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才·青少年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基础篇:打好口才基本功,练就一副金口才(5)

变通是一种本领,一种艺术,关键在于审时度势,灵活掌握。首先需要根据各种信息作出判断,能不能变通,变通的条件具备不具备;其次需要选择变通的内容和方式,解决变通什么、怎么变通、如何变通的问题;再次需要把握变通的时机和操作,做到神机妙算,得心应手。因此,变通决非随意而为,其运用之妙是一种高超的艺术。

在人们做出的各种制度安排和行为选择中,总是存在着名义上如何和实际上怎样的两种情况,因而,形成了名义的结构和实际的结构。二者相互依赖,互为存在的前提,就像一个人和他的影子一样。名义结构具有统一的、公认的和显在的特征,起着某种框定和规制的作用。所谓名正才能言顺,所谓治世之道从正名始,都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实际结构具有多样的和隐性的特征,是真正起作用的东西。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一致之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因为,名实相符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客观的内在趋势,不是实际结构向名义结构靠拢,就是名义结构发生变化,采取符合实际结构的名义。但是,二者之间总是存在着不一致和不相符的情况,这就是矛盾,就是变化的根源。而且这种不一致和不相符的情况随时都在变化之中,就像你不能“两次跳入同一条河流”中一样。这种情况就给了人们行动以很大的自由,使得人们可以在名义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采取各种变通的方法,做出各种有悖于名义结构的实际安排。

5.把握好言而有信的艺术

齐国与鲁国历史上曾经是世仇,两国交战绵延,由于实力相当,一般不分胜负。齐桓公即位之后重用宰相管仲,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各项措施走在各国的前列,获得了巨大的实效。齐国的国力迅速增长,很快就把鲁国远远地甩在后面。于是齐桓公决定兴兵讨伐鲁国,为齐国报一箭之仇。

由于二国实力相距悬殊,齐国一战就打败了鲁国,于是双方决定在“柯”这个地方会集天下诸侯,召开一个和会。

会议当天,天下诸侯云集于柯镇,鲁庄王同意签署投降文书。正当鲁庄王提笔要签字时,鲁国将军曹沫突然冲到台上,从怀中掏出一把匕首劫持了齐桓公。

大家一阵慌张,齐桓公心中也十分紧张,他问曹沫:“你想干什么?”曹沫说:“你赶快把从鲁国夺去的土地交出来,否则,我要你的命!”说着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土地好歹是抢来的,再丢掉虽然于心不忍,但还不会痛彻骨髓,而现在曹沫用凶器逼着他,生命悬于一线,想来想去还是命要紧。

于是,齐桓公答应道:“可以,我答应退地。”曹沫一听这话,当即松开了他,一甩手把匕首丢到地上,退后三步,深深地向齐桓公鞠了一躬,转身便退回原来的位置上。一场风波就此平息了。

从柯镇回来后,齐桓公越想越生气:“鲁国人太卑鄙,居然在和会上安排刺客,让我在天下人面前出丑。我兴师动众好不容易才得到一些土地,他们派个刺客就要了回去,这不是污辱我齐国吗?我绝对不能履行约定。杀了曹沫,让这件事情死无对证,不了了之。”

于是,齐桓公把管仲找来,商量如何对待与曹沫的约定,他想毁约。管仲说:“您虽说是在遭到胁迫的情况下答应对方的条件的,但是当时您所面对的是天下的诸侯,您既然已经许下诺言,那就要严格履行,让天下人知道您是有信用的。如果您失信了,就会毁坏您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会让天下人唾弃的。这个损失可就要比失掉一块土地严重得多了。”

