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思想
中国的茶道融合了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精华。其中儒家思想是主体,它在为茶道注入中庸仁礼思想的同时,倡导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清新、达观、热情、亲和与包容构成了儒家茶道精神的欢快格调。佛教思想体现在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茶中体味苦寂,在茶中融入佛理禅机。道家的学说讲究对生命的热爱、对永恒的追求,其崇尚朴素、自然、真美的理念赋予了茶道灵魂。
儒家思想:中庸和谐
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时代,它作为一种精神,在不同朝代的更迭、发展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生命力。茶文化吸收了儒家思想的精髓,特别是中庸之道,形成了其自身的特点。
【饮茶修养的最高道德——中庸之德】
何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至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待人接物要不偏不倚,调和折中。中庸思想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是一种理想的、完美的德。陆羽所说的“茶德”,是说茶人将“中庸”反映在茶事上,即茶可以德行道。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比较建茶与江茶后说,“建茶如中庸之为德,江茶如伯夷叔齐”,从而将“中庸之德”赋予建茶。这是朱熹对茶道的生动阐述,也是对茶德的全新诠释。
【茶文化中的“和”之美】
儒家追求和谐,主张“中庸之道”。“和”在古今茶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杜耒有“寒夜客来茶当酒”之说,这是“和敬”的范围;袁枚在《试茶》中写道,“几茎线槽含虚清”,说的是和清。
【完美的人格思想—仁】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它体现了儒家对人格进一步完善的追求,这也是中国茶文化的追求。茶历来被视为清洁之物,从采摘、制作到烹煮都要十分纯净。正因如此,茶品往往被比喻为人德。古代对“君子仁人”的正直、清廉、公正等品行极为推崇,而这种“君子之风”与茶性完美融合,人们沉浸在茶的色香味中时,亦可托物寄思,升华人格。
茶文化贯穿着儒家思想:茶事活动的环境和所使用的器物应当“朴实古雅去虚华”;从事茶事活动的心态应当“宁静致远隐沉毅”;泡茶的方式应当“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同时茶文化也主张在品饮的过程中营造和谐的氛围,通过品茶活动清醒地审视自己、认识他人、沟通思想、提高修养。
道家宇宙观:清静无为
道家为中国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赋予了中国茶道灵魂。同时,道家对生命的热爱和崇尚自然、朴素、纯真的美学理念都对中国茶道产生了积极影响。
【道家“长生观”】
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承认万物的总根源“道”的永存,同时也暗示了生命可以长生不死。道士们认为,想要“羽化成仙”,必须服用含有“生力”的食物。茶文化正是在这一点上与道教发生了原始的结合。陶弘景在《茶录》中说:“茶荼轻身换骨,丹丘子黄君服之”,将茶和道教的得道成仙的理念相融合。
【道家清静无为的养生观】
道士常常把健康、长寿归结于人类的生命运动,信奉只要用积极的养生心态就能改变先天的体质。茶有利身心的特质和道教的养生观相契合。道家崇尚朴素自然、清静无欲,而茶只有在宁静的环境下才能品出真味,才能获得品饮的喜悦。因此,道教与茶文化在“清静”上便有了共通点。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在茶道中表现为人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以及对“道”的体察和认识。茶人们在品茶时寄情于山水、忘情于山水、心融于山水。在茶人眼中,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沙、一草一木都显得格外可爱、格外亲切。在自然的幽静氛围中,茶人从茶壶的水沸声中去感受自然的呼吸,以“天性自然”的本性去接近和契合自然,从而彻悟茶道、天道和人道。
《茶经》将茶事活动升华为一种艺术,将茶人精神与自然统一起来,并总结出了独具特色的“煎茶法”:炙茶、碾末、取火、选水、煮茶、酌茶。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反映出利用自然为生存服务的内涵,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融合。
