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滚钟口风景区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 地质结构

根据地质部门所提供的资料,贺兰山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褶皱断块山。在第三纪末期、第四纪初期,由于新构造运动对喜马拉雅山的影响,贺兰山区上升,岩层被断裂构造破碎切割,形成裂隙密集的构造破碎带,与此同时,在外力地质作用下,地表构造破碎带有岩层受到较强烈的风化(以物理风化为主),剥蚀作用,逐渐形成今日地貌形态上的构造剥蚀中高山地。

滚钟口一带山地岩层主要由花岗岩和富含硅质的浅变质岩类组成。岩质坚硬耐风化。故多形成较陡峻的山峰和“V”字形的沟谷,坡度较陡,景区相对高差300米。

滚钟口一带的山岳和沟谷主要发育在巨大的花岗岩岩基上,花岗岩岩基主要由黑云母斜长花岗岩组成。主要矿物为石英酸性斜长面黑云母;次要矿物为白云母角闪石。粗粒自形或半自形等粒状结构,即花岗结构、块状结构。从沟口至沟首均有该种岩石。

黑云母斜长花岗岩经同位素绝对年岁测定其地质年龄值为16.96亿年,为地质史上吕梁期形成的岩体。花岗岩体原生枕状节理发育,由于形成年代悠久,在以后的地质时期构造变动下,特别在新构造影响下,岩体被不同方向的构造裂隙切割分离,使岩体破碎成各种形态;加之在与外力地质作用下,岩体又沿裂隙风化剥落,形成了今日的各种石景,形似各种动物、静物。如沿枕状节理剥落形成的“姜海山石”,大寺沟中段被构造裂隙切割形成的“九节鞭石”“卧熊石”“一线天”,岩体剥落后残留的洞穴“仙人洞”等。地震台的陡壁,实际上是一组倾向S>0%W,倾角87°之构造裂隙,被这组裂隙切割的花岗岩体裂隙面风化剥落下来,使裂隙面暴露出来形成近于直立的陡壁。

大约在14亿年之前,贺兰山滚钟口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了海相化学沉积岩类,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了今日这些浅变质岩类。由于富含硅质的浅变质岩类比花岗岩形成年代晚,加之耐风化,所以主要分布在山脊和山顶上,在沟口、沟首笔架山一带也有该种岩石。著名的“贺兰石”即为深紫、浅绿两种石质构成的粉质板岩,产于大寺沟沟首和笔架山一带。

位于景区之南的笔架山,是由耐风化的石英岩、硅质岩板、硅质白云母岩等岩石构成,夹于这些岩层中的泥质板岩、砂质板岩、石英岩,由于岩质软易风化,在地质引力作用下风化剥蚀,而质地坚硬的石英岩、硅质板岩等残留于山顶,就构成了今日笔架山三峰矗立,宛如笔架的地貌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