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十五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性健康概论(1)

性行为的剖析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是人类社会繁衍生息和建设发展的基础。正确认识性和性的作用,树立科学的性观念,对人生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对性健康的研究也迈出了新的步伐。尽管弗洛伊德的理论存在缺陷并受到后人的质疑和批评,但它仍旧是性健康领域一颗璀璨的明珠。两性性心理、性别角色以及性行为的相关知识是性健康的重要内容。

一性——人类共同的话题

打开窗户说亮话:什么是性

性是我们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个人都是性的结果和产物。长期以来,受自然科学和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限制,人类对自身了解有限,在性的认知上,存在着把性归结为纯粹的“传宗接代”、“性肮脏”、“性耻辱”等错误的观念,这些无知和谬误的认识困扰着人类自身,甚至引发了许多令人扼腕叹息的人间悲剧。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性不只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和人类得以繁衍种族的基础,它至少有三重属性,即生物性、心理性和社会性。

1.性的生物性

从本质上说,性是男女两性在生物学上的差异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性现象。性在生物学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男女两性第一、第二性征的差异,即生殖器官的不同、性激素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两性体态、声音的差异等一系列性现象。这些生物学上的差异,包括遗传学、内分泌学、解剖学和生理学上的差异。

2.性的心理性

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物学差别基础上的心理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不同年龄阶段的性心理特征,以及成年后男女在气质、情感、性格、智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两性在智力的倾向性、情绪的表征性,以及兴趣的指向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3.性的社会性

我们常说的性别角色,是一个社会学范畴的概念,指的是两性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性别差异引发的角色差异。它是社会按照人们性别的差异而赋予人们的社会行为模式。“男耕女织”代表了中国传统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要求。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这种泾渭分明的性别角色界限日渐模糊,出现了两性角色“双性化”的趋势,即人们趋向于期望现代社会男女两性都能拥有传统两性角色所有的优良特质,如男性的刚强、女性的温柔等。

不能没有你:性的作用

如果没有性,人类就不复存在。性是人类的本能,其主要作用是繁衍后代、愉悦身心。

1.生殖作用:保证种族延续

性在两个生命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第三个新的生命。性是人类种族延续的桥梁和纽带。尽管“克隆技术”的出现减弱了性的作用,但性在人类繁衍过程中依然作用重大,担负着人类本身的再生产。恩格斯认为,物质资料的再生产靠工业和农业,人的再生产则依赖于种族的繁衍,即性。没有性,就没有人的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也就随之烟消云散。

2.愉悦作用:益于身心健康

性是爱与本能性的和谐统一。性爱有明显的健康效应。黑格尔曾经说过:“爱情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性欲上,而且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美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与另一个人达到统一。”健康的性生活能够满足人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快乐,增进身体健康。有研究表明,性生活有锻炼身体的效应,性生活能增加吸氧量,增加雄激素的分泌,提高雌激素的分泌水平,有保护前列腺和清除阴道杂菌的作用;性生活还能降低胆固醇,缓解疼痛,提高人的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减少皮肤病、心脏病和心肌梗死的发生,促进美容和减轻压力,使人保持年轻,并有助于男女双方的延年益寿。可见,正常而幸福的性生活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对人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因为有了性,男女之间增添了许多精彩纷呈的难忘体会。也正是因为有了性,人类才得以繁衍至今,创造出灿烂的人类文明。但我们必须看到:性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理性的性有利于促进人类的和谐发展,而放纵的性却能使人类坠入万丈深渊。因而,对性要理性认识、科学对待,切不可放纵张扬、肆意妄为。

二性观念的演变

性观念是经过社会文化锻造的性心理,体现出特定社会文化对性问题的看法、态度。《中华性学辞典》对性观念的定义是:指对性的总的认识和看法,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文化的各种观点,以及恋爱观、婚姻观、性别角色认同等。

如同制造和使用工具一样,性观念的形成也是人类告别动物界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产生了许多受不同的心理、文化制约的关于性的观念,如性感受、性道德等等。从性文化史角度来看,人类性观念经历了四次大的演变:

1.蒙昧时期的性神秘与性崇拜

人类最初对性的认识由神秘发展为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性崇拜。人类早期的生殖器崇拜、性交崇拜、生殖崇拜源于对性的神秘感,世界各民族发展史上曾经普遍存在这样的文化历史现象。这种性崇拜,不是淫荡或色情泛滥,它反映着人类自身的种族繁衍。相对于此的另一个极端是性禁忌。人类最重要、最古老的性禁忌就是乱伦禁忌,即禁止血亲之间的性交。乱伦禁忌是随着生态与社会环境的客观要求而不断变化的。

2.农耕时期的生殖道德观

在农业社会,性活动必须由婚姻来支配和制约,生殖是一切性活动的唯一目的,违背婚姻和生殖目的的性活动都被判定为不道德,不被社会接纳、允许和宽恕。

这种生殖道德观一经产生,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植于人类文化的血脉之中,一直延续数千年,直至进入现代工业社会。

3.禁欲与纵欲博弈期的性观念迷乱

人类在性压抑状态中走过了漫漫长路。在中国古代曾有过短暂的性观念相对开放的时期,但很快就被宋明理学家倡导的以禁欲主义为主体的性观念所替代,并延续至今。与此类似,西方曾有过性快乐主义的时代,但随着基督教的兴起,性快乐主义被斥为纵欲主义或淫荡世风,使西方性观念转向禁欲主义。

在20世纪60年代前,凡是受基督教或西方文明影响较大的地区与民族,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基督教式的禁欲主义性观念。这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影响深远的性文化现象。

