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复习指导
第一章 财政与金融导论
复习内容
一、财政的产生
(一)从财政现象谈起
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部队,学校,家庭乃至个人都同政府的收支活动密切相关。政府的收支活动,就是通过一定的形式,从各个方面集中一部分货币收入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这是一种以政府为主体进行的分配活动,这种分配活动及其在分配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被称为财政分配或财政分配关系。
(二)财政的产生
财政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财政的产生和存在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即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政治条件,即国家的产生和存在。
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征收一部分社会产品,以满足社会公共的需要,这种凭借政治权力进行的分配,就是财政。
二、财政的历史发展
(一)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国家财政
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农牧业税收收入,还有专卖收入,如铁、盐、酒、茶等垄断经营权转让而获得的收入等。国家财政支出主要有行政支出、军事支出和王室支出等。经济方面的开支很少,只有少量的水利、道路建设和救灾支出。由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财政收支主要采取实物和劳役的形式。在封建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缓慢发展,财政收支由实物和劳役形式逐渐向货币形式过渡。
(二)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国家财政
1. 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和服务业收入。
2. 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流转税和所得税。
3. 国家财政完全采取货币形式。
4.“量能负担”和“公平分配”成为财政的主要原则。
5. 财政和金融充当了国家调控经济的主要工具。
6. 财政具备较为健全的法制和管理手段。
三、财政的一般概念
财政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四、从金融现象说起
金融在经济中为何有如此重要的功能?因为金融使资金从闲置状态进入充分利用状态,为整个经济增加产出和提高效率作出贡献。同样,金融能使消费者更好地利用购买时机,从而直接提高了他们的福利。它向年轻人提供资金用于购置现在需要而以后也能负担得起的东西,使他们不至于望洋兴叹,苦等着积累足够的钱方能购置。金融活动为拥有闲置资金的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会,使他们的财富增加。可以说,有效的金融活动改善了社会上每个人的经济福利。
五、金融的含义
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资金融通的对象主要是货币。融通采用有借有还的方式,这种借贷活动就是信用。资金融通机构主要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金融通的场所主要是金融市场。因此,金融涉及货币、信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相互统一的四个范畴。
(一)货币
货币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钱”。货币是这个社会经济运转的润滑剂,可以说,我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一刻也离不开货币。
(二)信用
信用是指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在现代商品经济中,信用的产生源自于普遍存在的债权债务关系。
(三)金融机构
在金融市场上专门从事资金融通活动、充当融资中介的机构,就是金融机构。
(四)金融市场
通过银行中介进行的融通资金,就称为间接融资。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债券,从市场直接取得生产发展资金,就称为直接融资。融通资金的活动离不开金融市场。
对国家来说,金融已成为对国民经济进行组织和调控的经济杠杆;对企业来说,金融已成企业经济活动的命脉;对个人来说,随着个人财富的增加和市场金融活动的日益多样化,怎样参与金融活动,怎样使手中的钱保值、增值,已成为公众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复习要求
1. 了解财政的产生、发展的历史。
2. 掌握财政的含义。
3. 了解金融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4. 掌握金融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公共财政
复习内容
一、公共财政的产生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起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处于市场领域之外,从事非营利性活动,向市场领域之内的企业和个人(家庭)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政府依靠国家权力,通过强制向企业和个人征收税收等取得收入,来满足政府因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消耗的资源。这也是人们将市场经济中的财政称为“公共财政”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公共财政是政府依靠国家权力,强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政府分配行为。
二、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一)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
市场理论认为,虽然市场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能优化配置资源,但是事实证明市场有时候也不是那么灵验,市场具有滞后性和自发性,经常会导致一些不经济的行为产生。市场失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公共产品供给不足;②外部负效应问题;③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④信息不对称;⑤宏观经济失衡。市场失灵还表现为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区域经济不协调、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个人偏好不合理等。
正是由于市场的固有缺陷,使得市场运行结果偏离理想均衡的状态,这就需要依靠政府来弥补缺陷。这就是市场经济中需要财政的根本原因。由于政府对市场失灵的弥补满足了社会公众需要,也就具有了鲜明的“公共性”。
(二)公共财政必须为市场活动提供无差别的、一视同仁的服务
对不同的市场活动主体采用不同的措施和待遇,这意味着政府直接支持了某些主体的市场活动,而抑制了另一些主体的市场活动。可见,财政必须采取“一视同仁”的无差别的服务,才能避免政府活动对市场公平竞争条件的破坏。而这种“一视同仁”的、无差别的服务,也就是“公共”服务。
(三)公共财政具有非营利的性质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及公共财政,其存在的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由于其处于市场失效领域内,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去追逐赢利,而只能以社会利益为活动目的,只能从事非营利性活动,从而具有非营利性。
(四)公共财政是法治化的财政
公共财政作为政府直接从事的活动,在市场经济中显然也是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的,从而具有法治性。正是通过法律的形式,才使社会公众真正对政府财政有着决定、规范、约束和监督的权力,才使得财政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
三、公共需要的层次
公共财政的职责以保证社会公共需要为核心。
第一层次,完全的社会公共需要。比如国防、外交、公安、司法、行政管理以及普及教育、卫生保健、基础科学研究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这类需要是最典型的、最基本的、最纯粹的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共需要的最高层次。
第二层次,准社会公共需要。这类需要是介于社会公共需要和私人个别需要之间,在性质上难以区分的一些需要,其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要由政府集中加以满足,如高等教育、保险基金、抚恤救济金、价格补贴等,都属于这类需要。这是社会公共需要的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视同社会公共需要。比如邮电、电信、民航、铁路、公路、煤气、电力、钢铁等,这是社会公共需要的第三层次。
四、公共产品和公共财政的职责
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各种政府活动和公共服务,称为公共产品。财政的“公共”性,就表现在它满足的是市场无法满足的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是市场不能或不愿提供的公共产品,这是公共财政的职责。
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包括以下几点。
1. 纯公共产品。如国防、外交、公安、司法、行政、普及教育、卫生保健、基础科学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等。
2. 准公共产品。如高等教育、医疗机构、社会保险基金、抚恤救济、价格补贴等。
3. 视同公共产品。如邮政、电信、民航、道路、桥梁、供气、电力、大江大河治理、大型农田水利设施等。
五、资源配置职能
1.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各种财政手段(诸如税收、财政支出等),对现有人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地使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 财政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
(1)调节资源在公共需要之间的配置。
(2)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
(3)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六、收入分配职能
1. 收入分配职能,是指通过财政的收支活动,直接和间接影响全社会范围内收入与财产的分配,使之达到公平分配的目标。
