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临床营养专家的温馨叮咛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的控制和治疗是需要坚持终生的,但现实生活繁杂多变,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医生往往也不主张把病人变成“苦行僧”,一味要求患者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相比而言,膳食的灵活搭配显得更重要。
如果想要让自己的餐桌和患病前一样丰富多彩,那么你也不必灰心,医院里营养科的大夫们会给你温馨的叮咛,这样你在与糖尿病的对抗战役中,就不会感到孤单和无助了。因为,临床营养专家会告诉你,患上糖尿病不代表是苦日子的开始,即使偶尔会感到选择饮食的自由度受限,但你的一日三餐同样可以做到既营养又美味。
下面不妨来看看来自营养师的叮咛和忠告,告诉我们糖尿病人应该怎么吃才更健康。
来自营养师的叮咛
1.不要狼吞虎咽,控制住进食的速度,血糖自然就能稳住。
2.可适量多吃低热量、高容积食物,这样既能控糖,又不容易饿。
3.控制主食要循序渐进,不能“因噎废食”,不吃主食。
4.每天坚持少食多餐,全天食物可分5~6次来食用。
5.进餐顺序也有讲究,应先吃蔬菜,再吃饭,最后喝汤。
6.高纤维食物能降血糖,但应吃对种类,别过量。
7.外出时准备一些零食,以防漏餐,零食以薯类、谷类食物为宜。
第一节 放慢进食速度
糖友现象
周末到朋友家吃饭,聊着聊着,就说到吃饭快慢这个话题上。朋友的老公说,自己是个急性子,吃饭速度快,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一直都改不了。而我朋友却是出了名的慢性子,不但人长得很秀气,吃起饭也是大家闺秀的做派,总比老公慢半拍,想想也是,每次和朋友聚会,她都是最后一个离桌。其实,像我朋友这样的,在糖友中也有不少,都说细嚼慢咽好,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想控好血糖,是不是也该放慢吃饭的速度呢?
来自营养师的叮咛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在以秒来计算。糖友们回想一下,你是否也曾经总是狼吞虎咽,面对桌上的美食,常常像猪八戒在吃人参果一样呢?其实,往往是像这样忽略了细嚼慢咽的进餐方式,才给健康埋下了隐患。
从现在开始,尝试着放慢你的进食速度,你将收获以下好处:
1.增进营养的吸收
咀嚼是机械性消化的第一关,充分咀嚼可让食物变得细小,使之与消化酶完全混合,并被分解成小分子的物质,更利于人体吸收。
2.有效控制食量
有实验证明,细嚼慢咽地吃完食物比狼吞虎咽消耗的热量要小,细嚼慢咽能使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刺激大脑的饱腹中枢,使人产生饱的感觉,以免过量进食,这样对糖尿病人控制饮食量更为有利。
3.减轻肠胃负担,平缓餐后血糖
经过充分咀嚼的食物进入到肠胃,可减少胃肠道的负担,避免胃肠道疾病,同时可以使血糖上升平缓,避免血糖急速升高。
一般来讲,每口食物咀嚼15~20次,一餐饭进餐时间应不少于20分钟,当然可根据个人情况和每餐饭菜的不同,适当调整进餐时间,但要保证每口食物都充分咀嚼。
糖尿病患者需要了解的细节
咀嚼是消化食物的第一步,通过充分的咀嚼,食物才能被切断、撕碎、磨烂,与唾液充分混和,形成湿滑、柔软的食团便于吞咽。嚼得越细,食物的表面积越大,与消化液的接触面就越多,也就更容易被完全消化。
如果吃饭速度过快,三口两口把一顿饭吞下去,势必会使咀嚼的时间大大缩短,唾液分泌量也明显减少,唾液就不能与食物充分混合,这样在吞咽的时候就会增加食物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和损伤。同时,由于咀嚼的时间短,胃肠接收的信号弱,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减少,直接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而一些大块的食物到胃里还会加重胃的负担,久而久之就会引起消化不良、吸收减少,甚至出现胃溃疡等各种消化道疾病。
糖尿病患者外出赴宴时,该怎么吃?
尽管我们常说在家吃饭最卫生,也容易达到营养均衡,但糖尿病患者也难免需要去和朋友聚会、到饭店去赴宴,这时候不少人就犯难了,这饭店里的菜多盐、多糖、多油可怎么办才好呢?
