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系统的秩序与组织
2.3.1 系统的秩序
任何系统之所以能够正常工作,是由于它具有一定的秩序。所谓秩序,可以理解为事物之间有规则的相互联系。系统的有序性表现为它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则。
系统在结构上的有序性,是指它的要素或者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是确定的、规则的。简单的有序是指要素或子系统在空间的分布是有规则的,这种规则可能是定态的、静止的,也可能是周期性运动的(例如一条环行的列车组)。系统在功能上的有序,是在它的过程中包含许多阶段、步骤、程序,需要有序地加以安排和协调。这种有序性还涉及系统和环境的关系,因此有一个内外结合的协调问题。
与系统有序相对立的是系统的无序。所谓系统的无序,并不是说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没有联系(没有联系就不成其为系统了),而是存在着不规则的联系。
系统的有序性是在系统的形成过程中通过对各要素或子系统的集成而建立起来的。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子系统存在着多样性和差异性。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既是产生混乱无序的土壤,也是建立秩序的客观前提。因为许多事物之所以能够集合成为一个系统整体,正是由于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才能各尽所能,取长补短。如果一个大学的所有老师都只能教一门课,这个大学也办不起来。有差异的要素或子系统在资源占有方面会有相互妨碍、相互竞争、相互排斥的一面,这会招致无序;但是一定有互补互利、合作共生的需要和可能。多样性和差异性正是产生有序的基础。
另一方面,合作互补也可能招致相互依赖,诱发惰性,产生无序性;而竞争与互相妨碍却可能激发主动性与进取性。由此看来,系统集成方式合理,合作与竞争、互补与互碍都会成为形成有序的积极因素;而集成方式不合理,则会成为导致无序的消极因素。
如前所述,集成不但有协调、促进的一面,也有限制、约束的一面。集成作用不仅存在于系统形成或组建的阶段,而且存在于系统的整个生命期。在系统形成或组建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从无序到有序的问题,而后来则是解决怎样从较低的有序发展到较高的有序问题。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系统和环境之间还会出现互相妨碍、互相排斥的因素,需要不断地加以解决,同样也会出现新的互补与合作以提高有序性的机会,就要随时注意去把握机遇了。这在市场经济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值得人们思考和探究。
2.3.2 系统的组织
系统组织的概念,最早是在生命科学与社会科学中使用的。由于其使用范围的越来越广泛,以及自组织现象和理论的研究,引起系统科学界的注意,开始比较全面地探讨有关系统的组织问题。在客观世界中,有组织的事物是很多的。
既然有组织存在,就应该有无组织或者说非组织存在。也就是说,组织的对立概念是非组织或者说无组织。
组织作为一个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例如学术组织、文艺组织等,是使用名词来称呼的。组织作为一个动词,表示的是一种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成功结果是形成用名词表述的具体组织。
谈到组织,就会涉及组织作用或组织力、组织方式、组织过程等问题。在组织过程中,从事组织工作的主体是组织者,如果组织者处于系统外部,则整个系统是被组织的,这种情况就属于他组织。如果组织者也是系统的一个部分,系统的其余部分是被组织者,这就是自组织。自组织和他组织是对立的概念。
系统的他组织首先是受到环境的作用,环境对系统有塑造作用。由于组织要靠环境提供资源,环境在提供资源的同时,也就施加了一定的组织力和组织方式,限制了系统属性的可能性空间。
教育就是一种他组织,掌握知识资源和思想资源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以巨大的影响。整个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大量的无形约束(表现为制度和风俗习惯的经济、社会、文化约束)在影响和规范着每一个人和各类群体,大量的无形教育者每时每刻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每一个人,使得社会形成一定的组织形态。
他组织不一定都建立联系和影响,有时候,将被组织者孤立起来或切断影响的情况也是有的,例如有的科学实验需要消除外界的影响。
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往往出现一种中心化的趋势,个别要素或子系统取得支配其他组成部分的地位,从而成为承担指挥、控制、支配任务的控制中心,成为其他部分的组织者。这种过程也可称为核心化过程。
