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秘传剑术精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武当剑术的形成及传衍

武当剑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它与道教的发展密切相关。在远古时期,剑不但是杀戮的武器,更是帝王权威和神圣的象征,在宗教庆典和法事活动中,剑常被作为“斩妖除魔”的法器。《拾遗记》中就有“颛顼高阳氏有画影剑、腾空剑,若四方有兵,此剑飞赴指其方向,则克。未用时在匣中常如龙虎啸吟。”加之一些道教传人在各种法事活动中披发仗剑步罡踏斗的精彩表演,更给剑术蒙上了许多神密的色彩。于是民间便有了神仙高人以剑术“降龙”、“伏虎”、“斩蛟”,“千里取人首级”、“单丁杀百贼”的离奇传说。据说东汉时期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境内)的诸葛亮就曾到武当山跟北极教主学道练剑数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披发仗剑借东风的故事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唐宋时期的吕洞宾剑术更是名扬天下,据《宋史·陈抟传》记载:“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相传流传至今的武当纯阳剑即为其在武当山南岩宫修真时所创,而其传人陈抟、王重阳、张三丰等都是武功高深之人。

其实真正道家剑术的祖师爷要数战国时期的庄周(公元前369~前286年),他在《庄子·说剑篇》中对剑术的技击原理有过十分高深的论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这一理论对后世剑术以及武当剑术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影响十分深远。特别是最后一句“愿得试之”,可以看出庄子的剑术技艺是非常高超的,要不岂敢在赵文王的三千剑客面前夸如此海口。据说南朝齐梁时道士陶弘景(456~536年,道教茅山派创始人),不但善于剑术,而且还著有《剑经》一书,对道家习武练剑之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真正集武当剑术之大成者应为宋之张三丰。相传武当丹士张三丰在武当山修炼时,观蛇鹊相争,略有所悟,创造了“以静制动,后发先至”的内家拳。据《道统源流志》载:“张三丰真人,名君宝,字玄玄,元季辽东懿州人,好道善剑。”在明末著名史学家黄宗羲所撰《王征南墓志铭》中也有“三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的记述。虽然“夜梦玄帝授之拳法”之说有玄虚伪托之成分,但从“单丁杀贼百余”还是可以看出其武功之高深。这里的“杀贼百余”所用武器绝不是徒手,也不会是棍棒刀枪之类的武器,准确地说应该是剑,因道家不善用刀枪,而剑则是其钟爱之物。

内家拳及武当剑的传承过程因记述不详极难考证。据《王征南墓志铭》记载:“三丰之术,百年后流传于陕西,而王宗为最著。”温州陈州同从王宗授之,以此教其乡人,由是流传于温州。嘉靖间张松溪为最著。松溪之徒三四人,而四明叶继美近泉为之魁,由是流传于四明。四明得近泉之传者为吴昆山、周云泉、单思南、陈贞石、孙继槎,皆各有所授受。昆山传李天目、徐岱;天目传余波仲、吴七郎、陈茂宏;云泉传卢绍岐;贞石传董扶舆、夏枝溪;继槎传柴玄明、姚石门、僧耳、僧尾;而思南之传则为王征南。

而其后数百年有关三丰之术的传承关系有史可考的甚少,只是在近代武当剑传人宋唯一于1922年撰写的《武当剑术》中有所记述,虽为一家之言,亦可作为参考。下面我们将“武当丹派剑术系谱序”部分辑录于下:

武当丹派剑术系谱序

三丰祖师,籍辽东,姓张,名金一,又名君宝。时人因其形状邋遢,号为邋遢张。赵宋时,徽宗诏之。因北方多匪,道梗不得前,祖师以剑飞击之,群盗尽歼,故以剑术名于世也。嗣后,至元顺帝时,祖师在武当山收弟子8名,嘉靖时游四明山,续传张松溪1名,前后共9名,成为3乘9派焉。松溪列下乘第九丹字派之一也。其后代有传人,至前清同治八年,鄙人授野鹤先生教育,遂留下武当丹派8家之系谱。今日源源本本,详为叙出,俾学者知武当内家剑术之源流耳。是为之序。

