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穷路富出,消灭贫穷的自我(1)
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自己。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我们都希望从生活中获取更多的东西,拥有比现在更多的财富。在自我意识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我们就实现了这种转变。
自我意识的重生
任何一个具有“贫穷”意识的人获得新生,从而具备有钱人的意识之前,那个人必须经历一个痛苦阶段,在这个阶段,作为穷人的自我将死去。因此,如果你的自我还紧紧攥住“贫穷”的立场不放,那就赶紧松手吧,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有钱人。
如果你贫穷,你就会通过否定那些富人来为自己的寒酸辩护。通过蔑视那些有钱人,你认可了自己的贫穷。对于你的自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关于富人的态度,更是一个选择不富有的过程。
通过否定那些有钱人,我们自然而然地放弃了自己成为其中一员的选择。我们的自我阻挠着任何可能的发财机会,因为它知道:当我们改变了自己的思想,从而变的富有的时候,那些为贫穷辩护的理由也该寿终正寝了。
自我生活在我们体内,并能将它们的思想付诸现实,因此改变我们的思想看起来似乎是自我的死亡过程。当然,当我们改变自己的思想时,自我是不会死去的。整个过程就像一个毛毛虫蜕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那只蝴蝶仍然是同一个自我,只是它对生活的态度持不同的观点。
可能的抵制
转变的过程是痛苦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的自我并不希望我们转变。如果你已进入了这一过程,但还没有彻底实现,这时,你可能会时不时地反思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是否正确。那时,你不再考虑自己的目标,而是开始考虑失败的可能性。你的“自我”会使你内心充满恐惧,你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路。
如果你感到自己忧心忡忡,你就应当明白:你的“自我”也就是你内心深处对变化的根深蒂固的抵制,又杀了回来,它重新控制了你。这种抵制对你进行百般劝说,使你停步不前。
此时,该是你认识到“你不是你的自我”的大好时机了。
自我是你的奴才,而不是你的主体。如果你摸透它对变化的恐惧,你就会发现支配它简直易如反掌。要控制它,你首先必须弄明白为什么“自我”会使你忧心忡忡,之后,改变你的态度,不必再担心忧虑,挺起胸膛拿出信心来。
为了重建你的信心,你需要花一些时间回顾一下你第一次有勇气行动时的心情。你要再想想实现转变的好处。列一个收益清单,当你有所顾虑时就大声朗读,从而重新点燃你的希望之火,使你义无返顾,勇往直前。
只要你始终保持清晰的头脑,将自己成功之时的情境牢记于心,你就会在同自我的这场斗争中取得胜利。
如果你无法克制这种抵制,你就根本不可能实现这种转变。在转变中,你为自己选择了一个新的身份,也选择了一块新的天地——这个选择只有在你承认对以前承担责任时才能发生。
自己的所有是自己选择的,除非你承认这个现实,否则你永远都不可能做出新的选择。
不选择的结果
没有谁愿意忍受贫穷——我们只是不能选择富有而已。不能选择富有,其实就已经做出了选择,因为言外之意就是选择了贫穷。当我们走到人生的岔路口,一条通向贫穷,一条通向富有,面对选择,我们却走进了泥泞不堪的小路上去,跟在大多数人的屁股后面,我们最终到达目的地——“贫困之城”
要摆脱贫困,就要意识到:你之所以贫穷是因为你选择了不富有。这是你需要跨越的第一个藩篱。
如果你站在了反对富有的立场上,从而形成了甘于贫穷的思想。那么不言而喻,你已经做出了选择:甘愿贫苦地过一生。
当你意识到“变成有钱人“只不过是一种选择而已时,那你其实就已经选择了富有。
贫穷是创富的条件
“成为富人的条件是什么?”
富人的回答是:“贫穷。”
人若是曾被贫穷折磨,对财富的欲望和毅力会比别人强,构想才会不断涌出,并有超群的行动力。
在美国北部的芝加哥及华盛顿地区,有一种蝉要在地下生活整整17年。这些蝉被称为“17年蝉”。17年一到,在极其有限的期间内,幼虫一起涌出地面,一平方米同时有几百只进行着成蛾过程。
蝉的一生是短短的两个星期,人生大约有七八十年,而生命的年龄与地球46亿年的历史对比看,人与蝉都处于同样的境地,都不过是眨眼间的、不可预测的生命而已。正因为如此,生命之火燃烧着的每一时刻才显得十分珍贵。只要向理想挑战,开朗而快乐地、乐观而勇敢地生活,才能体现出生命真正的价值。
假使你觉得自己的前途无望,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很黑暗惨淡,则你当立刻转过身来,将黑暗的阴影遗弃掉,把贫穷的思想和疑惧的思想从你的心中驱走,挂上光明的、愉快的图画。你是应该得到“富裕”的,那是你的天赋权利!心中不断地想得到某一东西,同时孜孜不倦地奋斗着去求得某一东西,最终我们总能如愿以偿——世间有千百万个百万富翁,就因为明白这层道理,而挣脱了贫穷的生活。!