其实,糖尿病患者在用餐时,只要注意到以下几点,便可安心用餐。首先,应尽量选择清淡的食物,避免一些动物内脏、肥肉之类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其次,在用餐过程中,最好不要饮酒,适当吃些主食、瘦肉及口味清淡的蔬菜;最后,餐后若要用甜点,应在正餐时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第二节 多吃低能量、高容积的食品
糖友现象
我开始进行饮食疗法已经一个月了,尽管经过了刚开始十分不适应的阶段,但新的问题还是接踵而至,现在我的饭量比原来少了,也坚持按医生要求的量吃主食,可是总有种禁不住饿的感觉。自己想多吃点,又怕血糖控制不好,影响病情;吃少了,又总饿得受不了。现在我就连去买菜的时候也在想,应该买点什么菜来吃,才能既控制住总热量,又能抗饿呢?
临床营养专家的叮咛
总热量的控制是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之一,因此,多吃低能量、高容积的食品显得尤其重要。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的初期,进食量比原来明显减少,胃肠道可能会因一时不适应而总感到饥饿,然而适应几天后饥饿感就会慢慢减轻。
为更好地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低热量、高容积的食物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材,因为糖尿病患者在摄入高容积的食品之后,膳食纤维中的果胶可延长食物在肠内的停留时间,降低葡萄糖的吸收速度,进餐后,血糖就不会急剧上升,有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改善。
低热量、高容积的食物通常是一些蔬菜和粗粮,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进食后,能起到填充肠胃的作用,而身体又需要较长时间来消化这类食物,从而延长了胃排空的时间,使人容易产生饱腹感,这样也就可以帮助糖尿病人减少对热量的摄取。
糖尿病患者需要了解的细节
糖尿病患者在选择低热量、高容积的食物时,可以多选新鲜蔬菜和水果,因为这些食物可增加饱腹感从而有效地控制你的食欲。此外,也要注意,在选择时应首选新鲜的天然食物,因为新鲜的天然食物的热量一般都比加工食物的要低。如:胚芽米的热量低于白米,新鲜水果的热量低于果汁,新鲜猪肉的热量低于香肠、肉干等。
在烹调方法上,要多用清炖、清蒸、水煮、凉拌等方式来烹制食物,如清蒸鱼、凉拌蔬菜等都是可供选择的低热量食物。
在吃肉的问题上,糖尿病患者也不必望而兴叹,可选择鱼肉、鸡肉等热量不高的食物。不同肉类含热量高低依次为:猪肉>羊肉>牛肉>鸭肉>鱼肉>鸡肉,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选择鱼肉和鸡肉来搭配和丰富自己的餐桌。
上面这些建议对于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朋友同样适用,这样不但有利于控制病情,还能让体重回到正常范围,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β细胞负担,延缓其衰退速度。
常见的低能量、高容积食物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平时的饮食中,多吃魔芋、薏米、荞麦、小白菜、菠菜、大白菜、芹菜、莴笋、黄瓜、南瓜、苦瓜、冬瓜、西葫芦、番茄、绿豆芽、茄子、空心菜、韭菜、油菜、圆白菜、丝瓜、萝卜、茭白、胡萝卜、洋葱、蒜头、香椿、蒜苗、苤蓝。这些食材都是低热量、高容积食物的代表。
第三节 控制主食要循序渐进
糖友现象
最近单位组织体检,十分不幸,医生告诉我,我被诊断为糖耐量异常。这样的结果说明,我马上就要跨入“糖友”的大部队了。
唉,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心情郁闷不已,第一反应就是把和哥们儿原定的周末聚餐活动给取消了,周六一整天就在家苦练吃素食,把自己的饭量先降下来。谁让医生都说一定要控制主食呢?原来总吃两大碗饭的我,以后准备过挨饿的日子了!
