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 文化·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方法论
对于一门学科的研究,首先要弄清楚该学科所研究的对象的具体含义,规范其逻辑起点,这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前提。从学科建设来看,定义的确定是一个比较慎重的课题,它会影响到整个学科的发展,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义往往能推动一门学科的蓬勃发展。什么是文化?这是一切文化研究和文化比较都须面对的元命题。人类对文化的研究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文化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还是一门新兴的、年轻的学科,尚处于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之中。在过去的一二百年中,人们对文化的研究主要是从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哲学以及社会学等角度出发,各有侧重的从不同角度对人类文化加以阐释,不同的视角和倾向必然催生了人们对文化的不同理解。
体育作为人类肢体运动的身体文化,自产生之日起便与人类文明如影随形,在不知不觉中促进着人类自身的完善和文明的嬗变。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由于体育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运动方式,人们仅仅将体育视为一项身体技能运动,没有从文化层面上对体育进行研究,缺乏和忽视对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然而,随着人类对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观察的视角也越来越多维,这种关注视角的转变必然对体育的认知形成直接而重要的影响。随着上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持续升温,人们逐渐认识到体育是一种独具形态的社会文化现象,将体育提升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高度,从更加宽泛的社会文化层面来看待体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引起广大学者的重视。同时,体育运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体现着人类在改造自然界过程中的文明发展程度,它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具备了文化的各种特征,因而体育运动是文化的一部分。故此,从文化的视角认识体育,也许我们的视野会更宽广,收获也会更大。
一、文化释义
(一)“文化”一词的起源
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复杂多样而又极其广泛。在人类社会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文化现象形形色色,林林总总。文化定义的众说不一是因为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众多,而每一学科的内部又派别林立。正因如此,不同学科、不同的学者对文化一词的概念理解也是各式各样,见仁见智,从而形成了关于文化的不同学派。从1871年开始,文化学研究流派林立,如:进化学派、传播学派、法国社会学派、功能学派、历史学派、文化心理学派、结构学派等。他们先后发表著作近千种,对文化的概念也做出了不同角度的解释。
美国人类学家A· L·克罗伯和C·克拉克洪曾专门撰写了《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文,文中述及从1871年到1951年80年间关于文化的164种定义。这些定义概括起来可归为六大类:(1)描述性的定义,如泰勒对文化诸层面的描述;(2)历史性的定义,此类定义注重强调文化的历史传统;(3)规范性定义,此类定义侧重强调文化的价值规范作用;(4)心理性定义,此类定义注重的是人类文化心理的产生和作用机制;(5)结构性定义,此类定义着重揭示文化形态内部的结构关系和文化的系统性;(6)发生性定义,此类定义主要反映人类文化的起源、发生和发展。另据20世纪80年代的统计,仅正式的文化定义就有360个以上。为此,我们还有必要从语义分析入手探究其本源,对文化得多重含义与特征作一番梳理,以便选择恰当的研究切入点。
现代汉语中“文化”一词是个外来语,在英、法文中为culture,德文中为kultur,均源于拉丁文——cultura。它是20世纪初由欧洲经日本传入中国的。在西方,“文化”一词原系拉丁语,指种植、耕耘、农作,通常用于耕耘土地、农业劳动的意义上,由此有了agri cultura(农业耕种)的说法。到了公元前4 5年,在古罗马著名雄辩家西赛罗(公元前106~43)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已经赋予它比喻的意义,他采用了出现了“clutura animi”(耕种智慧)的说法,意味对人的培养、教育,他认为,“文化是心灵的哲学”。而类似用法16世纪初才开始在英语中出现,意指为增进某种东西的质量所做的谨慎的努力,如“工艺的改进”(The culture of the arts),以后又出现了“精神耕耘”(mental culture)及“智力耕耘”(intellectual culture)等用法。从此,cultura一词就带着耕种土地和“耕耘”智慧这两种含义,逐步进入了欧洲语言中。文艺复兴以后,人们将农业、手工业、商业、教育等活动都归入了文化范畴,认为凡是与自然状态、天然状态相对立的都属于文化现象。但是,在18世纪启蒙运动之前,cultura一直作为及物动词构成词组使用,如“cultura linguae”(改进语言),“cultura juris”(制定行为规范)等等,一直没能作为独立的用词单位——名词使用过。从启蒙运动开始,cultura才作为独立的名词出现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概念。19世纪以来,文化作为人类生活独有的现象,受到人文社会科学界的普遍重视。社会学、历史学、教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都提出了各自的文化概念。到19世纪后半期,随着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大发展,使文化概念具有了决定意义的发展。
在汉语文献中,“文化”一词古已有之。《周易·贲卦·彖传》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自然之文,“人文”,指典籍礼俗。就是说,通过日月天象认识自然变化规律,凭借诗书礼乐教化世人治平天下。这段话虽有“以文教化”的含义,但是“文”与“化”还是并联使用,尚未独立成词。“文化”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最早见于汉刘向《说苑·指武篇》:“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其源似出于《周易》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句的浓缩。这一词义以后引申为概指文治与教化。如西晋束晳《补亡诗·由仪》云:“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另如南齐王融在《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这里说的“文化”是指“文治和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应,即所谓“文治武功”。刘向和束晳的表述基本上代表了中国传统学术界的文化概念。上述含义发展到现代汉语,演变为一般知识和教养的语词义。
(二)文化概念的历史沿革
人类对文化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叶,1838年德国学者列维·皮格亨首次提出“文化科学”的概念,倡导人们对人类文化进行专门性的研究。最早将文化作为一个特定的学科领域进行研究,是从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开始的。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将文化科学的概念首先引入了英语世界,并在之后的几十年内,文化学研究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泰勒在其《原始文化》(1871年)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这个定义,至今仍为文化学界所普遍接受。
