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标准
导言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标准”涵盖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功能,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所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适用于集团企业对下属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其主要目的在于:
1.评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健全性、合法性、规范性和实际执行情况,避免制度漏洞、法律风险,发现制度和流程的执行盲点和不足,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有效性,维护企业利益。
2.评估企业核心人才队伍的结构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匹配性、核心人才的安全性,判断企业实施战略在人才保障方面的可能性,为建设人才梯队、企业并购或预防人才断层提供对策建议。
3.评估员工满意度(或员工对企业管理效果的认可度),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与效果,根据员工的反馈意见持续改善管理、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使人力资源部门更加有效地服务于业务发展和员工发展。
概况指标
人力资源管理标准概况指标,如表2-1所示。
表2-1 人力资源管理标准概况指标
① 年平均人数是指一年内每天平均拥有的员工数,计算方法是:以当年1月至当年12月的月平均人数相加之和除以12求得。月平均人数的计算方法是:当月每天在册人员相加除以当月日历天数。实际很少用类似的方法计算,最简略的办法是用每月月末人数相加除以12,作为年平均人数。
② 美世2008年公布的一份资料如图2-2所示。
图2-1 美世衡量人力资源有效性的八个方面的指标
图2-2 不同行业支持部门人员比例变化情况
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支持部门人员的比例会有所变化,如图2-3所示。
图2-3 支持部门人员比例随组织规模变化
③ 这里的离职率指自愿离职率,即主动申请离开公司,或者劳动合同到期后主动提出不再续签的比例。被辞退的人员一般不计入离职率,这是考虑如果计入,管理人员会不愿意辞退那些不合格的员工,以便降低离职率指标。离职率并非越低越好,企业保持必要的离职率可以不断补充新人,实现新陈代谢。也有的企业,如GE采用强制排序的方法迫使少数员工自愿离职。各行业的平均离职率差别较大,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时离职率也会有所不同。经济景气与不景气阶段,自愿离职率也会有所不同。前程无忧发布的《2009 年企业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2007年、2008年企业离职率分别为22.3%和23.1%,2009年中国19个行业的员工离职率平均为15.9%,为五年来最低。员工主动离职率也创下五年来的最低纪录,占离职总人数的88.7%。离职率最高的行业是高科技行业,为18.3%,离职率最低的行业是生物医药。但职能部门或岗位间的离职率差异迥然:营销类岗位的平均离职率最高,达到29.9%,主、被动离职率比接近19∶1;其次为技术研发类的岗位,平均离职率为26.6%,主、被动离职率比为13.6∶1;生产类岗位离职率为14.1%,主、被动离职率比为6.5∶1;行政类职位的离职率最低为6.2%,主、被动离职率比为3.4∶1。美世发布的2008年部分城市员工平均离职率如图2-4所示。
图2-4 部分城市各岗位平均离职率比较
美世发布的《2010年中国人才保留实践调研》显示,2010年上半年员工自愿离职率为10.3%,接近2009年全年的员工自愿离职率11%。其中,电子行业的离职率最高,超过20%,高于其他行业近1 倍。该调研同时对蓝领工人的离职情况也进行了统计,调研发现,蓝领工人比较密集的行业,如电子、高科技和机械等行业,蓝领工人的自愿离职率非常高,从地区上看,华南地区是蓝领工人严重流失的重点区域。
有关员工离职率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选择,一般认为,如果能将分子定义为在某一时期内的离职人数,分母定义为该时期的累积在册人数,即该时期内的所有曾经及仍然在职员工的数量(离职率=离职人数/累计在册人数×100%),这样求出的离职率更为科学。
④ 骨干员工并没有特定的概念,通常占员工总数的20%左右,创造了公司80%的价值。每个
骨干员工都具有一方面的卓越能力,占据着公司的重要岗位,或者是那些重要岗位的后备人选,对企业经营发挥着相对“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能力在短期内难以复制。骨干员工群体及其能力的有机组合形成了企业核心能力。骨干员工的离职率比一般员工的离职率更加应该受到企业的关注。美世2005年的数据显示,管理人员平均离职率为9.52%。