来自临床营养专家的叮咛
对于每位“糖友”来说,控制好主食很重要,但不吃主食或吃得太少,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身体就会动用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脂肪过多分解会产生酮体,易出现酮症酸中毒。简单地说,碳水化合物摄入得少并不利于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提倡“糖友”们控制主食要循序渐进。初期阶段,如感觉主食量限制过快,身体难以承受,可每周适当减少主食100~200克,一般经过1个月左右的时间,将主食限制到每日300克左右即可。
糖尿病患者在控制主食的过程中,不但要掌握好主食量的变化,也要注重其结构和种类上的搭配。粗细搭配的主食是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选择。粗粮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对于常常有饥饿感的病人来说,粗粮可以产生饱腹感,从而使患者不会感觉到过分饥饿。
在主食的选择上,建议吃全谷类食物,如全麦黑面包等;少吃单一的精白米、面,多吃粗粮、杂粮,如燕麦、玉米、小米、荞麦面等。
糖尿病人需要了解的细节
主食是指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为我们身体提供热量的主要食物来源有大米、玉米、小麦等谷类食物,马铃薯、番薯等根茎类食物也被部分地区的百姓当做主食。糖尿病患者在选择主食方面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当一餐中进食马铃薯、藕、番薯等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食物时,其他主食的量就要相应地减少,以控制总量的平衡;当主食是饺子、包子、馄饨、馅饼等带馅的食物时,应适当增加其他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的摄入。总的原则就是主食宜干不宜稀,粗细要合理搭配。
控制主食很重要,但千万不可因噎废食,不吃主食或摄入量不够,容易导致酮症酸中毒,给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常听医生说,吃热量高或含糖量高的食物时,要减少主食的量,那到底哪些食物的热量或含糖量比较高呢?
红豆、绿豆、薏米、红薯等的含糖量均在20%以上;马铃薯、山药、芋头、慈菇、菱角、蚕豆、豌豆等的含糖量也在15%以上。因此这些食品糖尿病患者都不宜吃得太多,否则会直接影响血糖,使餐后血糖升高,加重病情。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吃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如芝麻酱、肉类(特别是肥肉等含脂肪高的肉类)、蛋黄以及花生、葵花子、榛子、松仁等时,也应计算一下热量,并从主食中减去相应的量,以免脂肪过多对控制血糖造成不利影响。
第四节 坚持少食多餐
糖友现象
一日朋友跑来向我抱怨他的血糖一天里忽高忽低的,弄得他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我问他,你做到医生告诉你的少食多餐了吗?他表现得一头雾水,最后在逼问下,终于坦白道出,平时太忙,有时候连一日三餐都保证不了,尤其是早餐,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哪儿还能坚持一天吃五六顿啊。
临床营养专家的叮咛
少食多餐是一个普遍的健康守则,对糖尿病人来说,同样是应该遵守的不二法则。
在一天中少食多餐就是指摄入食物的总量不变,采用增加就餐的次数、减少每餐食量的方法,将每天需要的营养均衡地分配到各餐中去。糖尿病人一顿吃得过多会造成血糖迅速升高,对病情不利。少量多餐且要保证三餐进食,可以降低饭后血糖,减轻胰岛负担,尤其适用于消化功能比较差的患者,也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使其血糖稳定在比较满意的水平。
人在进食后,随着血糖的升高,胰岛素的分泌也会增多,从而使血糖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随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少食多餐则可以避免餐后血糖的急剧升高,保持血糖的稳定,从而控制病情。这样不但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胃肠道对食物和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餐后血糖还不会过高,从而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
糖尿病患者需要了解的细节
良好的生活规律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尤为重要。如有些人常常不吃早餐,午餐和晚餐又吃得过多,虽然一天的总食量没有增加,但血糖却变得忽高忽低,难以控制。因此,实际生活中,每日早、中、晚三餐一定要吃主食,同时配适量副食,加餐时可用水果、蛋类等来调整和增加每天的餐次,并做到持之以恒。