继泰勒之后,中西学者对文化的内涵及其涵盖范围展开了广泛而深刻地探讨,不同学派的各种文化的定义,常常是对泰勒定义的补充或是修订,他们对文化概念的阐述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思路:
1.把文化看作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用它来概括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与精神财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如美国学者克拉克洪和凯利认为:文化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包含器物、信仰、习惯以及被这引起习惯所决定的人的活动之一切产品。
加拿大保罗·斯查尔福将这一点概括的更为详尽,他指出:文化是我们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精神上、心灵上和物质上的一切事物……文化是一个整体,不仅包括思想观念、发明创造、人工制品、价值观念、信仰和艺术产品,还包括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和风俗习惯、政治体系、宗教信仰、法典法规等等。实际上它包括了我们能想象的一切事物。
中国的许多学者也接受了类似的观点。梁漱溟先生即认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对文化的内容做了十分详尽的阐述,他认为:“据我们看,所谓一家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总括起来不外是三个方面。” 他分别从精神生活、社会生活、物质生活方面进行了论述。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是。宗教艺术偏于情感的,哲学、科学是偏于理智的。社会生活方面,我们面对周围的人——家族、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属于社会生活一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是。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人类对于自然界求生存的各种是。
2.把文化理解为人类精神现象或观念形态的总和。一些学者认为没有物质文化这样的东西,“一个壶并非文化——所谓文化者乃在器物背后的观念。而祈祷和礼仪只不过是一个文化观念之间可见及的表现方式而已”。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有的学者主张从精神现象或思想史的角度来解释文化概念。美国学者哈维兰在1984年版的《当代人类学》中称:“文化不是可见的行为,而是人们用以解释经验和导致行为并为行为所反映的价值观和信仰。”另一位人类学家太洛尔更明确的阐述道:“如果我们把全体的文化看作一个记述的概念,那么所谓全体的文化即一个人一生下来由学习得到的或由创造得到的一切心灵构建或观念。‘观念’ 一词包含了这些范畴,例如,态度、意义、情操、情感、价值、目的、兴趣、知识、信仰、关系、组合……,文化本身由观念构成的。” 我国1980年版的《辞海》中,也把狭义的文化解释为“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是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3.强调文化作为人的社会行为与习俗的意义。许多人类学家与社会学家将各种各样的人类行为以及支配人的社会行为的风俗看作文化的基本内容。如奇森认为:“文化是由学习得到的,由社会传递而来的行为或风俗。分开来说,一种文化意即有地域限制的、多少个不相同的和有独特性的行为系统。例如,爱斯基摩文化、卡奇印第安文化。” 班纳特和杜明认为:“文化是一种群体的行为模式。我们把这些行为模式叫做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一切人群之可观察的特色。‘文化’ 事实乃是一切人类所有。这一群体与那一群体各有不同的文化模型。这不同的文化模型将任何社会与所有其他的社会分别开。” 社会学家里德·贝恩则说:“文化是以社会符号为媒介的行为总和。”
4.把文化理解为一个社会的传统行为形式或全部社会遗产,注重文化的整体性。一部分学者尤其是历史哲学家十分重视文化的历史传承性质,如克鲁伯说:“……一堆学得的和传承的自动反应、习惯、技术、观念和价值,以及由之而导出的行为,乃构成文化的东西。文化是人类所持有者,别的动物没有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宇宙间特有的性质……文化同时是社会人的全部产品,而且也是影响社会与个人的巨大力量。”美国的巴尔克和波尔格斯则指出:“一个群体的文化乃是社会遗产的全部及其组织。这些遗产获得了社会意义,因为各个种族各有其不同的气质以及群体的历史生活。” 这里所说的社会遗产按照其他学者的解释可以包括能够从这一代传给另一代的所有事物,但是这种传衍不是生物遗传的方式,而是一种历史的传承。人们除了是文化继承者之外,还是文化的创造者,这种观点往往会忽视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人们会吸收新的因素,制造文化。
5.从功能和价值层面来认识文化的。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一文中指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孙中山先生也有相近似的看法:“简单地说,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要求和生活需要所产生的一切生活方式的综合和他的表现。” 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从功能主义文化观出发认为:“文化原是自成一格的一种现象。文化历程以及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遵守者功能关系的定律的。” 怀特从符号和符号能力的角度对文化作了科学的界定,怀特指出:“全部文化依赖于符号。正是由于符号能力的产生和运用才使得文化得以产生和存在,正是由于符号的使用,才使得文化有可能永存不朽。”这些学者们拓展了研究文化现象产生背景与原因的视角,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6.强调文化对人的思想行为的潜在指导和规范作用,强调了文化具有规范性作用。维斯勒也指出:“文化是一个社群或部落所遵循的生活方式。文化包含一切标准化的社会程序。一个部落文化乃是该部落所遵循的信仰和程序之聚集。”克拉克洪和凯利认为:“所谓文化乃是在历史里为生活而创造出来的一切设计。在这一切设计中,有些是明显的,有些是隐含的;有些是合理知的,也有些是反理知的,也有些是非理的。这些设计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的行为之潜在的指导。”
显而易见,在这些定义当中,任何一个定义只说到文化的一个或者若干个层面或要点。也就是说,在这些定义中,没有一个足以一举无遗的将文化的所有内涵囊括其中。之所以如此,一方面说明了人们对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研究在不断深入,另一方面重要原因则是人类的文化现象本身的涵盖太广,它似乎无所不在,人们只能从某一特定的层面或角度来对它加以把握和研究,不然将由于对象的过于宽泛而难以着手。为此,我们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入手,对文化多重内涵与特征做一番梳理,以期为以后的研究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杨宜音在《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一书中详细讨论了关于文化内涵的争论,为我们理解文化的含义提供了另类的视角,概括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是研究者的构念,还是社会成员的构念
在对文化是什么的争论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歧,文化到底是研究者自己创造出来的工具构念,还是文化中成员自身意识或下意识中所存有的“实体”。像人类学家格尔茨就认为文化是文化成员处理其日常生活的知识及规则。而跨文化心理学家罗纳的看法是,文化特征的描述,不管是研究者的构想也好,或是真正存在于文化成员之中也好,它应该只是解释某一个文化的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理论而已。它是否能够真正描述一个文化,在于它能否较全面的解释当地人的行为。不过,随着认知心理学在人类学领域逐渐受到重视,近代学者多认为文化是存在于个别成员脑中的一些想法、看法及信念。