4.西方性革命

17世纪以来西欧、北美建立的基督教新的性文化,尤其是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风尚及其与传统性观念、性伦理的激烈对抗,标志着西方的性革命。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性革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波及世界各地。

性革命带来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保障男女自由交往,尊重女性的性权利,打击并防范强奸和性骚扰,普及性知识,提倡避孕与优生,防治性病及性功能障碍,保障老年人、伤残人以及弱智人的性生活权益等等。但这场革命也带来了相当负面的效应。

5.性健康的时代

20世纪80—90年代,人类曾经对艾滋病有过极度的恐惧,但是随着对艾滋病认识的不断深入,预防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恐惧感大为下降。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性学会的一个最响亮的口号就是提倡”性健康“。一系列相应的研究也迅速发展起来。几种主要的性观念

人类对性本质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性价值观念。对性本质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性本能论

在原始社会,人类过着“杂交”和“群交”的性生活,性交的目的只是人的自然欲望的满足,生育只是由此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后果。“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正是对人类性本能的肯定。性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他认为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各种性的需要,性本能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力之源,性本能的升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巨大的能源,如果性本能受到压抑则会导致人精神和心理疾病的发生。

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论在肯定了人类的性的自然属性的同时,却将对人类的性本质的研究局限于对人类的自然本质的研究,这是它的不足之处。

2.性生育论

到了原始社会中后期,人类逐渐认识到了性交与生育的联系,提出了反对乱伦等限制人类性行为的要求。随着私有制的出现,特别是奴隶社会的到来,人们将性行为和私有财产联系了起来。为了确保家族资产被自己的嫡系子孙继承,妇女变成了私有财产的一部分,只有“有名分”的妇女繁衍的后代才有继承家族财产的权利。欧洲基督教要求人们部分取消性生活,以及中国“从一而终”的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性活动的范围和对象的作用。

性生育论肯定了性的社会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但过于严格的性限制,压抑了人的创造力,甚至导致严重损害基本人权的严重后果。

3.性情爱论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享乐主义冲破了封建的、“神学”的禁欲主义的束缚,性活动中的精神心理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整个社会形成了性应该与情相统一,但不一定与婚姻相一致的观念。如文学家塑造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娜·卡列尼娜,以及《红与黑》中的于连等人物形象就是例子。随着人们对性、爱、婚姻的理性认识,性情爱论成为许多国家涉及性关系的法律基础和立法原则。

性情爱论主张性、爱和婚姻三者的统一,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性、爱、婚姻三者的高度统一可能会带来高离婚率和单亲家庭等社会问题;低质量的性、爱、婚姻生活可能会导致人性的压抑、扭曲或婚外性关系的发生。

4.性娱乐论

性娱乐论蕴含在上述三种观点中。在原始社会,人们把性交当做一种娱乐活动,并由此产生性舞蹈、性崇拜等。在原始社会末期,妇女被当做部落战争的战利品,成为胜利者性娱乐的工具。到了私有制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强化私有制,逐渐把性娱乐控制在婚姻和生育活动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性的生育作用被淡化,逐渐被视作个人的私生活。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大量的性行为是非生育行为;性行为既是一种生育行为,也是一种娱乐。

性娱乐论的优势在于对“人类心灵”的初步解放,在于把性自由交给个人自主决定,让性变成个人私生活。但它可能导致部分人成为性本能论者,把性行为降低到动物的层面。

5.性自我实现论

这一理论是综合上述各种观点发展而成,其历史使命在于提高整个人类的综合素质和性生活质量。性自我实现论是整个人类的自我实现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认人的性本能,承认生育的必要性,承认情爱的高尚性,承认性娱乐的正当性,但是它要求人们把性行为提高到人的自我实现的高度来“谋划”,从而完成性自我实现的历史使命,达到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提高人们性生活和整体生活质量的目的。

三性科学的发展

什么是性健康?弗洛伊德、霭理士等并没有对性健康的概念给予过多的阐释,而是对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重要的原则和方法,重点帮助人们理解性心理的过程。我国部分学者对性健康的理解为: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正常无疾病,性生理功能、性心理功能正常,并有健康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对性健康概念的认识应从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性与心理学的关系。性不但是生理现象,而且还是复杂的心理现象。研究、探索人类“性冲动”中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是性健康的重要内容。但这种研究、探索的深度受到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生物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其次,性健康研究的范围包括性生理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性心理健康与治疗。再次,性心理的发展阶段和相关问题,包括成长过程中关于性心理发育和性意识形成中的性别认同,青年期过程中关于恋爱的心理问题,中年期过程中的更年期心理问题和性衰老带来的心理问题,以及老年期过程中的绝经与性功能障碍等问题。另外,在性健康发展过程中,个体受到生物性因素、心理性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预防、研究性心理的发展是性健康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人类性健康研究的历史发展

尽管人类对性的认识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但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医学等的限制,人类对性健康的认识和研究走过了一段十分艰巨的路程。直到今天,性健康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间,很多科学工作者面对亲人的误解、社会的嘲弄甚至牢狱之灾,勇敢地对性健康进行不懈的探索和研究,为性健康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性科学的开端、“性学之父”与性心理学的创始人

1886年,克拉夫特·埃宾(奥地利精神病学家)所著《性心理病》出版,对性变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成为性健康的奠基性著作。1886年因此被视为现代性科学的开端。

德国医学家布洛赫在1906年首创“性学”一词,著有《性学手册大全》等书。布洛赫最早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性障碍的研究,为性教育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因而被称为“性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