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制度变迁中的秩序、认同与利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第一,社会学作为一门具有“揭示真相”能力的学科,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信息,也不仅仅是理性思考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学家G赖特·米尔斯所强调的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就是“社会学的想象力”【24】,它可以帮助我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看清事实、发现事情的清晰全貌。本研究将全运会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引用社会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全运会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从方法学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第二,拓展了全运会制度变迁研究。研究试图运用制度分析理论来解释全运会制度变迁过程,这是对有关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检验并试图有所发展。运用制度分析理论解释具有中国特色的全运会制度,能够为全运会制度研究增加理论积累。同时,本研究系统地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全运会制度变迁的有关分析并深入到作为主体的利益动机的具体过程中去,是对全运会研究的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对相应现实问题的把握与思考的深度。

二、实践意义

第一,自从1959年新中国第一届全运会开始至今60年的时间里,全运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如果再加上解放前举办的7届全运会,至今为止全运会在我国存在已有100年的历史。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特有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运用多学科综合分析法系统地梳理全运会发展百年历程中内在的演变逻辑,回应全运会存在与否的价值讨论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第二,在我国的竞赛制度中,全运会是人们讨论的焦点,对这样一个“焦点”问题进行剖析、解释其发展变迁中所遵循的逻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从秩序、认同与利益的维度对全运会制度变迁过程的演变机制进行解析,用动态的、制度变迁的思路分析全运会演变特征,有助于政府决策部门把握利益相关者关系演变的趋势与轨迹,为我国全运会未来的改革实践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路径。

注释: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3

【2】舒盛芳,沈建华.欧、美近代体育的传入对加速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贡献[J].中国体育科技,2004(3):61-63

【3】郎净.近代体育在上海(1840~1937)[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340

【4】阮蔚春.远东运动会的历史和成绩[M].上海勤奋书局,1933:2

【5】主要是指1910~1948年期间,全运会与远东运动会相衔接的情况。

【6】《中国体育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体育百科全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398

【7】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谭华.新中国体育的重大转折——1978年以后体育战线的三年调整[J].体育文史,1999(5)

【9】关于印发《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在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组委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的通知.http://www.sport.gov.cn/n16/n33193/n33208/n33433/n33688/135706.html

【10】详细内容请参见:唐磊,丁尘馨.全运会之累,为什么十运会丑闻迭出?[J].中国新闻周刊,2005(4)25-27;全运会身患疑难杂症.http://sports.sina.com.cn2005-10-15(22):17;孙福明的眼泪[J].中国新闻周刊,2005(4);竞技体育沦为套利工具十运会丑闻拷问举国体制.http://business.sohu.com/20051019/n240560986.shtml;十运会乱象频生可以为谁争光呢[N].南方都市报,2005-10-22;按下葫芦浮起瓢—全运会规程和赛制亟需改革和完善.http://sports.sina.com.cn2005-10-22(21):16;蔡玉高,胡锦武,张寒.十运赛场闹剧频传,变味计分制是罪魁祸首?.http://news3.xinhuanet.com/focus/2005-10/20/content_3653134.htm;羊城晚报:十运金牌要平分这是“西部政策”吗?.http://sports.sina.com.cn/s/2005-04-26/1805552060s.shtml;十运古怪赛制抗假球,全运足球史曾经猫腻不断.http://sports.scol.com.cn/gnqt/20051014/20051014163950.htm

【11】关军,许峰.十运有贵恙中国体育被全运之疾所累?[N].南方周末,2005-10-28

【12】李贺普.六角度审视全运会[J].新体育,2005(10):26-28

【13】章楚.去你的,全运会[J].记者观察,2002(1):3-8

【14】生来就姓“计划”,纯属劳民伤财?—试问全运路在何方.http://sports.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126/12/class012600011/hwz486569.htm

【15】专家质疑全运会.http://www.gmw.cn/01wzb/2005-10/27/content_322684.htm

【16】绝不能丧失体育诚信.http://sports.sina.com.cn/s/2005-10-15/0635682243s.shtml

【17】何振梁.全运会不可替代.http://www.southcn.com/9game/9gamenews/200111240018.htm

【18】唐磊.“全运会一取消,举国体制就产生动摇了”[J].中国新闻周刊,2005(40)

【19】推动竞技体育全运会随国家发展而不断演变.http://zhuanti.sports.cn/10gameszongjie/guandian/2005-11-21/730794.html

【20】关军.存废之争,是什么在支撑贵恙的全运体制?[N].南方周末,2005-10-28

【21】关军.存废之争,是什么在支撑贵恙的全运体制?[N].南方周末,2005-10-28

【22】费孝通.继往开来建设21世纪中国的社会学.http://www.gotopku.cn/data/de-tail.php?id=1547

【23】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4】[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M].北京:三联书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