2.文化是理念,还是行为
许多心理学者认为文化的差别,就是每个文化成员所表现行为的差异,他们的研究中心及方向,就是用一些客观、放诸四海皆准的行为指标,来测量各文化成员,找出文化间的不同。根据这些不同,先把文化分类,之后再去看看,什么是使文化表现了这些不同行为的前因与后果。而一些文化人类学家,除了一些从进化论及生态论的角度看文化的学者之外,多半认为文化是一套理念(思维)系统。这套系统影响了文化成员的行为。至于如何影响后者的行为,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将文化看成是个体认知系统中用于适应社会生活的一套知识体系;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反映人类基本思维结构的;更有学者认为文化是成员共同拥有的意义或象征系统。
3.文化是存在于个体内的,还是个体间的
许多学者,特别是心理学家,除了赞成文化是存在于文化成员的一些特征,而非是研究者的构念之外,他们还特别强调文化是存在于每一个体的脑海中的。然而,大多数文化及心理人类学家却相信文化应该是超越个体之上而存在的,是文化中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想法,或是存在于成员之间,表现于字里行间的交往规则。这些想法和规则影响了个体行为,但是它们并非个体行为本身。
4.文化是理想,还是现实
从早期的文化人类学家及社会学家,到近期的跨文化心理学家,都把对价值的研究看作是研究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把它看成是分辨各种文化不同的一个重要指标。很多学者认为,价值是理想的理念。但是克拉克洪认为,文化理想与文化价值不同。理想是牵扯到选择的,因为它是不可能达到的。而价值是牵扯到选择的,是值得做,而且是可以做到的。或者我们可以说,文化理想与文化价值的关系,在于有些文化价值是根据在假想的完美情境下,人们行为背后所施用的选择标准。如中国文化标榜的“大同世界”及“圣人”都是文化理想,而“仁”的价值体系,正是这个在理想的“大同世界”中人们或在圣人身上所见到的行为标准。
以一套文化理想为基础而建立的价值体系,往往带有超现实的成分。然而,如果我们把文化理念与成员的行为看成是两个层次构念的话,那么过高的理想会使文化成员感到“力不从心”,就会放弃这些理想。而现实生活则将视为口实或点缀,制作表面的服从行为。
5.文化是包括社会体系,还是不包括社会体系
关于社会与文化的关系是一个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讨论的热点话题。大部分人类学者认为,社会体系是文化实现的一部分,是反映文化或整个文化价值的。而一部分社会学者和人类学家则认为文化是凝固在社会体系之中的,是协助巩固社会组织及制度的。文化其实是各个社会体系中为使其运作流畅大多数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及规定而已。不过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及社会体系是相互影响的。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可以通过不同的社会组织及制度体现出来,同时,一个文化其特殊的发展历史也是造成其社会现状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因此在讨论文化与社会体系的关系时,应该考虑将文化个体放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之中来加以思考才行,这是比较理智的。
通过对以上对文化内涵的分析综合,我们可以得出文化的一般特征:(1)文化是一个综合统一体。文化的要素和成分尽管是多种多样,然而文化却不是简单、孤立的诸要素和成分杂乱无章的叠加。相反,各要素和成分之间是相互整合而统一的。文化就是诸多要素和成分在杂乱的纵横交错的关系中所产生的综合统一体,这种统一性常常通过共同的价值系统和行为模式表现出来;(2)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缘因素共同作用使人类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由此便会产生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文化特质。事实上整体的文化正是由许多互有差异的具体文化类型所组成。美国学者露丝·本尼迪克特指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是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 民族性通常是文化结合的一个比较显著的模式。正是由于这些不同民族和地域文化系统的存在,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语境和多样性的人类文化景观。(3)文化是历史承继的,具有世代相传的特性。文化是社会性传承的结果,是超越个体的存在。文化传承的基本方式就是“濡化”,通常表现为社会成员通过观察模仿或在该社会其他成员的指导下的后天习得。当然,在连绵不绝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也具有创新机制。这种创新机制最终会导致文化传统的变迁和迁移;(4)文化是普遍存在的具体性东西。文化是一种人类活动,是人类所取得的一切成果的结晶。有了人类就有了历史,有了历史就有了文化。每一个社会、国家、民族,人们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系统中。这种文化系统还具有一定的规则性,能依靠法律、制度、习俗、思维方式、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社会成员的个体行为,使他们的情感、思想与行为都纳入群体的价值目标和轨道。
二、体育文化
(一)体育文化研究兴起的背景
人类认识体育文化的历史差不多与体育文化本身生产和发展的历史一样悠久。体育文化对人类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自古有之,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它的影响和作用下生活。同时,人们也无时无刻不在创造和发展着体育文化。但是这个过程一直处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了许多人对其熟视无睹。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仅仅将体育视为一项身体技能运动,没有从文化层面上对体育进行研究,缺乏和忽视对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严格意义上的体育文化是近代才出现的,并且各国对于体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都与我国存在着差异。美国往往将体育、娱乐、康复等概念并列与交叉,日本则将竞技运动提到高于体育的地位,正是这些差异使得中外关于体育文化的概念理解也各不相同。我国关于“体育”一词是从日本引进来的,当是中国的体育概念是大肌肉运动的生理和生物观,也没有上升到社会、文化、哲学的高度。二战以后,西方体育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冷战推动了体育研究的兴盛,体育文化的研究也随之被提上了日程,人们从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角度来研究体育文化,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84年,我国兴起了文化研究的热潮,法律文化、经济文化、艺术文化等文化的研究蓬勃兴起,并超出自身范围而汇入了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一批社会科学工作者和体育理论界的有识之士也开展了对体育文化的研究和讨论,体育文化学的研究应运而生。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实现,文化的全球化也初见端倪,世界的文化在相互交融和对话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一种全球化趋势。