收入分配的目标是要实现公平分配,而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
2. 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调节企业的收入水平,即利润水平和居民个人收入水平,实现收入与财产的公平分配。
对居民个人收入水平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调节:一是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等调节个人收入的差距与个人财产的分布状况;二是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财政补贴等,维持居民最低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七、经济稳定职能
(一)经济稳定的含义
经济稳定通常是指:第一,充分就业;第二,物价稳定;第三,国际收支平衡。
(二)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含义
经济的稳定增长要求做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1. 通过国家预算的扩张或紧缩作用,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
2. 通过财政的制度建设,发挥财政的“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在财政收入方面,累进型所得税制的内在稳定器作用尤为明显。当经济过热、出现通货膨胀时,社会各界的收入普遍增加,因而适用较高的税率,税收也明显增长,从而可以对经济的升温起抑制作用;相反,当经济萧条时,社会各方收入普遍下降,因而适用较低的税率,税收额明显降低,从而对经济复苏和发展起到刺激作用。从财政支出来看,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方面,它包括社会保障支出、救济和福利支出、财政补贴等。当经济高涨时,失业人数减少,转移性支出下降,对经济过热起到抑制作用;当经济萧条时,失业人数增加,转移性支出上升,从而刺激经济的复苏与升温。
复习要求
1. 明确公共财政产生的原因,掌握公共财政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 掌握社会公共需要的层次和内容,明确公共产品的内容和公共财政的职责。
3. 理解公共财政的职能。
第三章 财政支出
复习内容
一、财政支出的含义
财政支出又称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国家财政将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财政支出是实现国家职能的主要途径,是具体提供物质保障的过程。它不仅反映了国家财政资金的去向和用途,更体现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方针政策。
二、财政支出的分类
1. 按功能分类,可以分为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农林、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政府间转移支出等事务。
2. 按经济性质分类,根据政府活动的经济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经常性支出,是指政府对日常的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所需的支出,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对于满足国家实现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需要和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资金需要具有重要作用。
资本性支出,是指政府购置固定资产、战略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和无形资产、购建基础设施、大型修缮而形成的固定资产等的支出。
3. 按是否具有补偿性分类,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真实性支出或有偿支出,是指政府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和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政府购买性支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保证政府基本职能、社会政治经济正常运转。
转移性支出,又称补助支出或无偿支出,是指政府资金无偿地、单方面地转移给单位和个人,并不获取等价的商品和劳务。其目的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公平。它体现的是政府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4. 按管理权限分类,可分为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为制定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提供依据。
三、经常性支出
经常性支出是指财政预算用于维持国家政权活动,发展科学、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
(一)行政管理费支出
行政管理费支出最终用于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两个方面。行政管理费规模变化的一般规律是:行政管理支出的绝对数是增长的,但行政管理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
(二)国防支出
(三)文教科卫支出
(四)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是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资金和物质援助的支出。
1. 社会保险费。
2. 社会救济事业费。
3. 社会优抚事业费。
4. 社会福利事业费。
5. 住房保险制度。
(五)财政补贴支出
1. 财政补贴的概念。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目标,通过财政资金的再分配,给予社会经济组织和居民个人一定的财政性特定补助。
2. 财政补贴支出的内容。①价格补贴;②政策性补贴;③利息补贴;④职工生活补贴;⑤对农业、林业的补贴;⑥进出口补贴。
四、资本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是指以政府为投资主体、以财政资金为主要投资来源的政府投资活动,是社会总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公共性、规模性、宏观性和双重性等特点。
(一)基本建设投资支出
1. 公益性项目投资支出。
2. 基础性项目投资支出。
3. 竞争性项目投资支出。
(二)农业投资支出
发展农业支出主要包括:①农村水利气象事业费支出;②支援农业生产支出。
五、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六、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又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及日常性政务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方式、方法和程序,从国内外市场上购买商品或劳务的行为。
复习要求
1. 明确财政支出的分类。
2. 掌握经常性支出与建设性支出的主要内容。
3. 了解政府采购制度。
第四章 财政收入
复习内容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
从动态的角度看:是国家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是财政活动的第一阶段。
从静态的角度看:是国家筹集财政资金的数量。
二、财政收入的形式
(一)税收收入
在世界各国,税收收入都是构成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我国的财政收入90%以上都来源于税收。
(二)政府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等依法利用政府权利、政府信誉、国有资源提供特定公共服务所取得的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债务收入
债务收入是国家凭借其信誉,通过有借有还的方式,主要以发行国债的形式从国内外筹集的财政资金。其基本功能是弥补财政赤字。
(四)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包括事业收入、规费收入、罚没收入、公产收入等,项目繁多,但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大。
三、财政收入的结构
(一)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C是补偿生产资料消耗的部分;V是新创造的价值归劳动者个人支配的部分;M是剩余产品的价值。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M。要增加财政收入,根本途径就是扩大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厉行节约。
(二)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
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国有经济,而源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部分所占的比重已有所提高。
(三)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
1. 农业与财政收入。
2. 工业与财政收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在财政收入中的首要地位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3. 第三产业与财政收入。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及其他服务部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会成为财政收入的另一个主要来源。
四、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固定地对社会产品进行的再分配,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如下。
1. 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使税收明显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
2. 无偿性。国家通过税收的形式筹集财政收入的目的还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 固定性。
五、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一)纳税人
