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扩展放大器通频带的方法
宽带放大器的通频带主要取决于放大器的上限频率,因此,要得到频带较宽的放大器,必须提高其上限频率。为此,除了选择fT足够高的管子外,还广泛采用负反馈、组合电路以及对电路加以改进(高频补偿)等方法,以达到展宽频带的目的。
1.2.1 负反馈法
采用负反馈技术以增宽放大器的通频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在宽频带放大器中用得最多。负反馈既能抑制外界因素引起的放大器的增益变化,又能抑制由频率变化而引起的增益变化。图1.4是无负反馈和有负反馈时的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由图可见,加入负反馈后中频电压增益降低了,但幅频特性变得平坦了,即通频带得到展宽。所以负反馈是以降低增益为代价来展宽频带的。而且反馈越深,通频带扩展得越宽。这里必须指出,加负反馈后在改善幅频特性的同时,还会产生附加相移。如果在中频段能满足负反馈条件,在低频段或高频段上,由于这些附加相移的存在,有可能改变反馈信号的极性,致使负反馈变成正反馈,造成反馈放大器工作不稳定,这是在实践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图1.4 负反馈展宽频带
1.2.2 组合电路法
我们知道,影响放大器高频增益的因素除电路的外接电容、布线电容等外部因素外,主要与三极管内部参数有关,即结电容、结电阻等。考虑到不同组态的放大电路,即共射(CE)、共基(CB)、共集(CC)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共射电路的电压增益最高,上限频率fH却最低,输入、输出阻抗适中;共基电路的电流增益最低,有一定的电压增益,上限频率fH较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共集电路的电压增益最低,由于它是全电压负反馈,所以它的上限频率fH很高,另外,它的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因此,如果将它们合理组合,取长补短,就可以用较少的元器件组成优质的宽带放大器。例如采用“共射-共基”、“共射-共集”等组合形式,均可组成较满意的宽带放大器。图1.5即为常见的几种组合电路的连接图。
图1.5 几种组合电路的连接方式
对于“共射-共基”组合电路,由于共基电路的上限频率远高于共射电路,所以整个组合电路的上限频率取决于共射电路。由图1.5可以看出,共基电路很小的输入阻抗作为共射电路的负载,则共射电路中三极管的密勒等效电容(由Cb′c引起)大大减小,从而提高了共射电路的上限频率,因此整个组合电路的上限频率也提高了。当然,负载减小会使共射电路的电压增益下降,但后级共基电路的电压增益会给予补偿,使整个组合电路的电压增益与单个共射电路的电压增益基本相同。“共射-共集”电路则是利用了共集电路的输出阻抗很小的特点,减小了负载电容对电路高频特性的影响,从而使得组合电路频带得到展宽。而“共集-共射”电路中,共集电路很小的输出阻抗作为共射电路等效的信号源内阻,它使得共射电路的源电压增益提高,这种组合电路与单级共射电路相比较,无论是电压增益,还是上限频率都有所提高。其他几种不再一一叙述。
在实用电路中,频带的展宽往往是几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如图1.6所示集成宽带放大器μPC1658C及其应用电路,其中图(a)为μPC1658C的内部电路图,该宽带放大器的工作电压为+10V,由VT1、VT2及VT3组成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信号从第6脚输入,经VT1组成的共射电路放大后,再通过VT2、VT3的射极跟随后,从第3脚输出。整个放大电路的增益可通过第2、第5及第7脚来设定。由于电路中采用了负反馈以及“共射-共集”组合等展宽频带的措施,使得μPC1658C的工作频带可达0~1 000MHz。图(b)是μPC1658C用做电视天线放大器的一个例子。从图中可以看到,放大器的第2脚与地之间接电阻R1(180Ω),从而减小了VT3发射极的电流负反馈作用;同时第7脚接旁路电容到地,使VT1的放大倍数较大;输出与输入之间接与反馈支路R2和C3,形成电压并联负反馈,使输出电压稳定,输出动态范围加大。
图1.6 μPC1658C及其应用电路
1.2.3 补偿法
利用电抗元件进行补偿以展宽频带,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在宽带放大器中经常使用。根据补偿元件接入的电路不同,有基极回路补偿、发射极回路补偿以及集电极回路补偿。
