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日常生活护理经
本月育儿要点
保证宝宝饮水充足。
注意补充有利于宝宝大脑发育的营养素。
让宝宝养成一定的生活规律,防止宝宝睡“倒觉”,不要养成抱睡的习惯。
注意宝宝的皮肤护理,并做适当的眼部按摩。
宝宝的围嘴要经常换洗,并保持清洁和干燥。
丰富宝宝的感觉学习内容,让宝宝多看、多听、多触摸。
增加宝宝手部精细运动和大小肌肉运动能力的训练。
准备家庭“小运动场”,教宝宝学会翻身。
多陪宝宝玩、说话,多拥抱宝宝,以建立宝宝的安全感。
协助宝宝够取、拍打、触摸眼前的玩具。
要保证婴儿床上的悬吊玩具安全和牢固。
带宝宝定期做体检。
警惕宝宝入睡后“打鼾”,并注意预防佝偻病。
给宝宝选择合适的睡衣
在这个月,爸爸妈妈可以为宝宝选择一套合适的睡衣,平时也不要给宝宝穿得太多太厚,以免宝宝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降。为方便换洗,要给宝宝准备2~3套替换睡衣,最好是上下身成套的,夏天可以穿纱质的短袖睡衣,其他季节则穿绵制长袖睡衣。此外,这个月的宝宝睡着时更不安分,被子常会被踢开,所以,天冷时可以考虑给宝宝用睡袋,以免宝宝受凉。
如何给宝宝穿背心
虽说三个月的宝宝身子越来越硬朗了,但宝宝的脖子还不够硬,有的还不能自己支撑脑袋,而且前囟门的部位还很软,所以在给宝宝穿、脱衣服的时候还应十分小心谨慎。给宝宝最不好穿的是背心。因为穿背心必须从头上套,而三个月大的宝宝头部是身体中最大,也是最不容易控制的部位。因此,在穿衣服时也是有一定诀窍的。首先,把宝宝仰放在床上或一个既平坦又坚实的地方,细心地把背心套在宝宝的头上;然后,轻轻地抬起宝宝的头,把背心拽到脖子上;再用一只手把袖孔处撑开,用另一只手把宝宝的一只胳膊伸进去后,再伸另一只,最后把背心轻轻拽下来就可以了。
给宝宝选择合适的鞋
婴幼儿的鞋子要合脚,一般可选稍宽一点的。过小的鞋会造成婴儿脚掌和脚趾变形,并影响血液循环,冬季还易生冻疮;过大的鞋易使婴儿跌倒、受伤。为防止脚形不端正,除早晚盥洗和穿衣服的时间外,平时不要让他穿拖鞋,以免形成八字脚。最好选有一定厚度的软底鞋,而不要选高跟和尖头窄鞋,因为宝宝的骨骼还没有成熟,穿高跟鞋会使身体重量向前压到鞋的前面,导致脚趾挤在一起以及脚掌韧带紧张,出现脚畸形的情况。
为了足弓的正常发育,并预防扁平足和保护大脑,鞋底应当有1~1.5厘米的矮跟。鞋的用料不可过硬,要便于洗刷,故不宜给宝宝穿硬皮鞋,避免他的脚骨负担过重,影响发育。
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规律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帮宝宝养成有规律的睡眠习惯就显得十分重要。所谓有规律的睡眠习惯就是按时睡、按时醒,睡时安稳、醒时情绪饱满,并可以愉快地进食和玩耍。这种有规律的睡眠习惯,不但有利于宝宝的体格发育,而且还有利于宝宝神经系统和心理的发育。所谓规律并不是指千篇一律的一致,每个宝宝都有不同的睡眠习惯,爸爸或妈妈应该在护理中找出适合自己宝宝的规律,在验证这个规律确实对宝宝的健康发育有利之后,按照这个规律坚持实行就可以了。一般来讲,宝宝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就可以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了。
婴儿床上不要用小毛毯
大多数爸爸妈妈喜欢给宝宝盖颜色鲜艳、花色漂亮的小毛毯。但其质地,大多数是腈纶制品或化纤制品,纯毛的很少。无论是腈纶的还是纯毛的,给小宝宝盖都不适宜。小毛毯上的毛会不断脱落下来,可能会吸入宝宝的咽部,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过敏反应。而大的飞毛就会成为异物,被吸到宝宝的气道中。
