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需求、供给和商品价格
经济问题
大自然移动了供给曲线
四天严重的霜冻摧毁了加州今年柑橘收成的1/3以上,引起50多亿美元的损失,而且,到下周时超市橘子的价格会上升三倍。
在整个黄金州,从阿拉斯加海湾吹来的寒冷、干旱的空气使温度从周日开始降到冰点以下——这是1990年10天的霜冻以来最严重的寒流。农民发疯似地与风竞赛,灌溉机连夜工作以使树保温,但官方宣布结果说,谷地几乎全面受损,并说也许要损失全州一半的柑橘。加州种植了全美将近80%直接作为水果食用的橘子。批发商说,在以后的几天中橘子的零售价格会上升3倍。柠檬的价格肯定也会上升,但橘子汁的价格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因为榨汁的橘子生长在佛罗里达。
在加州的一些市场里,批发商报告说,周三本地橘子的价格已从一磅35美分上升到90美分。
资料来源:大自然移动了供给曲线——寒流连续四天袭击加州:作物被摧毁,柑橘价格上升. 纽约时报.1998-12-25(本文经整理)
思考题:用供求理论分析,为何寒流使加州的橘子受损,橘子的价格大幅度上升,柠檬的价格也会上升。
章前导读
我们在购买商品时,经常发现商品价格的波动。每年的年中和年底购买家用轿车在价格上有时会有上万元的差距;在秋季购买皮凉鞋比在春季购买有更大的折扣;听到气象部门暖冬的预告,羽绒服厂商不约而同提前打折促销。商品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哪些因素可以引起价格的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和供给是决定市场价格的两大基本要素。需求和供给共同作用以决定价格。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需求和供给会发生变化,所以,商品价格经常处于变化之中。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
本章我们将消费者和生产者通过市场联系起来,探讨商品价格的决定与变化。
2.1.1 需求的概念
2.1 需求
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要构成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消费者具有购买愿望,这是构成需求的主观条件;第二,消费者具备支付能力,这是构成需求的客观条件。这两个前提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构成有效需求。
企业在进行生产决策之前,一般都需要对产品的需求进行预测。产品的需求预测必须考虑到需求的这两个条件,否则就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需求有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之分。个人需求是指单个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市场需求指某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市场需求可以通过个人需求的加总获得 。
✧ 思考:在现代社会,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让只有购买愿望,但没有购买能力的人购买到商品?
2.1.2 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的表现形式
1. 影响需求的因素
一种商品的需求由很多种因素共同决定。
第一,商品自身的价格。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存在着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即价格提高,需求量下降;价格降低,需求量上升。
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于多数商品来说,消费者收入提高,对这些商品的需求量将会增加;消费者收入下降,对商品的需求量将会减少。一般来说,高档奢侈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更加敏感,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相对低一些。人们消费的商品当中,存在着一些低档商品或劣等品,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对这些商品的需求量反而减少。
第三,相关商品的价格。一种商品的需求量要受到与这种商品有关系的其他商品价格的影响。商品之间存在着两种相关关系:一种是替代品(Substitute Goods)关系;另一种是互补品(Complementary Goods)关系。
替代品关系是指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分别满足消费者的相同需求。例如,牛肉与羊肉之间、大米与白面之间、电视与电影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当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时,其中的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它的需求量将会减少,同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将会增加。即一种商品的价格和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呈正相关关系。互补品关系是指两种商品可以互相补充,共同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例如,钢笔水和钢笔、磁带和录音机、汽车和汽油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互补关系。当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时,其中的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它的需求量将会减少,同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减少。即一种商品的价格和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呈负相关关系。
第四,消费者的偏好。商品的需求量必然受到消费者偏好的制约。消费者偏好反映了人们对商品的喜爱程度。当人们对某商品偏好程度提高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必然增加。消费者偏好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厂商可以通过广告等手段培养消费者对自己产品的偏好以增加需求量。
第五,消费者的价格预期。消费者对某商品未来价格走势的预期将会影响消费者现在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如果消费者预期未来该商品价格要下降,他就会减少现在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如果消费者预期未来该商品价格要上升,他就会增加现在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除了以上所述的各项因素外,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人口构成、消费习惯、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商品的需求量。
2. 需求的各种表示形式
需求可以表示为需求函数、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在需求函数中,需求量是因变量,影响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是自变量。由于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影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很多。如果对这些因素都同时进行分析,问题将变得非常复杂。为了将问题简化,可以假设其他因素都不变,仅仅所考察的影响因素发生了变化。假设消费者偏好、收入、相关商品价格、价格预期等都不变,仅仅商品的价格发生了变化,此时商品的需求量就变成了该商品价格的函数。