卡西欧计算机社长杜尾忠雄先生曾这样说过:
“我切身体会到,贫穷是父母所留下来最大的财产。因为贫穷,使人想到要奋发图强,从身无分文、白手起家创立事业,最终目的就是要赶快从贫穷中脱离嘛!我以前最常想的就是,要过像样的生活,要吃像样的食物——”
卡西欧社长是基于贫穷的原动力,才创设公司,使该公司成为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个上市的公司,取得了相当了不起的发展。确实,贫穷是成为富翁的要因之一,可以说贫穷为富有之母。贫穷没有美德可言,它和其他疾病一样,是一种病态。也需要治愈。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曾经靠借钱生活,日子非常窘迫。年轻时,他做什么,什么失败,几乎一事无成,一度债台高筑。但这并没有击垮他,反而成为他奋发图强的催化剂。他拼命地进行写作,一部部畅销书相继问世,例如《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你的价值由你决定
良好的自我心像对一个人是否能成功,确实占有着关键性的地位。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就会有怎样的表现,这两者是一致的。你觉得自己一文不值,你就不会得到有价值的事物。
成功与快乐的起点,就是良好的自我心像。乔爱斯博士是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专栏作家与心理学家。他说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人格的核心。它会影响人的行为,例如学习、成长与变化的能力、选择朋友、配偶与职业等等。坚强的和有为的自我心像,是成功的生活的最坚实基础。在你真正喜欢别人以前,你必须先接纳自己。在你未接纳自己以前,动机、设定目标、积极有为的思考等等,都不会为你工作。许多人并未察觉出,即使一个未经教育的心灵也可能有无比的潜能。
有一位朋友讲了他的亲身经历,他说:
“几年前,有一次我载了一个搭便车的旅行者。当他坐下了以后,我就知道又犯了一次错误,因为他喝了酒而且也太爱说话了。他很快透露自己刚从监狱里释放出来,是因为走私而被判了18个月监禁。当我问他是否有任何能在出狱后运用的知识,他马上回答说他已经学到美国每一个州内,每一个郡的名称,包括路易丝安娜州的佩利诗郡在内。
坦白说,当时我猜他在撒谎,所以我要证明他所说的是否真实。我就选择了卡罗莱纳州来试验他,因为我在那里住了将近18年。我的这位乘客仅受过很少的教育,但他所说的却证明他真的知道州内所有郡的名称。”
文化程度与你的身价无关
你需要清楚了解的一个要点是:教育和聪明并不是同样的一件事。有许许多多成功人物仅仅受到很少的教育,但是他们却在这个高度技术化的世界中获得重大的成就。所以说你不能以仅仅受到有限的正规教育为借口而不思上进,你也没有理由因此而要有不良的自我心像。
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献身给你的工作更为重要。一个人的工作,超过他能力所能及的才能,而激发潜能时,才能闯出一番事业来。《马克庐尔杂志》的老板马克庐尔,受1893年经济恐慌的波及,精神上几近崩溃,身体也觉得不舒服,便到心理学家德龙曼得面前,诉说他的苦楚。马克庐尔是以贫贱起家,每个钱都是亲身赚来的,有时也遇着很大的困难,到36岁的时候,他就抱定了办杂志求发展的希望。但是现在因经济恐慌,几乎到了濒临失败的边缘。他向德龙曼得请教,看看如何才能帮他度过这次难关,而且说他觉得他的能力不够,因他所做的事情实在是超过了他所能做的。
德龙曼得是否建议他丢弃一部分工作呢?不,他绝不会提出这样的做法。他告诉马克庐尔仍旧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勇往直前,如果你做被迫超过你能力以上的工作。必定能得到最大的成功。马克庐尔受到鼓励后,果然不仅坚强地走出了困境,而且成了当时全美最大的杂志社老板。
可见,只有有充分的工作要做才能够鼓起很大的劲来,使他把所有的能力都唤醒起来。这对于那些有能力的人实在是一种振奋士气的鼓励。
