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投影法及其三视图的形成
一、投影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看到,当太阳或灯光照射物体时,墙壁上或地面上会出现物体的影子。投影法与这种自然现象类似。如图2-1所示,平面H是得到投影的面,称为投影面,点S称为投射中心。如在点S、平面H之间有一空间点A,则该点在平面H上的投影为点S、A连线的延长线与投影面H的交点a处,Sa称为投射线。同理,点B在投影面H上的投影b为投射中心S和空间点B的连线与投影面H的交点处;点C在投影面H上的投影c为投射中心S和空间点C的连线与投影面H的交点处。
图2-1 中心投影法
由上述可知:投影法就是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投射中心就是所有投射线的起源点。投影(投影图)就是根据投影法所得到的图形。投射线就是发自投射中心且通过被表示物体上各点的直线。投影面就是投影法中,得到投影的面。
投影法一般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两大类。
1.中心投影法
投射线汇交于投射中心的投影方法称为中心投影法。如图2-1所示,将三角板ABC放在投影面H和投射中心S之间,自S分别向A、B、C引投射线并延长,使它与投影面H交于a、b、c,即为三角形顶点A、B、C在投影面H上的投影。
在中心投影法中,△ABC的投影△abc的大小随投射中心S距离△ABC的远近或者△ABC距离投影面H的远近而变化,所以它不适用于绘制机械图样。但是,根据中心投影法绘制的直观图立体感较强,适用于绘制建筑物的透视图。
2.平行投影法
若将图2-1中的投射中心S移至无限远处,则投射线相互平行,如图2-2所示。这种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又分为斜投影法和正投影法。
①斜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倾斜的平行投影法。根据斜投影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斜投影(斜投影图),如图2-2(a)所示。
②正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的平行投影法。根据正投影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正投影(正投影图),如图2-2(b)所示。
图2-2 平行投影法
由上可知,正投影法的投射线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如空间平面图形平行于投影面,其投影将反映该平面图形的真实形状和大小,且与平面图形距投影面的远近无关。因此,绘制机械图样主要采用正投影法,以下简称投影。应当注意的是,对物体进行投射时,要将物体放在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即始终要保持“人→物体→投影面”这种相对位置关系。
二、正投影法的投影特性
物体上的直线段或平面图形(简称直线或平面)与投影面之间的位置有平行、垂直和倾斜之分,因此,它们的投影分别具有以下特性。
1.真实性:平面图形(或直线)与投影面平行时,其投影反映实形(或实长)的性质,称为真实性,如图2-3(a)所示。
2.积聚性:平面图形(或直线)与投影面垂直时,其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或一个点)的性质,称为积聚性,如图2-3(b)所示。
3.类似性:平面图形(或直线)与投影面倾斜时,其投影变小(或变短),但投影的形状与原来形状类似的性质,称为类似性,如图2-3(c)所示。
图2-3 正投影法的投影特性
三、三视图
用正投影法所得到的物体的投影图称为视图。规定:沿投射方向观察物体,可见的棱线的投影为实线,不可见的棱线的投影为虚线,实线与虚线重合时,画实线,如图2-4所示。
在图2-4中,三个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同一个投影面上的视图相同。因此,如果不加其他说明,只根据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要反映物体的完整形状,必须增加不同方向的视图,通常用三视图来表示。
三投影面体系是由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组成的,如图2-5所示。三个投影面分别为: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用V表示;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用H表示;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用W表示。相互垂直的投影面之间的交线,称为投影轴,它们分别是:OX轴(简称X轴),是V面与H面的交线,它代表物体的长度方向;OY轴(简称Y轴),是H面与W面的交线,它代表物体的宽度方向;OZ轴(简称Z轴),是V面与W面的交线,它代表物体的高度方向。三投影轴相互垂直,其交点O称为原点。
图2-4 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形状
图2-5 三投影面体系
将物体放置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按正投影法向各投影面投射,即可分别得到物体的正面投影、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如图2-6所示。
图2-6 三面投影
为了画图方便,需将相互垂直的三个投影面摊平在同一个平面上,如图2-7(a)所示。规定:正立投影面不动,将水平投影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将侧立投影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使三投影面共面(即图纸平面),如图2-7(b)所示。应注意,水平投影面和侧立投影面旋转时,OY轴被分为两处,分别用OYH(在H面上)和OYw(在W面上)表示。
图2-7 三视图的形成
物体在V面上的投影,也就是由前向后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主视图;物体在H面上的投影,也就是由上向下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俯视图;物体在W面上的投影,也就是由左向右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左视图,如图2-7(b)所示。不用画出投影面的范围,因为它的大小与视图无关,如图2-7(c)所示。
四、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1.三视图间的位置关系
以主视图为准,俯视图在其正下方,左视图在其正右方,如图2-7(c)所示。
2.三视图间的投影关系
从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物体有长、宽、高3个方向尺度,但每个视图只能反映其中的两个,如图2-8所示。
图2-8 三视图的投影关系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X方向)和高度(Z方向);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X方向)和宽度(Y方向);左视图反映物体的宽度(Y方向)和高度(Z方向)。
由上述可知: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等长);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等高);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等宽)。在实际作图中,无论是整个物体还是物体的局部,其三面投影都必须符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三等”规律。作图时,为了实现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可利用45°辅助线来求得其对应关系。
3.视图与物体的方位关系
如图2-9所示,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左、右;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左、右和前、后;左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前、后。
图2-9 三视图的方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