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指最终承担税款的组织和个人。两者是否一致,主要取决于税负是否可以转嫁。
(二)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表明一个税种对什么征税,是区别一个税种和另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
(三)税率
税率是指征税的比例或征税的额度,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是税收制度构成要素的中心环节。
我国税率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
(四)减税、免税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对特定的纳税人和课税对象采取减少征税或免于征税的特殊规定。
(五)纳税期限
纳税人按照税法的规定缴纳税款的期限,它包括多长时间纳一次税和在什么时间缴纳。
(六)违章处理
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规定的行为采取的处罚。违章行为一般可分为偷税、骗税、欠税、抗税等。
六、我国的现行税制结构
目前,我国的税收制度共设有24种税,按照其性质和作用分为如下七类。
1. 流转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4种税。
2. 所得税类。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 资源税类。包括资源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两种税。
4. 特定目的税类。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已停征)、土地增值税和车辆购置税5种税。
5. 财产税类。包括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两种税。
6. 行为税类。包括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契税、屠宰税和筵席税6种税。
7. 农业税类。包括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和牧业税两种税(从2006年起已取消)。
七、增值税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服务各环节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所谓“增值额”,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的新增加的价值。
1. 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销售、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各类企业、单位、个体经营者和其他个人。
2. 税率。基本税率为17%,对于特定的货物实行低税率13%,对于出口的货物实行零税率。
3. 计税方法。
(1)一般纳税人计税方法。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当期销售额×适用税率
当期进项税额为购进货物或接受劳务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和进口时海关出具的完税凭证。
(2)小规模纳税人计税方法。按照规定的适用征收率(商业为4%,其他行业为6%)计算应纳增值税税额。
应纳税额=销售额×适用征收率
八、消费税
对一些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其中特定的消费品包括烟、酒、化妆品、珠宝玉石、小汽车、摩托车、汽油、柴油等。
1. 纳税人。消费税的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生产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各类企业、单位、个体经营者和其他个人。
2. 税目、税率。
3. 计税方法。有定额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
从量定额: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从价定率: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比例税率
九、营业税
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行为征收的一种税。
1.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及个人。
2. 税目、税率。
3. 计税方法。
应纳税额=营业额×适用税率
十、企业所得税
以企业所得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1. 纳税人。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除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外,都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范围。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联营企业,以及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但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人合伙企业。
2. 税率。
3. 计税方法。
十一、个人所得税
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1. 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中国境内、境外取得收入的个人;二是在中国境内无住所或者居住不满一年,从中国境内取得收入的个人。
2. 征税税目、税率。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有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形式。
3. 计税方法。应纳所得税=应纳所得税额×税率。
复习要求
1. 掌握财政收入形式,理解财政收入结构。
2. 明确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掌握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了解我国的现行税制结构。
3. 了解我国的主要税种。
第五章 政府预算
复习内容
一、政府预算的概念
(一)政府预算的含义
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即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从形式上看,是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入和支出分门别类的列入特定的表格中。
从内容上看,预算的编制体现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预算的执行体现财政收支的筹措和使用过程,决算是政府预算执行的总结。
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查和批准才能生效,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二)政府预算的原则
①公开性。②可靠性。③完整性。④统一性。⑤年度性。
二、政府预算组成
政府预算的组成是指政府预算体系的组成环节。我国坚持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原则。政府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预算管理实行分级分税体制。《预算法》规定设立五级预算:中央预算、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乡(民族乡)镇预算。
三、政府预算的形式
(一)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按照政府预算的形式不同,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1. 单式预算。单式预算也称为单一预算,是指将国家的全部财政收支汇集编入一个总预算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
优点是编制方法简单易操作;预算整体性强;能直观地反映财政预算收支的全貌。
缺点是不同性质的收支无对应关系;不能明确反映财政各项收支的性质;无法分析财政赤字或结余形成的原因从而实行有选择的管理控制。
2. 复式预算。复式预算是指将国家的全部财政收支按其经济性质汇集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从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通常分为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两个部分。
特点:区分了各项收入和支出的经济性质及用途;便于政府进行决策、执行和监督。
1992年起,我国在中央和部分省市试编复式预算,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预算法》中规定: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都按复式预算的方式编制,将各项预算收支按其不同的经济性质分别编列在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之中,形成两式预算。
(二)零基预算和增量预算
按照政府预算依据的内容不同分为零基预算和增量预算。
1. 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新的预算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不考虑以前年度的收支执行情况,而以“零”为基础,结合经济发展情况及财力可能,从根本上重新评估各项收支的必要性及其所需总金额的一种预算形式。
2. 增量预算。增量预算是指预算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以上年财政收支执行数为基础,再考虑新的年度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并加以调整确定。
我国各级财政部门在编制政府预算时,主要采用增量预算的方法。
四、政府预算的编制
(一)政府预算编制的内容
政府预算的编制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起点和开始。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预算草案的编制;二是概算的核定。由政府行政机关编制而成的预算草案,在没有经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审批之前,通常称为概算。
(二)我国的预算编制
在我国,政府预算的编制程序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经过多次反复编制而成的。
(三)预算的批准
预算草案经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后方能成立,具有法律效力,才能成为正式预算。
五、政府预算的执行
(一)政府预算的执行
