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着力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普遍共识。但是,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高等教育却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有所忽视,其中的一个具体表现是:很少有高校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向学生系统讲授从事研究的一般程序、方法和规范,影响了其从事研究的效率以及取得研究成果的质量。针对这一问题,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于2005年设立校级教改课题“经济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建设”。在时任信息管理系主任张真继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作为课题的主要参与者,杜晖博士在2006年首次尝试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系统讲授从事研究的一般程序、方法和规范。课程讲授后的调查问卷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课程开设非常必要。通过课程学习,他们不仅掌握了从事研究的一般程序、方法和规范,而且通过课堂上围绕开题报告以及学术论文的报告、讨论和评述,其口头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也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在之后的学位论文研究、写作,以及答辩过程中,指导教师普遍感觉到:参加了课程学习的学生其研究能力要普遍好于往届没有参加过课程学习的学生。同时,撰写的学位论文在规范性方面的进步也显而易见。另外,指导教师可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对学生的学科指导上,而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其进行一般研究程序、方法和规范的指导。在毕业前夕,有更多学生不但高质量地完成了学位论文,而且还撰写出了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文章,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以及ISTP,甚至EI检索的国际会议论文集上。
虽然“研究方法论”课程的开设和讲授取得了上述积极效果,但是,在课程准备和讲授的整个过程中,杜晖博士却始终被缺少适用的教材所困扰。尽管当时国内已经出版了几本优秀教材,为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研究方法论知识提供了宝贵资源。但是,这些教材却分别在适用面、实用性,以及内容完整性方面有待完善。另外,同样是由于缺少适用教材,也影响到课程在硕士和博士生层次的开设。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在完成课程第一轮讲授任务后,杜晖博士的脑海中就开始萦绕编写一本与课程相配套的适用教材的想法。恰在此时,他有幸结识了英国雷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信息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科成教授。刘教授不仅曾经在英国史塔福郡大学(University of Staffordshire)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讲授过“研究方法论”课程,同时,还正在为英国雷丁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讲授相同课程。受北京交通大学邀请,刘教授就“研究方法论”课程的内容设置和篇章结构进行了专题报告,获得了一致好评。2007年2月至2008年4月间,应刘教授邀请,同时受北京交通大学委派,杜晖博士远赴英国雷丁大学信息科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此期间,他一方面实际参加了刘教授“研究方法论”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开始着手根据刘教授上课使用的课件以及国外近年来研究方法论相关优秀教材和网站内容整体构思和实际编写与“研究方法论”课程相配套的教材。在教材的整体构思阶段,确定了教材编写的以下目的、原则和方法:
1.编写目的
包括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直接目的是为教师提供核心教学资源,帮助顺利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向高年级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系统讲授从事研究的一般程序、方法和规范。最终目的则是希望通过“研究方法论”课程的开设,将指导教师从繁重的一般研究程序、方法和规范的指导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进行学科指导,提高学生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2.编写原则
(1)基础性原则。选择在不同学科间共同和互通的,涉及一般研究程序、方法和规范的基础知识编入教材,以使教材可以不受学科限制,具有较宽的适用面。
(2)实用性原则。选择编入教材的内容能够为学生提供直接可操作的研究指南。
(3)完整性原则。选择编入教材的内容应尽量包括学生从事研究需要知道的所有主要方面。
(4)合理性原则。合理安排选择编入教材的内容,以使教材具有清晰、合理的篇章结构。
(5)新颖性原则。选择编入教材的内容能够反映国际上研究方法论教材建设的近期情况。
(6)实践性原则。教材不能仅是对一般研究程序、方法和规范的抽象阐述,还要与具体的研究实践相结合。
(7)立体化原则。不仅包括印刷版教材,还要包括多媒体教材和教材网站。
3.编写方法
(1)针对基础性、实用性、完整性、合理性原则的方法。基于一般研究过程,同时结合对现有国外相关优秀教材及网站内容的分析和比较选择和安排教材内容。
(2)针对新颖性原则的方法。主要参考刘教授上课使用的课件以及国外近年来研究方法论相关优秀教材和网站的内容。
(3)针对实践性原则的方法。在正文和附录部分,给出说明一般研究程序、方法和规范的实例。在习题部分,布置根据正文叙述,结合实际研究的实践性题目。
(4)针对立体化原则的方法。基于印刷版教材,制作与之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在时机成熟时,开发教材网站。
根据上述教材编写的目的、原则和方法,在主要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英国雷丁大学信息科学研究中心师生组成的编写组历时两年多的共同努力下,教材终于近期编写完成,可以付梓出版。
编写完成的教材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适用面宽、实用性强
基于一般研究过程,选择在不同学科间共同和互通的,涉及一般研究程序、方法和规范的基础知识编入教材,克服了国内现有教材分别在适用面(基础性)和实用性方面的不足,适合不同学科高年级本科生,以及硕士和博士生阅读,为其提供直接可操作的研究指南。
2.内容完整、结构合理
基于一般研究过程,同时结合对国外近年来相关优秀教材及网站内容的分析和比较,确定了教材的篇章结构,包括与学生研究密切相关的15个主题,依次为:研究的本质和特点、确定研究主题、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和技术、研究的有效性、撰写研究申请、文献综述、计划研究项目、参考文献和引用、撰写学位论文、口头表达、撰写研究报告、伦理问题、管理和执行,以及研究完成之后。一方面,相对国内现有教材而言,内容更加完整。另一方面,按照研究执行的一般逻辑顺序进行的内容组织也确保了教材结构的合理性。
3.主要参考国外文献
如前所述,教材的内容选择主要参考了刘教授讲授“研究方法论”课程时使用的课件,以及国外近年来研究方法论相关优秀教材和网站的内容,反映了国际上研究方法论教材建设的近期情况。
4.理论联系实际
教材不仅在正文和附录部分给出了说明一般研究程序、方法和规范的实例,而且,在除第1章以外的所有章的习题部分都布置有根据正文叙述,结合实际研究的实践性题目。通过上述安排,达到加深学生对一般研究程序、方法和规范理解的目的。
本教材由杜晖、刘科成、张真继、孙莉共同编著。其中,杜晖博士主要负责第1章至第4章,第6章至第10章,以及第12章和第13章的具体编写。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真继教授主要负责第11章和第14章的具体编写。英国雷丁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副院长孙莉副教授主要负责第5章和第15章的具体编写。刘科成教授提供了其讲授“研究方法论”课程时使用的Powerpoint课件以及具体编写时用到的绝大部分参考文献,并提供了全程编写指导以及对编写完成后的全文的审阅、修订和补充。另外,雷丁大学信息科学研究中心的博士生邝岚、王希、荣文戈和梁林参加了教材编写初期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博士生崔国玺,以及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的本科生陶洁、张迎花和蒋喜趁参加了教材编写后期部分书稿的编辑和修订工作,在此,特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最后,编写组还要特别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有关编辑,特别是郝黎明和陈虹编辑。他们为教材的顺利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
除了教材以外,编写组还特别为方便教师授课,以及学生课下的预习和复习提供了PowerPoint课件。教师和学生可以从华信教育资源网(www.hxedu.com.cn)下载使用。
由于编写组水平和时间有限,教材中难免存在错误和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写组
2010年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