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青少年的年龄特征与体育游戏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同时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有两次高峰,青少年阶段正处在人体发育的第二次高峰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体育游戏教学应根据学生这一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只有在教学中不断研究体育游戏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掌握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才能使体育游戏的教学内容及组织教法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全面完成学校体育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第一节 青少年的生理特点与体育游戏教学
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既是一个连续的统一过程又有其阶段性。儿童、少年与青年是根据人体成长过程中各年龄阶段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划分的:儿童期为6、7~11、12岁;少年为11、12~17、18岁;青年期为17、18~23、25岁。这三个时期是人生发育的关键时期。
一、儿童的生理特点与体育游戏教学
儿童时期是指6、7~11、12岁的小学生。
儿童的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质柔软,软骨较多,骨骼短细,长骨两端的骨骼软骨尚未骨化,骨组织内水分和有机物质多,无机盐少,关节面差度大,关节面软骨比较厚,关节囊较薄,关节内外的韧带也较薄,而且松弛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因此,儿童的骨弹性和韧性较好,关节活动范围大,灵活性和柔韧性好,不易骨折。但骨的坚固性差,硬度小,因而在承受压力和肌肉拉力的能力方面远不及成人,容易在过大外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和变形。关节的牢固性与稳定性也比成人差,在外力作用下,容易脱位和损伤。因此,在进行体育游戏教学时,应充分考虑这一时期儿童骨骼关节生长发育的特点,注意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正确姿势,全面增强学生体质,促进骨骼的生长。避免长时间单纯进行非对称性的练习和静止用力练习,避免过量负重练习,在进行发展力量性、对抗性游戏时,应控制一定的强度和时间,做到适量、适度。同时,在游戏中应提出严格要求,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儿童的肌肉含水分多,蛋白质和无机物较少,肌肉娇嫩柔软,肌纤维较细,肌肉的横断面积较小,肌肉收缩的有效成分少。因此,肌肉力量和耐力远不及成人,容易造成疲劳,但是恢复起来比成人快。儿童发育时期不急于练肌肉力量,可采用伸展发展力量,在教学中应合理安排游戏的运动时间与休息时间,避免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游戏。
儿童心脏的重量和容量较小,心肌还在不断发育中,心肌纤维短而细,肌纤维之间的间质较少,心脏收缩力弱,每搏输出量较少。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高,植物性神经对心脏的神经调节机能还不稳定。运动时主要依靠增加收缩的次数来增加血流量。基于上述因素,儿童的心跳频率比较快,因此心脏就比较容易疲劳。在进行体育游戏的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控制好运动量和强度,憋气和静力性的游戏不易过多,运动强度和时间适当,以防造成心肌疲劳。
儿童正处在生长阶段,胸廓狭小、胸膛小、肺容量小,肺泡壁的弹力纤维和肺泡数量较少,气量狭窄,呼吸时的弹性阻力和气道阻力都大,呼吸深度浅。由于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呼吸兴奋性高,所以在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较快,通过运动锻炼,能够促进儿童呼吸系统的发育,提高其呼吸功能。在体育游戏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呼吸快、浅、低的特点,尽量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耐力游戏和憋气练习,应多采用以有氧活动为主的游戏内容,多做有利于促进胸廓发展和提高呼吸技能的体育游戏(如球类游戏等),并注意在游戏中指导学生掌握运动和呼吸的配合,学会深呼吸。
儿童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高,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兴奋性容易扩散,动作不协调,不准确,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低,持续时间短,容易疲劳。但是由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物质代谢旺盛,合成速度快,所以恢复也快。儿童时期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主导地位,主要靠直观形象建立条件反射。在体育游戏教学中,学生常常没等老师讲完就跃跃欲试或提前进入游戏状态,这是典型的儿童神经过程,兴奋与抑制不均衡所致,教师应积极加以引导。教学中应多选择形象有趣、生动活泼的游戏内容。在教学中,多采用直观的、变换的、多样化的手法。在游戏时间与强度上要做到适度,达到既有兴趣又不易疲劳。