1. 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我国预算执行按照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实行分级管理。
2. 预算执行的职能机构是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
3. 预算执行的收入机构包括财政机关、税务机关和海关。
4. 预算执行的支出机构主要是各级财政部门、政策性银行。
5. 预算执行的出纳机构是国家金库,其业务委托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工作是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政府预算的调整
1. 全面调整。全面调整是指彻底改变预算收支任务和资金用途的调整。近似重新编制预算,发生的情况较少。
2. 局部调整。局部调整是部分地改变预算收支任务和资金用途。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动用预备费。
(2)预算的追加和追减。
(3)预算支出科目间的经费流通。
(4)预算划转。
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财政监督;二是审计监督。
六、政府决算
政府决算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总结,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财政部门按照国家各级预算执行结果汇编而成的全年度国家财政收支报告。
一般程序:由预算执行机构负责编制,经审计机构审核,国家立法机构批准后,就标志着正式决算的成立和整个预算程序的结束。
七、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预算收支和管理权责的一项根本制度,是处理各级政府财权、财力划分关系的基本制度。其实质是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
八、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一)预算级次的确定
我国的政权机构分为五级,相应的预算管理主体也分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
(二)政府预算收支的划分
收支的划分,就是在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之间确定哪些收支归属中央,哪些收支归属地方。预算收支的划分关系到中央、地方的集权和分权程度,是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
(三)建立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
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制度,可以调节各地区之间收入能力的差距。
九、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
从1994年1月1日起,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一)分税制概念
分税制是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简称,是指在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基础上,确定中央与地方预算支出范围,并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预算收入的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二)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1. 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划分中央与地方的预算支出范围。
2. 按税种划分收入,明确中央与地方的收入范围。
3.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确定。
4. 分设国税和地税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税。
(三)分税制的优点
1. 有利于理顺并规范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消除政府之间财力分配的随意性,使各级政府真正建立起独立的一级预算。
2. 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促进整个财政收入增长的同时,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所占比重,增强其宏观调控能力。
3. 改变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的办法,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十、转移支付制度
(一)转移支付制度的含义
转移支付是指除政府购买之外的那些不以取得商品和劳务作为补贴的支出。包括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各级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
特点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二)财政转移支付办法
我国在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中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具体包括定额补助、专项补助和税收返还等。
复习要求
1. 理解政府预算的概念、原则,明确政府预算的组成及形式。
2. 明确政府预算的程序。
3. 掌握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容,掌握我国现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复习内容
一、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一)货币的本质
货币起源于商品。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货币的本质。
(二)货币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早、最基本的职能。货币还有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世界货币三项职能。
二、货币形式与货币流通
(一)货币形式
货币的形式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化的过程,包括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几种形式。
(二)货币流通
1. 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并受其决定,货币流通只是商品流通的表现形式。但货币流通并不只是简单地反映商品流通,它有自身的特点:①形态不同;②方向不同;③次数不同;④范围不同。
2. 货币流通的形式和层次。货币流通划分为现金流通和存款货币流通两种形式。各种形式的货币以其流动性或流通速度又可分为多个层次。一般情况下,可以把货币划分为M0(现金)、M1(狭义货币)、M2(广义货币)三个层次。M1 作为现实的购买力,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最广泛而直接的影响。M2 目前是我国中央银行货币管理和监测的重点。
3. 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是流通中货币必要量的规律。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例关系,在其他因素不变时,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关系。纸币流通规律是指纸币的流通量决定于它所代替的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三、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币材的确定。
2. 货币单位的确定。
3. 本位币和辅币的发行及流通程序的确定。
4. 准备制度的确定。
四、我国的货币制度
我国货币制度实行的是人民币制度。我国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2. 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合法通货。
3. 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中央。
4. 人民币的发行保证。
5. 人民币逐步成为可兑换货币。
五、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纸币发行过多,从而引起纸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的产生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纸币发行过多且贬值;其次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由此,通货膨胀的含义可解释为,货币供应量过多是产生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货币贬值是通货膨胀的形式,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1.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这种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2.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之所以产生,其原因是生产成本的上升“推进”了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具体归结为货币工资的过快增长(工会压力)或垄断组织的肆意提价。
3. 结构失衡型通货膨胀。主要是指由于产业结构、消费结构、部门结构等的失衡而引发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的影响
1. 通货膨胀破坏生产发展。
2. 通货膨胀扰乱流通秩序。
3. 通货膨胀引起国民收入盲目分配。
4. 通货膨胀影响财政收支平衡。
5. 通货膨胀会引起货币信用危机。
(四)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1. 控制需求。通货膨胀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结果。因此,治理通货膨胀首先是控制需求,实行宏观紧缩政策。
(1)紧缩性货币政策——抽紧银根。
(2)紧缩性财政政策。
(3)紧缩性收入政策。
2. 改善供给。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都是由产品供应不足引起的,因此,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是稳定币值、消除通货膨胀的根本出路。
(1)降低税率,促进生产发展。
(2)实行有松有紧、区别对待的信贷政策。
(3)发展对外贸易,改善供给状况。