西北大学的校长沃尔特·司各脱这样说:“工作过度并没有像一般人所猜想的那样危险或是那样普遍。要将工作过度和因工作过少而过分着急混为一谈。整天做事很有成就会觉得很安适,而整天无所事事反而会觉得很吃力。一个人对工作极有兴趣,觉得战胜工作上的困难是一种快乐,比那些以为工作是一种重担的人还来得轻松许多。”
你要比你能多做的还要多做一点。把这种过多的工作做为一种刺激,使你尽力发挥潜能。这样,你便有一种满足感,觉得你成功了。如果你以为你工作太重了,急躁不安,便会把你的精力完全用在着急上而不用在工作上。你要养成富人的态度,觉得做完了工作是一件好玩的事,如果有份外的工作要做,就会更快乐。
财富永远被冒险的人拥有
什么人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就,回答是“具有冒险精神的人”
这里所说的“冒险的人”,也就是指企图通过工作完成自我实现为目的的人。想创造财富,却不敢冒险,那是不可能的。富人清楚地知道风险在所难免,但他们仍充满自信地在风险中争取事业的成功。
何谓风险?风险是由于形势不明朗,造成失败的因素。冒风险是知道有失败的可能,但坚持掌握一切有利因素,会赢取成功。风险有程度大小的区别。风险愈小,利益愈大,那是人人渴望的处境。富人会时刻留意这种有利的机会。但他们宁愿相信,奉献愈大,机会愈大。富人不会贸然去冒风险,他会衡量风险与利益的关系。确信利益大于风险,成功机会大于失败机会时,才进行投资。富人虽甘愿冒险,但从不鲁莽行事。
风险的成因是形式不明朗,若成功与失败清楚地摆在面前,你只需选择其一,那不算风险。但当前面的路途一片黑暗,你跨过去时,可能会掉进陷阱或深谷里,但也可能踏上一条康庄大道,很快把你带领到目标中去。于是风险出现了,或停步,或前进,你要做出选择。前进吗?可能跌得粉身碎骨,也可能攀上高峰。停步吗?也许得保安全,但也会错过大好良机,令你懊悔不已。富人事前预计到种种可能招致的损失,对自己说:“情形最糟,也不过如此!”然后拼尽所能,去实现目标,即使失败了,也觉坦然,对自己,对别人无愧。
最受欢迎的当代日本作家渡边淳一,过去曾在札幌的大学医院担任外科医生,而他也抛弃了稳定的金饭碗,投身于作家行列,冒险上东京,这才建立了现在大作家稳固的磐石地位。
靠石油事业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的人中,有位叫保罗·盖蒂。似乎幸运的人多半如此,他在年轻时,也受到过许多的挫折。几经挫败之后,他以500美元的便宜价格购得一矿区,终于挖出石油。此处一天可生产7000桶的石油,所以他立刻变成百万富翁。当时,周围的人都以充满嫉妒的口吻说:
“保罗真是太幸运了!”
可是这和中奖类的幸运不同,因为他的行为值得带来幸运,获得报酬也是理所当然的。
实际上,据说石油的钻探并没有那么容易,钻1000口井有石油的大约只有200口,而钻出的石油能够卖出获利的只有5口,也就是仅仅0.5%的机率。再加上钻探一口油井的经费,真可说是凄惨的连续作战,不单要有资金,更要有勇气(冒险心)才行。由这个角度看来,保罗·盖蒂是有资格成为百万富翁的。
“不!那只是幸运挖到而已,着手去做成功率低的事,这是有勇无谋。”
或许有人会这么说。姑且不论钻油是否属于投机性事业,但事实上当时的钻油者常想:“迟早总会挖到!”光就这层意义而言,的确是太投机了。但保罗的情况不同,因为当时钻油几乎都不重视所谓的“地质学”,探测师的主流从来都是凭对土地的实感来钻探的,由于如此,他们一听到地质学,就都轻蔑地冷笑。可是,聪明的保罗不只对土地有灵感,也很努力学习地质学,更仔细听专家的意见,尽量收集有限的资料选定矿区。结果,他才能掌握幸运,以500美元的低价购得矿区。
保罗·盖蒂不只是有冒险心的人,其慎重也可见。换句话说,他已充分了解冒险心与冲动是不同的,保罗的经验告诉我们:
虽说为了招来财富冒险精神是必要的,但绝对不可以冲动。因为冒险精神与冲动看起来好象差不多,其实本质上是天差地别。财富绝不会对懦弱的人微笑,同样地,对有勇无谋的冲动派没什么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