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贸易术语的含义与有关的国际贸易惯例
国际贸易的买卖双方一般相距比较遥远,在卖方交货和买方接货的过程中将会涉及许多问题。例如,货物在运输途中可能发生的损坏或灭失的风险由哪方负担?货物运输、装卸、办理货运保险、申请进出口许可证和报关纳税等责任由何方负责?货物的检验费、包装费、装卸费、运费、保险费、进出口税捐和其他杂项费用究竟由谁支付?这些问题都是买卖双方必须明确的。但如果每笔交易要求买卖双方对上述这些问题逐项反复磋商,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并将影响交易的达成。因此,在国际贸易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贸易术语。
4.1.1 贸易术语的含义与作用
1.贸易术语的含义
贸易术语(Trade Terms)又称贸易条件,是用简短的概念或英文缩写字母来表示的商品的价格构成和买卖双方在货物交付过程中各自承担的费用、手续等责任及风险的划分。
商品的价格构成是由货物的价值和有关从属费用共同组成的,即指货价的成分。买卖双方的责任划分实际上就规定了交货方法,以及确定了买卖双方在交接货物中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即部分合同义务。在磋商谈判和签约过程中,只要使用了某种贸易术语,就使这项合同有了一定的特征,因此人们往往称其为某种贸易术语合同,如“FOB合同”或“CIF合同”。贸易术语的意义就在于规定了买卖双方在以下几个方面应承担的义务。
● 交货地点,交货方式。
● 风险和费用的划分。
● 货物的运输、保险、通关过境手续的办理。
● 承办上述事项所需的费用及其他费用。
● 申请办理有关单据的责任。
2.贸易术语的作用
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有利于买卖双方简化交易手续,缩短洽商时间,节省交易费用
在交易磋商中,由于每种贸易术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因此,买卖双方只要商订按照何种贸易术语成交,即可明确彼此在交接货物方面应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这样就可以简化买卖双方交易磋商的内容,缩短成交的过程和时间,节省双方业务费用支出,从而有利于买卖双方迅速达成交易和订立合同。
(2)有利于买卖双方进行比价和加强成本核算
由于贸易术语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因此,买卖双方确定成交价格时,必然要考虑采用的贸易术语中包含哪些从属费用,这就有利于买卖双方核算成本与进行价格比较。
(3)有利于解决贸易纠纷
贸易术语的一般解释已成为国际惯例,是广为接受的规范国际贸易的行为准则。买卖双方商订合同时,如对合同条款考虑欠周,使某些事项规定不明确或不完备,致使履约当中产生的争议不能依据合同的规定解决,在此情况下,就可援引有关贸易术语的一般解释来处理。
总之,在交易磋商中,使用贸易术语可以简化买卖双方交易磋商的内容,缩短成交的过程和时间,节省双方业务费用支出。它在国际贸易的长期实践基础上产生,反过来又推动了整个国际贸易的发展。
4.1.2 国际贸易惯例及其性质与作用
国际贸易惯例是指在国际通商往来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习惯做法或先例解释。
国际贸易惯例是长期贸易实践中产生的为人们承认接受的习惯做法与规则,但它不是各国的共同立法,也不是某一国的法律,对买卖双方没有强制的约束力,只有实际的效力,是否采用完全由买卖双方当事人决定。只有当买卖双方当事人在他们订立的贸易合同中明确表示采用某种国际贸易惯例来确定他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时,该项惯例才适用于该合同并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如果买卖双方在合同中订立与某种贸易惯例完全相反的约定或条款,只要这些约定和条款是合理的,与本国法律不相矛盾,那么它就能得到有关国家的法律承认和保护。如买卖双方在合同中既不排除,也不明确规定采用何种贸易惯例,则当发生争议而提交诉讼或仲裁时,法院或仲裁机构往往引用某些公认的或影响较大的贸易惯例,作为判决或裁决案件的依据。
4.1.3 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
在国际贸易业务实践中,由于各国法律制度、贸易惯例和习惯做法不同,国际上对各种贸易术语的理解与运作互有差异,因此容易引起贸易纠纷。为了避免各国在对贸易术语解释上出现分歧和引起争议,某些国际组织、商业团体、学术机构为了消除分歧,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试图对贸易术语作统一的解释,于是陆续出现了一些有关贸易术语的解释和规则。这些解释和规则为较多国家的法律界和工商界所熟悉,就成为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国际法协会制定的《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Warsaw-Oxford Rules 1932,W.O.Rules 1932);美国一些商业团体制定并经过修订的《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Revised American Foreign Trade Definition);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INCOTERMS)。
