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十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信息化带来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在信息化发展中取得主动权,世界各国都纷纷根据新的发展情况提出新的战略。例如,2005年4月欧盟执委会正式在原来“电子欧洲”的基础上提出未来5年欧盟“i2010”框架,并强调“i2010——创建一个无所不在的欧洲信息社会”;2004年5月,日本总务省在e-Japan的基础上正式提出无处不在的u-Japan的构想;2004年3月,韩国信息通信部在e-Korea的基础上提出无处不在的u-Korea战略;2006年新加坡政府正式启动“智慧国2015”(iN2015)计划,这是新加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定的第6个国家级信息化蓝图。新加坡政府将“智慧国2015”计划的愿景描绘为“一个智慧的国家、全球化的城市、信息科技无处不在”。我国党和政府在原来一系列信息化战略规划文件的基础上,于2006年5月正式公布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及时把握时代脉搏,全力把我国信息化推向新的高度。

可能有人会问,信息化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高度发达、进入后工业社会之后提出的战略,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和发达国家一齐凑这个热闹能有收获吗?信息化正在推动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从社会转型的高度来看,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因为在新的社会转型中,原有优势的国家往往由于传统优势带来的惯性使它们不容易适应新的变化,也就是“大船转头难”,而那些没有惯性阻力的国家反而可能后来居上,历史上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从公元前3世纪起,掀起了以中国为中心,以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为代表的人类第一次生产力高潮,开创了农业文明时代。到了13世纪~16世纪末叶,相当于我国的元、明两代,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开始由东方转移到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我国的四大发明向西方输入,科学方法论和科学实验得到迅速的发展,世界经济中心又由意大利转移到英国。到了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以纺织与机械化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掀起第二次生产力高潮。到了19世纪,由于德国人首先掌握了染料和合成纤维技术,推动了化学合成工业发展,掀起了以德国为中心的第三次生产力高潮,使德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门子发明了电机,贝尔发明了电话,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推动了电力技术的革命,出现第四次生产力高潮,美国首先广泛应用了这些技术,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电气化时代。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掀起了第五次生产力高潮的序幕,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美国在这方面又抢先了一步。但是,正如前面说过的那样,信息革命只打开了冰山一角,对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仍然有机会,问题是如何能把握机会。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方面,二是科技进步和信息基础设施方面,三是经济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

在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成果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争取与发达国家同步地构建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现代产业体系。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在各地方研究现代产业体系时都应当充分地考虑。而有一点容易被忽视的是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的生产方式和手段,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其实,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前者是产业形态,而后者是产业竞争力的真正所在。在从工业化迈向信息化过程中,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出现的几个方面的变化是必须引起重视的。

一是工业时代的标准化、大规模生产方式向信息时代的个性化、小规模生产方式的转变。工业时代奉行的“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将会受到信息时代的“薄利、小规模、多品种也能赚钱”的“长尾理论”的冲击。“长尾理论”要告诉人们的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产品的产量规模不大,但是产品种类很多(尾巴很长),满足广大个性化用户的需要,同样可以赚钱。在工业时代,物资流和资金流是最重要的经济生命线,如何合理利用物资流和资金流是实现最大化生产的关键;但是在信息时代的电子商务生产条件下,信息流对物资流和资金流却起了支配作用,通过信息流来优化物资流和资金流是实现最大化生产的关键。因此,整合物流信息资源、构造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流对物流的优化控制,成为了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因而引起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图1.4是粤港澳合作探讨的物流信息平台整合示意图。

图1.4 物流信息平台整合示意图

二是企业生产不仅在全球进行分工合作,而且面向同一个生产目标的企业自组织大范围合作的所谓维基(Wiki)生产作为新的生产方式也正在出现,它改变了传统的竞争与合作规则,也带来了就业和分配方式的新变化。美国学者唐·泰普斯科特和安东尼D.威廉姆斯在其著的《维基经济学——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一切》的开篇中,用一个故事说明什么是维基经济方式。美国多伦多的一家黄金公司的CEO麦克文受困于无法找到其矿区上金矿点,决定公开公司的地质资料,向全世界求助。他以57.5万美元的奖金奖励能够提出最优估计和最佳方法的参赛者。结果,参赛者在其公司的矿藏上发现110个目标,其中50%是以前没有发现的,80%以上的新目标后来证实确实有大量黄金,总量达到800万盎司(1盎司=28.3495g)。

三是在工业时代“资本雇用劳动”的生产组织方式下悄然出现了先是“知识(技术)雇用资本”,然后才是“资本雇用劳动”的情形,这意味着“知本家”的产生。美国大量的信息技术企业,如Google、Yahoo、Sun Microsystems等就是在这种生产模式下产生的,中国的百度也是如此。风险投资公司也由此兴旺起来了。

