以条条框框去限制你,更主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你的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掌握正确获取信息的方法,这些都是成功投资的基础要素。如果你原先预测某只股价走势良好,但后来出现的下跌验证了你此前的判断是错误的,退出此仓位恐怕是帮你摆脱长期困境的一种妥善方法。这是证券交易中的一个自动执行过程,其间不必再做出任何判断。
对待亏损,所应采取的唯一有效措施就是“割肉止损”,而且必须迅速,投资者一定要争取在亏损可能造成更严重的经济后果之前就果断卖出清仓。如果以“割肉”的方式抛弃了一只股票后,可能你当时会感到内心郁闷,但是抛弃股票本身就是忘记,尤其是要忘记这种失败的交易经历。不管是马上还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当你一旦要重新买入一只看上去很不错的股票时,就可以彻底忽略这段经历,而且也没有任何令人不快的事情可以妨碍投资者达到更好的投资状态。
我们前面说过,应对亏损最简捷有效的措施是“割肉止损”。可以说,它不仅是股市的准则之一,也是唯一可以保证你始终正确的规则。如果我们仅从算术层面上思考,其中的道理恐怕连小学生都能理解。然而在现实交易中,由于人性的弱点,即使是很多成年投资者面对要从自己碗里往外抠肉,也是极难做到的。他们也十分痛恨现在重新买入那些比当初自己卖出价格更高的东西。可见,人类的好恶居然可以摧毁所有的投资计划。所以,要想避免失败并获取成功,投资者必须遵从逻辑、理智、信息和经验。
有些投资者明明是因为偶然把握一点机会而获利,但却往往被看做是缘于整个决策过程的合理性。我们不妨计算一下,假如你一次操作成功,估计能让占你投资总额最少的那部分得到100%的回报,这相当于你16年的存款盈利(按6%的利率,不考虑复利和税金问题)。如果是投资在1年之内就能够实现翻番,那么投资者就放心让手中现金长期闲置,直至新的良机出现,不要像一般投资者那样盲目地连续满仓操作,这样做往往会出现亏损,甚至影响到最终的投资成功。
明智的做法是,随时要保持足够的储备资金以便利用不期而遇的机会。而在这种情况下,买入的需求力量可能自身就暗示着可以卖出持有股票。
用最好的方式来描述什么时机卖出这个问题,也许就是“从一开始交易时起就应该检验复查自己所持的股票”。如果看好某只股票值得买入,可以采取先小额买入验证的方法。如果该股票出现下跌,就及早卖出,可避免大的损失。当该股价上升,同时其他信息也继续支持着原先的投资,那么在投资者还认为其价格非常低的时候,追加投资是可行的。但是当发现股价已升至正常水平或估值过高、报价升高时,就应坚决果断地减持,就像之前所阐述的需要坚决“割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