体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不可避免的受到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体育全球化开始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全球化使得体育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在东西方体育的交流过程中,体育文化作为体育的一个深层次的内涵,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关系及在体育文化全球化中所处的位置,也吸引了广大研究者们的眼球。全球化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来讲,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体育文化的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欧美竞技体育文化为主的全球化,是以输出欧美文化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西方体育文化为主的。这必然使本就孱弱体微的民族体育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世界体育文化也存在着体育文化霸权问题。全球化使民族体育文化的抢救、整理、继承、发展问题迫在眉睫。一个国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持和发扬也是一国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因此,全球化语境下体育文化的跨文化研究成为体育文化研究的一个重点。
(二)体育与文化的关系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体育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一种方式,是构成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尽管体育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范畴和自身的变化规律,但它仍然是整个人类文化的缩影。作为一个文化形态的体育,在对其进行历史的和现实的考察时,要以整个人类文化作为参照体系,将体育置于古今中外的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进行分析比较。体育归根到底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的发生发展必然要受到整个人类文化中的各因素的制约,它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宗教、伦理观念、审美意识等其他社会文化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育与其他的社会文化的联系既有纵向的,也有横向的,社会发展水平越高,这种联系的紧密程度就越深。总之,社会变迁、民族风格、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传统文化中各种积极的或消极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体育的发展。而体育在社会文化结构中又是人类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动影响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审美意识、价值观念,创造能力、生活方式,体育在文化中所实现的根本物质产品是发展起来的人的身体,体育在文化中表现的最高精神产品是人的智慧,人类通过体育运动所塑造的活跃人体,在物质与精神综合的文化意义上的集中表现便是美。
文化的外延范围很广,它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产物,体现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反映在体育活动方面,从而形成体育文化。体育的这种文化形态是由社会文化形态决定的,社会文化形态不同,表现出来的体育形态也不同。体育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也是社会及个体文化生活的需要,在现代社会里体育对于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人的全面发展在人格与心理及观念、意识方面的作用巨大。将体育视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更加宽泛的社会文化层面来看待体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将体育提升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高度,这是在文化层面认识和把握体育的新视角。另外,体育运动也只有人类才能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体现着人类在改造自然界过程中的文明发展程度,它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具备了文化的各种特征,因而体育运动是文化的一部分。
(三)体育文化内涵研究的沿革
体育文化是人类所创造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人类的生产活动,主要由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种形式组成。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由于生活、心理和社会多方面的需要,体育应运而生,并得以蓬勃发展。在体育产生之初,人类为了对抗并征服自然,实现人类自己的目的,通过劳动形成和发达的手,一方面借助自然物延长了自己肢体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健全和完善,提高活动能力,开发新的功能,在劳动过程中,人类所创造和形成的经验,以及情感体验和意志,需要彼此沟通和交流,需要世代延续和传递,而在语言文字产生之前,主要依靠肢体动作来完成。体育的产生满足原始人们的各种需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除满足生存需要外,还有安全、娱乐、社交、信仰等其他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这些需要都在体育产生之初给它打下了印记。因此,军事格斗、宗教祭祀、舞蹈娱乐、医疗保健等与人的心理活动关系十分密切的社会文化活动都推动了体育的产生。
到了近代,由于人类劳动中的技术含量逐渐增多,疲劳的含义产生了变化。在体力劳动时代,是以加大劳动强度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对劳动者造成的疲劳是全身性的,疲劳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躯干和四肢,睡眠是恢复的主要方式,而进入机械化时代,劳动密度加大,严格的社会分工所造成的疲劳则是局部性的疲劳,疲劳的部位也开始由过去的肢体转向大脑,尤其是到了现代,人类逐渐由运动状态的体力劳动者向相对安静状态的脑力劳动者方面转化,导致现代“文明病”大量产生,人类正常的适应能力大大地受到了削弱。而现代社会的急剧竞争,又加重了人的心理负担,影响到了人的心理健康,人类为了对抗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异化、否定,而进行主动的有意识的,为了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全面和谐发展的肢体锻炼。
所以,体育文化首先是一种人类在其自身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为了人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而主动、有意识的进行的一种肢体锻炼活动。其次,是指在各类体育活动的发展和进行过程中,为了体育活动的顺利,有序进行,所形成、所制定的各种制度文化,第三是深层次的体育精神文化,它是包括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民族心理等,第四是应包括各种物化形式的体育文化,即以人类创造的物质形式而存在,蕴含体育文化内涵的物质产品。如,奥运奖杯、火炬、吉祥物等。
