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动中国柔道运动的发展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对中国体育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对于我国柔道运动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女子柔道运动员曾经在奥运会上争得了荣誉,为祖国夺取金牌。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促进中国柔道运动的发展,全面提高我国柔道运动技术水平,力争奥运会上再创辉煌。
一、 中国柔道发展的历史与现实
(一)中国柔道的主要发展进程
回顾中国柔道发展进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主要阶段:
1. 学习摸索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
中国1979年开展柔道运动时,组织了一批各省市中国式摔跤教练员和运动员参加了柔道学习班。那时,中国既无教练也无队员,对柔道项目可谓一无所知。在请来了日本教练对我国教练员、 运动员进行了简单培训后就算开始启动了中国柔道运动,踏上了一条充满艰辛、 迷惘而又令人激动的探索之路。尽管起点很低,两手空空,白手起家的中国柔道人没有产生畏难情绪,反而抱着为国争光的信念和坚定的必胜信心,边学习、 边探索、 边实践,不断发展创新,艰难前行,并逐步走向辉煌,在历届奥运会上摘金夺银,成为总局奥运夺金的重点运动项目之一。
2. 风格形成阶段(80年代中后期)
风格形成阶段主要指80年代中后期,中国柔道界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有计划地系统研究、 探索和不断学习、 丰富、 提高并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中国柔道技战术风格,正是由于该风格的形成和一整套训练方法的建立,保证了中国女子柔道的超常规发展,短短几年就成为国际柔坛一个令所有对手不敢小瞰的后起之秀,并在国际最高水平的世界锦标赛上连续3年获得72公斤级冠军的优异成绩。
3. 辉煌发展阶段(90年代以来)
辉煌发展阶段指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柔道技战术风格的不断成熟,训练方法不断完善,科学化训练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柔道尤其是女子柔道逐步发展成为一只世界强队,并在奥运会等国际比赛中取得辉煌运动成绩,从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每届奥运会都夺得金牌,成为强者之师。
(二)发展的动力因素
中国柔道从建立到发展成为一支世界强队,只经历了短短的几年时间,这种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速度绝非偶然,成功背后除了艰辛努力外,自有其成功发展的动力因素。反思历史,我们认为中国柔道之所以获得快速发展,其主要内外部动力因素包括:
1. 举国体制: 中国竞技体育的根本体制是举国体制,也就是政府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管理等保障。在举国体制巨大优越的保障下,中国体育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中国柔道事业的快速发展也正是得益于举国体制,可以说,如果没有举国体制就不可能有中国柔道今天的辉煌。
2. 政治理论的指导: 回顾中国柔道发展史,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柔道的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正确的政治理论的指导。中国柔道的发展与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是同步的。从邓小平理论到江总书记的 “三个代表”,以及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倡导的 “科学发展观” 都在不同发展阶段为中国柔道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政治理论指导,为中国柔道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在正确的政治理论指导下,中国柔道工作者可以随时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 寻求源源不尽的发展动力,获得了持续、正确、 稳定的健康发展。
(三)制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20多年来,尽管中国柔道在探索中不断前行与发展,不断获得运动成绩的突破,但成绩面前我们更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既要总结我们获得成功的经验,更要分析认清我们成功光环下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尤其是实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所在。通过多年来的调查研究和客观分析,我们认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 科学化训练意识与水平
总体来看,由于受文化理论水平的局限以及职业生涯特点的影响,我们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意识与水平还是不高的,基本上还是依靠经验教学与训练为主,对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的理解、 掌握、 驾驭、 应用能力还比较低。科训结合意识和能力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正是由于科学化训练意识与水平的不高,制约了科学化训练水平的提高,制约了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2. 教练员运动员的项目认知水平
通过调查我们不难看出,教练员、 运动员的项目认知水平也有很大局限性,其对项目训练规律的认识和发展趋势的把握能力不高,基本认知途径是自下而上的,主要是依靠经验积累而得到有关感性认识,其自上而下的分析、 预测、 宏观、 系统把握能力相对不足,理性认识能力较为低下。项目认知水平的局限,制约了教练员、 运动员对项目内在规律的研究分析能力和把握驾驭能力。
二、 中国柔道实现新发展的形势、 方向与动力因素
(一)实现新发展是时代的需要
2008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届时中国柔道将在本土举办的奥运会上肩负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为国争光使命,实现柔道事业的更大辉煌。面临新的历史使命,中国柔道工作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首先,要认清目前国际柔坛的发展动态和格局变化趋势,技战术发展趋势,同时要冷静而客观的分析我们存在的问题和确定突破方向,在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分析基础上,统筹谋划、 科学决策,选准突破方向,制定发展计划。
(二)突破与发展的主要方向