儿童身体素质的发展同身体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儿童身体素质的发展是身体素质自然增长的快速增长阶段,并且在这一阶段内男女性别在素质发展上差别不太大,其素质增长的顺序也是一致的。①力量素质的发展:7~12岁儿童力量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女童腹肌力量的发展主要在这一阶段,可在12岁达到最高水平。②速度素质的发展:速度素质在所有素质的发展中是最早开始的。法尔费利等人在几项素质测定和观察中提出速度素质在10~13岁增长最快,若在此阶段不进行训练,14岁以后肌肉收缩的速度将缓慢下来。因此,儿童时期是发展速度素质的良好时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③耐力素质的发展:儿童有氧耐力较其他素质提高要晚一些。对于儿童来说具有一定的有氧功能能力,对一般耐力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强度不大的有氧训练对于儿童在进入青春期前具有一定的益处。④灵敏素质的发展:儿童期灵敏素质是随着年龄而增长的。空间精确定向,对动作空间分化能力在7~10岁增长最快,7~8岁速率变异幅度较大。因此,儿童时期通过训练来发展灵敏素质可取得较大的效果。⑤柔韧素质的发展:柔韧素质在儿童期变化很小,基本趋于稳定状态。儿童的柔韧练习是为打基础服务的,因此在儿童期应打好柔韧素质的基础。
身体素质是人们从事一般体育运动的基础,在体育游戏中,运动技能技巧取得胜利,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为基础。反过来,将发展身体素质内容纳入体育游戏教学中,又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如果对儿童进行单调的身体素质训练,儿童会因枯燥而厌倦。利用体育游戏进行素质练习,就会变枯燥为有趣,寓教于乐,从而取得较好的锻炼效果。儿童时期是身体素质自然增长的快速增长期。体育游戏教学应抓住这一发展身体素质的“敏感期”,全面发展儿童的身体素质,为进入少年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少年的生理特点与体育游戏教学
少年时期是指11、12~17、18岁的中学生。这一时期是人体成熟前迅速发展的阶段,青春发育期会使中学生形态、生理等方面发生突然性的变化。体育游戏教学应根据这一时期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进入青春期的少年,由于性开始成熟,引起了身体的一系列变化,出现了第二性征:男生喉头突起,声音变粗,开始长胡须,皮下脂肪减少,性器官发育成熟等。女生乳腺发育,乳房突起,骨盆增大,皮下脂肪沉积,体态日见丰满,出现月经。这一时期男女生的性别差异明显,运动能力的差异也比较明显。在进行体育游戏教学时,教师应根据这一生理特点分别对待,如男女生分组教学,在安排游戏强度和难度等方面要考虑性别差异及能力差异。
少年的骨骼正处在快速增长阶段,骨骼硬化过程尚未完成,不易骨折而极易变形。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和韧带的弹性强,伸展性大,因此关节活动范围比成人大。由于骨骼的快速增长,中学生往往是个子高,腿细长。脊柱的增长速度比较慢,在14岁左右脊柱之间的软骨较多,容易因不正确的身体姿势,或由于身体的一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以及身体负重过分等造成弯曲变形。应发展身体的灵敏素质及灵活性,避免由于骨骼增长快,而肌肉和神经调节暂时跟不上所造成的动作不灵活、不协调或暂时笨拙现象。
少年的肌肉发展晚于骨骼的发展,这一阶段由于骨头快速增长,肌肉处于纵向生长时期。因此,肌肉横断面积小,肌纤维较细,肌肉收缩的有效成分少,肌力不如成年。另外,少年时期肌肉的发展还具有不均衡性的特点,表现为大肌群的发展先于小肌群。在运动能力上灵活性和协调性较差,动作不够精确等。上肢肌肉发育中层肌张力较强,伸肌张力较弱。而下肢肌肉发育则恰好相反。在体育游戏教学中,少年初期应侧重肢体的伸展练习,有计划地加强小肌肉群的训练和协调性练习,提高肌肉的协调性和准确性。随着少年年龄的增长,骨骼增长速度慢下来,则可逐渐增加力量训练内容,以促进肌纤维的横向发展,逐渐增加肌肉力量。
少年心脏的发育仍不完善,虽然心脏的重量大幅度提高,每搏输出量增加,但距成人水平仍有一定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频率变慢,心缩力量加强,血管外周阻力加大,血压逐渐升高。男子在13~14岁,女子在10~11岁,其年龄增长值达到最高峰,16岁以后增长速度减慢。需要重视的是进入青春期的少年血压明显升高,有时甚至会出现暂时偏高现象,称之为“青春性高血压”。这是由于青春发育期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发育相对处于落后状态,加之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所致。在体育游戏教学中,针对出现青春性高血压的学生,教师应控制好游戏的运动量,以有氧活动为主,增加心脏容积,减少憋气用力的游戏练习。
少年的呼吸系统比儿童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由于骨骼的快速增长,胸廓增大,胸膛和气道变大,肺活量和肺通气量明显提高。少年在16岁时的肺活量,最大肺通气量与最大吸氧量方面已接近或达到成人水平,因此在体育游戏教学中要多采用以有氧活动为主的练习内容,促进少年呼吸系统的发育,提高呼吸功能。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与呼吸方法,学会深呼吸。游戏中需注意风向,避免迎风运动。