⑤ 各行业会有所不同,同行业的数据才具有更强的可比性。美世2005年基准调研公布的中位数值为约92.8 万元。一般贸易公司的销售收入会比较多一些,特别是从事石油等大宗产品贸易的企业,而咨询行业的销售收入因为不存在实际的有形商品交易,人均销售收入会相对低一些。
⑥ 美世关于投入产出指标的体系如图2-5所示。
图2-5 美世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美世2009年中国公司基准调查报告披露的部分行业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比数据如图2-6所示。
图2-6 2009年中国部分行业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比较
⑦ 美世2005年中国公司基准调研公布的中位数值为约8.62万元人民币,各行业会有所不同。
⑧ 人均人工成本包括用于员工的各项薪酬福利费用(包括工资、奖金、现金津贴、福利费用)、培训费用等。用企业全年人工成本总额除以年平均员工数,各行业会有所不同。
⑨ 该项指标反映员工创造的价值在员工和企业间的分配情况,即员工创造的价值中有多大比例用于对员工的分配。
⑩ 美世公布的2008年、2009年中国公司基准调研报告关于培训方面的标杆数据如图2-7所示。
图2-7 2008年、2009年中国各行业培训方面标杆数据比较
其他观察指标有:
● 员工平均年龄及年龄段分布;
● 性别比例;
● 学历比例/专业背景分布/职业资格或职称分布;
● 从业人员的从业年限分布;
● 劳动诉讼发生率(劳动诉讼件数/年平均员工数);
● 员工被客户投诉率(客户投诉件数/年平均员工数);
● 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重大事项。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标准
1.人力资源战略与执行
1.1人力资源规划/计划 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编制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从员工数量结构(总量、年龄、性别、学历、职业资格等方面)、专业能力结构与公司战略规划匹配的角度提出组织结构、员工数量结构、知识与能力结构、绩效管理导向、薪酬策略、雇用策略、骨干员工发展策略等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调整措施和工作计划。
1.2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计划的执行 人力资源部门人员配备比例适当、专业配置合理
图2-8 2008年、2009年中国各行业人力资源职能预算及人力资源人员占总人数比例比较
(既有HR管理的专业人员,也有来自业务部门的对业务需求理解深刻的人员)、职责清晰、内部分工明确,经费得到保障,按计划执行有关人力资源战略/计划;能够实现人力资源战略/计划的主要目标,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得到管理层和业务部门的认可。
2.基础管理与劳动关系
2.1入职 有书面的新员工录用、入职通知书(Offer),入职通知书中明确员工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员工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要求员工在入职通知书上签字表示阅知所告知的内容,员工报到时交回入职通知书,存入该员工档案;有书面/电子入职引导制度/流程,入职手续以员工为中心进行;入职前有体检报告;持有解除合同证明书报到;验证有关身份证、学历、资格证件原件;不得扣押员工证件,或要求交纳抵押物、保证金等。
2.2 劳动合同 有书面/电子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及劳动合同文本,条款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管理岗位和业务人员劳动合同中根据需要包含补充的培训协议、保密协议、竞业禁止协议等;新员工入司后1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合同签署率100%;提前30天书面征求员工续签/解除合同意向(或额外支付员工一个月工资),按期续签/解除劳动合同;依法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由双方各自保存并由领取人签收;非全日制用工人员有书面协议;劳务派遣人员应有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单位应符合法律要求;提前、到期终止及违约解除的合同依法得到补偿或赔偿;以上制度/流程公开告知/培训员工。
2.3员工信息 员工信息登记表;个人求职简历原件;解除合同证明书原件;学历学位证书、有关任职资格证书、身份证复印件;劳动合同变更协议、历次任免文件;劳动合同及签订、续签、变更信息;历年绩效报告;培训记录与协议等;笔试、面试记录原件;E-HR员工信息录入完整,更新及时;安全的系统备份;未上E-HR的,应有其他形式的员工信息数据库、职工名册;安全的系统备份;书面资料及时归档,员工档案按要求装订整齐;离职员工的劳动合同及其他资料保存两年备查。
