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父母向左走,我就向右走(3)
(1)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如果是出于孩子年龄小致使感情有冲动性、易变性的特点,家长不必担心,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辨别是非能力的增强,他们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会逐步改善。此时可帮助孩子提高认识,丰富知识,树立是非观念,使他们能够对事物的好坏、美丑、善恶进行鉴别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起相应的爱憎、好恶的情感。还要教育孩子学会克制违反社会要求的个人愿望,使自己的情感服从于社会要求,并且牺牲个人利益去维护集体利益。
如果有些孩子是属于神经兴奋和抑制不平衡,兴奋占优势而产生的冲动,家长可教给孩子一些克制情绪的方法,预防冲动的发生。如提醒自己“不要感情用事”,或强迫自己“考虑一下后果”,这样做可以使情感状态达不到爆发的程度。应该说,冲动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一个人的自我修养,因此家长可鼓励孩子陶冶情操,做一个讲道德讲文明的好孩子。
如果孩子出于好奇引起冲动办坏了事或搞坏了东西,家长不要打骂孩子,而要耐心地引导,讲清把东西损坏了是很可惜的,要求他们以后做事要细心、认真,并启发和帮助他们对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探索。
如果孩子是因为被娇生惯养导致的暴躁,容易冲动,家长应进行反思,变无原则的溺爱为有理智的严爱,在生活中做到既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又能对于一些无理的要求进行耐心说服,坚决制止,不一味迁就。此外在家庭中还要营造一种温暖、和谐、文明的环境,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大有益处。
(2)在掌握孩子情感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孩子的冲动行为
自然消退法:如孩子与伙伴吵架时,家长可以暂时不予理睬,让孩子们自己去处理,因为他们有时也会主动地和好如初。
冷处理法:如有的孩子出现“人来疯”现象,家长一时难以说服孩子,这时可采取冷处理,不理他,等客人走后,再对他实施适合的教育。
转移注意力法:如两个孩子因争一个玩具而哭时,家长可用另一游戏转移其注意力,他们立即会破涕为笑。
(3)尽量做到使孩子在合理范围内有充分表达情绪的权利
孩子能够充分地、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孩子心理发育基本健康的标志。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情绪、表达方式难免会有偏颇,有时会发生对自己和他人都不利的情绪过激现象,例如孩子因发脾气与别的孩子争吵打架,可能伤着自己和对方;冲着长辈和老师发脾气则是不礼貌的行为;或者脾气上来碰头捶胸、摔砸物品等都是不合情理的。遇到这些情况时,父母不应视而不见,而要采取一致意见进行严厉制止,让孩子知道发泄情绪也应有一定的界限,自己发泄情绪不应损害别人的利益和损坏物品。尽量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告诉他遇到问题时要讲道理,说原因,而不要动不动就闹情绪、发脾气。
(4)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孩子情绪易冲动,经常给别人或自己造成麻烦,他们常常打架、争吵、自以为是。大人们往往认为这是孩子不成熟或道德发展不良的表现,而事实上,冲动除了个人因素外,还与家庭生活环境、文化因素的影响有关。所以要改善孩子的行为,家长应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父母对孩子比较粗暴,动不动就训斥孩子,孩子对各种事情没有任何解释和发言权,这样会使孩子减少或缺乏学习用语言正确表达情感的机会,也就有可能最终学会粗暴待人等不良习惯,这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消极影响,不利于孩子以后的生活和事业。
家长对孩子的管教要一致,在爱中还要有要求,使孩子懂得为所欲为的做法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同时家长要有修养,要善于调控自己的举止行为,遇事时不要太冲动,要好好商量,坚持正面教育,改变那种动辄打骂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你的行为中学会如何待人处事,要时刻掌握用冷静理智的态度来对待孩子。
另外,一定要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经常与小伙伴交往,学会用冷静、谦虚的态度去对待发生在身边的一切矛盾。长此以往,就会形成理智而冷静的人格特征。
总之,随着神经系统的发展和心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成人的正确教育,孩子自制力逐步发展,他们的冲动行为是会相对减少的。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颗钉子。
第一天,男孩钉了37颗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得多。终于有一天,他一颗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颗钉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好像这些钉子洞一样,永远都无法平复。”
一个聪明的人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多小朋友遇到问题时,只会一味地急躁,不会停下来思考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甚至还责怪老师或者爸爸、妈妈,其实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培根曾经说过:“容易激怒是一种卑贱的行为,受它摆布的人往往是生活的弱者。”那么该如何教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1)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受到无法避免的痛苦打击或者挫折时,长期沉浸在痛苦之中,既于事无补,不能解决问题,又影响自己的学习,损害健康。所以父母应该教导孩子尽快地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那些有意义的事情上去,转移到最能使孩子感到自信、愉快和充实的活动上去。
(2)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对事情作出新的解释,以跳出原有的框子,使自己的精神得到解脱,把精力全部集中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上。
(3)“化悲痛为力量”
把负面情绪引到积极的、有益的方向,使之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和价值。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一种良好平静的自我心态,就是主宰自我的一个基础。培养孩子自我克制的能力,培养理性地思考和判断能力,是他们今后能够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如果一个人想光荣地、和平地度过他的一生,他绝对有必要学会自我克制。
5.不要以命令的口气和我说话
家长对待孩子,要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并了解孩子的看法,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达达,不要吵了!”