防止尿布疹
宝宝的皮肤特别娇嫩敏感,很多的刺激物质包括尿液、粪便或是潮湿环境,都会对宝宝的皮肤产生刺激,进而发炎、溃烂而形成尿布疹。其中尿液中的氨与粪便中的微生物被认为是尿布疹的主要元凶。如感染了尿布疹,小宝宝会很痛苦。为了预防尿布疹,专家给我们介绍了以下几个方法:
(1)选择好纸尿裤。首先要全纸的或棉柔材质的,其吸汗和透气性佳,可搓一搓,听一听声音再选;其次要比较薄的,大概一块饼干厚就行,不要太厚;要有松紧搭扣的,腰围有部分加宽、或是大腿附近的剪裁有伸缩功能的,且确保不会把宝宝弄疼;要吸水量大的,这个可以倒些水进行实验;有凡士林保护层的最好。最后,需要说明的很重要一点就是,为婴儿选购纸尿裤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国家安全质量标准的合格产品,确保宝宝使用时卫生、安全。
(2)除了要选择好的纸尿裤外,平常妈妈们可在宝宝排泄完后,用温水轻轻冲洗宝宝的小屁股,再用纯棉布轻轻按压即可。等小屁股干爽后再用较油性的润肤乳涂抹,以形成保护膜。这样就可以较好地预防尿布疹了。另外,也可以在宝宝刚换下尿布后,让小屁股不包尿布,透气约1小时,这对预防尿布疹也很有好处。
(3)患尿布疹的宝宝,小屁股最好保持干爽。所以要勤换尿布且用清水洗净,避免排泄物留在宝宝的皮肤上造成刺激伤害。必要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让医生诊断处方,千万不要自己购买药膏涂抹,以免延误治疗的黄金时间。
定时帮宝宝排大小便
两个月左右就可以为宝宝把大小便了。把大小便既培养了宝宝与大人的合作能力,又锻炼了膀胱括约肌应有的功能,让宝宝很早就不尿床。
把便时应注意:先放好便盆,把宝宝抱成排便姿势,然后用“嘘嘘”声诱导宝宝排小便,用“嗯、嗯”声促使宝宝排大便。记得便后用温水把宝宝的臀部洗干净。之后应逐渐固定排便时间,在宝宝形成条件反射后,到时间只要将他抱成排便的姿势,听到“嘘嘘”“嗯、嗯”的诱导声,宝宝就会排便了。把便时,大人应挺胸坐正,不可压迫宝宝的背而妨碍他呼吸,当宝宝挺直身子表示不愿意把便时,应马上停止,以免宝宝过于疲劳。
一般只要坚持3个月,在这种声音的刺激下,宝宝就会排尿了。且应逐渐养成习惯,宝宝吃完奶后10分钟可把一次尿,以后可每隔1~1.5个小时再把一次尿。每次把尿时间不超过1~2分钟,时间太长的话,宝宝会不舒服,甚至会产生反感情绪。
如果宝宝三个月大还没有排便习惯,妈妈就要训练他建立起这种习惯。可以选择一个较空闲、固定的时间,每天训练宝宝。建议选择在饭后30分钟以后,如清晨喂奶或者晚上喂奶后,让宝宝排便。如此连续执行15~30天,即可让宝宝养成习惯,但注意不要随意更改训练时间。
坚持经常给宝宝洗澡
满月后,妈妈可以把宝宝完全放在浴盆中,但要注意水的深度不要超过宝宝的腹部,温度要保持在37.5~38℃。如果没有水温计,妈妈可以用手腕或手背试一下,感到热但不烫的时候,就可以了。感到不热或是温的就说明水温不够。通常情况下,试水温不要让爸爸试,爸爸皮肤较厚,往往把水温定得偏低。洗澡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要超过15分钟,以5~10分钟最佳。不要每次都使用洗发剂,一周使用2~3次就可以,更不要使用香皂,一周使用一次宝宝沐浴液就可以,一定要用清水把浴液冲洗干净。
冬季最好每天都洗澡,夏季一天要洗2~3次。如果天气炎热,宝宝出汗较多,随时可以给宝宝冲凉,至少要给宝宝皮肤皱褶处洗一洗。
在洗澡时应该注意:
不要把水、洗发剂弄到宝宝耳朵、眼睛里。
虽然这时宝宝的肚脐已经长好了,不必担心感染,但如果肚脐凹槽过深,也要用干毛巾把肚脐凹槽内的水吸干。
洗澡时一定不要对着风口。