体育文化的概念应该如何把握,是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体育文化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学者们在阐释体育文化概念的过程中表述不一,见仁见智。王岗在《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审视》一书中认为:体育文化是人类所创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它是一种广义文化概念的应用,即应包括体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组成部分。任莲香在《体育文化论纲》一文中认为,体育文化实际上有两个上位概念:一个是“体育”,一个是“文化”。体育文化的复杂性首先源于这两个上位概念的多义性,只有在这两个基本点上达成共识,讨论才能继续下去。她在对体育和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后认为,体育文化概念的建立必须建立在体育分为三大块和文化分为四个层次的基础上。她认为:体育文化是以身体的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的竞争为特殊手段、以身体的完善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关于人的精神生活的那些方面。它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是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和文明社会的显著标志。 刘志敏在《浅谈体育文化的内容与特性》一文中也同意将体育文化分为三个不同层次:表层运动形态(包括身体运动形式及所用的场地、器材等物质形态),中层是体育制度(包括体育的社会组织形态和教学训练体制等),深层是体育观念(包括身体观、运动观、价值观、方法论等)。 卢元镇在《中国体育社会学》一书中,直接对体育文化的概念进行了表述: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等。 在《体育运动词汇》中对“体育文化”的定义为“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练习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冯胜刚则认为:“所谓体育文化,就是人类在所有的体育现象及促进体育发展的活动中,在价值观念、精神状态、情感倾向等层面,在理论知识、方法手段、技能技术等层面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与在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体育文化研究的主要是包括体育观、体育价值观、体育行为准则、道德行为规范等在内的社会意识形态及反映这一形态的体育方式、民族习俗、心理特征、审美情趣等。也有学者认为,体育文化的范畴包括体育的科学研究、体育的价值、观念、意识、心理等社会因素,研究体育文化主要是研究体育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如体育的社会关系、发展机制及社会功能等,这些都是体育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总而言之,目前学术界对体育文化概念尚无一致的看法,且彼此之间存在分歧,难于求得完全一致。这种分歧既有观察角度上的,也有对体育文化在文化中所处地位认识上的,还有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社会发展大背景变化造成的。但是无论是那种观察,那种认识,以及背景如何变化,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客观现象,有其自身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在没有得出公认的界定之前,可以依据文化理论的基本原理,即文化是描述与社会有关的特殊社会现象的学问,并与人的积极活动有联系,以此基本立论对体育文化进行文化学的分析。”
(四)体育文化的几种形态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悠久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地理环境、区域位置、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的不同,孕育了不同的传统文化及民族性格,从而形成了与西方不同特点、风格有别的传统体育。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除了具备现代体育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历史性、传统性、民族性等社会特征,在活动范围、起源方式、发生发展等文化内涵特征方面具有自身特色,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下位概念,应指各民族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全部体育文化,主要指资本主义形成以前的各民族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是个民族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的,符合本民族身体活动方式的娱乐活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是以民族传统体育为载体体现各民族教育智慧和体育练习实践能力的总和。” 它包括精神文化、行为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精神文化主要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心理因素,也就是文化的精神、观念层面;行为制度文化主要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行为要素,也就是体育文化的行为方式,制度规范层面;物质文化主要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物质要素,也就是文化的物质实体层面,包括民族体育文化特质的各种物质产品。
民族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应的就会随着民族的变化而发生变迁。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元化一体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各自特殊的自然、地理、经济、文化条件下,创造了优秀的,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则主要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融合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的“安土地,尊祖宗、崇人伦、尚道德、重礼仪”的价值模式对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作用,使其表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色。以“天人合一”和“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尚礼让,宽厚、和平为价值取向的体育形态,这种模式既造就了中国及东方体育的文化优势,也存在着非理性。它使得中华民族体育既有两晋,隋唐与宋代的辉煌发展,也有明清以后的步履蹒跚,缓慢发展以至于彻底落后。只有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深入研究,才能给其以合理的存在与发展空间,才能使得中国传统项目在体育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保持自身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新时期内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竞技体育文化