2.4岗位说明 每个岗位都有书面/电子的岗位说明书及主要职责的工作流程并且被现任职人所认可和持有(多人同岗位可以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制定统一的岗位说明);按照工作职责、流程的变化及时修订岗位说明书及有关的工作流程、业绩标准;岗位说明书格式与内容简明、规范、实用。
2.5 离职 具有书面/电子的离职交接制度;骨干员工离职面谈率100%;工作交接率100%;离职有相关职责第三人监交;签署离职声明并致信客户,保证公司内部能够与客户接续工作;保存以上谈话记录和交接记录;双方有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的签字确认并保存。
2.6 编制管理与任免程序 支持部门和一线部门有明确的编制;具有突破编制的审批程序;书面/电子的任免程序;规范的任免文件模板;支持人员(通常包括财务、人力资源、信息、行政等服务部门)不超过总人数的1/5,逐步降低比例至1/10。
2.7员工手册 书面/电子的员工手册列举主要的人事政策和员工行为规范(包括工作纪律、加班政策、同事关系等)并公布在公司网页并由员工签收。
3.招募甄选
3.1招聘制度与流程 有书面/电子的招聘制度/流程,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以适当方式告知/培训部门主管及相关人员。制度包括近亲回避、非正常录用人员的控制程序、录用人员必须由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和用人的业务部门经理双签审批等规定。
3.2招聘数量与质量 完成招聘计划的90%以上,包括中期调整计划(保存业务部门当年书面提出的招聘需求)。试用期内离职比例小于5%。
3.3招聘时间 从用人部门提出需求获得审批之日,到招募到合适人选到岗工作之日,平均不超过40个工作日。
3.4 招聘成本 招聘费用发生情况。
图2-9 美世2008、2009年中国各行业专业人员招聘成本与工作天数比较
3.5招聘来源 来自内部招聘、社会招聘、内部员工推荐、猎头获取的比例;保存合适的候选人资料,以便以后替补录用。
3.6甄选 采用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专业笔试/面试等科学方法,保存叙述性而非结论性记录;对外招聘的中、高级人员有背景调查记录。
4.员工发展与培训
4.1制度/流程 有书面/电子的员工发展与培训制度/流程,有关培训合同条款尤其是违约金条款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以适当方式告知/培训员工。
4.2职系职级 建立多职系职级制度,鼓励员工在公司内部发展职业生涯。
4.3培训发展体系 建立针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员工不同的培训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员工的培训发展需求。
4.4新员工培训 建立新员工培训体系,新员工入职后1个月内受到公司入职培训率为100%,培训内容包括公司理念与制度、业务知识、个人发展技能等。
4.5培训计划 员工填写个人发展计划/培训需求,根据对公司发展战略的分析、对管理人员的访谈和对员工个人需求的分析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培训与公司业务需要、员工岗位职责相关。
4.6内部分享 有内部知识经验共享体系,能够共享内部知识;建立内部讲师队伍,分享本公司优秀员工的良好做法。
4.7 执行 培训经费预算与使用情况;按计划执行培训;年人均培训费用;大额培训与员工签订协议,约定服务期和违约金;年人均培训学时不少于20小时;管理人员年平均学时不少于40小时;员工对培训评价良好;培训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有实际案例体现;建立员工培训档案,记录员工参加培训的课程名称、学时、成绩及相关费用;建立培训项目档案,记录项目的名称、参加人员、项目费用及效果评估等。
5.绩效管理
5.1制度/流程 有书面/电子的绩效管理制度/流程,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以适当方式告知/培训员工。绩效管理内容设计较符合行业、企业、岗位特点。
5.2培训 对每个主管和员工进行充分培训并使他们掌握绩效管理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5.3执行 员工100%签订绩效计划;员工绩效计划量化程度、可衡量程度高,符合SMART原则;主管与下属每年至少进行两次正式评估和沟通,评估结果符合公司关于评价的标准,得分不偏高、偏低;有书面/电子签名;100%进行绩效考核并排序或分类。
5.4结果运用 员工绩效报告保存不少于两年;A类员工和C、D类员工得到相应奖励/处罚(包括薪酬、培训、岗位变化等措施),业绩不佳员工辞退/辞职率不低于员工总数的5%。
6.薪酬福利