六、通货紧缩
(一)通货紧缩的含义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是商品与劳务价格普遍持续上升,通货紧缩则是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普遍持续下跌。不同的原因会引起不同类型的通货紧缩。
(二)通货紧缩的成因
(三)通货紧缩的影响
1. 通货紧缩会加速经济的衰退。失业率进一步提高,工人工资收入下降。
2. 通货紧缩对生产者而言是弊大于利。生产过剩,普遍的价格下跌缩小了获利空间。
3. 通货紧缩对政府而言也不是件好事。在持续通货紧缩的条件下,失业率必然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不应当纵容通货紧缩的延续。
(四)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
1.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减税;二是扩大财政支出。
2. 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3. 继续深化改革。尤其是大力推进财政、金融、流通、科技、教育、住房、医疗、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制度等各项改革,为促进需求扩大和改善供给清除制度障碍。
复习要求
1. 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2. 明确货币形式、货币层次的划分,清楚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的联系与区别,认识货币流通规律。
3. 了解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掌握我国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4. 明确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含义;掌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七章 信用与利息
复习内容
一、信用的含义及其存在基础
信用是一种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体现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人类最早的信用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信用的形式是高利贷。现代商品经济中,信用的产生源自于普遍存在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信用的特征
1. 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
2. 以还本付息为条件。
3. 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4. 以收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为目标。
5. 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
三、信用的经济职能
1. 积聚资金的作用。
2. 加速商品流转的作用。
3. 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的作用。
四、现代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及其特点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以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二)银行信用及其特点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以货币形式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及商业活动的推崇,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信用形式之一。
(三)国家信用及其特点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债务人,向国内企业和个人取得的信用。
(四)消费信用及其特点
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货币需求的信用。一般表现为分期付款、消费信贷、信用卡透支、赊购、赊销等。
(五)国际信用及其类型
国际信用是指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形式。
(六)民间信用
信用是民间个人之间的借贷活动,其存在的经济基础是个体经济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
五、利息及其本质
所谓利息,就是借款者使用借贷资本所花费的代价,是由借款者支付给贷放者的报酬。从表面上看,利息是随着借贷行为的产生而产生的。从本质上讲,利息是剩余产品价值的转化形式,体现着借贷双方共同分配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产品的关系。
六、利息率及其分类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本金额的比率,它反映了利息水平的高低。
1. 按计算利率的不同期限,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2. 按计算方法不同,分为单利和复利。
3. 按利率的确定,分为市场利率和官定利率。
4. 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5. 按利率是否变动,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七、影响利息率的因素
1. 平均利润率。
2. 资本供求状况和竞争。
3. 通货膨胀。
4. 银行成本。
5. 经济运行周期。
6. 国家经济政策。
八、利率的作用
1. 调节储蓄与消费的关系。
2. 调节投资规模及通货膨胀与紧缩。
3. 调节对外经济活动。
复习要求
1. 明确信用存在的含义及其存在基础,理解信用的特征,掌握信用的经济职能。
2. 了解融资方式,掌握现代信用形式。
3. 理解利息及其本质,明确利息率及其分类,了解影响利息率的因素,掌握利率的作用。
第八章 金融机构及其业务
复习内容
一、金融机构的含义
(一)金融机构的概念
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均称为金融机构。
(二)金融机构的分类
1. 按职能作用分,分为中央银行和一般金融机构。
2. 按业务特征分,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3. 按活动的领域分,分为直接金融机构和间接金融机构。
二、金融机构体系
现代金融机构种类繁多,各种金融机构组成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统一体便构成了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包括以下几种。
1.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的金融管理机构,它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现代各国金融系统的核心,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功能。
2.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直接面向社会企业、单位和个人,以经营存放款和汇兑为主要业务的信用机构。商业银行在现代各国金融体系中都居于主导地位,是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骨干。
3. 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不以营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
4.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不通过吸收存款筹集资金的金融机构。
三、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1. 中央银行自然具有国家管理机关的性质。其活动的主要特征是:第一,不以营利为目的;第二,不经营普通商业银行的业务,即不面向企业单位和个人经办存、汇业务,只与政府和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关系;第三,为实现国家政策服务。
2. 中央银行,一般都具有以下三大职能:
(1)发行的银行,即中央银行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的现金发行机构。
(2)银行的银行,即中央银行只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而不直接面向企业单位和个人经办金融业务。
(3)国家的银行,即中央经理国库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
四、中央银行业务
1. 贷款业务。
2. 再贴现业务。
3. 证券买卖业务。
4. 黄金外汇储备业务。
5. 货币发行业务。
6. 经理国库业务。
五、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它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基础。
(一)资本金
资本金是银行经营业务的基础,是商业银行成立时依法必须筹集的资本。
(二)存款业务
吸引存款是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中最重要的业务,也是商业银行营运资金的主要来源,分为企业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
(三)同业拆借
(四)向中央银行借款
(五)其他负债业务
六、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资金通过各种途径加以运用以取得收益的业务。
(一)现金资产
1. 库存现金。
2. 在中央银行存款。
(1)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按照法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
(2)一般性存款。主要用来满足商业银行的日常支付和清算需要。
3. 存放同业存款。
4. 托收现金。
(二)贷款业务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将其所吸收的资金,按一定的利率贷放给客户并约定归还的业务,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业务和收益的主要来源。
1. 商业银行的贷款种类
(1)按照贷款的期限,划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2)按照贷款保全方式,划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
(3)按贷款发放的对象分为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
(4)按贷款风险程度,贷款可分为以下五类:①正常贷款;②关注贷款;③次级贷款;④可疑贷款;⑤损失贷款。贷款的风险程度按五级分类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方式。