第1家 张君剑谱

张松溪河南登封县人,明嘉靖间击技家之最著名者也。偶游于四明山。见一道士行水上,趋过分水岭,异之。因近前为礼,约坐于石,见其人飘然若仙,谈诸理,有叩则鸣。研究武术,闻求与交手,慷慨不吝。于是各踮地步,方一举手,道士不见,似觉有物附脑后,左右闪摆不能脱却。许时,觉是道士,随想用手挥去,无奈屡捣不著,用使玉环飞脚踢去,反被道士托住脚跟,将张君掀翻伏地。道士上前谢曰:“孟浪孟浪,君其勿怪。”张君知道,此非凡人,因拜为师。叩问道号,道士曰:“吾非他,乃世传之三丰也。”遂留张君于四明山,在彼学剑。后25年入嵩山,毕传九转还原之功。道号称丹崖子。其后开传,名为武当下乘丹字第九派,四明内家之剑术也。

第2家 赵君剑谱

赵太斌泰安县人。武技绝世。明万历九年,立擂于泰安,3月未逢敌手。张君丹崖子闻之,登台交手。赵君被点一指,痛彻于心。张遂去。赵忍痛尾之,遇于郊外,叩拜为师。张以手点尾闾穴,心痛始愈。并言:“此是武当三丰祖师之传。鄙人何敢为师,君欲学之,后以师兄呼之可也。”因以剑术授之。时赵君30岁,入泰山(泰安县北)练剑数载。及三传九转还原功毕,号曰丹云山樵。此赵丹云剑术之本末也。

第3家 王君剑谱

王九成湖北均县人。武术家之杰也。平生落拓不志,南京大贾,每行喜与王俱,途中恃以无恐。清顺治元年,估客假以赀,邀同贩鬻。王复自整其囊,贩货南洋,匹马出都。一日行至半途,遇二暴客驰出,持兵器以相向。于是王亦持兵交手,及几败去。突于林中飞出一人,仗剑一击,则二暴客鼠窜远扬。王遂趋迎是人恭敬为礼,叩请大名。其人自言姓赵,丹云山樵即余别号。王求拜以为师,赵曰:“余不敢当,如必相认,君以师兄呼之可也。”乃授以剑术,时王28岁。遂入武当练剑数载,及三传九转还原之功毕,号为武当丹绪焉。

第4家 颜君剑谱

颜昔圣湖南衡山县人。素有才名,因赴试北斗,错过宿头,天色将晚,见路旁塔影当空,松声在耳,知有吉刹,乃入寺觅僧求宿。僧首喏之,手指南舍,颜会意。启扉见已有士人先居于此。颜告以意,约以同榻。是夜,月明清光似水,促膝殿廊,各展姓字。士人自言王姓,字九成,湖北人氏。攀谈既罢,归舍就寝。约近更许,窗外隐隐弄影。俄近窗来窥,乃一怪物也。颜惧,方欲呼。王倏觉一道寒光,穿射窗外。王起出户检取一物,迎面视之白光晶莹,长3寸许。乃大奇之,因以告王。王曰:“既然相遭,何敢深隐,此我之剑,我即剑士也。”请拜而为师,王允之。授以剑术,第命呼以师兄,而不居师长之名耳。时颜君21岁,即康熙二十年也。夏入衡山练剑数载,及三传九转还原功毕,号称定丹叟。

第5家 吕君剑谱

吕十娘浙江鄞县人。虽是女流,素性好武。伊父名士也,表字晓村,与颜昔圣有旧。一日,颜约吕同游,雪地而归,见踏雪无踪,异之。问其故,答曰:“既系莫逆,何敢深隐,我剑士也。”吕归,命十娘拜而为师。颜乃授以剑术,惟不令以师呼之。时十娘15岁,即康熙三十九年。父携入四明山练剑数载,及三传九转还原功毕,号丹霞客。

第6家 李君剑谱

李大年陕西华阴县人。早孤,绝慧。清乾隆二年,吕君丹霞客访女至华阴,路遇大年。乡人代表其苦,吕闻之感叹不已。时大年9岁,吕携之入四明山练剑数载,及三传九转还原功毕,号曰金丹赤子。

第7家 陈君剑谱

陈荫昌安徽人。少任侠,喜拳勇,于乾隆四十八年,游历九华山。中途遇雨,夜已深,遍叩肆门,无应者。徘徊之际,忽二扉豁开,一叟出,约客陈从之入。求见主人,各道姓字。主人自言姓李,字大年。遂序毕归寝。陈以新居不成寐,闻院中有步履声,起伏窗下窥之。见主人舞剑,月下一击之间,有如万道金蛇,不禁喝采。遂启扉出拜,求主人为师。主人允诺,遂授其术,惟不准称师耳。时陈26岁,入九华山练剑数载,及三传九转还原功毕,号曰丹云旅者。