6.1制度/流程 有书面/电子的薪酬福利制度/流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薪酬福利制度、结构及标准应事先以适当方式告知/培训员工。
6.2人工成本管理 薪酬水平与当地人力资源市场、竞争对手或标杆企业水平保持适当分位关系,无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形;人工成本总额/(人工成本总额+当期责任税前利润)比例在行业中保持适当分位;依法予以加班调休或者支付加班工资。
6.3执行 按时发放薪酬,并有薪酬单据(工资单)留存备查;发放环节严格履行内部签字审批程序。
6.4信息系统 安全的薪酬管理系统,及时更新、备份,出错率低于万分之三。
6.5 薪酬公平 薪酬结构合理,符合本企业员工群体的心理特征,有利于企业全面平衡发展;试用期员工薪酬不得低于转正后薪酬的80%且不低于本地最低工资水平;员工薪酬收入与公司业绩及个人绩效密切联系;薪酬变动需进行沟通;按年度发放个人收入统计;个人所得税纳税公平,无侵占他人利益行为。
6.6福利体系 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根据企业条件建立灵活的补充福利体系,补充福利体系具有激励性作用。
7.企业文化与员工满意度
7.1 企业理念 企业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价值理念并以适当方式告知/培训员工;书面/电子的工作纪律要求、奖惩条例并符合法律、法规规定,适当方式告知/培训员工;严重违犯企业价值观(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率不超过员工总数的1%;违纪事件及时处理,如有扣罚工资需符合法律规定。
7.2企业前景认同 员工对企业战略认同度;对企业发展前景的信心;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舒适度(认为企业的理念、氛围是合适的)。
7.3团队合作与认同 对上司、同事领导能力/合作能力、业务能力等的认可程度;推动业务的团队化运作。
7.4沟通机制 有书面/电子的建议/投诉机制,以适当方式告知/培训员工;员工建议/投诉及时得到反馈/处理,并保存记录;群体上访率为0。
7.5员工服务 建立员工服务体系,为员工提供可能的和必需的服务,如文艺、体育活动、互助体系等。
7.6 自愿离职率 自愿离职员工比例,其中骨干自愿离职率应在10%以内,一般员工自愿离职率应在15%以内;对离职原因及时分析并采取对策。
8.骨干员工
8.1制度/流程 有书面/电子的骨干员工管理制度/流程。
8.2选拔 根据价值观与行为表现、业绩、潜能等定期选拔和评估,程序规范、过程公正。
8.3后备率 关键岗位后备率应达到70%以上。
8.4培养 对管理岗位后备员工的培养措施到位(包括行动学习、审计培训、轮岗、项目锻炼、海外交流等);对业务岗位后备员工的培养措施到位(包括培训、业务轮岗等)。
8.5激励 具有区别于非骨干员工的激励政策。
8.6每年对上年骨干离职原因及影响、接替情况进行分析,评估骨干员工计划的有效性,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阅读材料2-1
向丰田学习人力资源管理
一、前言
我在四川一汽丰田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年,在几届日方总经理的指导下,在与各个级别日方管理人员的合作中,具有本土特点又充满丰田理念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逐步完善起来。在此过程中,让我逐步理解了独具特色的丰田文化、丰田管理、丰田价值观,体会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者如何开展人力资源实践,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有效地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
本文将丰田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独特的实践,结合作者的理解,介绍给各位同仁。
二、丰田的人事部门和人事
在日本丰田,许多优秀的管理者通常来自三个部门:销售、制造或人事。
人事部门是一个极为强势的部门。一提到人事部门,丰田员工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敬畏心理。这是我去丰田公司研修过程中体会最深的一点。
丰田人事部门的权威来自多个方面:一方面源于人事部门是各项人事政策的制定者,员工成长的培养者和规划者。丰田人视人事政策为公司法律,“有法必依”,体现了丰田人极高的法制意识,也使得人事部门成为政策的化身。另一方面源于员工对人事部门的尊敬和信任,人事政策考虑问题全面、细致、长远,涉及公司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涉及每个员工的近期、远期切身利益,而这些政策经过多年的宣传、实践,逐渐深入人心。此外,还源于丰田人事部门持续不断地培养并向各个部门输送了大量优秀管理人才。
丰田人事部门每年会招聘一批优秀人才,择其优者放到各地销售部门进行锻炼,然后再从中选拔部分有潜力的人才进入人事部门,从基础开始进行培养。这些人才逐步成熟、成长起来,成为人事管理、人才培养、职业规划等领域的专家,再通过岗位轮换派到世界各地丰田事业体的管理部门、营销部门担任要职,成为既懂销售又精通人事的管理者。