2.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要求
(三)投资业务
投资是商业银行购买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它是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资产业务。
(四)票据贴现业务
1. 贴现的概念。票据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应客户(主要是工商企业)的要求,买进其未到付款期的票据而把资金提供给客户的业务。
2. 贴现的计算。
3. 贴现计算应用举例。
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不直接承担或形成债权债务,不动用自己的资金替客户办理支付及其他委托事宜而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一)中间业务的特点
1. 成本低、收益高、风险少。
2. 以接受客户委托的方式开展业务。
3. 创造了新的信用形式。
4. 中间业务的交叉性。
5. 充分利用了商业银行的资源。
(二)结算业务
1. 结算的概念。结算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提供结算工具,如本票、汇票、支票等,为购销双方或收付双方完成货币收付、转账划拨行为的业务。
2. 主要结算方式。
(1)银行汇票结算方式。银行汇票是汇款单位将款项交存银行,由银行签发经汇款单位持往异地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这种结算方式具有用款灵活、使用方便、票随人走、人到款到、安全可靠等特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可办理。
(2)商业汇票结算方式。
(3)银行本票结算方式。
(4)支票结算方式。支票是由付款单位签发,通过银行从其存款账户中将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一种票据。它具有适应性强、清算及时、注重资金关系、时效较短的特点。
(5)汇兑结算方式。汇兑是汇款人委托银行将款项汇给外地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它适用于企事业单位、个体户和个人的各种款项的异地结算。按凭证传递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信汇和电汇两种。汇兑具有适用范围大、服务面广、手续简便、灵活易行的优点。
(6)委托收款结算方式。
(三)代理业务
代理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单位或个人委托,以代理人的身份,代表委托人办理一些经双方议定的有关业务。
1. 代理收付款项业务。
2. 代理融通业务。
3. 代理行业务。
(四)其他业务
1. 咨询业务。
2. 保管业务。
3. 代理会计事务。
4. 新兴业务。
八、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由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而且不影响银行资产与负债总额的业务。
九、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是靠投保人缴纳保费和发行人寿保单的方式筹集资金,对发生意外灾害和事故的投保人予以经济补偿,是一种信用补偿方式。
十、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是专门经营证券业务,具有独立企业法人地位的金融机构。
十一、基金管理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是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简称,是指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从事证券基金管理业务的企业法人。
基金管理公司的核心职能,就是要按照法律法规的约定募集基金,运用专业理财的优势,将募集来的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这些资金升值后,基金管理公司还要根据基金合同的规定像上市公司一样向投资者派发红利。当然,基金管理公司要根据法律法规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
复习要求
1. 了解金融机构的含义及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
2. 掌握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了解中央银行的业务。
3. 掌握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了解表外业务。
4. 了解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
第九章 金融市场
复习内容
一、金融市场的功能
金融市场履行的基本经济功能是,从那些由于支出少于收入而积蓄了盈余资金的人那里转移到由于支出超过收入而资金短缺的人那里。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
1. 按金融交易的期限划分,可分为短期金融市场和长期金融市场。
2. 按金融工具类别、性质划分,可分为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
3. 按金融交易的程序划分,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4. 按金融交易的交割时间划分,可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5. 按金融交易的活动范围划分,可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三、金融工具的含义
金融工具是指那些在金融市场上以书面形式发行或流通,借以作为债权人权利和债务人义务的契约凭证。
四、金融工具的特征
1. 偿还性。
2. 流动性(可转让性)。
3. 安全性。
4. 收益性。
五、金融工具的类型
一般将其分为两类:直接金融工具和间接金融工具。
六、主要的金融工具
1. 本票。
2. 汇票。
3. 支票。
4. 信用证。
5. 信用卡。
6. 股票。股票是收益与风险共存的有价证券。投资股票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股票投资者可凭所持股票按公司章程获取股息和红利,股息和红利的多少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二是股票投资者利用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高抛低吸,赚取交易差价。
7. 债券。按债券的发行者不同,可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政府债券的特点是:①安全性好;②利息率低于其他债券;③担保价值高;④免税待遇。
8. 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是:①集合投资;②专家管理;③分散风险。
七、货币市场
(一)同业拆借市场
(二)票据市场
1. 票据承兑市场。
2. 票据贴现市场。
(三)短期证券市场
1. 国库券市场。
2.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
3. 回购协议市场。
(四)短期资金借贷市场
八、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中长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的交易对象是中长期金融工具,包括中长期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和银行中长期信贷等。
资本市场具有如下几个特点:①资金周转期限长,有利于资金的充分使用;②风险性大;③营利性高;④价格波动频繁,市场行情变动灵敏度高。
(一)债券市场
(二)股票市场
(三)证券投资基金
(四)中长期资金借贷市场
复习要求
1. 理解金融市场的功能,了解金融市场的分类。
2. 理解金融工具的含义和特征,掌握主要的金融工具。
3. 了解货币市场的主要内容。
4. 理解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 国际金融
复习内容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也就是一国或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国际间资金移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间资金收支行为。
国际收支包括直接的货币收支和以货币表示的资产的转移。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构成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一个国家将一定时期内的国际收支状况系统地予以记录、分类、整理,并按一定的形式编制而成的一种统计报表。按照复式记账的原理,一切收入项目都列为贷方,一切支出项目都列为借方。当收入大于支出而出现盈余时,就是国际收支顺差;当支出大于收入而出现亏空时,就是国际收支逆差;当支出等于收入时,就是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 经常项目。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它包括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和单方面转移三个收支项目。
2. 资本项目。资本项目是对国与国之间的资本转移所做的统计,即资本的输出和输入。它一般分为长期资本项目和短期资本项目两大类。
3. 平衡项目。平衡项目也称金融项目或结算项目,包括错误与遗漏和官方储备。
三、国际收支平衡
一般的,国际收支表现了该国的经济金融实力,无论是出现顺差、逆差还是平衡,对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利也有弊。
国际收支平衡一般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目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实际对外经济项目的收入与支出数量基本保持相等,这就实现了该国宏观经济的外部平衡,国际收支的平衡表明一国经济也比较稳定,进出口正常,资本输出、输入顺畅。
四、外汇
(一)外汇的含义
外汇是指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一种外币成为外汇有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自由兑换性;第二,普遍接受性;第三,可偿性。
(二)外汇的种类
1. 按能否自由兑换划分,外汇主要分自由外汇和记账外汇。
2. 按来源和用途不同划分,外汇可分为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
3. 按外汇交割的期限划分,外汇可分为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
五、汇率
(一)汇率的含义
汇率又称外汇汇价,是不同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或比价,也可以说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外汇是可以在国际上自由兑换、自由买卖的资产,也是一种特殊商品。外汇汇率具有双向表示的特点。
