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体育科技管理工作的若干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强大动力,也是体育科技工作的重大挑战和机遇。科技管理工作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改革创新,推动我国体育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本论文旨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分析体育科技管理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探寻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一、体育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面临的形势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创新创造日新月异,科技竞争已经渗透到社会竞争的各个领域,科技元素在体育领域更是无处不在,体育的竞争也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随着世界各体育大国的竞争愈演愈烈,科技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说,要成为一个体育强国必须具有强劲的科技实力,谁在体育科学研究和体育科技创新方面领先,谁就能够占据体育发展的制高点,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体育科技的管理、加大体育科技的投入,更好的发挥体育科技对体育事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成为体育科技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体育科技工作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1年我国取得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权以来,体育科技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体育科技围绕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事业,工作重点更加突出,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健全,科研经费逐年增加,服务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科研课题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体育科技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体育科技人才,体育科技实力大大增强,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为提升我国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做出了积极贡献。2008奥运周期,总局立项313项,项目经费4,900万元,科技部重大项目投入4,800万元,约3,600人次参与项目研究和科技服务,近5年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体育科技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离建立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体育事业和建设体育强国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国家对于建立创新型国家有一些量化的指标,在“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论坛上,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对创新型国家四个方面的指标作了解读: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对外技术依存度低于30%;本国人发明专利数量和科技论文被引用数进入世界前5位。体育科技在对应指标上有明显差距。
(二)存在的不足
体育科技总体处于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一是科研基础比较薄弱,科研力量分散,科研工作缺少长期、持续发展的综合目标;科研规划与重点项目的整合程度不高,难以实现科技资源和成果共享,低水平重复的现象还时有所见;二是研究领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竞技体育科技研究投入大、成果较多,群体研究和产业方面的投入支持较少,“一条腿粗,两条腿细”;三是创新能力、攻关能力不强。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四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竞技体育科技保障体系不完善,局限于高水平运动队,群众体育的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体育产业的科技研发基地处于起步阶段;五是高水平的体育科技人才缺乏,还没有院士、长江学者这样的高水平领军人物。
(三)主要任务
新形势下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完善适应新形势下体育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科研攻关和科技创新,提高运动竞技水平、训练效率、突破关键技术,推动竞技体育不断发展;提高大众健身科学化水平,满足健身人群的个性化需要;推动体育产业进步,研制开发创新体育产品、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进一步加强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完善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强技术创新,增强科技实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为促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为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做出不懈努力。
二、关于加强科技管理工作的思考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这一论述精辟地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
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体育科技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科技“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理顺生产关系,适应科技“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促进科技“生产力”发展
近年来,坚持科研课题来自实践,科研经费的投入以应用性研究和科技服务为重点,科研成果的评价以实践效果为主要标准。通过改革,历史性地解决了科研与运动实践结合的“两张皮”问题,科技资源得到重组,结构得到优化,运行机制得到转换,科教单位的活力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显著增强。下一步的改革重点是:
1.继续深化体育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体育科技结构布局,进一步激发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加快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实践转化,推进体育科技工作创新体系的建设。如继续深化科研单位的改革、继续强化科研团队建设、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等。
2.充分发挥体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遵循科技创新规律,积极调整科技布局,加强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科技资源配置,加大对技术导向的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仪器设备的创新和研发。
3.坚持科技生产力检验标准:科研课题必须来自实践,科研过程管理依托实践单位,科研成果的评价必须以实践效果为主要标准,不断改革和完善科研管理和组织实施的方式,促进科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二)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凝聚社会科技力量,提升科技实力
“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是一种行之有效、效率极高的体制,总局对于举国体制的态度很明确,一要坚持,二要完善。以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项目、总局科研攻关项目为接口,以面向全国公开招标为手段,通过国家队科研团队建设和总局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措施,凝聚社会科研力量和地方体育科研力量参与,组建体育科技的“国家队”;加强科技基础研究和数据积累,提高体育科技的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基地”。在运行机制上,建立政府与社会、国家财政与市场经费、公益类无偿服务和个性化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机制,该政府管的公益类事业由总局、国家财政投入;能够交给社会、企业投入的,总局起到引导和扶持的作用,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在总局和地方科研机构,在目前以研究组为主导的基础之上,通过政策引导和经费调控,逐步建立和形成以研究室或以研究组群为主导的科研模式,突出需求导向、协同攻关,进一步形成在全国范围内的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工作的整体合力,提升体育科技实力。
(三)坚持以我为主,提升体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在体育事业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要提高我国体育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自主研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组织、实施好体育科技攻关项目、课题,是体育科技工作的重要方面,是体育科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性重点工作,是科技工作在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中发挥先导和支撑作用的重要平台。要通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在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重点领域上取得突破。
1.继续坚持面向体育运动实践的工作方针,面向主战场,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找准制约各领域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刻苦钻研、协同攻关。
2.以开放的胸怀,宽广的视野,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主动整合国内外的科技资源和力量,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和共享。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推进体育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科学方法与管理经验,形成以我为主的体育科技创新格局。
3.处理好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辩证关系,处理好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在面向一线充分重视应用研究的前提下,也要花一定的力量进行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研究。
(四)加强科技条件建设,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重点,扩大建设规模和学术影响。目前,总局已建设6个直属重点实验室,在全国省区市布局了个体育行业重点实验室,为促进我国体育科技的整体实力起3到2了重要作用。这些重点实验室主要服务于竞技体育,下一步,要扩大重点实验室的规模和影响,吸引更多的社会科研单位参与实验室。加强重点实验室的管理,突出研究特色,加强创新型应用基础研究;要借鉴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先进经验,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增强活力、提高水平、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完善相应的评估规则,实行“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流动竞争机制,促进实验室科学管理和高效运行。
在群众体育研究方面,建议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体育大学等总局直属科教单位设立国家级全民健身研究重点实验中心,在全国不同区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个左右重点实验室,并逐步向有条件的地市县辐射,扩大研1究范围、拓展研究深度。
在产业科技研究方面,扶持产业龙头企业,以建立产业行业标准为抓手,以重点产品公关为重点,积极申报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逐步建立体育产业技术联盟,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增添动力。
(五)建立全方位、综合性科技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加强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组织实施课题研究和已有科研成果的应用服务“两手抓”,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按照两条线路进行。加快建立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有效机制,注重做好竞技体育科技成果向群众体育转化,提高全民健身科技水平,扩大内需,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竞技体育方面,加强科学训练,坚持以人为本,做好顶层设计,配备专业科技人员、科研医疗仪器设施、设计合理的运行机制,建立训练、科医综合保障系统。以总局直属训练基地为重点,辐射全国有关训练基地,并逐步向省市训练基地推广应用。
群众体育方面,利用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的机遇和良好氛围,把已有科学研究成果进行科学普及和推广,利用好各种媒体,采取全国推荐专家讲学、行政管理单位(街道、乡镇)申报“科学健身示范区”的办法,调动政府积极性,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健身意识和知识水平。同时,采取社会化、市场化的手段,在全国推进“运动、健康咨询服务公司”,实行有偿服务,创造经济效益,为高端健身人群提供个性化服务。
(六)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科技人才队伍
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积极的因素。世界各国都把科技人才资源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杰出的科学技术人才群体,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大力加强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体育科技人才,直接关系到体育科技事业的前途,也关系到体育事业的未来。把培养造就一大批中青年优秀体育科技人才放在重要位置。要为科研人员施展才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通过组织实施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实验室、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积极推进体育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为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体育科技领军人物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要按照科技生产力发展要求,不断改善体育科技发展环境,调动一切促进发展因素,推动体育科技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