第8家 张君剑谱

张野鹤直隶曲阳县人,喜交游,所与皆名士。一日,有人告曰:“子交游偏海内,皆滥交耳。”有一奇人,何反不识。问奇人为谁?曰:“安徽陈荫昌者。”张闻而志之,遂备资赴安徽访问陈公。一日,游湖山之下,则见竹林丛杂,一望无际,内有羊肠曲径,盘走多时,隐隐露出竹篱茅舍,柳暗花明,恍如仙境。张因造府请谒,有童子候门,迎入。与主人接见,于是各道姓氏,且说途中不快,借庐憩息。主人欢然留宿,攀谈古今,无不通晓。叩其剑术,游谢不知。主人退后,张见案头有书,偶一翻阅,见书内有诗一首,曰“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吾问世间人,谁有不平事。”后写丹云旅者陈书。次日以所见诗句问主人,主人不置词。张苦诘之,陈乃曰:“剑术神奥,何敢轻言。鄙人粗知大略,不欲对人炫布也”。张于是拜求为师,陈不能却。遂传其术,惟不肯居师耳。时张25岁,即清道光十二年也。入恒山练剑数载,及三传九转还原功毕,号曰还丹子。

从剑谱自序中得知宋唯一从技于张野鹤。现将《武当剑术·自序》部分章节摘录于下:鄙人年方十五,先祖母故。先父结庐墓右,寝苫枕块,拜雨哭风。三年独处,无敢过问。一夕,有野鹤道人至庐相访。先父见其道貌非凡,殷然礼待。适鄙人省父至庐,父命拜之。道人曰:“此为谁?”父曰:“不肖子也。性好武,不爱读书,屡戒不悛。”道人曰:“有见事,当有武备。似武亦未可少者。吾有空中妙舞剑法,原系武当内家九派三乘也,吾习下乘剑法,已传8人,再传汝已成9数也。”鄙人欣然拜授。道人当面指点,一一讲明,莫不条分缕晰,了如指掌,因示之曰:“是术神出鬼没,奥妙绝伦。最后内勇功夫实有补天之手段。子若学之,异日当有大用。”迨鄙人至16岁,立志练剑,昼夜攻习,寒暑无间,一年之久能使六尺之剑,形体飘飘,空中作舞。后因有事废学,引为憾事。

宋唯一对武当剑术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宋之传人有李景林。据李天骥先生所编《武当绝技》一书记述:李景林为河北枣强人,自幼嗜好武术,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曾任奉军第一师师长、河北省军务督办。1922年在辽宁锦州一带驻防时,其部下丁齐锐结识了武术家宋唯一。宋精于八卦掌及剑术,并著有《武当剑谱》三册,李亲至宋宅拜访,并顿请宋示范表演剑术。后又将宋迎至天津寓所,待如上宾,请教拳法剑术。李景林得艺后朝夕揣摩研究,在继承单练的基础上又编创了对练套路,因而以高超的剑艺享誉武坛。1930年,山东国术馆创建后,李景林大力普及推广武当剑术,所传门人甚众。

吾所习武当剑术则为天津兴顺镖局镖师张午亭所传。据武当松溪内家派传人陈季康先生(陈晓东之子)讲:“清朝末年,天津兴顺镖局镖师张午亭护送府官戚年入川上任,抵达顺庆府(今四川南充)后,张拜访当地武林名流陈晓东(1871~1934,天津静海人,其父曾学艺于杨建侯,清光绪年间携家入川),陈见午亭瘦小不武,暗忖如此之人自身难保焉能保人。午亭亦察觉陈有轻渺之意,请求一试,陈欣然应诺,交手未几,陈连跌数跤,方知午亭技艺神妙,遂求其术,张感其诚,遂与之结为莫逆之交,尽传松溪拳械九路及其技击功法。”据陈晓东所著《拳略·剑说》记述:“午亭于斯道最精,其剑术中常常夹有镖箭、擒拿诸法。比较之时,掷镖惊目,乘虚而进。”该门剑术古朴无华,简单迅捷。其技法多为以静制动,后发先至,粘接伤手,一剑封喉之术,应敌时讲究“手前一尺下功夫”。相传有八法,曰:刺、剁、抹、捧、撩、提、拉、转。而其封闭、采洗、镖箭诸法亦为剑术之精微,外人难以窥其妙。松溪派剑术在川北一带多有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