竞技体育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通过竞赛来显示体力和智力的一项文化活动。竞技体育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文化发展的最高层次。现代的各种竞技体育活动绝大多数来源于西方的Sports。Sports起源于原始社会狩猎人采集人农耕人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娱乐活动,而后发展成为古代奥林匹克的祭奠竞技活动。在原始社会,先民们成群的过着采集和狩猎的活动,为使自己生存下去,他们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国大百科全书》在论述体育的起源时写道:“原始人在劳动和为了生存的斗争中,走,跑,跳,投掷,攀登,游泳等能力得到了发展,正是由于这些能力的发展,也发展了人类本身。为了取得自然界的物质而运动人的腿和臂、头和手,在改变身外自然时,也改变了人本身的自然。人在劳动中的活动,可以说是最初的体育形态。”
具有文明意义的竞技体育,应追溯到古希腊奥运会和东方文化中的某些竞技活动。古希腊成为奥林匹克竞技体育的发祥地绝非偶然,古希腊的特殊政治、文化、地理等环境条件为竞技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古希腊商品经济较为繁荣使得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念易于形成,社会生活内容也就丰富多彩,奥林匹克竞技活动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开放的海洋地理环境使希腊人产生了外向、好动的性格。他们有独立不羁的人格、开拓精神和变异观念。这种充满自由、竞争精神的文化个性,鼓励人们参加各种竞技活动,激发了人们的竞争精神。“农奴制民主政治”为竞技体育的存在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思想环境,平等与民主的思想观念被引入了竞技体育当中。古希腊的城邦统治注重军事和人的体力的发展,同时频繁的城邦之间的战争使人们又渴望和平,用一种和平竞争的方式取代残酷的战争。宗教为古代奥林匹克的诞生起了催化作用,祭祀天神是希腊人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希腊人用体育竞赛的形式来祷告神灵、祈求福祉。这些机制的综合运行,产生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并持续了一千余年,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
中国西周时期的射礼活动,是堪与同时代奥林匹克运动相媲美的一种祭奠竞技活动。它的组织周密、秩序严格、开展广泛等特点不亚于古奥运会。在中国的盛唐时期,由于与外来文化的高度融和,竞技体育也曾有过辉煌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严重束缚,逐渐丧失了竞争性,到了近代趋于湮没。
真正意义上的近现代竞技体育,发源于英国的户外运动,它是欧洲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的繁荣,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竞争观念和行为,这样的一种价值观念和活动特征迁移到体育当中,便刺激了近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并使之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成熟完善。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竞技体育文化发展的集大成,它推动了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普及了竞技体育,它同时也普及了一种新的体育观念。将体育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奥林匹克运动通过一种直观、形象和规模巨大的方式,使这种思想深入到每个个人的心中。其次,奥林匹克运动加深了人们对于现代竞技体育教育价值的认识,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人们对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人的奋斗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可以培育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团结友谊等等,都有了更加广泛而深刻的认识。奥林匹克运动在许多方面已经超出了体育而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对于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和妇女体育的提倡,对于现代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于现代体育的政治、经济、社会功能和体育在维护人类尊严与正义方面作用的认识。
3.校园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相对于体育文化来说是一种亚文化,也是近年来跃入人们视野的热点文化。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现代教育和现代体育两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它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积淀。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开展,它对学校的校风、学风都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能综合地反映一个学校体育建设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强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教育本身的迫切要求。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文化中与体育文化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校园体育文化是影响校园内群体参与、关注体育的一种导向性文化。 它形成的动因,主要来自校园内学校体育开展的状况,学校体育发展的硬件建设、体育竞赛的水平、参与竞赛的人数,参加者的积极程度等。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自身群体向心力与凝聚力的体现,是校园内群体对体育价值认同、价值取向的态度,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和关注体育事业发展的心理特征以及学生的体育行为方式等多因素组合的结果。
对于校园体育文化来讲,校园体育文化形态表层的是校园内的体育物质形态。如,场馆的有无、场馆的建设质量、器材设备的多少等。中间层面的是校园内的体制状况、管理的表现形式、制度的建设情况等。深层的存在于校园内所有群体的体育意识。其中,在校园体育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物质文化(场馆设施等)、制度文化起到一定作用的同时,起主要作用的是深层的观念、形态和意识,即管理者自身体育意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学生群体本身对体育喜好程度等。
4.休闲体育文化
休闲作为一种生活理想,一种生活方式,在人类几千年文明演化的历史中,始终是思想家们关注的重要领域。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休闲是人们为了修身养性、愉悦身心,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在可自由支配时间内,自主选择自己爱好的活动。 于光远认为“闲”是一个最大的字眼,也是最小的字眼。最大的字眼是指时间、空间、物质、运动,这是一条线;还有人、认识、历史和自由。有了空间和时间就有了充实。 随着社会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休闲在人的生命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休闲作为当今人类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与每个人的生存质量息息相关的生活领域。
