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战略
(一)什么是工业化?什么是信息化?
论及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时,我们需要对什么是工业化和什么是信息化做些说明。什么是工业化?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的工业化词条是这样描述的:“使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描述工业化是一个过程,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一般来说,国民收入中制造业活动或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其次,在制造业或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在这两种比例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互联网上的维基百科对工业化的解释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由前工业(累积资本速度缓慢的经济)到工业状态的社会及经济改变的过程。社会及经济的改变与技术创新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大规模能量生产和冶金学的进步。工业化亦和某些形式的哲学改变有关,和人们看待自然的角度有关,尽管此哲学上的改变是导因于工业化,或者相反,还是个很有争议性的话题。”
我们今天一讲到工业化必然会想到建工厂、发展工业,这当然是毫无疑问的事情,没有工业又如何谈得上工业化呢?但是工业化的概念不仅仅是建工厂,它是一个历史过程,因为有了机器,开了工厂,又带来交通运输、电力、银行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形成,完全改变了农业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在维基百科中把工业化看做社会及经济改变的过程,而且和人们看待自然的哲学角度有关。
我们认为,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由农业生产方式为主转向工业生产方式为主的社会发展过程,既包括大力发展工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同时也包括用大工业的思想、理念和方法改造农业和服务业。它既是一个产业发展升级过程,也是社会生产经营方式向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的过程。
例如,餐饮服务业是第三产业,而且在第三产业概念产生之前的农业时代就非常普遍。可是,像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餐饮业则是工业化的结果。为什么呢?因为它们选料是标准的、配方是标准的、生产过程是标准的、场地是标准的、生产出来的食品是标准的、销售服务也是标准的,也就是说,它们是完全采用工业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来生产食品和提供服务的,而且也只有工业化才可能在全球产生这样的连锁店,它们本身不是工业,但是它们完全体现了工业化的特征。我们现在讲的农业产业化也是工业化在传统农业中的体现,就是要用工业化的技术、工业化的生产方法、工业化的经营方式来发展农业。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是从发展工业这个狭义意义上来理解工业化。
现在,有些专家学者说“工业”和“工业化”这两个词是来自于英文的不准确翻译,应该将industry和industrialize译成产业和产业化,而不应该译成工业和工业化。我们查了《美国传统词典》(金山词霸),industry的本意是“指将人力组织转化成进行货物商业性生产和进行商业性服务的方法”,有“产业”和“行业”两个含义,而industrialize的含义,按照《美国传统词典》的解释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产业”或“将(某种物品的生产)组织起来建成一个产业”,也是突出产业的概念。industrialization是industrialize的名词化,两者含义相同。在这里我们不是有意去考证这些英语单词的译法,而是想强调不要单从工业狭义上理解工业化,应该从各个行业的变革去理解工业化,应该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整个社会形态转变过程来看工业化。
什么是信息化呢?也没有统一定义。不过从各种表述来看,信息化的概念更加强调社会的演进过程。信息化的有关社会现象,很早就受到了西方学者的关注,但是最早提出信息化概念的是日本社会学家梅棹忠夫,他于1963年1月在其发表的著作《信息产业论》中首先使用了信息化这个名词。1967年日本科学技术和经济研究团体的学者参照“工业化”一词对“信息化”的概念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信息社会是信息产业高度发达而且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优势的社会,信息化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发展过程。此后,信息化和信息社会的概念在国际社会流传开来,被大家所接受。
2000年,在日本冲绳召开的八国集团峰会上,发达国家元首签署了“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宣布人类进入信息社会。这份被称为“冲绳信息技术宪章”的重要文件开宗明义:“信息技术是推进21世纪发展的最强大力量,将为所有的人提供重要的机会。信息社会是通过充分利用知识和设想实现人类希望的社会。”2005年世界信息社会峰会提出要建设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知识,促进经济和社会全民发展的信息社会。
2006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发〔2006〕11号)对信息化进行了这样的阐述:“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与工业化和农业化的关系类似,我们理解信息化是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的历史进程,用信息化的思想、理念和方法改造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推进产业发展升级的过程。
(二)工业化与信息化走向融合是发展的必然
回顾世界工业化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历史上的工业化发展经历了以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重大跨越和演进,我们不妨把它们称为“机械化的工业化”、“电气化的工业化”、“自动化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工业化”。工业化的每次跨越和演进都是与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相结合的结果。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其实也是一部大国兴衰史,如图3.1所示。
图3.1 工业化的演进过程
蒸汽机的发明,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化时代,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也从农业时代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转移到以英国为中心的西方。这个时期的工业化是以机器产生的机械力代替人和家畜的自然力为主要特征的“机械化的工业化”。我们都知道蒸汽机发明者瓦特对人类进步的贡献,他在1761—1762年开始有关蒸汽压力方面的实验,1769年他拟出了蒸汽机设计图,并阐述了蒸汽机的原理,意味着蒸汽机在实验室的诞生。但是发明是一回事,把发明转化为生产力又是另外一回事。瓦特是因为有两位独具慧眼的企业家的支持和合作,才能使他的发明成功地转化为生产力,否则工业化进程恐怕要推迟很多年。第一位企业家是约翰·罗巴克,在他们合作之前,瓦特因为经费困难几乎要完全放弃他的研究,是罗巴克的支持和合作使他的研究得以继续进行,可惜的是罗巴克的企业于1773年破产,使他无法享受到最后的成果。另一位企业家是索霍工厂的主人马修·博尔顿,他愿意接手罗巴克与瓦特的合作,并承担了1200万英镑的欠账,这在当时是相当大的数目,到1781年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的蒸汽机正式在索霍工厂诞生,从此启动了动力机械化时代。百年之后,英国利用工业化积累的力量,通过殖民手段,发展成为所谓的“日不落帝国”。
