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视生涯”
我常常觉得,能够耐得住寂寞是一个优秀电视编导必备的素质,无论外面的世界怎样热闹,都要能够专注于电视本身,去探寻电视的规律,这样才能在将来的路上走得更远。
初到《新时空》时,办公室里张贴着栏目荣获“中国新闻奖优秀专栏”时的海报。这个奖,包括《新时空》在群众中的良好口碑无疑是对我们这些新人的最好鞭策。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新手上路,沿着《新时空》其他同事开创的节目风格走下去。一边实践、一边学习,我渐渐掌握了一些电视制作的规律和技巧。大半年时间过去了,我越来越体会到要把电视做好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刚到电视台的时候,一位在电视台工作了多年的老师告诫我:一个从事电视工作的新人,如果不通过三五年的磨炼,是不会有什么成绩的。当然,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在业务上总是在进步。电视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媒体:声、光、电,缺一不可,编导、摄像、后期制作……工序繁多。要掌握和熟练运用这些规律,需要大量的练习和积累。
来《新时空》之前,我有过在报社工作的经验,但由于没有受过专门的电视训练,以前写文章的那套在这里就不怎么顶用了。每次交给制片人审的稿件,最后被删除的总是那些自以为很有深度的段落。因为电视要求解说词简单、明了、准确,不需要花里胡哨的修饰。在具体的拍摄和制作中,由于很多文字设想的美好场景和画面往往实现不了,让我很长时间都有种有劲使不出来的挫败感。所以,我在《新时空》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忘记自己是个文字记者,一切都要遵从电视的规律去做。我不时提醒自己,脑子里要装着画面,用画面去思考,让画面当主角。战战兢兢拍了三五期节目之后,我的胆子才慢慢大了起来。
目前,我所在的《故事驿站》板块主要讲述生活中有趣或感人的新闻故事。故事要想好看,首先需要一个好选题。我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编导要具备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遴选选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新闻素质的一种体现,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和训练。当找到一个好选题时,故事基本上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而想要故事做得好看,编导必须在拍摄前好好策划,等到故事拍摄结束时,节目的质量基本上就已经确定了。这也是新闻工作的规律。
很多时候,采访到有意思的人,听他们把一生浓缩成几个有意思的故事,这是采访工作中最大的乐趣。如果编导被所采访到的故事打动,能把这个故事饱含情感地表现出来,这一定会是个好看的故事。
在来《新时空》之前就听说过这里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也见识过电视同行的加班熬夜,所以我是做了心理准备的。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对着一台机器反复剪切、粘贴……也许是半夜,也许是通宵。当太阳重新照亮天空的时候,看着自己制作完成的电视片,有一种成就感,心想:这一夜没白熬。虽然这个故事只有七八分钟,但也许自己的思路经过这一夜锤炼更清楚了,自己的制作技术经过这一番锻炼更熟练了……总之,努力了就会有进步。只要认真、简单地做事,任何工作都有它的快乐。
电视是个很奇怪的行业,台前的风光与幕后的辛酸一样多,但人们往往只关注台前的风光而忽略了幕后的辛苦。这些风光其实是建立在大量复杂、繁琐的幕后工作的基础上的。相比主持人、出镜记者而言,电视编导更多从事幕后工作,得到的关注很有限。但身为电视编导,就要适应这种工作中的落差,并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我常常觉得,能够耐得住寂寞是一个优秀电视编导必备的素质,无论外面的世界怎样热闹,都要能够专注于电视本身,去探寻电视的规律,这样才能在将来的路上走得更远。十年磨一剑,精品电视节目和一个优秀的电视人一定是这样千锤百炼出来的,没有捷径。
电视也是最喜新厌旧的行业。刚刚适应了《新时空》的节奏,栏目就开始面临调整改版。媒体是信息产业,要让观众有新鲜感,电视就要不断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并且要主动创新。
回看初期的《新时空》,总是被栏目当中洋溢的清新之感所打动。虽然栏目也有不足的地方,但是同事们的认真、敬业,还有工作当中的那股拼劲是能够通过节目传达出来的。如今,在《新时空》栏目的调整期,海尔的营销策略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海尔不断进军新产品市场,它通常会在产品尚处于成熟期的时候就转而开发其他新产品。在产品开发上,由于它总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始终保持着家电领跑者的地位,总会开拓出新的市场、新的赢利。它提醒我们,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电视也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来适应复杂的市场环境。
对于节目形态已经比较成熟的《新时空》来说,不断尝试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是我们面对的又一个挑战。但我们从不惧怕挑战,因为从入行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明白这是一个充满了挑战的行业。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成功有时候是鲜花和掌声,有时候是财富,也有时候是一个好口碑或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认可。无论如何,只要努力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成功!
作为电视人,我能在《新时空》起步,在未来,我还将和它一起面对各种挑战,丰富自己的人生。能在这样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里成长,我觉得自己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