保持每日主食总量不变,一般可以从正餐中减少主食,并适当增加升糖作用较弱的蛋白类食物,如酸奶、豆腐等。糖尿病患者一般可在上午9~10点、下午3~4点及睡前进行适当加餐。生活不规律或吃饭不定时,更容易引起血糖的波动。这类患者也应随身携带一些方便食品,以便随时随地灵活地加餐。
少食多餐是好,可该如何分配三餐呢?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可将全天的食物分为5份或者3份,早餐吃1/5份(或者1/3份),午餐吃2/5份(或者1/3份),晚餐吃2/5份(或者1/3份)。
需要加餐的患者,可以将午餐和晚餐中的主食留出部分,以便在加餐时食用。注意:所谓加餐是从正餐中预留出来的,一天食用的总量仍然不变,且三餐一定要定时定量,不吃早餐的习惯也应尽早改正。
第五节 先吃蔬菜,再吃正餐
糖友现象
最近,和一个患糖尿病的朋友一起吃饭,发现她在吃东西的时候,特别谨慎,不仅细嚼慢咽,对米饭也有点抗拒。边吃她还边抱怨,控制血糖得先控制每天的主食量,不敢多吃不说,现在就连这一小碗米饭都要配着菜一点一点地吃,还有以前喜欢餐前喝汤的习惯也给改了。
来自临床营养专家的叮咛
糖尿病患者在选择正确的健康食物之后,正确的进餐顺序也同样不应忽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不仅结构需要改变,进餐顺序也很重要。不正确的进餐顺序,容易导致血糖上升速度过快,不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营养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应先吃蔬菜,再吃正餐,最后再喝汤。
首先,先吃粗纤维的蔬菜,能增加饱腹感,使患者不自觉地减少后面主食和肉类食物的摄入。
其次,主食应少稀多干,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小米、玉米面窝头等,这些粗粮在胃里消化的时间较长,血糖上升较慢,可以有效抑制糖尿病患者餐后的血糖升高。
再次,由于糖尿病人需要减少或限制摄入高油、高脂的食物,因此肉类食物应放在主食之后再食用。糖尿病患者吃了一定数量的主食后,摄入的肉类自然而然就会相应减少。
最后再喝汤。汤虽然营养丰富,但因其消化和吸收较快,如果在餐前喝汤,会限制主食的摄入,患者往往很快就又会感觉到饿,这时再吃食物,反而更容易导致血糖的升高,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糖尿病患者需要了解的细节
为保证营养平衡,糖尿病人应在规定的热量范围内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合理、副食荤素搭配均衡、不挑食、不偏食。
每天三餐的量按粗算法估算,轻体力劳动者主食的量为250~300克,中体力劳动者主食的量为300~400克,重体力劳动者主食的量为400~500克;副食中蛋白质控制在30~40克,脂肪不可过量。为避免饮食单一,丰富食物搭配,可以尝试使用等热量交换方法来为自己订制食谱,在后面的章节,我们也会详细讲到这种方法。
第六节 多吃点高纤维食品
糖友现象
“听说,膳食纤维对降血糖有好处,可哪些食物里的膳食纤维含量会高一点呢?”相信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甚至有些糖友为控制好血糖对于各种传说中的食物都亲身试吃过,无论是南瓜、山药,还是苦瓜和荞麦,都一一搬上餐桌。可到底是不是该多吃点高纤维食品,普通糖尿病患者似乎并不是完全明白其中的门道。
来自临床营养专家的叮咛
膳食纤维,作为七大营养素之一,虽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是人体不能缺少的。它在保持消化系统的健康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减缓消化速度和快速排泄胆固醇,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使血液中的血糖和胆固醇控制在最理想的水平。
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多为谷类及豆类的麸皮、米糠等,如麦麸、玉米、糙米、大豆、燕麦、荞麦。而柠檬、柑橘、苹果、菠萝等水果和卷心菜、苜蓿、豌豆、蚕豆等蔬菜中膳食纤维的含量也很高。
高纤维食物能延缓血糖的急剧上升,防止血糖浓度剧烈波动,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并可使患者对胰岛素的用量减少。同时,高纤维食品可降低生理范围内的胰岛素的分泌,降低食物的摄取量。
糖尿病患者摄入高纤维食物的同时会减少脂肪的吸收,从而达到限制脂肪摄入的目的。糖尿病患者可多食用含天然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茭白、芹菜、苦瓜等。此外,魔芋和菌类食物也是天然膳食纤维比较好的来源。
糖尿病患者需要了解的细节
认识到膳食纤维食品对控制血糖有益处,不少糖尿病患者就纷纷开始四处寻找这类食品。但在选购这类食品时,看到食品标签上的术语,如:膳食纤维、可溶性和不溶性的膳食纤维或抗性淀粉、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葡聚糖、非淀粉多糖、果胶、抗性麦芽糊精等,你大概早被这些专业的名词搞晕了吧。别担心,其实这些都是有益健康的膳食纤维。
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多少克膳食纤维为好呢?
