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逻辑电路基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6 MOS集成门

MOS集成电路是用MOS管作为基本元件构成的。MOS管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的简称。在MOS管内,只有一种载流子参与导电,因此MOS集成电路属于单极型集成电路。

3.6.1 MOS管

1. MOS管的结构

MOS管分为NMOS和PMOS两种类型。NMOS管的结构如图3.48(a)所示,它是在P型半导体底衬上制作两个高掺杂浓度的N型区(以N + 表示),形成MOS管的源极S(Source)和漏极D(Drain)。第3个电极叫栅极G(Gate),通常用金属铝制作。栅极和底衬之间被二氧化硅(SiO2)绝缘层隔开,这就形成金属(Metal)、氧化物(Oxide)和半导体(Semiconductor)的MOS管的结构。底衬也称为B极,它是底衬上全部MOS管的公共极。

图3.48 NMOS管结构及符号

NMOS管又有增强型和耗尽型两种类型。如果在增强型的NMOS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没有加电压,即VGS = 0,则两个N区与P型底衬形成两个背向串联的PN结,此时,无论漏极和源极之间加上哪个方向的电源,总会使一只PN结反偏,MOS管不能导通,漏极电流ID = 0。如果在栅极上加上足够大的正电压,即 VGS>VGS(TH),则自由电子在栅极的正电场的吸引下,聚集在栅极下的底衬表面,形成与P型底衬相反的N型沟道。N沟道把两个N区沟通,在漏源电压VDS的作用下,形成漏极电流ID。因为导电沟道属于N型,而且必须在栅极上加上足够高的正电压VGS(TH)时,沟道才能形成,所以把这种类型的MOS管叫做N沟道增强型MOS管。VGS(TH)是形成沟道的最低栅源电压,称为开启电压,一般VGS(TH)= 2V~3V。增强型NMOS管的符号如图3.48(b)所示。

耗尽型NMOS管制作时在栅极的下方就存在N型沟道,因此当VGS = 0时,MOS管就能导通,只有在栅极加上足够大的负电压,即VGS<−VGS(TH),使栅极下方的聚集的自由电子被驱散,沟道消失后,MOS管才截止。这种类型的MOS管叫做N沟道耗尽型MOS管。耗尽型NMOS管的符号如图3.48(c)所示。

PMOS管的结构如图3.49(a)所示,它是在N型半导体底衬上制作两个高掺杂浓度的P型区(以P + 表示),形成MOS管的源极S、漏极D和栅极G的。

图3.49 PMOS管结构及符号

PMOS管也有增强型和耗尽型两种类型。增强型PMOS管制作时,在栅极的下方没有P型沟道,当VGS = 0时,MOS管不能导通,漏极电流 ID = 0。如果在栅极加上足够大的负电压,即VGS<−VGS(TH),自由电子在栅极的负电场的排斥下,使栅极下的底衬表面的自由电子数量大大减少,空穴数量大大增加,形成与N型底衬相反的P型沟道,使PN结消失,MOS管导通。这种类型的MOS管叫做P沟道增强型MOS管。增强型PMOS管的符号如图3.49(b)所示。制作时就存在沟道的PMOS管称为耗尽型PMOS管,其符号如图3.49(c)所示。

2. MOS管的开关特性

在数字电路中,MOS管主要作为开关元件来使用。下面以增强型NMOS管为例,介绍MOS管的开关特性。

(1)输出特性

NMOS管的基本开关电路如图3.50(a)所示,这种结构也称为共源接法电路,其输出特性(也称为漏极特性)曲线如图3.50(b)所示。

图3.50 MOS管开关电路及其输出特性

漏极特性分三个工作区,即截止区、非饱和区和饱和区。当 VGS<VGS(TH)时,漏极和源极之间没有导电沟道形成,ID≈0,NMOS管工作在截止区。当 VGSVGS(TH)后,导电沟道形成,产生电流 ID。在 VDS<VGSVGS(TH)区域,导电沟道是完整的,导通电阻基本不变。因此,随着VDS的上升,ID增加,这个区域(在虚线的左边)称为非饱和区。如果VGSVGS(TH)-形成导电沟道后,而且VDS>VGS VGS(TH),则导电沟道被夹断;而且随着 VDS的增加,被夹断的沟道距离越大,导通电阻也越大,虽然VDS增加,但ID基本不变。一般把这个区域(在-虚线的右边)称为饱和区。把 VDS = VGS VGS(TH)的各点连接起来,如图中的虚线所示,是非饱和区与饱和区的分界。

(2)转移特性

MOS管的转移特性是VDS不变化条件下的ID电流与VGS之间的曲线关系,增强型NMOS管的转移特性曲线如图3.51所示。曲线的斜率称为跨导gm,即:

图3.51 NMOS管的转移特性

跨导反映MOS管的导通电阻特性,跨导大则导通电阻小,跨导小则导通电阻大。在MOS管制作时,可以通过控制跨导来改变导通电阻。

(3)输入电阻与输入电容

MOS管的输入电阻实际就是SiO2的绝缘电阻,其阻值Ri可达1012Ω以上。这样大的输入电阻,使MOS管在静态时基本不需要输入电流,即Ii≈0,属于电压控制器件。因此,MOS管开关电路的静态输入功耗极低,负载能力很强。

MOS管的输入电容是栅极和源极之间存在的寄生电容 Ci,其值约在百分之几皮法到几皮法之间。虽然输入电容很小,但输入电阻很大,在动态过程中,输入电容Ci充电或放电回路的时间常数τiτi = RiCi)很大,充电或放电的时间相对长。这是影响MOS开关时间的主要因素。

3.6.2 MOS反相器

MOS反相器也称为非门。在MOS集成电路中,各种逻辑门基本都是由反相器的组合构成的。

1. 电阻负载反相器

图3.50(a)所示的共源电路实际就是一个反相器,RD是负载电阻。从电路输出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当输入为低电平,即Vi = VIL时,MOS管工作在截止区,输出为高电平,VOVDD;当输入为高电平,即Vi = VIH时,MOS管工作在非饱和区,输出为低电平,VO≈0V。电路的输出电平与输入电平相反,所以称为反相器。

2. MOS管负载反相器

在MOS集成电路中,制作MOS晶体管要比制作电阻容易,而且只要控制管子的跨导,就可以得到不同阻值的电阻,因此MOS反相器都采用MOS管代替电阻作为负载的。

NMOS反相器电路如图3.52(a)所示,VT1是NMOS驱动管、VT2是NMOS负载管。驱动管的栅极与漏极并接于电源VDD上,使VT2总是处于导通状态,相当一个负载电阻。图3.52(b)是VT2的转移特性曲线。在驱动管的漏极特性曲线上,用VT2的转移特性曲线代替电阻负载特性曲线(图中以虚线表示),得到NMOS管负载反相器的分析图,如图3.52(c)所示。当输入为低电平,即Vi = VIL时,驱动管VT1的漏极特性曲线与负载管VT2的转移特性曲线交于A点,输出为高电平,VOVDDVGS(TH);当输入为高电平,即Vi = VIH时,VT1的漏极特性曲线与VT2的转移特性曲线交于B点,输出为低电平,VO≈0V。

图3.52 NMOS反相器及其分析图

3. CMOS反相器

在制作NMOS反相器时,负载管导通电阻的大小是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如果负载管的导通电阻小,则在驱动管导通时,电路的功耗大;如果导通电阻大,则在驱动管截止时,电路提供的拉电流负载小,驱动能力弱。CMOS反相器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CMOS反相器电路如图3.53(a)所示,T1是NMOS驱动管、T2是PMOS负载管,这种由两种不同类型的MOS管形成的电路结构,称为互补MOS(Complementary Symmetry MOS),简称CMOS。

图3.53 CMOS反相器

在CMOS反相器电路中,把两个MOS管的栅极并联在一起作为输入Vi;两个漏极并联在一起作为输出VO;负载管的源极接正电源端VDD,驱动管的源极接负电源端VSS。使用时,VSS可接地或负电源。

CMOS反相器的等效图如图3.53(b)所示,VT1和VT2相当于两只受输入Vi控制的开关。当输入为低电平(即Vi = VIL = 0V)时,驱动管VT1VGS<VGS(TH)而处于截止状态(相当于开关断开),负载管VT2VGS>VGS(TH)而处于导通状态(相当开关闭合),输出VO = VOH = VDD,为高电平。当输入为高电平(即Vi = VIH = 10V)时,驱动管VT1VGS>VGS(TH)而处于导通状态,负载管VT2VGS<VGS(TH)而处于截止状态,输出VO = VOL = VSS = 0V,为低电平。

CMOS反相器工作时,输出回路中的两只晶体管总有一只处于截止状态,即VT1导通则VT2截止,VT2导通则VT1截止。因此,CMOS反相器的驱动管和负载管的导通电阻都可以很小,增强了电路的负载能力,也使电路的静态功耗很低。

3.6.3 MOS门

常用的MOS门包括NMOS门、PMOS和CMOS门。

1. NMOS门

(1)NMOS与非门

两输入端的NMOS与非门电路如图3.54所示,它由两只NMOS管串联后再通过一只负载管接到正电源VDD端。当输入AB中有任一个(或两个)为低电平时,串联支路就不能导通,输出Y为接近VDD的高电平;只有当AB都是高电平时,串联支路才能导通,输出Y为接近0V的低电平。归纳上述分析,得出电路的真值表如表3.13所示。

