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控制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中国人行为心理特征VS现代企业控制力管理(1)

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统治、严苛政策的高压让某些国人“修炼”出了活络的脑筋。他们很难管理,也很难对付,他们顺而不从,表面上装得唯唯喏喏,但暗地里却喜欢投机取巧;他们不喜欢单一而机械的衡量标准,喜欢从整体和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寻找合理的平衡点……管理中国人,就要“知己知彼”、因人而异地实施符合中国人心理特点的决策和管理行为,方能更好地做好管理工作。

集权管理与现代民营企业家族制管理

民营企业的管理者是很容易专制的,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一个专制的集权管理者。这实在不是某些管理者有意而为之。推本溯源,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农业文化、宗法文化和封闭文化、专制文化为基本内容构建起来的。高度发达且源远流长的封建制度使得这一文化积淀深厚,发展充分而影响深远。

集权管理的历史背景及危害

中国长期实行集权管理的历史根源在于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以个体家庭为基础,并附着于一定面积的土地上,相对封闭,自给自足,自成一体,每个家庭都俨然一独立王国。这样一来,就必然在政治上导致君主专制。那么,沿袭下来,管理者的专制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家天下皇权有一些本质特性。一是皇权神圣不可侵犯,下不可以犯上,臣不可以弑君,否则就是乱臣贼子,必须加以天诛地讨,以正典刑;二是拥有统治一国,包括统治社会之权;三是皇权的绝对性,皇权决不可以让渡,决不可以分割;四是皇权封闭,皇权所能到达的一切地方,即是一己之私的分内之统治,他人不得干预;五是法律为一朝一姓之私法,非天下之公法,以之绳正天下,但专制者一人不受法律的约束;六是皇权的专断,不受监督也不负责任,有权力而无义务。中国家天下形态及其特性直接影响国民本体的存在和国民性的形成,其间的转换关系,是专制权力对全社会的从严控制。

一般而言,作为社会基本成员的国民是社会的主体,国民组成了社会。如果国民享有主体的权利和自由,得以独立的活动,社会也可能有独立发展的形态,表达正常的群体组织功能,为其成员的福祉和进步起推进作用。对于政治权力,这样的国民和社会首先考虑的不是它的有效性或较大的实现程度,而是看其是否附合于社会存在的目的。这是一个常态社会里人民、社会同政治的关系。我们说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畸形的,道理就在于那时的政治里,人民和社会既不是主体,也没有独立的存在,而是专制权力意志实现自身的产物。这就是说,国民和社会是按专制者的目标来塑造的。

在家天下专制政治权力范围内,专制者对人民、政治对社会有占有之权,有统管一切的权力。“光有天下”、“大有天下”、“君临天下”、“天生蒸民而树之君”,说的都是王权和绝对皇权对人民、对社会的主权领有。专制者是人民、社会的主宰者,有掌控一切的地位。一人为主,天下为客,社会与人民被置于客的地位。主客之间界限攸分,甚于鸿沟。专制君主自称余一人、朕;其统治天下叫做御宇、御国、御极,把天下当做马来驾驭。于是派生了一系列专用名词:御旨、御用、御览、御驾、御道、御医、御膳等等,不一而足,都是专制者绝对权力的体现。专制君主对人民、对社会的主从、领属关系,不仅表达了其法力无边的主权、占有权和统治权,而且利用这种主客界限的分属,巩固自己的权力,削弱并控制人民、社会的行为和力量。

对于专制者个人而言,他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人民和社会的任何积极的活动,都是对专制统治的危害。以一人之力对付全社会,对付所有社会成员的活动,专制者不会高枕无忧,而必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其有效的控制手段是严明主客界线,使之泾渭分明、黑白不乱。这种主客界线是绝对的。不仅主与客、主与从、主与奴、占有和被占有、支配和被支配、统治和被统治判然有别,而且决不允许客的一方即人民、社会按自己的意志自在自为,或参与主的一方的活动。主的一方,作为权力所及的统治内容,在史书里叫做“人君之事”,又叫做国体、国本,决不容许他人干预、扰乱。否则就被视为大逆不道,罪在不赦。

而专制制度的优势也很明显,它把人民都装进国家这个笼子里,只有统治者是掂笼子的主人。因而统治者能够把广大分散弱小的农民组织起来,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创造庞大的帝国,所以说“专制制度”是人类社会第一个伟大发明。中国的大汉王朝,大唐王朝,大清王朝,西方的罗马帝国,都是明证。所以,中国封建社会无论是统治者,还是领导者,甚至是管理者,都容易成为一个专制者。

专制制度的弊端不容忽视,它带来的恶劣后果更是不言而喻的。由于中国专制制度的特征是中央集权,皇帝掌握绝对权力,口含天宪,言出法随,便难逃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规律,纵然是天纵之圣,也必然会“善小而不为,恶小而为之”,落个国破家亡的悲惨下场。“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黄宗羲语)。秦隋两朝,二世而亡;梁武帝唐明皇及身国衰;历代各朝,一统天下后都败相早现,过中即衰。专制制度的弊端既危险,又巨大。

由封建礼教范畴中的“三纲五常”礼制引申出的长官为尊的“家长制”文化观念,成为民营企业长期发展的障碍之一。在封建社会里,整个国家从上到下形成了完整的“家长”式统治:皇帝是全国的“大家长”,各级地方官员则是以“父母官”自居而成为“中家长”或“小家长”。所有黎民百姓则是这个大小家庭中的“子女”。“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的不平等关系。这一文化取向在民营企业管理中,给家长制和一言堂作风滋生和蔓延提供了观念支持。在一些民营企业里,某些管理者专横跋扈,颐指气使,权力不受限制,思想一贯“正确”。即使是正常的工作部署安排,也要摆出居高临下“作指示”、“发命令”的威严来。而下属只能对他惟命是从,严重的甚至形成人身依附关系,这必然将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利弊分析

家族式管理模式是经济发展史上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那么,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利弊究竟何在呢?