从人事部门出来的管理者,了解公司战略,熟悉公司文化,是丰田各项人事政策的有力支持者和执行者,同时,人事部门的工作经历使他们在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团队建设、成本控制及沟通交流等方面比其他部门管理者技高一筹。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晋升会优于其他部门员工。丰田(中国)投资公司总经理叽贝匡志、一汽丰田销售公司总经理毛利悟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三、丰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丰田的管理理念,即大家都很熟悉的“丰田之路”,总括起来就是五个词语、十四个字,即“挑战、改善、现地实践、尊重、团队协作”。“丰田之路”作为公司价值观,体现在丰田人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为全球丰田事业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指挥棒”。
丰田把遵守规章制度放在第一位。遵守规章制度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规则、手续明确化;第二,严格并公平地运用规则;第三,规则的指导思想、内容必须向员工彻底贯彻。这对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让员工遵守规章制度,首先在制定制度时就必须全面考虑,每一个细节都应考虑相应的解决方案,广泛听取多方面意见,并对员工进行宣传说明,让每个员工都能充分理解、接受。只有员工充分理解、接受的规章制度,才能得到员工的尊重并有效执行。这也充分体现了对员工尊重。
如此形成的制度,如此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员工心目中才能真正具有权威。这一点是许多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迫切需要学习的,因为国内许多企业的人事制度是基于公司或者老板立场考虑问题,往往忽视了员工感受。这些制度难以落实,意见纷起,最后受伤的还是人力资源管理者。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人力资源部门谈何树立自己的权威呢?
四、丰田的人才招聘
攻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们都清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就是岗位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岗位说明书手册。这是欧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盛行的做法。但在丰田,这套做法没有市场。
我进入四川一汽丰田后也曾向当时的总经理叽贝匡志进言,希望制定一套岗位说明书,便于人员招聘、考核和人才培养。结果被否定了。叽贝匡志总经理对我说,丰田实行的是模糊管理。模糊管理不是每个人没有职责或者职责不清,而是根据员工能力提高速度,逐渐扩大工作范围、增加工作职责,促进其更快、更好地发展。如果像欧美一样,员工仅局限在一个领域,就会造成只关心本职工作,其他工作事不关己,团队合作差,同时如果熟悉一项工作后不能及时扩大其工作范围,增加其工作职责,对其个人成长不利。
丰田的模糊岗位管理使其在人才招聘中对专业的要求低于对综合素质的要求。在丰田,学法律的搞采购,学汽车的搞人事,学计算机的搞制造……这种现象比比皆是。这得益于其完善、成熟的岗位轮换制度。只要你优秀,岗位轮换制度就会把你培养成一个复合型的多面手。
丰田的招聘理念是:只招合适的,不要最优秀的。在中国丰田事业体内,你很少见到来自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大多数学生来自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甚至一些省级院校,来的学生也不是最优秀的。
同所有跨国企业一样,丰田喜欢招用应届大学毕业生、中职生。丰田提倡终身雇用。正如一位丰田事业体制造部长在新员工入社动员会上所说,丰田把大家招进来,就有责任和义务把大家负责到退休。应届毕业生可塑性强,工作热情高,经过丰田文化熏陶,很快会适应其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
中国丰田事业体人员招聘通常一年一至两次。主要集中在岁末年初。首先会有一次持续近两个月的大型学校宣传、介绍,然后参加学校专场招聘会。优秀者进入公司参加复试。对于操作工人,还必须到公司技能培训中心进行动手能力、手脑灵活性等测试。
因为公司工作稳定、福利较好,员工流失率极低,所以每年对人员招聘控制得非常严格。部门要提出增员计划,必须附加详细的、具有说服力的定量分析报告。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业务内容增加,计划很难得到人事部门批准。