尽管膳食纤维的好处和优点已被证实,但并不是多多益善,膳食纤维摄入过多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并且可能影响钙、铁、锌等元素的吸收,还可能降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因此,推荐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膳食纤维的量为20~35克。在食用膳食纤维时,最好与碳水化合物一起食用以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另外,对膳食纤维的来源多主张用天然食品,不用提纯纤维。
第七节 外出时备上零食点心
糖友现象
邻居郝阿姨是小区里小有名气的“糖友”,也是个热心人,总是从早忙到晚,一忙起来,吃饭也没个准点儿。她总说,有时忙得都要饿晕了,浑身没劲儿,家里虽常备着零食,但不敢吃,害怕吃完血糖又上去了,因此虽然她每天都按时吃药,但血糖还是很不稳定。
来自营养师的叮咛
其实,零食作为生活中正餐以外的加餐食品,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外出或旅途中,往往会有正餐时间不规律等情况,一旦出现低血糖,病人会感觉浑身乏力。因此,糖尿病人在外出时,应随身携带一些用于补充能量的零食,如高纤维的全麦面包、酸奶等都是糖尿病人饱肚提神的不错选择,也可以带几块水果糖或方糖,以便及时补充能量,应对低血糖的发生。有些糖尿病人外出时,活动量大、出汗较多,那么在携带零食的同时,应备好饮用水。但是像薯片、蜜饯、果脯等不健康的零食,糖尿病人应严格不食用。
零食摄入过量,往往是导致一些糖尿病人饮食疗法失败的原因之一。虽然零食作为正餐的补充,在外出时是常备之物,但是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科学的选择也很重要。对于高盐、高糖的零食一定要加以限制或尽量不食用。
糖尿病患者需要了解的细节
糖尿病患者选择零食,建议选择“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最底层的,如谷类中的全麦饼干等,远离油炸食品和膨化食品。膨化食品被视为垃圾食品,会使血糖迅速升高。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也是很好的零食,如黄瓜、橙子等。如果还想再丰富一点,可以选择乳类,如一杯低脂牛奶加一小块全麦面包。
记住,在不能保证用餐时间时,一定要吃些零食,防止出现低血糖。
看血糖生成指数选食物的好处有哪些?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是用来指导糖尿病、肥胖病等患者选择食物的重要参数,血糖升高多少,全看“指数”大小。研究表明,低血糖指数食物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有利于稳定血糖和改善病情。具体选择食物的方法为选择指数低的粗杂粮代替精细粮,如:常以糙米取代精白米;用全麦面粉及其制品代替精白面粉及其制品;用荞麦面代替小麦面;用干饭代替稀饭等。
有些食物的血糖指数虽高,但由于其营养密度不大,少量选食对血糖的总体影响也不大,这类食物有西瓜、南瓜、胡萝卜等。另外,高血糖指数的食物与低血糖指数的食物搭配食用,也是可行的办法。
常食食物血糖指数分类表:
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GI<55%):
谷类:大麦、黑麦、荞麦、玉米碴等;
干豆类及制品:绿豆、蚕豆及其他杂豆;
乳类及制品:所有乳类;
薯类:尤其是生薯或冷处理过的薯制品;
水果类:含酸丰富的水果,如苹果、桃、杏干、李子、樱桃、猕猴桃、柑、柚子等;
即食食品:高纤维面包、饼干等;
混合膳食:设计较全面的糖尿病膳食等。
中等血糖生成指数食物(55%<GI<70%):
谷类:粗麦粉、大麦粉、甜玉米、玉米面、荞麦面条、荞麦粉、二面窝头等;
薯类:烤马铃薯、甘薯、山药等;
蔬菜类:根类蔬菜、果类蔬菜等;
水果类:热带水果及水果制品;
即食食品:全麦粉面包、炸马铃薯片等;
混合膳食:普通膳食。
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GI>70%):
谷类:各种精致谷类食物及制品;
薯类:马铃薯泥、煮甘薯等;
蔬菜类:根、果蔬菜类,如南瓜、胡萝卜等;
水果类:西瓜、葡萄、菠萝等;
即食食品:精白粉面包、饼干及蜂蜜、麦芽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