最终,在管仲的劝说下,齐桓公改变了主意,把夺来的土地又归还给了鲁国。

消息很快传开,天下的人们都对齐桓公赞不绝口道:“齐桓公真是个重信义、守诺言的君主。”从此后,有什么事都要他出面解决,许多国家都争着和齐国结盟。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齐桓公出尔反尔,又怎能服众呢?暂且不说服众,我想或许当时性命都难保了吧?所以,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一旦向对方承诺了一些事情,我们就应该尽力去践行它,只有这样,对方才会真心敬服我们。否则,即使当时被我们说服了,以后也会认为我们是在欺骗他们。这样的话,如果我们再要说服对方做另外的事情时,对方就不会轻易地相信我们了。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被中华民族所重视。诚信一词由“诚”和“信”两个单音字构成,许慎《说文》、班固《白虎通》两文中就以诚信两字互训,其含义既相区别,又紧密联系。

中国人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十分讲究信义,而杰出的政治家们也早就意识到了讲求信义的作用。所以,他们都不轻易许诺,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坚决执行,以此来博得天下人的信任。

齐桓公位列“春秋五霸”之首,他之所以能获得这一称号,主要是由于他的一系列行动被天下人所信任,各国的诸侯都愿意推举他为盟主。这其中就有他信守诺言、言出必行的行事风格的一份功劳。

诚与信有着密切的联系。诚是人内在的德性,信则是诚的外在表现。诚于中,必信于外。因此,诚与信联结为一个词,表述的是人们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的美德。诚信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诚实无伪、言而有信。千百年来,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道德要求,对于人际间的协作和和谐产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在做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时,常常会自己给暗暗自己鼓劲,使自己集中精力,使自我内部统一起来,这就是一种诚的功夫。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在的诚,也就没有一个内在统一的自我,其心灵是散的,外部表情也是散的,对外部信息的感应是淡漠的。这样一种心灵状态,做事不可能做得漂亮,与人相处不可能交成好朋友。《中庸》所说“不诚无物”就是这个意思。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总要与他人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言行来进行的。成于中必显于外。心有诚意,口则必有信语;口有信语,身则必有慎行。一个人能够长期地坚持以诚信来待人处世,就会形成诚信的人格。具有诚信人格的人,就会赢得人们的普遍信赖。自尊者人尊之,自敬者人敬之,自信者人信之,这是人际交往的必然规律。

一个人诚信与否,是以行为和时间来检验的。孔子曾讲,“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一个有道德的人,以己之心度人之心,自己诚信故而也相信别人的诚信。然而,人并不都是言而有信、言行一致的,因此要听其言而观其行。有的人自以为很高明,认为他人都很好欺骗,故而长于言而短于行。但是,人毕竟是不能靠欺骗生活的,当其欺骗的把戏被人们普遍知晓的时候,这种人就变成了孤家寡人,再也没有行骗的市场。童话中讲的“狼来了”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青少年为人处事应讲求诚信,诚信作为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对人们的共同要求。与他人相交往,自己首先要保持诚信。然而,正常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则需要双方或多方都讲诚信。如果双方当面说一套,背后另搞一套,相互间友好的关系不可能得到维持,两人更不可能成为朋友。彼此要以诚信相待,不因偶然事件而动摇,不因时光流逝而褪色,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诚信。

诚信作为一个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每个人都不可须臾而离,但是这也不能看成是绝对的。诚信是一个基础性的道德,它需要以正义的道德原则来统帅。一个人的为人处事,一言一行,都要以义为原则;义所当为则勇往直前,义所不当为则退避三舍。孟子曾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从大义出发,该说实话的时候说实话,该说“谎话”的时候说“谎话”,这并不妨碍一个人诚信的品格。

6.把握好沉默的艺术

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言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拥有一副好口才,能言善辩,应对如流,确实能够展示自己的风度、才干,获得交往的预期效果。

但是,在许多场合,滔滔雄辩、侃侃而谈的好口才却不一定能派上用场,甚至还会存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风险。这时,缄口不言——闭着嘴巴不说话,反倒更利于与人打交道,更能收到交往的预期效果,这就是要把握好不该说的场合。