正因为增人难,公司各级对招聘面试非常重视,层层筛选,层层把关。在四川一汽丰田,招聘一个事技员(即办公室文员),招聘担当要按1∶16进行筛选,再按1∶8推荐给人事主管筛选,人事主管按1∶4推荐给部门主管筛选,最后部门主管按1∶2推荐给总经理做最后裁定。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达不到比例要求,就会从头再来一次。即使顺利,前后至少也要花一个月时间。
五、丰田的绩效考评体系
丰田的绩效考评称为面谈培养。言下之意,就是通过面谈,确定考核目标,评价目标达成度;通过面谈,了解下属需要哪些支持,下属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态度、能力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面谈,提出今后工作的期待,下属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的过程,实际上是下属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促进下属不断成长,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人才培养的过程。
面谈考核的宗旨是“能力主义”和“成果主义”。一个优秀的员工,既要体现在能力上,又要体现在工作业绩上。对于资格/职务较低的员工,在“成果主义”的基础上更多体现“能力主义”;对于资格/职务较高的员工,在“能力主义”的基础上更多关注“成果主义”。
首先谈一谈“成果主义”。丰田体现成果主义的考核方法就是方针管理,方针管理不完全等同于目标管理(MBO)。方针管理关注结果,但更关注过程;方针管理关注目标的层层分解,更关注上下交流,上下同心。
每年年末,公司上下在年终盘点的同时,也在进行一次轰轰烈烈的年度目标设定活动。首先是公司目标,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公司总经理根据公司战略、经营环境提出明年经营目标,下发到各部门进行讨论、修改,再反馈上去,反复几次最终定稿;另一种是总经理不提公司目标,由各部门根据本部门实际、公司战略提出部门目标,总经理根据公司战略、经营环境,进行归纳提炼,加入自己的观点,制定公司次年经营目标,下发到各部门进行讨论、修改,再反馈上去。采取哪种方式取决于不同总经理不同的管理方式。公司目标确定后,一方面,要报日本丰田公司本部,作为次年考评总经理的必要要件;另一方面,下发到各部门,制定部门以及部门内每个员工的年度工作目标及工作计划。
公司、部门年度目标和计划确定后,将贴在公司显眼位置,如会议室,对全体员工公开。然后,上司同下属就要一道通过面谈共同确定每一个员工年度工作目标及月度分解目标。在每月月末,目标达成度点检的同时制定次月的工作目标,将目标填入公司统一制作的月度考核面谈表。到了月末,上司同下属又一起逐一对每一个目标就目标重要性以及每一目标的工作进度、完成情况、取得效果进行评价,确定等级,评定分值。每位员工面谈考核分值确定后,该部门各个员工的表现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上司同下属共同确定了下个月的工作目标后,并不是放任不管,在发挥员工主动性、能动性的同时,需要不时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这称为丰田工作方法之一的“联络·汇报·商量”。
对于中高级管理者来说,部门目标达成度点检通常每半年进行一次,公司总经理会按照部门年度目标逐项进行检查,目标是否达成、达成的效果如何,被评价者除了自我评价外,还要接受总经理近乎苛刻的提问和严格的点评。年中、年末点检也是各位管理者极为恐惧的一天。通常,为此点检,部门上下会紧张、忙乱近一个月。
方针管理是就双方达成共识的项目进行工作和评价,锻炼了员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求上司参与到员工工作的各个方面。
“能力主义”考评主要针对职务、资格较低的员工。考评主要集中在员工工作技能、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等方面。实际上,就是丰田价值观的评价。不同职务、不同资格的员工,其能力要求不同,专业知识要求不同,考评的侧重点就不同。比如说,对于基层主管,更多侧重于对领导能力、人才培养、方针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对于一般文员,倾向于改善、问题意识、团队精神、遵守规章制度等方面;对于操作工人,考评主要集中在安全、品质、改善、多能工、4S、团队协作等方面。
“成果主义”和“能力主义”的面谈考评中,丰田考评员工工作绩效但不唯绩效,真正关注的是通过考评,促进员工能力提高、员工个人成长。这才是丰田绩效考评的价值所在。
六、丰田的薪酬福利体系
在丰田,薪酬福利体系经过近百年的不断改善,已几近完美。不论薪酬还是福利,都是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公司之一。进入丰田的员工,到退休甚至到去世,能想到的福利,公司都已考虑到了。享受到如此高薪酬高福利的员工,能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公司效力吗?