1.基极回路补偿
图1.7是基极RC补偿原理电路图。图中RB和CB是补偿用的元件。在低频和中频时,CB的容抗较大,RB、CB对输入信号电压有一定的分压作用,从而使得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降低。而在高频时, CB的容抗减小,RB、CB对输入信号的分压作用减弱,这样,放大电路的高频增益相对来说就得到了提高,即得到了补偿。在脉冲技术中,由于接入CB以后,它可以使矩形脉冲的上升沿变陡,因此称CB为加速电容。由于加入CB后改善了高频特性,亦即展宽了频带。
图1.7 基极RC补偿电路
2.发射极回路补偿
发射极回路补偿是广泛使用的另一种补偿方法。图1.8所示是发射极回路补偿的基本电路。图中RE和CE为补偿网络。在一般电路中,为了不致影响放大电路的增益,改善低频特性,CE往往用得很大,达50~200μF,此时称CE为旁路电容。但是,如果把CE选小些,例如几皮法及几百皮法。那么,在低频和中频时,CE可以视为开路,这时将有一定的电流负反馈,使得低频和中频增益下降。然而,在高频时,由于CE容抗的减小,负反馈减弱,高频增益相对来说就得到了补偿。这种方法与基极回路补偿一样,实际上是用压低中、低频增益,来换取改善高频特性的。
图1.8 发射极回路补偿电路
3.集电极回路补偿
当选用fT很高的三极管作为宽带放大器时,上限频率主要受三极管输出电容、分布电容以及负载大小的影响。负载选择是有限度的,而三极管输出电容及分布电容又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要想展宽频带,必须设法对这些杂散电容进行补偿。这就是集电极回路补偿。
集电极回路补偿分并联补偿、串联补偿和复合补偿。
(1)并联补偿。图1.9(a)所示是集电极回路并联补偿电路,图1.9(b)所示是它的等效电路。图中Co 表示输出回路中的输出电容,它包括三极管的输出电容和分布电容。Ci是下一级的输入电容。CC是集电极耦合电容,由于它的数值很大,分析时可以看成短路。在等效电路中,C=Co+Ci,L是补偿电感。在低、中频时,电容C的作用可以忽略,L的感抗也很小,可以视为短路。当频率升高时,C的作用明显,使增益下降。这时只要参数选得合适,L、C将出现并联谐振,使得放大电路高频段的增益得以提升。即使不是谐振状态,由于L的感抗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大,它与RC串联也能使总阻抗增大,从而使增益提高。
图1.9 集电极回路并联补偿电路
(2)串联补偿。串联补偿电路的原理图如图1.10(a)所示,图1.10(b)所示是它的等效电路。在图中,Co是本级输出电容,它包括了L以前的分布电容;Ci是下级的输入电容,它包括了L以后的分布电容;L是补偿电感。CC与并联补偿中一样,相当于短路。在低、中频时,L的感抗很小,Co和Ci的容抗则很大,因此它们的作用可以忽略。随着频率的增高, Co的容抗变小(与RC相比较),分流作用开始变大。此时L与Ci趋向串联谐振,使Ci端电压增大,减弱了由于Co的分流作用而使输出减小的趋势。利用L把Co和Ci分隔开,也就减小了电容对负载的分流作用。电感L的电感量选得恰当时,可以在比Co开始显现明显分流作用时更高频率上,使L与Ci产生串联谐振,可将幅频特性曲线提升,提高放大器的上限频率。
图1.10 集电极回路串联补偿电路
(3)串、并联复合补偿。简单的并联补偿或串联补偿电路只能把通频带展宽1.5~2倍。在实用电路中,常常采用串、并联复合补偿的办法,进行两次补偿。其原理电路图如图1.11 (a)所示,等效电路如图1.11(b)所示。并联电感L2也可接在电感L1之后,如图1.12所示。
图1.11 集电极回路串、并联复合补偿电路
图1.12 串、关联复合补偿电路
如果串、并联复合补偿电路中L1和L2的数值选择合适,使串、并联谐振频率恰好在高频端的两个不同点上,如图1.13所示,就可以使高端频带进一步展宽。为了使幅频特性平坦,不要出现过高的尖峰,往往在L1两端并联电阻,以降低其Q值。L2两端也可以并联电阻,但不常用。
图1.13 补偿后的幅频特性曲线
图1.14所示是电视机的视频放大电路。放大管为高频大功率管3DA87B,其fT=100MHz,hfe≥20。为了减小图像的非线性失真,放大管应工作在输出特性的线性部分,作为甲类放大。它的静态工作点由电阻R1、R2确定,C1是输入耦合电容。
图1.14 电视机的视频放大电路
发射极上的电阻R5、R6、R7,电位器Rp1和电容C3、C4组成串、并联网络,构成可调的电流负反馈网络,以稳定电路的工作点,并补偿高频特性。其中C3和R6为发射极补偿。集电极电路中的L1、R8和L2组成串、并联复合补偿电路,也是用以补偿高频特性的。C6是输出耦合电容,C5、C7均为滤波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