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一般分析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交互影响,推动着半个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3.1.1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主要区别
从概念界定来看,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其区别主要可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生产手段和对象的不同
工业化主要解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和机械问题,解决人的体力劳动问题,俗称“手的延长”,工作对象主要是物质和能源,实现物质和能源的转换,扩大物质生产的数量和提高物质生产的质量。信息化主要解决信息的编码、传输和处理等问题,在许多方面能代替人脑的记忆、计算、推理和思维等功能,俗称“脑的延伸”。信息化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信息和知识,通过解决信息的编码、传输和处理等问题,既能在更高的层次扩大物质生产的数量,提高物质生产的质量,同时也能实现信息的综合和提高。
2.发展动力和模式的区别
工业化发展以资本为第一推动力,资本是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显现出“资本导向”的特征。信息化发展以技术为重要动因,以技术的不断突破带动产业的进步,显现出“技术导向”的特征。工业化主要是需求导向型发展模式,信息化在坚持“需求导向”的同时,由于信息的综合和智能化,以技术革命创造出新的需求,出现了“供应导向”。“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在工业化时代遭到否定,而在信息化时代又成立了。“需求导向”和“供应导向”并举,是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
3.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差异
竞争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动力,而信息化除了竞争外,合作上升为一个同样重要的主题。工业化时代,物质生产过程是流水线型的,而信息的传递过程是垂直的,与此相适应的管理过程也是垂直的,即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这种信息传递模式主要受到传递手段的限制。而信息技术则为信息的多点同步传输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由于在信息化条件下信息传输可以形成网络方式,所以建立在信息传输之上的管理模式也就相应地由垂直方式转向中间过程更少、成本更低的网络管理方式。在信息化条件下,由于电子商务、网络的出现,经济活动突破了工业化时代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存在的这些差异性,客观上反映了不同经济发展背景下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这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在同一种社会经济条件下并存,必然会产生某种排斥性,表现为对资金、人员、能源、装备等社会资源的争夺和竞争,在技术系统及其运用中存在各自的“锁定”,在产业组织、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发生冲突。对于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来说,这两种生产方式的转换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自然演进过程,通过产业结构的国际转移完全可以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然而对于“工业化、信息化”齐头并进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妥善地处理好两者共同发展的关系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
3.1.2 不同视角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认识
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发展历史和作用内容上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从发展历史上看,工业化是信息化的源泉,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派生物,没有工业化,信息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没有信息化,工业化也不能得到快速的推进。但信息化并不是工业化的附属物,只要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信息化就会出现,并且在其基础上不断展开,发挥着引导和支持工业化发展、提高工业化水平的作用。
从作用形式上看,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发展和延伸;工业化是信息化的重要载体,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的更高形态。工业化直接导致信息化的出现,信息化必须借助于工业化的手段获得发展。同时,信息化又是工业化的引擎和动力,引导和推动着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和速度。主要以信息产业同传统产业相结合为主要形式,使工业化朝着附加值增加、劳动生产效率提高的方向发展,从而给工业化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工业化又是信息化的基础,为信息化提供了必要的设施需求和市场。
从发展阶段看,工业化是工业社会的集中体现,而信息化是继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一种新的形态。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信息化为工业化的再发展创造了丰富的需求空间。工业化追求的是经济迅猛发展以及物质资料不断积累的过程,而信息化是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工艺、优化产业结构的动态过程,也是工业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从对工业化的狭义、中义和广义理解来看,信息化与狭义工业化、中义工业化的关系是:一方面,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特别是对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没有工业化(包括农业现代化的工业化)的基础,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信息化。另一方面,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最新发展阶段,它赋予了工业化以新的内容。发展中国家必须将推进信息化与推动工业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如果采取广义工业化的概念,工业化是整个经济社会的转型,那么信息化作为另一次深刻的经济社会转型,它不过是传统意义上“工业化”这一次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化和拓展。
从发展规律来看,工业化与信息化表现为量的积累与质的跃升的统一,两者之间既依次递进又错落交叉,统一于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其内容涉及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各个主要方面,如满足人的需要、生产工具、产业分工、资源状况、生产的组织形式和调节及交换等。
3.1.3 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进一步认识
1.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一般规律
一般意义上,可以基本确定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工业化水平也较低,这个阶段提高信息化发展水平会影响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提高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就会提高传统工业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图3.1所示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关系的一般图景,其曲线应该是倾斜的,因为信息化的应用最终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
图3.1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关系
资料来源:陈小红,《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及控制》,《统计与决策》,2007(19)。
2.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进一步理解
进一步来看,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两种重要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我们知道由于科技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引发了社会的结构性变化。按照通常的自然逻辑来看,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中叶开始的信息化高潮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当然,信息化也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事实上,工业化与信息化不是两个截然分开的前后发展阶段,也不是两个可以截然划分的并行阶段,而是可以并行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生产组织方式和资源配置模式。
人类发展的顺序也并不一定是直线型的,也就是说在某些后发地区不必完全遵照“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即定技术发展路线,而是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那就是我们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来的经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有根基的新型信息化模式。而且,新型工业化与新型信息化之间互为支撑,互为协同,两者的共同推进将促使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得到有效实现,如图3.2所示。
图3.2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资料来源:杨冰之,《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基本内涵》,载《数码世界》,2003(8)。
这里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社会跨越式发展并不等于可以直接跨越工业化。在人口众多、素质不高、社会发展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的情况下,要普遍进入信息社会,工业化是一个必须的过程,而不能被整体上跨越。实现社会跨越式发展决不是不要工业化,而是如何协调好工业化与信息化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利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