休闲体育是与休闲的兴起和发展紧密相连的。人类对于休闲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休闲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他的这一思想后来成为西方休闲文化的传统,并在最近一百年里对休闲进行了学术性的研究,形成了休闲学科体系。休闲学产生于美国,其标志是1899年凡勃伦(Velble)发表的“有闲阶级论”,他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休闲的,他提出休闲已成为一种社会建制,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吴贻刚在《中外休闲体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一文中指出,继凡勃伦之后,许多学者分别从哲学、教育学等角度开展了休闲研究。瑞典哲学家皮普尔的《休闲文化的基础》一书指出,休闲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的态度,它不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也不是由空闲时间所决定的。荷兰学者赫尔津哈发表了《游戏的人》,认为游戏是人的文化和文明的本质。美国学者波瑞特比尔发表了《以休闲为中心的教育》一书,指出,随着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也越来越多,人们只注意到工作的伦理,没有关注如何发展休闲的伦理。他指出了发展休闲为中心的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对休闲的研究还仅限于休闲行为研究,只研究“人们做些什么”。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学者开始更多地关注休闲的意义问题,在将行为和意义结合起来的基础上,归纳出了有显著不同的休闲模式。他们对休闲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得到了一大批成果,尤其以美国学者具有代表性。古德尔等共同发表了《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一书,通过对休闲在西方雅典城邦的出现直到它在当代的发展状况的考察,探索了休闲在人类思想史中的演变及其价值问题,涉及哲学、宗教、神学、文化、科学、经济等学术领域。美国约翰·凯利在《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一书中对西方社会科学中常见的有关休闲的理论作了比较全面和批判性的分析,提出休闲应被理解为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的存在空间,是人的一生中一个持久的、重要的发展舞台。亨德森等人发表了《女性休闲——女性主义的透视》一书,主要采用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讨论了女性休闲研究的历史、女性休闲与社会变革的关系、休闲与女性争取自由的关系、休闲与社会公平、制约女性休闲的因素以及社会文化结构的关系、休闲在女性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意义等问题。开创了女性与休闲这一研究领域。戈比的《你生命中的休闲》一书则从时间、心态、生存状态和行为的角度对休闲进行了定义,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纪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出了深刻的辨析。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由于对休闲的看法存在误区,我们忽视了对休闲体育的研究。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休闲研究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1983年,于光远先生针对我国的体育研究的状况指出:“我国对体育竞赛是很重视的,但体育之外的竞赛和游戏研究得很不够。”同年,卢元镇在《体育科学》撰文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种大量的社会现象,人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自愿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他们既不受限于体育教学的种种严格规定,也不追求高水平的运动成绩,甚至有的也并不把体育的强身祛病放在首位,而是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形式度过自己的余暇时间,使个人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得到休息、放松和享受。80年代末期,我国有学者开始进行休闲研究,1992年王雅林等编著了《闲暇社会学》一书。从社会学角度对闲暇问题进行了研究。2001年,马惠娣发表了《休闲问题理论探究》一文,对休闲本质和休闲传统进行了探讨。
休闲是人类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动力源,它对快乐、健康和所有个体的生活满足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水平与质量正在得到改善和提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信息时代的来临和激烈竞争的快节奏,使人们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拥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同时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劳动者体力劳动减少,但劳动者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却增加了,这促使人们在休闲时间主动地寻找能调节心理压力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价值、功能和作用正在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认识。以娱乐、休息、放松为主要目标,带有积极、自由的主观态度的体育,进入了人们的休闲生活,休闲体育应运而生。
休闲体育研究是休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对休闲体育也特别重视,建立了专门的机构开展休闲体育研究,培养组织实施休闲体育的人才。目前,美、英等国高等院校的很多体育系纷纷改名,把休闲纳入体育研究和人才培养中来。体育科学协会的年会也专门设立休闲体育专题。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在休闲体育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在我国,通常把休闲体育称为余暇体育,多数人认为是在余暇时间进行的体育活动。也有人认为余暇体育是一种体育思想。还有人把余暇体育称为余暇运动,也有人称为运动休闲。总体上看,概念多样,把休闲体育等同于群众体育和社会体育,同时内涵也不尽一致。
三、体育文化研究方法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获得了对于体育文化概念的初步认识,对体育文化的几种形态也作了较细致地论述。那么,遵循怎样的途径才能进一步把握体育文化的内涵和性质,并正确的鉴别其中的积极与消极因素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选择正确的方法,方法是一切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这个道理,这里所说的“器”就是指工具和方法。对体育文化的研究我们不仅要明确它的具体内涵和研究对象,还要有正确的研究方法,否则体育文化的研究很难取得更大的发展。体育文化作为具体的专门性的社会文化研究,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社会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科学研究中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就是根据研究课题,观察研究者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和其他科学手段仪器,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以取得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使得研究结果更具有可靠性和权威性。英国社会学家C.A.Mosen说:“观察可称为科学研究的第一方法。”