少年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发生了巨大变化,抑制过程加强,兴奋和抑制逐渐趋于平衡。13~14岁时皮质抑制调节功能达到一定强度,分析综合能力明显提高。除掌握复杂精细的工作较困难外,能较快建立各种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进一步发展,联想、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逐渐提高。少年已经不满足于一般的模仿、律动及思维简单的游戏,而对一定知识、思维的游戏感兴趣。因此. 在体育游戏教学中,既要采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又要选择有一定知识性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少年进入青春期,由于内分泌腺活动的变化,可能会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暂时下降,少女更为明显,表现为动作不协调。但是,只要经过一段时间后,动作的协调性又会得到发展。
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不同于儿童时期:少年男女性别在素质发展上差异较大。女子约为男子逐年增长平均值50 %左右。在素质增长的顺序上,男女也有一定的差别。如:男子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快速增长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女子则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在快速增长阶段之后,存在着一个停滞下降阶段。因此,在女子各项素质增长的过程中,均值曲线呈“双峰”现象,这与女子青春发育期有直接关系。①力量素质的发展:男子上肢力量的发展:15岁、16岁引体向上增长速度最快,到18岁可达到最高水平。女子腰腹力量在12岁可达到高峰,13~18岁处于停止或下降。在少年力量素质训练中,应特别注意发展肩带、腹背肌和盆带肌的力量。②速度素质的发展:速度素质的快速发展,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开始,特别是反应速度。进入少年后,仍有一段快速发展期,14岁后速度的发展就缓慢下降。14~18岁女子的均值曲线基本处于停止状态。根据速度素质的年龄特征,儿童、少年时期是发展速度的最佳时期。③耐力素质的发展:有氧耐力较其他素质提高要晚一些。可根据少年的年龄特点,逐渐提高有氧耐力。④灵敏素质的发展:少年初期是发展灵敏素质的最佳时期,通过训练可取得较好的效果。⑤柔韧素质的发展:在少年期进行柔韧素质练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由于青春期的到来,少年的生理和心理上出现了许多变化。女子多善静厌动,加之体育活动的不足,身体锻炼不够,会出现身体素质下降的趋向。在体育游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少年的生理特点,特别是青春发育期的特点,发挥游戏教学的功能,全面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青年的生理特点与体育游戏教学
青年时期是指17、18~23、25岁的大学生以及在这个年龄段的所有人员。在青年期,他们生理技能方面均已接近或达到成人水平,新陈代谢旺盛,精力充沛,表现出了一种蓬勃向上的活力。
青年时期骨的成分逐渐发生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分及有机物开始减少,无机盐增加,骨头的硬度逐渐增大。骨膜中的成骨细胞不断增生,使骨骼增粗。骨骺软骨逐渐骨化,骨骺与组织为一体。20~25岁左右骨化完成,身高不增长。青年期的体育游戏可适当增加力量性和对抗性练习,促使骨质增厚,骨周径变粗,骨重量增加。
青年的肌肉成分也在发生变化,水分相对减少,蛋白质相对增加,肌肉重量增加。这一时期由于骨头的纵向生长速度减慢,所以肌肉开始向横向发展,肌纤维增粗;肌肉横断面增大,肌收缩的有效成分增加,肌力大幅度提高。不但大肌群得到发展,小肌肉群也得到发展,运动能力、灵活性和协调性均得到提高。身体肌肉的发展较为均衡。因此,在体育游戏教学中,应采用具有一定的难度,较为复杂,并趋向于较强竞争性的游戏。
青年期心脏重量和容积基本达到了成年人的水平。心肌发达,每搏输出量增大,心脏频率变慢,血压基本趋于稳定。在承受较大负荷的运动时,对心肌及心血管系统不会有不良的影响。因此,在体育游戏教学中,要根据青年的这一特点,加大运动负荷,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青年期的呼吸系统已趋于完善,肺机能显著提高。呼吸肌肌力明显增强,呼吸深度增加,呼吸频率减慢,植物性神经发育完善,肺活量增大。在体育游戏教学中,可适当增加静力性及力量性练习,使有氧活动与无氧活动交替进行,全面发展运动能力。
青年期的神经系统已达到成人水平,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系统的联系已完善。分析和综合能力比少年期有了更大的提高,抽象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因此,在体育游戏教学中,应选择那些具有一定思维难度的游戏内容。并且在游戏中充分发挥青年的能动性,使智力和身体均得到发展。
青年期的身体素质基本处在缓慢增长和稳定阶段。对于女青年来说,她们刚刚度过停止下降阶段,身体素质开始有了缓慢的增长,运动能力得到了提高。在青年期有些身体素质可达到最高水平。如在力量素质中,男子引体向上在18岁时可达到最高水平;在速度素质中,20岁男子和19岁女子均可达到50米跑的最好成绩;在耐力素质中,19岁男子和20岁女子均可达到400米跑的最高峰;有氧耐力方面,18岁男子的有氧能力可达到最高值;在柔韧素质中,18岁男女青年也可达到相当高水平。青年期,虽然不是身体素质的快速增长阶段,但在许多素质方面可达到最高水平,因此应多采用竞赛性游戏,全面提高青年的身体素质。
青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精力和体力最为旺盛的时期。生理机能趋于稳定,身体素质处在高峰。因此,在体育游戏教学中,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能和智能的和谐,促进青年身体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