商品的需求函数可以用下式表示:
在需求函数中,价格P是自变量,需求量Qd 是因变量。线性需求函数的公式为
式中,a和b为常数,且a和b>0。
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这种函数关系可以用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来表示。
需求表是一个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需求表可以非常清晰地表明某商品的各种价格和消费者在各种价格下的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表2-1 表明了某商品一系列价格与需求量的对应关系。当价格为1元时,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为500单位;当价格上升为2元时,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为400单位;如此等等。
表2-1 某商品的需求表
需求曲线就是将需求表中各个不同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绘制到平面坐标图上所形成的一条曲线。一般情况下,横轴表示商品的需求量,纵轴表示商品的价格。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当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呈线性关系时,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当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呈非线性关系时,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图2-1所示。
图2-1 需求曲线
2.1.3 需求定理及其例外情况
1. 需求定理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价格上升,对它的需求量就会减少;某商品的价格下降,对它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之所以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是由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他情况不变,某商品价格下降,该商品与其他商品相比变得相对便宜,消费者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而减少对其他商品的需求量。这种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例如,大米降价而白面价格不变,大米就相对变得便宜了,消费者会更多地购买大米而减少对白面的需求量。
其他情况不变,某商品价格下降,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从而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也就增加了。这种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例如,大米价格下降,意味着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就会增加对大米的购买。
需求定理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替代效应强调的是商品相对价格比的变化,降价的商品的需求量将会增加。收入效应强调的是某价格变化导致的实际收入的变化,实际收入增加后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2. 需求定理的例外
第一,某些炫耀性商品,如珠宝、文物、名画、名车等。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富有,这类商品的价格已成为消费者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价格越高,越显示拥有者的富有,需求量也就越大;当价格下跌时,需求量反而下降。
第二,某些低档商品,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出现以下的情况:价格下跌时,需求量减少;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反而增加。19世纪中叶的爱尔兰,购买土豆的消费支出在贫困家庭的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当土豆价格上升时,意味着人们的实际收入大幅度下降,变得更穷的人们不得不大量增加对土豆的购买。造成了土豆的需求量随土豆的价格上升而增加的特殊现象。当时的英国经济学家吉芬发现了这种特殊现象。此后将呈现这种反常变化的商品称作“吉芬商品”。
第三,某些投机性商品,如股票、证券等,当它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人们会凭借自己的预期而采取行动。人的预期取决于所掌握的信息、人的性格等各种因素,最后导致需求的不规则变化。其需求曲线可能表现为不规则形状。
2.1.4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需求和需求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需求量是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例如,面包的需求函数为Qd =40-5P,价格为3时,需求量为25。在图形上它表现为需求曲线上的某一点。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例如,面包的需求函数为Qd =40 -5P,当价格分别为1 元、2 元、3 元、4 元⋯⋯时,需求量分别为35个、30 个、25 个、20 个⋯⋯与不同的价格对应。需求是对应着不同价格的“许多”的需求量。在图形上它表现为整个的需求曲线。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也不同。
1. 引起两种变动的因素不同
需求量的变化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某商品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对其需求数量的变化。需求量变化的原因是自身价格的变化,和其他因素无关。
需求的变化是由非该商品价格因素所引起的对其需求数量的变化。需求变化的原因是除商品自身价格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化,如消费者收入、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预期等因素的变化。
2. 两种变动的图形表现不同
需求量的变化在图形上表现为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如图2-2所示,当价格为P0 时,需求量为Q0;当价格上升为P1 时,需求量为Q1。从图形上看,价格和需求量的组合点由b上升为a。此时,需求函数公式没有发生变化。
图2-2 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化在图形上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商品自身价格没有发生变化,而是其他因素变化。假设收入增加,对面包的需求函数由Qd =40 -5P变为Qd =80 -5P,需求曲线由D0 移动到D2,如图2-3所示。此时需求函数公式发生了变化。
图2-3 需求的变动
3. 两种变动之间的关系
当需求变化的时候,各个价格下的需求量也将发生变化。因此,需求的变化将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但是,需求量的变化不一定引起需求的变化。例如,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时,需求可以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