一般而言,要提高观察的准确性,提高观察的效度和信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用观察法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观察者本身的观察能力,坚持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不能凭主观臆断,浮于表面,切忌片面武断。观察法强调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避免掺杂个人情感,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如实地反映事件的真相。其次是要通过现象深入本质,由表及里。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通过它的外在现象表现出来,有时甚至可能表现出的是假象。这要求研究者不能仅仅停留于现象表面,而要深入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层本质。再次,要坚持全面性的原则。对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视角地进行细致观察,以防挂一漏万。任何体育文化现象的存在都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要看到它与其他文化群体和文化现象之间多方面的联系,而不是片面的看待体育文化现象。最后一点,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观察工具,来提高观察的效度和信度,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现代化的观察工具可以弥补观察者观察能力的不足,扩展其眼界,延长其手足,增强其记忆,大大提高观察的质量和效果。
(二)文献法
文献法是从事体育文化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通过用科学地方法去收集与研究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以便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历史的多层次的考察和分析。这种收集文献资料的方式我们就称之为文献法。文献法在体育文化研究当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因为任何研究都必须了解和掌握前人在这方面研究的成果,借鉴前人对这种社会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同时,对研究者来说,不可能都有实地观察的机会,也不可能事事都存在机会。因此,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料进行理论的解释和比较分析,能使研究者发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体育文化现象发展的规律性。
文献的分类有许多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书面文献、图像文献、有声文献等。文献法研究大致有如下几个步骤:首先是检索和收集与专题有关的文献;然后是加工、整理文献,研究者通过对文献的或浏览或精读之后,按照研究的目的对文献进行编目;最后是分析材料,将文献资料的原始形式改变为研究人员需要的形式,形成专题文献,这样便于直接查阅相关的课题。
文献是一种间接经验,运用文献法研究体育文化,要求我们的研究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收集、组织和整理材料,做到物尽其用;否则容易盲目的收集、误收、漏收,无法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材料。其次,由于文献属于间接的知识成果,我们运用文献法研究体育文化,要求研究者具备相应的文献检索知识,识别其真伪,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样我们的学术观点才能经得起别人的检验,才具有可信性。
(三)比较法
比较法既是科学研究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文化学研究中的基本手段。在体育文化研究中运用比较法进行研究,就是将体育文化要素、体育文化现象,在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范围内,进行比较、概括、分类。体育文化比较的最终意义不在比较本身,比较的目的在于发现和了解各种体育文化特质、要素,体育文化现象产生的条件因素,发现其中内在的联系,总结和概括体育文化的发展的普遍规律。
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方法,根据比较的目的、角度不同可以分为历时(历史)比较法和、、共时比较法。历史比较法是从历史的发展角度出发,对一个群体或几个群体的体育文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发展规律和特征的考察和研究。共时比较法是对体育文化进行横向的比较,对不同国家、民族、阶层的体育文化或者具体的体育文化要素和层面作横向的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异同点,以区别不同国家、民族的体育文化。
在运用比较法对体育文化进行研究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比较的目的,确定具体的比较对象,统一比较的标准,这是进行比较的基本前提,否则我们的不到科学的结论。同时,要采用多种具体的比较方法,要将比较法和其他的方法结合运用,这样的得到的比较结果才可能更加全面、准确,更能体现出比较的价值。
(四)田野调查法
田野调查法是研究者到现场进行资料采集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和新闻报道很相似。在体育文化的研究过程中,田野调查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通过田野工作,可以获得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也才能验证理论的假设。田野调查法也十分强调实地考察的重要性,但它又不等同于观察法。在一些具体的研究领域,田野调查法显得更加有效,如体育史、体育人类学的研究中,在观察一种文化现象的同时可以实际参与该文化。
田野调查法研究步骤有:(1)行前搜集相关文献、访问相关人士、确定研究对象、与研究对象建立关系、备妥工作期间的各项用品。(2)现场工作如:笔记、录音、录像等。(3)数据处理如:建立档案、分类整理、进行数据内容分析等。
与学术研究一样,田野调查要求调查者必须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调查前必须熟悉有关资料和调查情况,熟悉当地情况及民族成分、人口、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情况,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和地方志资料。如果调查前不了解已有的文献资料和调查资料,对该民族文化现象和该地区一无所知,将产生许多弊端:一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来熟悉调查对象,浪费大量的时间;二是调查不可能深入,会把别人早就调查和发表过的材料当作新材料;三是得不到当地人的尊重和欢迎,而且可能会瞧不起你。在他们看来,专门从事体育文化研究而对自己所调查的文化现象知之甚少是失职,因而他们也就不可能真心实意向你提供材料,或者对你的访问随便敷衍了事,甚至会以各种方式愚弄你。
以上是我们对体育文化研究方法的一般性的简略概述,作为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每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都有其具体适用的范围和领域,也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和局限性。体育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本身包括了若干不同的层次和方面。因此任何一种单一的研究方法都不可能满足研究的需要,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必须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将它们具体的结合到体育文化的研究过程中,这样才有可能得出相对科学的结论,我们的研究才能具有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