尽管中国柔道已经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全体柔道工作者没有满足于现有成就,沾沾自喜,止步不前,而是致力于寻找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探索进一步发展的方向,通过实践“三个代表” 理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创新突破,再创辉煌。
通过系统分析研究,我们认为中国柔道进一步发展的突破方向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考虑:
1. 加强学习,认识突破
在全系统,尤其是教练员队伍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系统学习,提高教练员的思想认识高度和政治理论水平,培养教练员自觉学习和主动应用政治理论指导训练行为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政治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实现教练员的认识突破,为实现训练突破,提高其寻求和把握正确方向的能力打下基础。
2. 科学决策,管理突破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和谐柔道事业系统,提高柔道界的整体科学决策能力、 执行能力、 发展能力,实现管理突破;为最终实现柔道的和谐发展、 再创辉煌提供坚实的管理保障。
3. 创新思维,训练突破
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开拓教练员的思路,转变不良思维习惯,树立开放性创新思维,通过思维的转变与突破,提高教练员的训练创新意识与能力,为最终实现技术创新、 训练创新提供必要的思维条件。
4. 科技先导,保障突破
构建和谐柔道事业,实践科学发展观,其中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通过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完善训科医一体化运行机制,为实现训练突破和柔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作用。
(三)突破与发展的动力性因素
随着中国社会的稳步发展和进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改善,体育事业在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必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民关注体育、 投身体育、 热爱体育的程度也必将日益提高。中国社会的快速稳步发展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 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条件。从体育系统看,随着2008奥运会的申办成功,整个系统在综合管理、 保障等各环节都为中国柔道的发展提供了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的优良的发展环境条件。从柔道界内部来看,全体柔道工作者也都目标明确,信心坚定地投入到再创辉煌的事业发展中,具备了强大的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内部动力。另外,特别值得庆幸的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适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观点,为中国柔道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发展的政治动力。
三、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动中国柔道运动的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对中国柔道的理论指导意义
中共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柔道事业发展的实践过程有着十分现实而重大的指导意义。从柔道训练实践过程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应该也必须贯穿到柔道训练、 管理、 竞赛的全过程。就是要以实现柔道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优异的运动成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竞技体育成绩不仅是体育实力的反映,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对国家的发展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运动员在奥运会这样的国际大赛中顽强拼搏,取得好成绩,对弘扬集体主义、 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 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竞技体育还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进步程度的体现;第三,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比赛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二)科学化训练的关键问题
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首先要选准突破方向,针对训练中存在的主要疑难问题组织科技攻关,创新柔道技术和训练方法,提升训练的科技含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认为提高柔道科学化训练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通过系统化的思维开发,提高教练员、 运动员的项目认知水平。
2. 依托系统而针对性地科技介入,通过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实际应用。
3. 通过科技的支撑,转变体能尤其是力量训练观念。
4. 创新、 改革、 完善技术训练方法。
5. 从实战出发,强化提高综合技术训练水平。
6. 继续构建和完善训科医一体化科学化训练保障机制。
(三)科学化训练体系框架和运转机制设想
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过程中,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对运动队科研工作极为重视,7月18日专门听取了柔道等项目备战奥运会运动队科研工作的汇报,并就具体问题做出了指示。全面、 系统构建科学化训练体系势在必行,完善运转机制,为切实提升科学化训练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管理保障。确保奥运会备战保障工作做细、 做实、 做好。该系统框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具体见附页。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柔道必将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