在一个人情绪失控的场合下,任何方式的安慰都难以使当事人接受,倒不如等对方冷静下来,恢复了理智,再同他交谈为好。

有些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常常是喋喋不休,唠叨不止,殊不知这样正好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处于尴尬情况下,与其聒噪不停,甚至说出错话,倒不如保持沉默。宋代词人黄升在他的词中这样说道:“风流不在谈锋盛,袖手无言味正长。”这是不无道理的。

庄子曾经说过:“大辩不言”,“至人之用心若境,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意思就是说,最有口才的人,往往表现在善于闭着嘴巴不说话。其内心里却像镜子一样明亮,虽然清晰地映照着事物,但却对任何事物的来去不加以迎送。因此能够镇定自若地应接事物而不劳其心神,最终战胜事物而自己却无任何损伤。

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人际交往的效果,是不能笼统地以“说”与“不说”这一形式来衡量的。“说”与“不说”从表面看来,是两个互为矛盾的概念,就其实质而言,二者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获得最理想的交往效果。但从人的接受心理来看,从说话的场合来看,有时候“不说”却能收到“说”所不能收到的特殊效果。

“不说”,不是不会“说”,而是会说却不说。它是为了某种需要而有意为之的行为。也可以说是一种在特定场合下的办事、交际的策略。事实上,在特定场合下,它是一种更好的进攻方式。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管是哪一种“说”——聊天、座谈、辩论、询问、质疑、发言、讲课,等等。对言者来讲,都是以声音这一载体形式对听者施加刺激。这种刺激被听者感知以后,会迅速地产生理解上的反射,继而作出决断,促成自己应对的行为。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就是这种应对行为。于是,俗话中就有了“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之说。

反过来,交往之中如果本该说时却偏偏不说,这就等于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掩藏起来,让对方莫测高深,也就无从产生理解的反射。并且还会让对方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引起一系列的疑问和猜测:对方是默许、赞许、同情、反对、胆怯、恐惧、轻视、尊重、怀疑、动摇、铁心、抗拒?由于对方的不说,自己什么都无法知道,于是引起自身内心的不安、惶恐、烦躁,导致自信心的丧失,情绪的低落,意志的动摇,斗志的锐减。

思想观念的迥异,或追求利益的不同,往往在社会上形成一定势力的团体或派别。这些团体和派别之间不时发生摩擦或争执,甚至是针锋相对,你死我活的斗争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形式中,要尽可能地避于其外,就不能轻易地表露态度和心迹。否则,就很容易参与到其中,惹火烧身,自食恶果。

因此,在特定的环境中,你完全可以不必要说那么多的话,以你的沉默来表达不满,这会让他们感到不安,从而反省自己。通过这种毫不费力而又不伤和气的方法来达到目的,是真正明智的选择。

法国有句谚语,“雄辩是银,沉默是金。”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有些时候确实是沉默胜于雄辩。与得体的语言一样,恰到好处的沉默也是一种语言艺术,运用好了常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效果。

青少年朋友也应该掌握适时沉默的艺术,牢牢把握住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的度,真正做到,该开口时巧开口,该沉默时不开口。

适时的沉默像乐曲中的休止符,它不仅是声音上的停顿与空白,更是内容的延伸与升华。它是一种无声的特殊语言,是一种不用动口才的“口才”。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可故作“迟钝”未必不是聪明人,“迟钝”的背后隐藏着过人的精明。有人推崇一种“大智若愚”型的艺术——意在多听、少说甚至不说,显示出一种“迟钝”。其实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少开口不做无谓的争论,对方就无法了解你的真实想法;反之,你可以探测对方的动机,逐步掌握主动权。这时候的沉默,实际是“火力侦察”。

老一辈人总是谆谆教导我们:“话到嘴边留半句,不可全抛一片心。”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恪守着“言多必失,语多伤人”的古训,把缄默奉作练达的安身处世之道。今天,我们也应谨记这些古训,该沉默时一定要三缄其口。沉默,是一种态度;沉默,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沉默,也会为你赢得无数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