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学校里没玩具了,呜呜……——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不同
进入小学可以说是孩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小学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不同的,这导致孩子将面临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小学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性质、目的不同。幼儿园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它以促使幼儿心理成长、帮助幼儿能力发展为目的,因此不涉及考试、能力考查等;而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学校要通过考试、考查等评价学校和老师的教学质量。这种不同使孩子面临着学习和考试的压力。
其次,小学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内容、课程设置不同。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大都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如通过儿歌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通过手指游戏锻炼幼儿控制手的能力等,既有趣也简单易学;但小学教育的内容是成体系的学科知识,因为其比较抽象,所以与孩子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这种区别使孩子在接受知识时有一定的难度。
再次,小学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学习;而小学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教学,老师多数时间都在讲授知识,当然也会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促使学生思考、表达,但相对幼儿园而言,还是比较单调、枯燥的。孩子除了不适应之外,还会不感兴趣,对个别自卑、羞怯的孩子来说,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也是一种心理压力。
正是由于上述诸种不同,孩子往往不适应小学的教育,很多孩子在入学的初始阶段都萌生过想要重新回到幼儿园的念头。
佳佳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都会跟妈妈抱怨上课多么没意思,说:“除了老师,我们都只能老老实实地坐着,我都快睡着了。”还说:“幼儿园多好啊,整天能跑来跑去,还能跟老师和小朋友做游戏,还有那么多好玩的玩具。”有一天,佳佳甚至问妈妈:“妈妈,我不想上小学了,你还把我送回到幼儿园行吗?”佳佳妈妈哭笑不得。这可怎么办呢?
其实,刚开始一年级学习的孩子拒绝抽象的知识,而喜欢游戏,喜欢有趣味的东西,是不争的事实,也是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他们还不能很快地理解小学教育的模式和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想一些办法来引导。
☆倾听并认同孩子的情绪
孩子向我们抱怨和表达对上课的不满时,我们要倾听并认同孩子的感受,如说:“是啊,干巴巴地上课是没意思。”或者说:“是啊,幼儿园确实可以整天玩游戏、玩玩具。”
一年级的孩子还是很感性的,当他的情绪得到倾听和认同时,他会觉得得到了理解与尊重。在这种心理基础上,他就很容易接受进一步的引导。
☆以特殊的方式让孩子体会上课也可以变得有趣
我们倾听和认同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平静下来,并不意味着就达到目的了,真正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到没有玩具和游戏的课堂也一样有趣。当然,对于六七岁的孩子不能采用说教的方式,而要用一些特别的、另类的方式,如编故事和讲述自己真实的或者虚拟的经历。
有一天,刚上一年级的添添回家向爸爸抱怨听课枯燥乏味,爸爸在倾听了他的情绪之后说:“我小时候也觉得听课很没意思,有时候还会跟老师捣乱呢!”添添惊奇地看着爸爸。
添添爸爸接着说:“有一天,我突然想认真听听老师都讲些什么,结果老师那天说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添添更好奇了。看火候到了,添添爸爸说:“老师那天说‘曰’字减肥后就会变成‘日’字,通过这一句话我记住了两个字。我就觉得认真听课还是很有趣、很有收获的嘛!”添添若有所思地想了一会儿后去玩了,从此就很少抱怨上课乏味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买一些相关的图画书给孩子看,让图画书中的主人公去间接影响他。在一本名为《一年级的小豌豆》的书中,小豌豆说“我喜欢玩,我不喜欢学习”,这其实就是一年级孩子想说的,所以能赢得孩子的共鸣。小豌豆还说“只要认真地与老师互动,很快就会发现听课的乐趣”,孩子因为喜欢小豌豆,就会按照小豌豆说的去做,这就能起到间接引导孩子的作用。
学校里没有玩具了,课堂上也没有游戏了,这是一年级孩子对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不同的直观感受,也是一个客观存在,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倾听、认同,然后引导。这样,才能让处于幼小衔接时段的孩子过渡得更自然,才能不伤害他的心灵以及学习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