在中国的丰田事业体,薪酬福利虽不及日本丰田本部,但仍然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与欧美企业不同,但和多数日资企业相似,刚进入中国市场的丰田薪酬福利体系有一个共同特点:低工资,高福利。这使日资企业给中国人民留下“抠门”的印象。经过近几年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逐步了解,薪酬福利体系已有明显改善。
在薪酬方面,丰田实行的是职能工资制,薪酬支付与绩效考评结果紧密相关。员工工资增长取决于能力的提高,员工能力提高的表现形式是资格/职务晋升,换句话说,员工工资体现的是“能力主义”。员工奖金的多少取决于其业绩的大小、质量优劣。换句话说,员工奖金体现的是“成果主义”。
如果说“能力主义”和“成果主义”是丰田分配机制的灵魂,那么,“年工序列工资制”则是其有效补充。“年工序列工资制”鼓励员工长期在公司工作。其理论依据是,资格越长,工作经验越丰富,技能越高,因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越小,对公司文化的认同度越高,对公司发展的贡献也越大。
“年工序列工资制”的体现不仅在工龄工资上,还体现在一些福利待遇上,比如四川一汽丰田员工的年假、购房购车补贴、旅游补贴等,都与员工工龄长短有关。
谈到员工福利,可谓花样多多。以四川一汽丰田公司为例,员工福利除法定“五险一金”外,还包括免费交通车、免费午餐、免费体检、免费服装(如西服套装、防寒服、保暖内衣等)、补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交通补贴、家属生老病死慰问、困难补助、员工生日蛋糕、结婚生育贺礼、团队活动费、传统节假日家属慰问,以及上述的年假、购房购车补贴、旅游补贴等,有几十种之多。
七、丰田激励机制
与薪酬福利的保健功能相比,丰田的激励机制既体现了日本企业强调集体主义、注重长期雇用的文化特征,又体现丰田劳资信任、现地实践和团队参与的企业价值观。
丰田的激励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稳定的就业机会
正如在上文中提到的一样,对于每个应聘的人员,各级领导会层层把关、严格筛选。一旦通过面试,成为公司正式员工,就像进了保险箱,几乎不用担心某天会被公司炒鱿鱼。
四川一汽丰田自1998 年合资迄今,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寥寥无几。这寥寥不到十人的员工,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打架。丰田人能容纳员工的各种错误,唯独不能容忍打架斗殴。凡动手打人者,无论是否有理,必被立即开除,毫不含糊。
2.教育
与稳定的就业机会相呼应的,是丰田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丰田并非慈善家,并非如中国之国有企业——公司属全体员工所有。稳定的就业机会不会用来养懒人、闲人的。丰田各级管理者都是教育家,个个都是“已熬成婆的媳妇”,你想不受教育,想不学习提高都不行。丰田完善详细的人才培养体系,无孔不入的育人文化、绩效文化、奖励文化逼得每个人不得不上进,不得不沿着公司为你设计的阶梯向上爬。鉴于丰田庞大的教育体系,笔者将专稿进行阐述。
3.奖励制度
与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相配套的,还有无处不在的奖励机制。丰田重奖励,轻处罚。公司不是没有处罚规定,在《员工守则》中,有关处罚的条款几十上百条,但真正落到实处的没有几条,制度规定只是摆设而已。公司独特的奖励制度即使不处罚你,也让你自惭形秽。公司奖励未违纪者,实际上是对违纪者给予无声的斥责。
以四川一汽丰田为例,大到抢险救灾、见义勇为、发明创造,小到惊吓提案、合理化建议、清洁卫生等,大大小小奖励措施近二十项。奖励的金钱不多,最多也不过1000元,绝大多数只有几元几十元,但其产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通过大会小会、报纸广播宣传栏,奖励让每项积极的行为得到尊重,让每个有成就动机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产生更大的成就欲望;也让一些碌碌无为者无地自容,不得不奋起直追,逐步培养起一种积极向上、你追我赶的氛围。
以改善提案奖为例,在我国国有企业曾经兴起一阵“小改小革”、“QC小组活动”,倡导员工全员参与,发挥主人公意识,进行技术革新,提高产品质量。这种“暖风”一扫而过,很快没了踪影。但却在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扎下根来,成为日本管理模式的一大特色。
请不要小瞧这种不起眼的改善活动,如果一年有三千甚至五千件提案,其中80%能落到实处,如此持续十年二十年,试想一想,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工艺技术几近完美,产品质量日趋精良,安全隐患几近于零,生产管理无懈可击……这就是为什么丰田生产方式如此独特,任何企业均难以复制的原因。员工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改善活动,就是因为其有效的奖励机制、评价体制以及员工较高的参与意识。
4.员工活动