图3.54 NMOS与非门

表3.13 图3.54电路的真值表

由表可见,电路具有与非功能,其输出逻辑表达式为:

增加串联支路的NMOS管的个数,就可以得到不同扇入系数的与非门。在与非门的输出端再增加一级反相器,就得到NMOS与门电路。

(2)NMOS或非门

两输入端NMOS或非门电路如图3.55所示,它由两只NMOS管并联后再通过一只负载管接到正电源VDD端。当输入AB中有任一个(或两个)为高电平时,并联支路中就至少有一只晶体管导通,使输出Y为低电平;只有当AB都是低电平时,并联支路的全部晶体管截止,输出Y才为高电平。归纳上述分析,得出电路的真值表如表3.14所示。由表可见,电路具有或非功能,其输出逻辑表达式为:

表3.14 图3.55电路的真值表

图3.55 NMOS或非门

增加并联支路的NMOS管的个数,就可以得到不同扇入系数的或非门。在或非门的输出端再增加一级反相器,就得到NMOS或门电路。

2. PMOS门

(1)PMOS与非门

两输入端PMOS与非门电路如图3.56所示,它由两只PMOS管并联后再通过一只负载管接到负电源(−VDD)端,下面以正逻辑关系分析它的工作原理。当输入AB中有任一个(或两个)为低电平−VDD时,并联支路中就至少有一只晶体管导通,使输出Y为高电平0V;只有当AB都是高电平0V时,并联支路中的晶体管都截止,输出Y才为接近-VDD的低电平。

图3.56 PMOS与非门

表3.15 图3.56电路的真值表

归纳上述分析,可知电路具有与非逻辑功能,其真值表如表3.15所示,输出逻辑表达式为

(2)PMOS或非门

两输入端PMOS或非门电路如图3.57所示,它由两只PMOS管串联后再通过一只负载管接到负电源(−VDD)端。当输入AB中有任一个(或两个)高电平0V时,串联支路中至少有一只晶体管截止,使输出Y为接近−VDD的低电平;只有当AB都是低电平−VDD时,串联支路中的晶体管全部导通,输出Y才为接近0V的高电平。归纳上述分析,可知电路具有或非逻辑功能,其真值表如表3.16所示,输出逻辑表达式为:

图3.57 PMOS或非门

表3.16 图3.57电路的真值表

3. CMOS门

(1)CMOS与非门

两输入端CMOS与非门电路如图3.58所示,它是把两个CMOS反相器的负载管并联、驱动管串联后得到的。当输入 A、B 中有任一个(或两个)为低电平时,串联支路中的驱动管至少有一只截止,而并联支路中的负载管就至少有一只导通,使输出Y为接近VDD的高电平;只有当 A、B 都是高电平时,串联支路中的驱动管才能全部导通,而并联支路的负载管全部截止,输出Y为接近0V的低电平。电路的工作原理反映了“与非”逻辑功能,其输出逻辑表达式为:

图3.58 CMOS与非门

(2)CMOS或非门

两输入端的CMOS或非门电路如图3.59所示,它是把两个CMOS反相器的负载管串联、驱动管并联后得到的。当输入 A、B 中有任一个(或两个)为高电平时,并联支路中的驱动管至少有一只导通,而串联支路中的负载管就至少有一只截止,输出Y为接近0V的低电平;只有当A、B都是低电平时,并联支路中的驱动管全部截止,而串联支路的负载管全部导通,输出Y才为接近VDD的高电平。电路的工作原理反映了“或非”逻辑功能,其输出逻辑表达式为:

图3.59 CMOS或非门

4. CMOS传输门

CMOS传输门电路如图3.60(a)所示,其逻辑符号如图3.60(b)所示。图中的VT1是NMOS管、VT2是PMOS管,所以它也属于互补MOS(即CMOS)。把VT1和VT2的源极并接在一起构成电路的输入Vi,把漏极并接在一起构成输出Vo;VT1的栅极作为控制输入端C,C反相后(即)作为VT2的栅极控制信号,形成传输门电路。由于MOS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是完全对称的,输入端可以作为输出,输出端也可以作为输入,因此电路的输入用Vi/Vo表示,输出用Vo/Vi表示。