佛家本心:净心自悟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大约在两汉时期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传播和发展,进入隋唐后达到鼎盛。而中国茶道恰恰也是兴起于唐朝。中国茶道的创立者——茶圣陆羽,自幼被智禅大师收养,在竟陵龙盖寺里诵读佛经,成年后又与诗僧皎然相识,并结为了忘年交,从此“生相知死相随”。陆羽在《茶经》和《陆文学自传》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及对僧人嗜茶的记载,如《茶经·七之事》中的“单道开饮茶苏”、“法瑶饮茶”等。可见,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茶禅一味】
禅宗的坐、禅、定是茶与禅宗结缘的契合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 其一曰“苦”。禅宗认为,只有通过修习佛法,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才能从“苦”中解脱出来。茶有着“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口感,也有“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的功效,由这些特点引发的联想能帮助人们在修习佛法时理解“苦谛”,参悟人生。
■ 其二曰“静”。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而静也是修习中国茶道的必由之径,中国茶道“四谛”为“和、静、怡、真”,茶人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坐忘、涤除玄鉴、澄怀茶味的必由之路。
■ 其三曰“凡”。“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茶道本身正是从细小的生活琐事中演化出来的,这种从细微处着眼参悟天地万物之奥秘和人生百态之哲理的方式,与佛教通过打坐参悟佛法的主张不谋而合。
■ 其四曰“放”。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而品茶时,也需将一切凡俗事务放在脑后,这样才能放松紧绷的神经,释放被束缚的心灵;才能涤荡心性,澄澈灵台;才能感受那淡淡的茶香,领悟到与禅机一味的茶道真谛。
【茶有“三德”】
佛家认为茶是一种修养身心的饮品,并认为茶有“三德”:
■ 不眠。坐禅要求身正背直,不动不摇,内心要清净,达到身心“轻安”、内外一体。坐禅一坐就是数月,僧人难免疲劳倦怠。而茶具有提神醒脑的特性,因此坐禅修行中“唯许饮茶”。
■ 助消化。饭后坐禅,易引起消化不良,饮茶能生津化食,助消化。
■ 不失。佛教历来提倡禁欲、禁酒、戒荤吃素,而茶汁性淡,饮茶能养成清雅、简朴的性情,帮助控制情绪,精心修行。
茶仙子语录
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苏东坡
一勺励清心,酌水谁含出世想。半生盟素志,听泉我爱在山声。——招隐寺内茶联
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走东西。——洛阳古道一亭内茶联
一卷经文,苕霖溪边真慧业。千秋祀典,旗枪风里弄神灵。——江西上饶陆羽泉联
茶人修养的最高境界:精行俭德
“精行俭德”是陆羽对饮茶人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也是他衡量茶人思想、品德、行为、信念等的最高标准。陆羽在《茶经》中将简单的品茶升华到了精神层次上。
“精”
“中不精者心不治”,这是《管子·心术》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告诉我们做事要专心,要精益求精。凡事怕认真,做事如果专心就一定会无往不利。茶圣陆羽也用一个“精”字说明了茶事的各个方面都要求达到的标准。“茶有九难”包括:“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从种茶、制茶、鉴别、煮茶器具的选用、火候的掌握、水的煎煮、烤茶的讲究、饮时的程序等,无不要求精心而作,要想品饮茶的真香,唯有对“九难”都要达到精益求精才行。
“行”
“行”是陆羽茶经的重要方面,有两层意思,一是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为,如品行、操行等;二是实际地去做,如行茶道等。陆羽认为,一个品格高尚、坚守操行的茶人,其行茶事、品茶论道是非常合适的。
“俭”
《易·否象传》说“君子以俭德避难”。可见“俭”是一个人的精神品质,而不仅仅是行为。陆羽将“俭”作为约束茶人行为的首要条件,以勤俭作为茶事的内涵,反对铺张浪费的茶事行为。他在《茶经·七之事》中列举古代茶事时说,晏婴身为宰相,一日三餐只有粗茶淡饭;扬州太守恒温性俭,每宴饮只设七个盘子的茶食。
“德”
陆羽对茶人在茶事内外的所有品行都有要求。陆羽认为,具有君子性情的品德高尚的人,具有仁爱、善行的道德品行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人。在陆羽的诗中也体现了这种主张: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嫌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