丰田是倡导集体主义的典型企业。“丰田之路”中的“团队协作”除了体现在工作中,还体现在工作之余的各种员工活动。在四川一汽丰田,员工活动丰富多彩。超大型活动,有“员工趣味运动会”、“新春联谊会”、“新年音乐会”。“员工趣味运动会”是上至总经理下至清洁工,全员参与;“新春联谊会”是员工与员工家属联欢,中日双方干部及家属与员工及家属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其乐融融,这些活动的组织均是普通员工,使其在工作中得不到体现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每个部门及各级工会每年都会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公司不仅给予资金支持,还免费派车接送。在周末,在成都周边旅游景点,在风景秀丽的近郊“农家乐”,在热腾腾的火锅城,常常能见到丰田人的踪迹。年关将至,公司为感谢员工家属的支持,会邀请他们到公司参观、联谊,或以部门为单位组织家属吃饭、喝茶、唱歌、下棋、打麻将等活动。
公司建有专门的篮球场、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还组建有专门的足球队、篮球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代表公司经常外出比赛、联欢。不仅费用公司负担,而且得奖而归,还要受到奖励。
公司这些活动,简单地看,是增加了一定成本,但其增强了劳资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其作用不可谓不大。
5.公司交流体系
为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实现劳资双方的相互信任、理解,仅有上述员工活动是不够的,丰田公司还有一套完善的、成熟的交流体系。如果说员工活动是一种非正式交流的话,那么下面讨论的就是丰田公司正式的交流体系,这也是丰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特色之一。
本文将四川一汽丰田正式交流形式概括如表2-2所示。
表2-2 四川一汽丰田交流体系
完善的交流体系保证公司正式信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充分交流。完善的交流体系具有以下好处:
第一,公司方针目标、经营状况能够迅速传递到每个员工,得到员工理解认同,进而形成全员共同目标、全员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第二,通过交流,集中多方面意见建议,既体现集体决策又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第三,对于人事政策,在理解员工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也让员工充分理解公司政策制定的背景,减少劳资矛盾,营造和谐氛围;
第四,通过交流,中日干部相互体谅、相互妥协,文化冲突逐渐减少。
八、员工职业发展
“稳定的就业机会”、“年工序列制”、极低的员工流失率、完善的考评、奖励和人才培养机制……造成企业员工老龄化严重、年轻有能力的员工缺乏晋升机会、观念陈旧、部分员工倚老卖老等不良现象。
丰田人事部门知道,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有弊有利。为克服这种不良现象,丰田在二十年前就推出了职能资格制度,即根据员工能力提高,不论年龄、学历、资历,给予不同级别的资格,并享受相同级别职务一样的薪酬待遇。职能资格制度打破公司老人一统天下的局面,让一部分有才华的年轻人脱颖而出。
在丰田,只有雇用终身制,没有职位终身制。由于内部组织结构调整频繁,职务调整也非常频繁,今天是次长,明天可能就变为主查,一段时间后可能又被任命为某一部门次长或部长。对于这种频繁的职务调整,丰田员工早习以为常,绝对服从公司安排。
为了应对日益变化的国际环境和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丰田近年来组织机构趋于扁平化,即存在大量常设和非常设项目小组,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该项目而言,项目经理既非职务也非资格,却权力巨大,负责项目资金预算、奖金分配、人员安排、计划推进等。项目完成,小组解散,又组成新的项目小组。项目经理的出现,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更大的能力发挥空间。
九、总结
丰田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得益于其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而其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又充分体现了公司人本管理的价值观。公司价值观之所以能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方面,得益于丰田人对价值观的充分理解和始终如一的贯彻实施。
(Jeffrey, http://blog.tianya.cn/blogger/view_blog.asp?BlogName=jeffery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