由于上述各项解释贸易术语的规则在国际贸易中运用范围较广,因此成为国际贸易惯例。这些解释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国际商会通过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不断修订,有效地促进了国际贸易惯例的发展。而国际贸易惯例也日益受到各国政府、法律界和贸易界的重视,在国际立法和许多国家的立法中,都明文规定了国际贸易惯例的效力。由此可见,为了合理商订和履行合同并正确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国际上各种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以便在实际业务中对其做出适当的抉择和正确的解释。现将解释贸易术语的各种国际贸易惯例分别简介如下。
1.《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
国际法协会于1928 年在波兰华沙举行会议,制定了CIF有关买卖合同的统一规则共22条,称为《1928年华沙规则》。后经1930年纽约会议、1931年巴黎会议和1932年牛津会议修订为21条59款,定名为《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一直沿用至今,并成为国际贸易中颇有影响力的国际贸易惯例。
该规则主要说明CIF买卖合同的性质和特点,并具体规定了CIF条件下有关买卖双方所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的划分及所有权转移方式,解释的内容非常详尽。但它毕竟只解释了一种贸易术语,现在已经淡出历史舞台。
2.《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
早在1919 年美国几个大的商业团体就制定了有关对外贸易定义的统一解释,原称为《美国出口报价及其缩写条例》(The U.S.Export Quotations and Abbreviations)。其后,因贸易习惯发生了很多变化,于是在1940年举行的美国第27届全国对外贸易会议上对原有定义做了修改。1941年7月31日美国商会、美国进出口协会和美国全国对外贸易协会所组成的联合委员会正式通过并采用了此项定义,称为《1941 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Revised American Foreign Trade Definitions 1941)。
《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对以下6种贸易术语做了解释。
● Ex(Point of Origin)(产地交货);
● FOB(Free on Board)(在运输工具上交货);
● FAS(Free A1ong side)(在运输工具旁边交货);
● C&F(Cost and Freight)(成本加运费):
● CIF(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加保险费、运费);
● Ex Dock(named port of importation)(目的港码头交货)。
到了1990 年,美国商业团体又对该文本进行了修订,形成了《1990 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Revised American Foreign Trade Definitions 1990)。
《1990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对解释的6种贸易术语更加明确、规范,如表4-1所示。
表4-1《1990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中的贸易术语
《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是国际贸易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贸易惯例,它不仅在美国使用,而且也为加拿大和一些拉丁美洲国家所采用,甚至在美洲国家都有较大影响。由于它对贸易术语的解释,特别是对FOB贸易术语的解释与INCOTERMS有明显差异,所以,在同美洲国家进行交易时应特别注意。
3.《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国际商会(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ICC)自20世纪20年代初即开始对重要的贸易术语做统一解释的研究,于1936年在法国巴黎提出了一套国际性的解释贸易术语的统一规则,即《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随后,为适应国际贸易实践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先后于1953 年、1967 年、1976 年、1980 年和1990 年对《INCOTERMS》进行了多次修订和补充。其中,1990年国际商会为使贸易术语适应日益广泛使用的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通信方式和不断革新的运输技术变化的需要而对其做了全面修订,称为《199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后来,为使贸易术语更进一步适应世界无关税区的发展、交易中使用电子信息的增多及运输方式的变化,国际商会再次进行修订,并于1999 年9 月公布《200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即《INCOTERMS 2000》(以下简称《2000年通则》),成为国际商会第560号出版物(INCOTERMS 2000,ICC Publication No.560)。《2000年通则》于2000年1月1日起生效。
鉴于《INCOTERMS》在世界上已得到广泛承认,国际商会为巩固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的承认,决定尽量避免改变。因此,在2000年的修订中,对《INCOTERMS 1990》版本改变很少,只在以下3个方面做了实质性的改变。
● 在FCA术语下关于装货和卸货的义务;
● 在FA S术语下关于出口清关和支付关税的义务;
