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体用图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式 右揽雀尾(掤势)

动作1: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左脚尖内扣45度,右脚跟提起,随身体转动右手上提于体右侧,掌心侧向外;左手转动掌心侧向上,双掌指向前,双臂平展于体侧;眼视左手方向(图11)。

图11

动作要领:(1)脚尖内扣,与身体左转同时协调完成。(2)两臂放松,双臂成弧形。

易犯错误:(1)转体幅度过大,重心偏于左侧。(2)身体重心起伏,耸肩挺肘。

动作方向:此动作身体偏向东南方向。

技击含义:左脚内扣“碾脚”时,以虚领顶劲之意,以腰髋的转动带动上体左转,右脚跟提起是为了将身体的重心送向左腿,但右前脚掌要踏地,使之具有一定的支撑力。此时的重心分配应是“左七右三”比较合理。左脚内扣(脚尖向右转)而身体向左转,看似动作是矛盾的,其实在太极拳理中包含了许多矛盾、统一的关系,如上下、升降、开合……等,在此动中,左脚内扣和以转腰的腰身之力,加强左臂向左引带的劲,动作时要“松腰沉髋”,气沉丹田,稳固重心,避免了身体起伏的弊病。双手随体转,左臂微外旋,意贯左臂外侧,保持劲,右臂上提,意贯右臂外侧,保持向外的撑劲。双手腕与肩平,松肩垂肘,顺腕展指,含胸拔背,双臂成弓形,使双臂具有弹性。“立身中正”在松沉的感觉中要有向上的挺拔之感。身体的转动,要达到拳谚所云:“命意源头在腰隙。”

动作2:身体向右转,重心于左腿;右脚提起向前迈出,脚跟先着地;同时左掌微向上划弧屈臂于右胸前,掌心向下,掌指向右;右掌向左下划弧于左腹前,转动掌心侧向上,掌指向左;眼视左手方向(图12)。

图12

动作要领:(1)立身中正,沉肩垂肘,双臂保持弧形。(2)松腰沉髋,右腿屈膝,双脚间横向距离30厘米为宜。

易犯错误:(1)身体歪斜、突臀,左右歪髋。(2)耸肩、仰肘,双膝挺直,重心起伏。

动作方向:此势动作身体向西南方。

技击含义:将右脚的三分力,完全送到左腿,身体重心坐实,将腰髋向右转动时,带动右腿、右脚提起,向右前方迈出,后脚掌踏地,脚尖向前,脚尖与地面的夹角以45~60度为宜。因为夹角度数太大易给对方造成进攻的机会,同时也不符合太极拳“曲中求直”的理论,这也是现在我们经常提到的“亮靴底”的毛病。同时,左臂向右圈合;转动掌心向下,左掌与右肩相对,与肩平。臂撑圆,肘关节低于手腕,意贯左臂外侧。右臂边向下,边外旋,转动掌心向上,合于左腹前,意贯右臂外侧,做“合手”动作(合手的动作要领前面已介绍)。身法上要尾闾中正,松肩拔背。双脚的横向距离约与肩同宽,开步(迈步)过宽,影响身体转动的灵活性;过窄,削弱了身体的稳固性。前脚、后脚、身体重心应在一合理的三角形面积内,而不是在一直线上,避免了通常我们所讲双脚在一线如同走钢丝的现象。此势在气势上要达到拳谚所云:“刻刻留意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动作3:身体继续向右转,重心移于右腿;右脚全脚掌踏实,右腿屈膝慢慢向前弓出,成右弓步;随体转,右臂向上经面前立掌向前出,掌心侧向前,掌指向上,与鼻平;左掌随体转落于右肘内侧,掌心侧向上,掌指对右肘;眼随体转向前平视(图13)。

图13

动作要领:(1)以腰转动带动上下动作协调完成。(2)沉肩、坠肘,含胸拔背。(3)右臂立掌向前出要成立圆弧形。

易犯错误:(1)身体前俯、突臀,双腋紧夹身体。(2)耸肩、仰肘,双膝挺直,重心起伏。

动作方向:此势动作身体向西方。

本套路中的右动作与目前所流传的动作有所不同,一种练习方法是:身体向右转,左右手同时向前运动,定势时,右臂成右平式,左手成立掌置于右腕下侧。而本套路所讲解的动作是右手以立圆的动作弧形向前出,定势时,右手为立,左手于右臂内侧。此动作的变化是杨澄甫宗师所变,有60年前我祖父在自家庭院由杨澄甫宗师亲自指导所练的一套动作照片为证。据我祖父讲,本势动作一改平为立圆立,是为了加大动作的攻击力和防卫能力,也更为了进一步结合推手动作所变,双方一搭手我即以立迎击,有利于我动作劲力的攻防变化。

身体向右转,以腰、髋关节的转动,带动上体立身向前平移。随体转,身体重心渐渐移向右腿,右脚全脚掌踏实,成右弓步。同时右小臂向上划弧,至面前时,掌心向内,掌指与眼平,意贯右小臂右侧。在运动过程中要保持右掌与身体的3~4拳的距离,这样右臂向上不仅是劲,而且还保持向外的撑力,同时右臂也保持了饱满的动作外形。由于身体的转动和重心的前移,右臂自面前,缓缓外旋,以立圆弧形向前展臂,至体前,掌心侧向前,掌指向上,与鼻平。意贯小臂外侧,从面前至动作完成,右臂是由劲转换过渡到劲、再保持右臂的立劲。整体动作过程是:右掌从左腹前,以立圆、大弧形经面前向前展臂,劲力也内含了上劲——右劲——立劲的转换过程。在右手动作的同时,左臂边外旋、边下落于右臂内侧,转动掌心侧向上,掌指侧对右肘关节,意贯左臂外侧,要保持柔韧而有弹性。此时要注意立身中正、松腰沉髋、松肩垂肘、虚腋,双臂保持弧形。从双臂的动作外形讲左臂、胸部、右大臂,形似阴阳鱼的鱼头,而右小臂与左掌指形似鱼尾。正如拳谚所云:“劲义何解,如水负舟行,先实丹田气,次紧顶头悬,周身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尔千斤力,漂浮亦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