(二)汇率的标价方法
1.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折合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如果一定数额的外币折合本币数额增加,则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反之,如果一定数额的外币折合本币数额减少,则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2. 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标准来计算折合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除美国和英国采用间接标价法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3. 美元标价法。银行同业间的外汇交易通常使用美元汇率,即以1单位美元折合多少其他国家货币来表示。非美元之间的汇率则通过各自对美元的汇率套算,作为报价的基础。
(三)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率是我国人民币对外币的比价。人民币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银行买入外汇用买入价,卖出外汇用卖出价,买卖价差约为0.5%。由于外币现钞买卖过程中包含有运送、保管、保险等费用,所以现钞买入价一般低于外汇买入价。
(四)汇率的种类
1. 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基本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对关键货币的汇率。大多数国家把美元当做关键货币,把本币对美元的汇率称为基本汇率。
套算汇率是根据基本汇率套算出本币与其他国货币之间的汇率。
2. 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固定汇率是指两国货币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汇率。
浮动汇率是指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
3. 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及现钞汇率
买入汇率是银行向客户买入外汇时使用的汇率。
卖出汇率是银行向客户卖出外汇时使用的汇率。买卖汇率之间的差幅一般为1‰~15‰,是银行买卖外汇的收益。
中间汇率是买入与卖出汇率的平均数。
4. 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
即期汇率是在外汇交易协议达成后,在当日或两个营业日内进行外汇交割所使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是指外汇交易双方达成外汇买卖协议后,约定在将来某一时间进行外汇实际交割所使用汇率。
5. 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
官方汇率是由一国外汇管理当局所规定的汇率。
市场汇率是由市场供求状况自发决定或形成的汇率。
(五)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1. 国际收支。
2. 相对通货膨胀率。
3. 相对利率。
4. 总需求与总供给。
5. 国际储备。
6. 其他因素。
六、我国的外汇管理
外汇管理,又称外汇管制,是一国政府为了维护本国经济的发展、金融稳定和对外交往的正常进行,而对外汇的收、支、兑所采取的限制性的政策措施。
我国现行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
2. 实行银行售汇制,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
3. 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4. 取消外国货币在我国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
5. 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
6.1997年10月我国汇制又一次进行重大改革。
七、黄金与外汇市场
(一)黄金市场
黄金市场是世界各国进行黄金买卖的交易场所。目前,世界五大黄金市场是伦敦、苏黎世、纽约、芝加哥和中国香港。
黄金市场的交易主要有两种: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
伦敦市场是传统的现货交易市场。目前,纽约、芝加哥、香港为主要的黄金期货市场。
(二)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是外汇买卖交易的场所。
外汇市场的构成有以下三个部分。
1. 外汇市场的参加者。
2. 外汇交易商品。
3. 外汇市场业务有许多种类,且不断创新。
八、短期资金市场
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资金借贷期限在一年以内的信贷业务市场,传统称为货币市场或资金市场。
其主要业务分为以下三类。
1. 银行短期信贷市场。①银行同业拆放业务。②银行短期信贷业务。
2. 短期债券市场。①国库券。②银行短期定期存单。③远期票据的流通转让。
3. 贴现业务。
九、长期资金市场
长期投资市场是指资金借贷期限在1年以上的中长期信贷交易场所,传统称为资本市场。
融通方式有以下两大类。
1. 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
2. 证券市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股票;另一类是债券。
复习要求
1. 了解国际收支的概念,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构成,了解国际收支平衡。
2. 了解外汇的种类,掌握汇率的概念、汇率的标价方法及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了解我国的外汇管理。
3. 了解国际金融市场。
第十一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复习内容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或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处理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和措施的总和。
二、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政策主体、财政政策目标和财政政策工具三大要素。
1. 财政政策主体。是指财政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2. 财政政策目标。它是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为:①物价稳定;②充分就业;③经济增长;④公平收入分配。
3. 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现在常见的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税收、国债、财政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等。
三、财政政策的类型
1. 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可以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产生自动调节效应的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是累进所得的税制和政府转移支付。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即视经济情况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财政政策,如政府投资、税收、国债、财政补贴等。
2.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划分,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膨胀性财政政策或“松”的财政政策。它是指通过减少财政收入,扩大财政支出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
(2)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的财政政策。
(3)中性财政政策。又称均衡性财政政策。它是指采取财政收支平衡的办法,既不扩大总需求,也不缩小总需求的财政政策。
四、财政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一)税收
1. 税收对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
2. 税收对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 税收对公平收入分配的作用。
(二)国债
1. 国债可以调节社会资金的使用结构。
2. 国债可以调节国民经济结构。
3. 国债可以调节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
(三)财政支出
1. 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购买性支出的增减变动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扩张或收缩,进而对经济稳定增长产生影响。
2. 转移性支出对公平收入分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转移性支付来实施社会保障,提高低收入者的个人消费水平;二是通过政府投资增加低收入者的公共福利,相应提高其生活质量。
(四)政府投资
1. 政府投资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
2. 政府投资是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五)财政补贴
1. 财政补贴对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
2. 财政补贴对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 财政补贴对公平收入分配的作用。
五、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各种调节货币供给量和信用条件的方针、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效应。中央银行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国家权威机构。
六、货币政策目标
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所要实现的目标有4个:①稳定物价;②充分就业;③经济增长;④国际收支平衡。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在《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做了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七、货币政策的类型
