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如何练“定”
“先左后右不为奇,一动一静是围棋。”“动则生阳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根。”宇宙原本就是动的,人生原本也是动的,一个人的心意是时时刻刻在动的,一个不动心的人,他还有什么前途?他还有什么希望呢?如果心猿意马、三心二意,一天到晚不停地乱动,没有一个中心思想,那与不动心又有什么分别呢?所以父母老师教人,先要立志,而后知止。做人如是,学文、学武又何独不然。所谓立志、知止,就是练“定”的功夫。为何练“定”呢?第一练心,其次练身。简述如次:
(一)练 心
孔子“年十五才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动心”,是何等的困难?以孔子圣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呢?不过“舜人也,我亦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只要我们肯学愿练,总会有成功的一天。“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气定神闲”,这是人的本性、本能。孩提之时尤其是婴儿,他脑子里是没有“怕”字的,再怎么危险的事摆在他面前,他都是神若无睹,你怎么激他触他他都不会动气的,所以老子慨乎言之:“守气致柔,能婴儿乎。”迨以后慢慢为环境所驱使,不知不觉便改变了婴儿的本性,所以宗教家教人们静坐,旨在“练心”,旨在“还童”。比如我们练太极拳,贵在“专心一意”,“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这周身,应指人身之上下、前后、左右、内外而言,即无论你举手、投足,一举动,便要以心意导之而动,俾四肢百骸,随意之所向而俱动,方才称得上“完整一气”、“周身一家”。初练工架,为什么老师一定要求每一姿势要正确,特别讲究身法、手法与步法?为什么要求目注食指?即食指转到什么地方,眼睛就要随之转到什么地方,简单地说:这就是练心。详细点说:这就是心形合一的练法。练到相当火候时,目到手即到,意到气即到。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也很简单,能够天天做、月月做、年年做,却很不简单。须知无上的玄奇奥妙,就是在这简单中幻化出来的。你的功夫很高了,别人都尊称你为一代大师。而世界拳王骂你徒有虚名,说你的功夫都是假的,天下那来的“一指神功”,“罡气护身”,只有在小说上才能见到的,你能一笑置之吗?你能不与之较量吗?如果你能“唾面自干”,你能甘受“胯下之辱”,有“不动心”的功夫,才称得上炉火纯青。
(二)练 身
身者,形体也。在练拳架的过程中,从第一招式至最后一招式,招招都要平正,式式都要中定。因此,老师严格要求你于盘架子时,要圆满、中正与贯串,因其圆满,则无缺陷;因其中正,则无凹凸;因其贯串,则无断续。大凡一动,如能做到上下相随,内外合一,方称圆满;中立不倚,神舒体静,方称中正;意到身到,连绵匀整,方称贯串。能够这样,才称得机得势,才可立于不倒之地。怎样才能圆满、中正、贯串呢?应从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胯中求之。惟有如此,才能“气沉丹田”,才可“随缘不变”,才能“从心所欲”。练太极拳,为什么要气沉丹田呢?因为“丹由在脐下一寸三分,位于腹中,在脐与脊之间,与脐近脊远,约三与七之比”(见郑子《太极拳十三篇》第24页)。“生理学所讲人体重心,在脐线间,其地位与意义正与丹田相同。重心即太极拳所谓中定,中定不能离乎丹田,拳论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际,刻刻留心在腰间,主宰于腰,腰如车轴皆是也”(见同篇第112页)。郑师在述口诀篇中解释“磨转心不转”时更明白地说:“磨转者即喻腰转;心不转者,乃气沉丹田之中定也。”气沉丹田不仅是养生之大道,抑是练气之初基,身如磐石,心如止水,静则如山岳,动则如江河,沛然谁能御之。抗战初期,曼师主湖南国术馆事,曾与杜心五大师往还,甚仰杜大师功力,欲拜为师,曼师于表演一套太极拳后,杜大师说:“不必拜了。”曼师问:“为什么?”杜大师说:“看你刚才表演拳架,自始至终,都是一足着地,不必再跟我浪费时间了。”所谓一足着地,就是不失重心,不失重心,就是时时能够中定,刻刻能够中定,亦即“十三势体用中惟一之定理”。“定理者”,即犹中定之定力也。何为中定定力?中即时中,定无常定,不失中定,是为定力”(见同篇第44页)。曼师之所以为一代大师,确实已得太极拳之窍要。吾人宜细加揣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