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与调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的时期,2010年的信息化发展报告确定了以转型与调整为主题,力图从应对危机和危机后复苏增长过程中,实证性阐述信息化的作用和表现。

2009年是我国通信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年初我国3G牌照发放,带动了新一轮通信业投资增长和发展转型,一系列新业务萌生并发展,为应用深化和扩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互联网用户达到3.84亿,电话用户超过10.7亿户。2009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产出和出口出现了负增长,大量企业经营困难,一些企业停产倒闭,增长率大幅下滑。2009年4月,国务院及时颁发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相继制定了出口退税、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半导体照明产品财政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呈现企稳向好态势,出口在年底恢复快速增长。围绕应对金融危机和发展转型,许多企业认识到信息化对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加大了信息技术的投入,一些企业提出了从企业信息化向信息化企业转变,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出新步伐。在国家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的政策下,电子政务迈上新台阶,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科研教育、家居生活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快。新典型、新经验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回溯危机成因和推动发展转型时,信息再次成为一个焦点: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整、不及时、不准确使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两只手”同时失灵,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重要原因;宽带网络、物联网、智慧地球、基础设施智能化成为危机后转型的重要方向。这样做,是否抓住了历史演进的本质?推进发展转型,应该从历史演进的生产力体系和方向看这次危机所展示的文明演进本质。如果重温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学者奥汀格关于材料、能源、信息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三种基本资源的论断,重读世界著名的工商业史大家钱德勒编的《信息改变了美国,驱动国家转型的力量(A Nation Transformed by Information, How Information Has Shaped United States from Colonial to the Present)》,对理解信息化在发展转型中的作用,无疑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

钱德勒编的这本书,讲述了美国从殖民地时代发展到今天,信息基础设施的演变和信息资源的利用在国家发展和转型中的作用,因此译为《信息促使国家发展转型,信息决定着美国从殖民地时代走到今天的过程》,可能更符合本意。书中的一幅画深深地震撼了我。1872年,美国画家约翰·盖斯特的作品《美国的进步》展现了美国在从殖民地国家推进工业革命100多年取得的巨大进步,而其精辟之处在于盘旋在西进洪流上空的女人,她的右手拿着一本书,左手牵着一根电报线,象征着信息迅速传遍大地,揭示了在美国工业革命进程中信息和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信息改变了美国,驱动国家转型的力量》第85页)。

分析18世纪中期到21世纪初250年发展历程,美国之所以替代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成为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钱德勒通过这本书试图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那就是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比其竞争对手更重视信息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作用。实际上,在美国崛起的过程中,美国在信息和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相对优势远远超出产业、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从珍妮纺纱机、蒸汽机、电机、机床到铁路、公路、远洋运输等主要的工业革命成果和工业社会基础设施,都是英国或欧洲发明、实用,领先于美国,英国为保持其技术领先地位,在工业革命早期严格限制技术工人、技术和机器流出英国。而美国到18世纪末主要的工业品还依靠英国供应。同其他国家一样,美国工业革命也是从棉纺工业开始,而第一家棉纺厂就是来自英国具有技术知识又有管理经验的移民斯莱特建立的。但是,在信息领域,美国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先见之明。在工业革命一开始,“美国人对信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美国人“期望建立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其主导原则是信息资源的丰富与竞争,而不是稀缺与垄断”(《信息改变了美国,驱动国家转型的力量》第54页)。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则,美国从建国开始,就着力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在工业革命的早期,邮政系统在美国的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到1828年,美国共有7500个邮局,平均10万居民拥有74个邮局,而同期英国每10万人只有17个,法国10万人才有4个,如果考虑美国远比英法广袤的国土,更应该惊叹这一成就背后的决心和毅力。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美国只有在邮政网络这个方面是追赶并快速超越的,而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互联网这一系列改变人类信息获取、交流和利用的历史事件中,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既是发明者,又是发展利用最快,普及最广的国家。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从19世纪初开始,就特别重视信息和信息技术在企业和公共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随着铁路、公路和制造业的发展,企业规模和经营范围日益扩大,企业的管理需要更加清晰的流程和更加系统、及时、准确的信息。以泰罗制为代表的系统化管理思想其背后的生产力表征就是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设备:用于记录的制表机、打字机、穿孔机、出勤记录卡,用于计算的加法器、计算器、会计制表机、薄记机、防篡改支票打印机,用于存储的立式文件柜。1900年,打印机的销售达到15万台,会计制表机成为人口普查、大型企业的必备工具,打印机键盘、制表机成为计算机的原型,穿孔卡片成为早期计算机的输出入设备。这些技术和应用,对提高美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对大规模生产和全国及跨国交易服务的有效管理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使美国成为计算机应用发祥地,成为信息革命的领跑者。

我们还应该看到,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信息的渴望和利用的需求,对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信息和信息技术为美国教育和科技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美国300年间,从殖民地国家成为工业时代的超级大国,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缘条件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精神等天然禀赋,更重要的是预见到并全力抓住了信息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建设并不断发展完善了信息基础设施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器。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发生时,美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教育水平、科研能力、基础设施条件、产业规模和水平远不如英国和其他几个欧洲大国,但在信息资源利用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超越了欧洲竞争者,并以此为基础,发挥了自然资源、地缘条件、人口构成等比较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成功实现弯道超车,在世界历史中创造了“美国世纪”,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美国是最大的赢家。

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指出:“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逐步到来,有别于以往工业革命的新型人类文明形态正在形成过程中。”世界正在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演进,中国正在努力实现华夏复兴的伟大理想,信息化是这次文明演进的带动力量,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和意义远超出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时代。2010年信息化发展报告正是于这样的历史关头,选择了转型与调整这个主题,从工业、农业、服务业各个领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全方位,从信息技术、产业、网络、应用、安全各个视野记录了过去一年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调整的积极进展。

我希望这一实证式的记录,对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加大推动信息化的力度,主动有效地向信息社会转型,起到积极的作用。

是以为序。

2010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