● 在DEQ术语下关于进口清关和支付关税的义务。
为了便于阅读和使用,《2000年通则》把每种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的义务采用对照的方式进行编排。A代表卖方义务,B代表买方义务,如表4-2所示。
表4-2《2000年通则》各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的义务
注:A代表卖方义务(the Seller’s Obligations);
B代表买方义务(the Buyer’s Obligations)。
为了方便贸易商选用不同的贸易术语,《2000年通则》将制定的13种贸易术语逐一详细解释,并按其共同特性归纳为E、F、C、D四组,如表4-3所示。
表4-3《2000年通则》中贸易术语的解释
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环境的不同变化,国际商会在2010年再次修订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而且此次修订中国首次组织国内商界参与了修订工作。2010年9月27日,国际商会在巴黎召开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全球发布会,正式推出完成修订的《INCOTERMS 2010》。新版本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
虽然《INCOTERMS 2010》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但是《INCOTERMS 2010》实施之后并非《INCOTERMS 2000》就自动作废。因为国际贸易惯例本身不是法律,对国际贸易当事人不产生必然的强制性约束力。国际贸易惯例在适用的时间效力上并不存在“新法取代旧法”的说法,也就是说当事人在订立贸易合同时仍然可以选择适用《INCOTERMS 2000》甚至《INCOTERMS 1990》。
相比《INCOTERMS 2000》,《INCOTERMS 2010》的主要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 贸易术语分类的调整:由原来的E、F、C、D四组分为适用于两类。
第一类: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7种:EXW、FCA、CPT、CIP、DAT、DAP、DDP。
EXW(ex works) 工厂交货
FCA(free carrier) 货交承运人
CPT(carriage paid to) 运费付至目的地
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运费/保险费付至目的地
DAT(delivered at terminal) 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交货
DAP(delivered at place) 目的地交货
DDP(delivered duty paid) 完税后交货
第二类: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4种:FAS、FOB、CFR、CIF。
FAS(free alongside ship) 装运港船边交货
FOB(free on board) 装运港船上交货
CFR(cost and freight) 成本加运费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成本、保险费加运费
● 贸易术语的数量由原来的13种变为11种。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删去了《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的4个术语:DAF(Delivered at Frontier)边境交货、DES(Delivered Ex Ship) 目的港船上交货、DEQ(Delivered Ex Quay)目的港码头交货、DDU(Delivered Duty Unpaid)未完税交货。
● 新增了2个术语:DAT(delivered at terminal),在指定港口或目的地运输终端交货;DAP(Delivered at Place),在指定目的地交货。用DAP取代了DAF、DES和DDU三个术语,DAT取代了DEQ,且扩展至适用于一切运输方式。
● E组、F组、C组的贸易术语基本没有变化。
● 修订后的《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取消了“船舷”的概念,卖方承担货物装上船为止的一切风险,买方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装上船后的一切风险。在FA S,FOB,CFR和CIF等术语中加入了货物在运输期间被多次买卖(连环贸易)的责任义务的划分。考虑到一些大的区域贸易集团内部贸易的特点,该通则还规定,《INCOTERMS 2010》不仅适用于国际销售合同,也适用于国内销售合同。
《INCOTERMS 2010》也把每种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的义务采用对照的方式进行了编排。A代表卖方义务,B代表买方义务,共10项,如表4-4所示。
表4-4《2010年通则》各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的义务
在各种有关国际贸易术语的解释中,《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包括内容最多、使用范围最广和影响最大的一种。而且《INCOTERMS 2010》也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因此,本书主要介绍《INCOTERMS 2010》中的各种贸易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