洗后,要用干爽的浴巾包裹全身,用干爽的毛巾包裹住头,等干后再穿衣服。不要用毛巾擦掉身上的水后马上就穿衣服,这样容易使宝宝受凉。
防止宝宝抓物入口
每天要给宝宝多次洗手,并洗净宝宝可能抓到的东西,因为宝宝会将他所能拿到的一切东西都放入口中。这是一种先天的生存本能,叫觅食反射。宝宝的手和眼未协调之前,看到的东西抓不着,大人放在他手中的东西很快不由自主地又放手扔掉了。宝宝只要无意中抓到东西,马上就会放入口中啃咬,看它能不能吃,这就是生存本能。大人应将宝宝身旁的不洁之物统统收去,而且经常更换床单,每天清洗玩具,不能洗的玩具不要让宝宝够到。要特别注意的是,大人床上不宜放一些危害婴儿的物品。妈妈的化妆品、桌上的药瓶、热水瓶及圆珠笔、小刀、小剪子等都应藏好。三个月前后的宝宝虽然手还不太灵活,但看到什么都想抓,抓到后会马上放入口中去啃,一般直径小于2厘米的小东西就会被吞下或者噎着。
宝宝放东西入口是一种探索行为,它会用嘴去啃啃,看看能不能吃。有时会把东西翻过来转过去地啃,知道真的不能吃才罢休。在宝宝抓物入口的几个月内要注意卫生和保障安全。不要因为宝宝抓物入口就禁止他拿东西,甚至用手套把他的手指包起来,限制或剥夺他手上技巧的发展。家长可以给宝宝一些专供啃咬的用具,如咀嚼环等。
宝宝眼睛的护理
婴儿的眼睛十分娇嫩、敏感,极易受到各种侵袭,因此需要小心保护,这样孩子才能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保护宝宝的眼睛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眼部清洁,防止疾患感染。每次洗脸时,可先擦洗眼睛,如果眼屎过多,应用棉签或毛巾沾温开水轻轻擦掉。宝宝的毛巾洗后要放在太阳下晒干。
第二,宝宝的手要保持清洁,不要让宝宝用手去揉眼睛。如若发现宝宝患眼病,要及时治疗。
第三,防止强烈的阳光或灯光直射宝宝眼睛。宝宝室内的灯光不宜过亮。到室外晒太阳时,要戴遮阳帽以免阳光直射眼睛。
第四,防止锐利物刺伤眼睛及异物入眼的情况,宝宝的玩具要没有尖锐棱角的。要预防沙尘、小虫等进入眼睛。一旦发生异物入眼的情况,可滴1滴眼药水刺激眼睛流泪,将异物冲出来。
宝宝耳朵的护理
听觉功能是语言功能发展的前提。如果耳朵听不到声音,就无法模仿语音,因而也就无法学会语言。为此,必须保护好宝宝的耳朵。下面有几点需要加以注意:
(1)慎用药物 链霉素、青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是能够引起听觉神经中毒的抗生素,这些药物会导致耳聋,即使非用不可时,也应按医生嘱咐少用。
(2)防止疾病发生 麻疹、流脑、乙脑、中耳炎等疾病都可能损伤婴儿的听觉器官,造成听力障碍。因此,要按时接种预防这些传染病的疫苗。
(3)避免噪音 宝宝听觉器官发育还没有完善,外耳道短、窄,耳膜薄,不宜接受过强的声音刺激。各种噪音对宝宝都不利,会损伤宝宝柔嫩的听觉器官,降低听力,甚至会引起噪音性耳聋。
正确使用空调
要预防宝宝得“空调病”。“空调病”主要表现为易疲倦,皮肤干燥,手足麻木,头晕,头痛,咽喉痛,胃肠不适,大便稀溏,食欲不振,经常腹泻,反复感冒等。以下方法可以避免宝宝得“空调病”。
若长时间待在空调环境中,应定时给宝宝做做运动,活动活动身体。
妈妈坚持每日给宝宝用温水洗澡,揉搓全身。
避免空调风口直吹宝宝。
室内外温差要缩小。通常情况下,在气温较高时,可将温差调到6~7℃,在气温不太高时,可将温差调至3~5℃。
定时通风换气。最好每4~6小时就关闭空调一次,并打开室内门窗,让空气流通10~20分钟,使室内换上新鲜空气。
进入空调环境后,应适当增加衣物或用毛巾被盖住宝宝的腹部和膝关节,因为宝宝的腹部和膝关节最易受冷。
不要让宝宝在空调车内睡觉,因车内空间狭小,宝宝容易出现缺氧、呼吸困难的情况,甚至可能会引起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