其实,人类设计、制造、操纵的各种机器、车辆、生活用具也都是他组织系统,控制中心就是人。社会系统又何尝不是这样,在中小学里,班主任就是他组织者,班级中的学生就是被组织者。但是,学生们自发形成兴趣小组,就是自组织。
人类社会的发展使得组织程度越来越高,人类需要有自觉地干预社会历史进程的他组织。人们认识了客观规律,形成了行动的计划、方案、方法、理论,按照一定的目标去研究、开发、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改造,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工程、流程、产品等,这些都是他组织的行动。各类工程系统就是最为典型的他组织系统。
任何工程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文化环境提供的资源和施加的制约条件下由人来组织实施而产生的。工程是由于客户的需求而启动的,客户不属于工程本身,而是它的外部环境,客户需求才是来自外部环境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他组织力。客户是工程外在的、间接的他组织者。工程立项是把工程系统和客户沟通起来的开始,而验收则是把工程与客户真正连接起来的开始。
在我国常常把不是实体的一些精神领域变革现实的活动也称为工程(这比国外一些仅仅限于实物的观点要广阔),例如希望工程、扶贫工程,等等。把教师尊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也就是因为教师要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想状态、道德水平。这些也都是外组织活动。
2.3.3 系统的自组织
系统的自组织就是系统的自我组织、自行组织,靠自己去形成、完善、改变自己的结构、功能、属性。系统的自组织性是指系统自动调节自身的结构、活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性。这种能力,首先在于系统结构的有机性,其次是反馈功能(反馈将在后面专门介绍)。至于包含人的系统,由于人能自觉地调节与环境的关系,不但认识世界,而且适应和改造世界,并把实践结果作为标准来检验修正自己的认识,所以调节能力就会提高。
对于系统的“组织”,我们要从动态的观点去理解。所谓系统的组织,就是系统的要素按照特定的指令,形成特定的功能和结构的过程。上面说的指令,可能来自系统内部,也可能来自系统外部。正像一个建筑工程队可以按照队内成员的自觉协同、配合默契,组织起来完成某项施工任务,也可能由上级指定如何进行组织来完成施工任务。组织的形成,可以表现为时间结构,即形成沿时间箭头方向出现的节律,也可以表现为空间结构,即空间布局,当然也可能是时空统一结构。
系统的自组织不是按照系统或外部指令完成的,而是根据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特定条件完成的,是系统的要素按彼此的相干性、协同性或某种默契而形成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自组织”和“他组织”在形式上和状态上没有本质区别,但二者产生的动力和原因是不同的。生物大分子的产生,生态群落的形成,某些经济与社会组织的形成,都是自组织的例子。
自组织的研究需要回答一个问题:混乱无序的系统,在什么条件下,通过什么方式,就会形成有序状态。经过广泛的研究,人们已经认识到,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系统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着正反馈循环(例如化学中的自催化),通过涨落或起伏的作用,系统就会从无序走向有序。
自组织具有下列特性。
一是自发性。自组织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从系统全局的层次上来看,完全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自组织的形成是围绕着一个核心开始的。
二是局域性。自组织系统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只掌握局部的信息,只跟邻近的很小一部分组成部分,建立相互关系,并不关心全局行为。但是在所有这些局部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全局的特性和行为。
三是不确定性。自组织系统由于没有外在的组织者,没有统一的组织指令,只是在相互配合默契、协同动作,各部分之间的差异、矛盾、冲突造成许多不确定性。
四是涌现性。自组织的形成就是在上层涌现出来的。
五是进化性。自组织的形成是系统的进化。
关于自组织的研究,还正在发展,与它有关的学科,有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等等。自组织理论又是普遍的自然界进化和发展内在机制的理论,对系统思想和系统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但是,这些思想和理论还很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