“达达,把电视关上,”
“达达,睡觉去!”
“达达,去洗碗!”
“达达,去写作业!”
……
达达在梦中被这些声音吵醒,揉揉眼睛,他多想推开门对妈妈说:“你们不要总是命令我这样那样。”
现代观念认为孩子是发展中的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向周围世界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处于主体地位,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应培养富有创造性和主动精神的孩子,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提高和成长,因此,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激励孩子、诱导孩子是成功的教育方法,强迫责令,以成人为中心,往往使孩子被动,收不到好效果。命令的方式应慎用,绝对不能滥用。喜欢下命令的家长总是强迫孩子做事情,不但不能引导和影响孩子具有良好的习惯,反而会有很多弊端:
(1)易造成亲子隔阂
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话,殊不知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命令式的口吻会使孩子产生极强的逆反心理。或许在年龄小的时候,他们还因害怕你而被迫遵从,但是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逐渐强大,这种逆反心理表现的更加强烈。这个时候,如果你还采取命令的口吻,他们感觉到这种口吻的气息后,就会产生封闭式的抵制,置你的命令为过耳秋风。
(2)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精神和创造力
命令只是一种单向的沟通方式。对于命令,一般我们只能采取遵从和反抗两种态度而已。被命令的孩子通常都会对于命令有种反射性反应,那就是“因为这是命令,所以我才要做”。因此,不管你说多少次,他都不可能自动自发去做。因为那不是他经过思考、内化之后才采取的行动所致。
教养孩子应该要采取双向的沟通方式以及让孩子做决定的方法。如此才能达成教育的目的。因为孩子对于自己决`定的事会拼命努力去完成的。而身为父母的我们,则扮演帮助孩子做决定的配角即可,不必喧宾夺主去替孩子做决定。
因此对待孩子,尽量采取公平、平等、协商的口吻,千万别利用命令来压制他们。
(1)有事多商量
比如提醒孩子该做作业了,可以这样说“到时间了,你是不是该做作业了?”而不要直来直去地说“别看电视了,快去做作业!”再比如请孩子给家长做一件事情,可以这样说“你能帮我把那件衣服拿来吗?”而不是“把那件衣服给我递来”。如果孩子帮你做了,你还要记得说一声“谢谢”。这样,孩子就会感觉你很尊重他,心情会很愉快,而且也很愿意听家长的话。
(2)有错多引导
家长对待孩子,要像对待成人一样,不要有一点错就板着脸指责他,而是应该委婉地指出来,尽量避免伤害他的自尊心。如孩子的作业字迹太乱,家长可以这样说:“你做作业的速度挺快的,真不错。不过,要是能再把字写得整齐好看一点就更好了!我相信你要是认真写,一定能行!”
家长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会越自尊,越是自尊,他就会越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便赢得别人的尊重。因此,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反而会比赤裸裸的训斥效果要好得多。
当然,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对待,对于孩子的坏品行、坏习惯等原则问题,父母不必委婉,但也不可采用训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严肃地与他谈话,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并订出一些惩罚措施。这样的态度比打骂责备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3)给孩子以充分的尊重
即使再小的孩子,也是应该得到尊重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罗达·邓尼说过:“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人的习惯。”可我们却常常忽略这一点,总认为他还是个小孩子,不懂什么!在潜意识中,有的家长可能会认为他是我的孩子,我有权也有责任管他的一切。殊不知,这样不仅会阻碍孩子的成长,而且常常伤害了孩子的自尊。长此下去,不仅会影响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甚至还会使孩子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美国人教子十二法则
(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3)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4)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5)声言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6)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是巨大的。
(7)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8)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9)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10)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12)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回家。
6.我们不需要沟通
家长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是家庭教育的基础,良好的沟通能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也会取得整个教育的最佳效果。
现在,一些家庭里,孩子和父母形同路人,彼此极少沟通。父母不禁感叹:“孩子为什么不和我们说话?”
也有父母纳闷:孩子感情咋就那么淡?
田先生平时工作很忙,他和儿子说话越来越少。眼看着儿子就要中考了,田先生想抽出时间多陪陪儿子。可儿子反应很冷淡,对田先生的主动提问也是敷衍了事。田先生清楚地记得几个月来,儿子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竟然是:“爸,给我点钱。”“现在的孩子怎么了,难道我们父子关系现在只剩下金钱了吗?”田先生无奈地说。每天不到六点就起床做好早饭,看着孩子上学后才匆忙去上班,下班后顾不上喘口气又是洗洗涮涮。
段女士一天的精力大部分放在她正在上高一的女儿身上。除了一些生活中非说不可的话,从小活泼好动的女儿面对母亲时显得很“内向”,而女儿和同学打电话时却滔滔不绝。这让当妈的段女士既羡慕又生气。她说:“我为她付出了那么多,到头来还比不上她的同学。”
孩子心声:父母管得太多!
随机调查了几名十几岁、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他们普遍表示自己和父母缺乏沟通,有时候会出现长时间不说话的现象。
一名初二的男生说,他的父母根本不了解他内心在想什么。他平时和父母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有一次,我和爸妈提到了一个明星,他们就觉得我心思没有放在学习上,把我大骂一顿。”从此以后,他在家里变得沉默寡言。许多学生说,父母在家要么很少耐心地和他们说话,要么就是唠叨。“父母唠叨起来就像《大话西游》里的唐僧,让人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