(一)扩张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又称膨胀性货币政策,或“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降低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在公布市场业务中收购有价证券及中央银行降低存放款利率等手段增加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而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的政策。适用于经济衰退时期。
(二)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中卖出有价证券及中央银行提高存放款利率的手段,抑制或减少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而减少社会总需求的政策。适用于经济繁荣时期。
(三)中性货币政策
对社会货币供应量及社会总需求既不产生扩张性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性的后果。
八、货币政策工具及运用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通称“三大法宝”。
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
当经济衰退、社会需求不足,发生通货紧缩时,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使商业银行可以动用的现金资产增加,促使商业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否则,将相反。
2. 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融资时所做的票据转让。
当经济衰退,社会需求不足,通货紧缩时,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入资金成本降低,就可能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或贴现,扩大其信贷款模式,从而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社会总需求。否则,将相反。
3.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借以调节货币供应量,控制信用规模的政策。
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缺乏时,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将货币投放出去,引起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否则,将相反。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 消费信用控制。
2. 不动产信用控制。
3.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三)直接信用控制
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所进行的控制。其主要手段有:
1. 利率最高限。
2. 信用配额。
3. 流动性比率。
4. 直接干预。
(四)间接信用控制
1. 道义劝告。
2. 窗口指导。
(五)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
它包括存款准备金、基准利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再贴现、再贷款、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工具。
九、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共同点决定其协调配合的可能性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侧重点不同决定其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1. 侧重调节的领域不同。财政政策侧重在分配领域;货币政策则侧重在流通领域。
2. 财政政策调节的侧重点是结构;货币政策调节的侧重点是总量。
3. 财政政策侧重于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侧重于物价稳定。
4. 财政政策侧重于经济利益的公平分配;货币政策侧重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5. 财政政策侧重于弥补市场缺陷;货币政策侧重于调节储蓄于投资。
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模式及效应
(一)“双松”政策配合
松的财政政策是通过减税、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降低利率、扩大再贷款等措施来扩大信贷支出规模,增加货币供给量、刺激投资、增加社会总需求。
“双松”政策一般是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及生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劳动力就业不足的情况下采取的对策。
(二)“双紧”政策配合
紧的财政政策是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规模、限制消费和投资,从而抑制社会总的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利率来压缩信贷支出的规模,增加储蓄,减少货币供给量,抑制社会总需求。
“双紧”政策一般是在经济过热、需求过旺和通货膨胀压力下采取的对策。
(三)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
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的货币政策通过控制信用规模来控制货币供给的增长,从而防止通货膨胀。这种政策组合效应就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经济适度的增长。长期运用,会使财政赤字不断扩大。
(四)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
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总需求膨胀和经济过热;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率。这种政策组合效应就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避免通货膨胀,但如果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控制通货膨胀。
十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基本模式的选择
(一)选择“双紧”政策
当经济处于过热状态,通货膨胀严重时,应选择“双紧”政策,抑制社会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在“双紧”政策组合中,应以紧货币政策为主,而将紧财政政策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
(二)选择“双松”政策
当经济处在严重衰退或萧条状态中,政府往往选择“双松”政策,以扩大社会总需求。在扩大总需求方面,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的作用更大、更直接、更明显。因此,在“双松”政策中,应以“松财政”为主,更多地发挥财政政策在实行经济扩张时的重要作用。
(三)选择“松紧”政策
在经济滞胀条件下,如果政府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的政策目标,选择“松财政、紧货币”的政策组合,更有利于现实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前提下促进经济适度增长的政策目标。如果以启动闲置资金、促进经济增长为主的政策目标,则应选择“紧财政、松货币”的政策组合,更有利于现实在保持经济适度地增长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目标。
十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一)财政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1.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1)减少税收刺激需求。第一,减少企业所得税,企业可支配的财力增加,投资需求增加,就业机会增加,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消费需求增加。第二,减少个人所得税,人们可支配的财力增加,消费需求增加。
(2)增加政府支出刺激需求。第一,增加政府支出,带动全社会的投资,增加投资需求。投资扩大,就业机会增多,人们的收入增加,消费需求也随之增加。第二,增加政府转移性支出,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职工工资,直接提高个人收入水平,增加消费需求。
2. 紧缩性财政政策对微观经济影响
(1)增加税收抑制的需求。第一,增加企业所得税,企业可支配的财力减少,投资需求减少,就业机会减少,人们的消费需求减少。第二,增加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的财力减少,消费需求减少。
(2)减少政府支出抑制需求。第一,减少政府投资,企业、个人等方面的投资随之减少。就业机会减少,消费需求也随之减少。第二,减少政府的转移支出。政府的失业救济金等支出减少,居民消费需求减少,达到抑制需求的目的。
(二)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1. 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可动用的资金增加,信用规模扩大,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降低存款利率,会刺激人们的消费,消费增加,储蓄就会减少,从而影响储蓄结构;降低贷款利率,还能刺激企业、个人的投资。
2. 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可动用的资金减少,信用规模紧缩,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提高存款利率,社会闲置资金以存款的方式集中到银行,推迟了购买力,减少了社会总需求;银行以聚集更多的资金,增加有效供给;提高贷款利率,抑制企业扩大投资、扩大生产。
复习要求
1. 明确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清楚财政政策的类型,理解财政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2. 明确货币政策目标、清楚货币政策类型,掌握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3. 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模式、效应及选择,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