家族式管理模式的优点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企业主及其家族成员具有以感情为纽带的“向心力”,企业上下团结一致,能围绕着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共同奋斗。

第二,企业主及其家族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降低了企业内部的管理交易成本和监督、代理成本。

第三,企业创建之初,当资金不足时,企业主家族内部的集资可以解决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第四,企业的产权、经营管理权、决策权高度集中在企业主及其家族成员手中,集中决策比较灵活的特点可以使企业快速敏锐地抓住发展的机会。

第五,企业主及其家族成员之间存在共同的利益,家族式民营企业内部的信息封闭,有利于企业行动的保密性,不给竞争对手有机可乘。

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技术进步速度加快,家族式管理的局限性就越来越突出。

第一,家族式管理模式导致民营企业战略决策失误。战略选择及战略决策制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与未来。企业规模的扩大,使管理半径越来越宽,远远超出了家族成员的管理能力,企业发展的领域和天地发生着根本的变化,无论是从技术、产品,还是从市场、融资等方面,均超出了企业主本人或家族成员所拥有的经验积淀和知识准备,并且管理者学习的速度又远远落后于企业发展的速度,而管理者经验和知识的折旧速度却又远远高于企业的变化速度。由于企业采取家长式管理模式,凡事一个人说了算,缺乏来自内、外有效的监控、反馈和制约,使得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

第二,家族式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短期投机行为严重。投资的正确与否对一个企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严格地说一个企业要进行投资行为时,首先要对投资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与防范,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做出理性的决定,这样投资不仅对资金的运作与市场占有具有先前的预见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对经济变化的大趋势有一个宏观的认知,从而使企业能够稳定发展。但综观民营企业,由于企业的命运同家长的个人命运联系得过于紧密,家长怎么想,企业就怎么干。而一些家长的经营思想观念落后,只知道单一追求利润,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期的规划和理性的战略思考。考虑和判断问题简单、偏激、随意性大,做事虎头蛇尾,不扎扎实实打基础,迷信公关、点子、广告战等,生硬地制造市场需求,虽然短期可能会有很强的市场爆发力,但却难以持久。

第三,企业投资主体的单一制约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展。没有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很难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在民营企业中,企业资本绝大部分来自于个人资本。所以企业产权通常是封闭的,这也缘于传统观念,中国人大都习惯于家长制,个个都想当老板能够说了算,“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肥水不流外人田”,不愿让外界参与企业的经营,以达到对企业的占有权与支配权。在这种投资主体单一的情况下,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的再投入,同时,由于融资门槛太高,抑制了民营企业大规模的融资和投资活动,大大束缚了企业的继续扩展。

第四,人才机制的传统性,限制了企业对人力资源选择的范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有些民营企业家尽管口头上说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际上灵魂深处却更加相信经验,对知识和人才缺少强烈的需求。他们认为企业是自己独自打下的天下,企业的发展、壮大是凭着自己和家族单方面的努力,而不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员工共同奋斗的结果,这必然影响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的封闭性和不规范性,使得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引进具有排他性,以致那些具备管理与技术能力的人才游离于信任圈子以外无法被任用。

在这些不利因素的作用下,家族式管理在大型私营企业中,若没有建立强有力的信息系统作为家长战略决策的支持,家长将失去实质性的权威地位,这时若继续采用家族式管理,将导致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大幅上升,由此增加了企业失败的可能性。

突破家族式管理束缚,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外部条件(市场、政策、环境)的变化,家族式管理对民营企业的瓶颈制约日益严重,体现在专业化分工与专业化管理水平低下之间的矛盾,加快资本积累、扩大企业规模与投资主体单一化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如何突破家族式管理的束缚,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

第一,实行产权多元化。“一股独大”虽不会影响企业发展,但个人的资产是有限的,只有产权放开,让企业接受外部的金融资产,这样才能发展得更快。如果没有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企业就很难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要想使民营企业产权实现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的出资人、创始者具有自我革命的精神,让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分享利润,吸纳他们的股份,形成所有权的相对分散,把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既调动企业法人的积极性,又可以激励员工主人翁责任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第二,突破人才家族化的屏障。民营企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这些人才从何处可得,得到后如何使用以及如何留住人才等问题是民营企业认识人才、使用人才的主要内容。首先是要转变人才观念,彻底打破私有观念。其次是要以企业文化来培养人才,重新树立一种具有稳定性、吸附性和包容性的企业文化,提高私营企业主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提高其人格魅力,以吸引有才华的人才与其一道工作。第三是要建立企业人才的发展战略机制,吸引、留住和有效使用人才,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另外还要建立急需人才信息库,将人才需求情况,尤其是紧缺的急需人才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并建立紧缺急需人才信息库。

第三,建立相对完备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是管理创新,管理包括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系统工程。一个企业管理水平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吸收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结合企业的实际,不断进行管理创新,规范企业制度,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如企业领导制度、企业用工制度、企业财务制度、企业民主制度等等,方能使企业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从而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