四是服务型经济发展的进程加快。早期的信息化极大地刺激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当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信息内容和服务成为支配地位,信息内容和服务产业的发展远远超过信息产品制造业,即使在制造业中,全球化分工越来越细,信息技术、软件的嵌入成分也越来越大,出现所谓的制造业服务化趋向,从而导致经济全面向服务型转变。苹果公司的iPod、iPhone产品的生产就是典型的例子。以iPhone手机为例,2007年一部iPhone手机的售价为499美元,现在大约已经降到了200多美元,而下载一首歌曲大约需要1美元,下载一部新电影大约需要12美元,内容服务的价格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一年下来你看哪块是大头?苹果公司赢利的不仅是靠销售这些终端产品,更是靠背后的信息内容服务。又以iPod播放器为例,一个iPod由451种普通零件组成,是典型的全球化分工的结果。根据美国加州大学Greg Linden、Kenneth L. Kraemer和Jason Dedrick等人的研究显示,一个30 GB的iPod播放器的价格是299美元,其中,苹果公司的品牌和设计创意占80美元,美国其他企业生产显示屏、视频/多媒体及控制芯片等主要零部件占31美元,日本公司制造硬盘占75美元,物流分销占75美元,加工组装占4美元(在中国生产),其他在全球化分工下未一一交代的零件和人工占34美元。从中可以看出,在全球化分工下产品生产的服务链变得很长,其服务部分的比重也变得更大。然而,当这个产品在中国组装完成运到美国时,只占4美元的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产品却算299美元,贸易顺差就这样形成,你说冤不冤?

以上几个方面的变化在我们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时不得不重视。这些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应该抓住变化的机遇去应对挑战,建立起适应变化的体制、机制和基础设施,只有这样才能让各种创新不断涌现,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在科技进步和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扩散效应,特别是互联网,大大加快了先进科学技术的扩散和传播,使我们能及时地借助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避免不必要的弯路,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虽然目前一些关键技术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但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自己的创新,我们的产品是可以走进国际先进行列的,我们的技术应用水平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快的提高。微电脑、彩电和通信设备的生产和互联网的应用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建立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全新的基础设施,使我们和发达国家起跑距离大大拉近。例如,我们可以不需要考虑历史包袱,直接利用光纤和无线技术建立起现代先进的通信网络,而不像欧洲一些国家那样要顾及原来大量的铜缆如何利用的尴尬局面。今天,我们在通信骨干传输网方面已经跻身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

在经济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信息化可以使我们及时地把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与经济管理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在网络经济时代的优越性,建立起既符合现实需要,又能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相对完善的新的经济社会管理和运行模式。例如,通过电子政务可以构造适应信息时代管理需要的政府形态,电子商务可以使我们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具有更为平等的竞争环境参与国际竞争。阿里巴巴总裁马云在2008年4月广东学习论坛上透露,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每天达成的交易额有2亿多元,大约10天就可以达到北京王府井百货公司全年的销售额,这是我们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电子社区可以使公众服务手段很快提高到发达国家水平,对新文化的传播和创新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信息化带来的机遇。

有机遇就必然有挑战。信息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产业变革方面,二是在体制机制方面,三是在人的转变方面。

在产业变革方面,我国从农业经济走向工业经济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工业基础还很薄弱。发达国家是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万美元以上的水平上走向信息化,而我们人均国民收入不过是3000美元的水平,要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困难可想而知。在产业变革过程中必然出现一系列转型的阵痛,能否顺利地实现产业变革和转型,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在体制机制方面,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我们的体制机制刚刚适应,又要为适应信息经济体制进行改变。工业经济建立起来的是层级式的金字塔管理结构,而信息时代需要的是扁平化的管理结构,所以我们要在工业化和信息化齐头并进的过程中建立合适的体制机制,这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在人的转变方面,信息经济是创新型经济,信息化需要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人才缺乏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但是更大的挑战是普通劳动者的转变。工业化把大量的农业劳动者转变为工业劳动者,信息化又把大量的工业劳动者转变为信息劳动者。可是,我们的工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农村人口尚占人口总数的60%以上。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只有2%的人口住在农场,英国住在农村的人口也很少。我们要把大量的农业劳动者和工业劳动者转变为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具有信息化观念和技能的劳动者又谈何容易。即使是从事信息相关行业的人员,包括政府的工作人员,在信息化观念意识和信息化技能等方面都需要有一个大的适应和转变过程,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只有激流勇进、扬长补短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