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汽车自诊断概论
一、汽车自诊断的发展历程
在最早期的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中,用于对发动机进行控制的电控单元只能对发动机的运行提供非常简单的控制,而且并不具备自我检测(自诊断)的能力,因此不能向汽车维修人员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维修人员在维修这种车辆时,只能借助万用表等简单的测量仪器对控制单元接头各个电路的电压、电阻和电流进行测试,然后将测试的结果与设定值进行比较,从而对故障进行分析判断,由于获得的测试数据有限,很难对故障做出明确清晰的诊断。因此,以后开发的控制单元就增加了简单的自诊断的功能,即在控制发动机运行的同时,检测各个输入和输出信号,当发现在标定时所设定的故障现象,比如电路断路、电位的变化不正确或某些信号不合理时,将设定相应的故障诊断代码(即以一定的代码表示相应的信号故障)并点亮故障指示灯,提示驾驶员控制单元已经检查到了故障,应尽快将车送入维修厂维修,在对这些车辆进行维修时,维修人员可以用相应的仪器或采用一定的触发方式读取控制单元中存储的故障码,故障码为维修人员提示了进一步的故障检查方向,但由于此时的控制单元只能向维修人员提供故障码,仍不能满足维修人员对故障信息丰富程度的要求,因此在其后开发的控制单元功能中除了存储故障码的功能外又增加了数据流的功能,即利用仪器从数据流中读取故障码、运行的数据参数和执行双向指令(即通过仪器可向控制单元发出指令,驱动某些控制单元工作以便动态地检查这些部件)。以上这些系统被统称为OBD-Ⅰ(第一代随车诊断系统)。OBD-Ⅰ系统的故障码形式是不统一的,各个汽车制造厂根据所生产车型配备控制单元的水平和不同的用途需要,自行规定了各自不同形式的故障码,读取故障码的方法也各有不同。这种诊断方法有很大的缺点:首先是诊断方法过多过乱,由于各个汽车制造厂的车型自成体系,而且诊断方法随着生产年代还有不同的变化;其次是诊断的内容过于单一,不能适应汽车控制单元发展的需要。同时诊断装置不具有通用性,不能使用统一的诊断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给汽车的售后服务、检测和维修带来很大不便,因此OBD-Ⅰ系统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结构日趋先进、电子控制单元升级换代的要求,不能实现控制单元向标准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
在1994~1995年,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为进一步推行更加严格的排放法规和加强I/M(检查/维护)制度,要求从1996年起,所有在美国生产的汽车和所有进口到美国的其他各国生产的汽车都必须采用OBD-Ⅱ(第二代随车诊断系统)。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对该系统诊断座的位置、诊断座样式和插脚、故障码的编排与分类均做了详细的规定。该系统目前已被世界上绝大多数汽车生产厂家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