图3.60 CMOS传输门及其逻辑符号

下面分析传输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假设电路的工作电源 VDD = 10V,VGSTH)= 3V)。当控制端C为低电平,即C = 0V, = 10V时,输入Vi在0V~10V的范围内,VT1、VT2晶体管都不能满足VGS>VGSTH)的条件,因此都截止,输出呈高阻态。当C为高电平,即C = 10V, = 0V时,输入Vi在0V~7V的范围内,VT1满足VGS>VGSTH)的条件,处于导通状态,使输出Vo = Vi;而输入Vi在3V~10V的范围内,VT2满足VGS>VGSTH)的条件,处于导通状态,使输出Vo = Vi

综合上述的分析,把传输门的工作原理归纳为:当控制端C为低电平时,传输门处于关闭状态,输出呈高阻态;当C为高电平时,传输门处于导通状态,允许输入信号通过门到达输出端。传输门在开放状态时,不仅允许由高、低两种电平构成的数字信号通过,而且允许模拟信号通过,所以传输门也称为模拟开关。

在与非门、或非门等CMOS门电路的输出部分增加一个传输门,就可以得到这些门的三态输出门电路。图3.61所示的就是两输入端CMOS三态与非门的电路结构及逻辑符号。

图3.61 CMOS三态与非门电路及其逻辑符号

3.6.4 CMOS门的外部特性

CMOS是最常用的集成电路类型,从使用角度出发,了解CMOS集成电路的外部特性也是重要的。

1. 电压传输特性

图3.62是CMOS非门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从该曲线可以反映CMOS非门的几个主要特性参数:输出逻辑高电平 VOHVDD,输出逻辑低电平 VOL≈0V,阈值电压(即转折区中点对应的输入电压)VTH≈1/2VDD,输入低电平噪声容限VNL和输入高电平噪声容限VNH基本相同,约为1/2VDD

图3.62 CMOS非门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2. 输入保护电路和输入特性

MOS集成电路的输入端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达到1012Ω),如果在输入端存在一个极小的漏电流,就会产生极高的电压降,致使输入的SiO2绝缘层被击穿而损坏电路。因此,一般的CMOS集成电路都增加了输入保护电路。

CMOS非门的输入保护电路如图3.63所示,它由三只二极管和一只限流电阻R构成。当输入电压高于正电源电压 VDD时,D1和D2导通,使过高的输入电压不能出现在非门的输入端。当输入电压低于负电源电压VSS时,D3导通,使过低的输入电压也不能出现在非门的输入端,有效地保护了非门电路。

图3.63 CMOS非门的输入保护电路

增加了输入保护电路的CMOS非门的输入特性曲线如图3.64所示。曲线表明,当输入电压在正常范围内(即Vi = 0V~VDD),电路的输入电流Ii≈0。如果Vi超过VDD,则保护二极管VD1和VD2导通,产生由外向内的输入电流 Ii,该段的特性曲线由二极管VD1和VD2的伏安特性决定。如果Vi低于VSS,则保护二极管VD3导通,产生由内向外的输入电流Ii,该段的特性曲线由二极管D3的伏安特性决定。

图3.64 CMOS非门的输入特性曲线

另外,由于CMOS集成电路输入不需要输入电流,所以没有输入负载特性。只要在输入端接一个电阻下地,不管这个电阻的阻值有多大,输入电平都是低电平。在这方面,与TTL集成电路存在区别,也就是说CMOS电路没有开门电阻和关门电阻这类参数。

3. 电源特性

CMOS集成电路可以在单电源和双电源两种环境下工作,而且电源电压允许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变化。单电源工作时,VSS接地电平(0V),VDD作为正电源,一般VDD = 3V~18V。双电源工作时,VSS接负电源,VDD接正电源,一般VSS = −3V~−18V。在双电源工作环境下,CMOS电路的输出在正、负两种电平(双幅度电平)上变换。

CMOS门处于静态时,输入电流几乎为0。另外,输出采用互补结构,静态时总有一只晶体管截止,因此电路处于静态时的功耗也极低。

在动态过程中,由于输入电平发生变化,需要一定数量的输入电流对输入寄生电容进行充电或放电。另外,输出发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输出互补晶体管出现瞬间同时导通的状况,此时会产生一个较大的漏极电流。

4. CMOS门电路多余输入端的处理

由于电路结构上的区别,CMOS集成电路多余输入端的处理方法与TTL多余输入端的处理方法存在不同之处。例如,CMOS与非门的多余输入端,可以采取接逻辑高电平或与有用输入端并接的正确处理方法,但不能悬空。虽然CMOS集成门增加了输入保护电路,输入端悬空后不至于损坏器件,但悬空的输入端容易引入干扰。干扰信号以电荷的形式在输入端的寄生电容上积累,如果寄生电容上的电荷积累得少,相当于在输入端接低电平;而积累得多,则相当于在输入端接高电平,这样就可能引起电路的输出状态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