19世纪上半叶,电的发明和应用开启了“电气化的工业化时代”。1819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1820年,法国科学家安培根据奥斯特的报告,对磁场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研究。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奠定了发电机理论基础。1832年法国的皮克西发明了发电机,1838年俄国的雅各比发明了电动机。电、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有效地解决了能量的转换和远距离传送问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使大工业的发展成为现实。随着电气化时代的到来,美国率先把握住这次工业化发展的机遇,一场以电气化带动和提升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上演了。1876年美国的贝尔发明了电话,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同时汽车、钢铁、石油等产业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到1920年,美国基本实现城市化,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也由英国到德国再转移到美国。德国之所以能继英国之后成为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是因为德国人在学习英国先进工业技术的同时,首先掌握了染料和合成纤维技术,推动了化学合成工业的发展。而美国利用电力革命的机遇超越了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变成了世界头号强国。
20世纪30至40年代,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武器系统自动控制的发展,使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自动化的工业化时代,这是工业化的第三次重大演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战争需要研究的大量成果后来基本上都转化为商业应用。例如,火炮自动控制技术后来用于工厂车间的自动控制,原子弹研制技术后来用于核电站的建设,为破译敌方密码电报需要研制的计算机直接推动了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为作战调度和后勤供给研究的运筹技术后来用于企业物流管理等。据周宏仁博士介绍,“自动化”一词首先是由美国福特公司的机械工程师D.S.哈德使用的,他于1946年用“自动化”这个词描述发动机汽缸的自动传送和加工过程的自动操作;1952年,J.迪博尔德在其《自动化》一书中指出:自动化是分析、组织和控制生产过程的手段(参见文献[1])。20世纪50年代以后,自动控制作为提高生产率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更推动了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成为工业化的主要特征,也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信息化以前,人们谈到现代化必然和自动化联系在一起,否则称不上现代化。在自动化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美国仍然是最大的得益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在世界科技和经济上的地位正在迅速提升,大有与美、英一比高下之势,但是由于它们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以失败告终,使美国的强国地位更加巩固,变成了世界超级大国。
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掀起了全球信息化浪潮,信息产业成为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应用到工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从工业产品本身到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决策,每个环节无不融合了信息技术成分,工业化进入“信息化的工业化”阶段。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正在推动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人蒙受屈辱,同时也使中国这头“睡狮”惊醒,一个农业发达的泱泱大国竟打不过一个小小的英夷之邦,大清王朝把原因归结为敌人的船坚炮利。于是,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下,1860年,也是清朝的末期,我国的洋务运动开始了,可以说这是我国最早的工业化运动。但是这次运动随着清朝的腐败没落而以失败告终。1926年,国民政府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工业化得到重视,但是由于战乱而未能继续下去。1953年,新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当时在 “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请苏联“老大哥”帮助开展工业化建设,后来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文革”十年,工业化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工业化迅速发展,一日千里。30年过去后,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尽管如此,我国工业化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人家毕竟比我们早发展了200年,已经进入了后工业社会,也就是信息社会的发展阶段,我们既要补足工业化发展这一课,又不能错过信息化发展的新机遇,同时还面临着两者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只有顺应发展的规律和国际趋势,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除此以外,别无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工业化和信息化高度重视,在各个发展阶段都能及时把握国际发展动向,同时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做出重要的战略部署。早在改革开放开始的第一年,即1978年,在华国锋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加速发展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的研究,并使它们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实际上,这个时候改革开放还没正式开始。1982年,赵紫阳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电子技术逐步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1993年,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放到重要位置,提高投资强度,努力在各个领域广泛推广应用。2000年,江泽民总书记在第十六届世界计算机大会上提出: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尽管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描述,但是加快信息化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