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大开放”的宁夏生态移民文化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不计其数。而在经济建设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精神文化领域也需要跟上步伐。“在文化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胡锦涛主席的报告坚定地指出,我国文化事业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对于宁夏而言,在文化发展的路径上,“大开放”成为文化发展的主旋律。
文化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持。在2012中国(宁夏)投资贸易洽谈会暨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举行之际,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的批复,标志着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正式设立。宁夏将成为内陆地区第一个开放试验区,全国第一个以整个省域为单位的试验区,也是全国第一个将总体《规划》与综合保税区同步批复的试验区。《规划》的批复,给宁夏带来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等多达几十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支持政策,同时也赋予了宁夏作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空间。这是宁夏作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大机遇。此外,伴随着《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的批复,国务院同时正式批准宁夏设立银川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是中国继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的经济性区域。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银川综合保税区的批准设立,对内陆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大进出口、转口贸易物流量、货值量和金融结算,带动银川整体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内陆经济实验区和保税区的建立,将是宁夏走向开放,加快自身发展的重大契机。同时也是宁夏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经济机遇,建设“大开放”文化的重要时机。“大开放”的文化指高度开放、兼容并包的文化;也是生机勃勃,不断创新的文化。国家需要开放的文化,与他国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文化;与自身不断创新,超越自我的文化。
对于本文主要关注的生态移民文化问题,“大开放”这个概念无疑是发展宁夏生态移民文化的一条出路。一方面,“大开放”的文化氛围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能够引领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宁夏在生态移民领域实现文化适应、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的一条可行路径。
一、宁夏生态移民概况
由于宁夏南部山区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使得一般的扶贫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因此,宁夏回族自治区计划在“十二五”期间,举全自治区之力,实施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让35万贫困人口告别南部山区,从大山走出来,满足物质生活条件、丰富供给、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整体飞跃式发展。在2013年1月召开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宁夏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提出的“十项民生计划”的第一条,就是实施扶贫开发计划,加快生态移民搬迁;确保移民生产生活以及生活配套设施。
(一)生态移民的概念
联合国环境署(UNEP)研究员Essam EI-Hinnawi在1985年的报告中首次系统的对环境难民(Environment Refugee)做出了定义,“由于显著的环境崩溃导致人们的生活质量收到严重影响,甚至生存受到威胁,从而不得不选择迁移的人。”我国学者对这种因环境原因导致的人口迁移也作出了定义,例如葛根高娃、乌云巴图就从移民的角度做出了定义:生态移民是指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人们的短期或长期生存利益受到损失,从而迫使人们更换生活地点,调整生活方式的一种经济行为。刘学敏认为,生态移民就是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出发,把原来位于环境脆弱地区高度分散的人口,通过移民的方式集中起来,形成新的村镇,在生态脆弱地区达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综合上述观点来看,学者主要从降低生态压力、保护脆弱环境的角度来给生态移民进行定义。笔者认为,生态移民是个人行为和社会性的结合。生态移民不单是居民为改善自身居住条件而进行的移民,也不是单纯的为保护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的政府与社会行为。生态移民就是改变一部分人的原本不利的生存环境,在移民同时促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政府主导的有意识的人口迁移。
(二)宁夏生态移民的目的
宁夏生态移民的直接目的在于改善宁夏南部山区,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包括原州、西吉、隆德、泾源、彭阳、海原、同心、盐池等国家扶贫重点县(区),以及沙坡头区、中宁县的山区的生态环境,消除农村贫困,提高南部山区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从长远来看,对宁夏南部山区进行大规模搬迁,不但能够提高农村和交通闭塞地区人均收入、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真正与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同时也是缩小宁夏城乡间收入差距、解决分配矛盾的必要及有效措施。
(三)生态移民文化
生态移民文化是在特殊的移民模式 ——生态移民中产生的。这是一种既与移民文化有相似之处,又不同于移民文化的一种特殊文化。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该文化的历史渊源、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就生态移民文化的特点来看:
第一,生态移民文化仍然是移民文化的下属分类。
第二,生态移民文化的形成始终伴随着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突。
第三,生态移民文化的特殊性来自于生态移民的特殊性。
第四,相对移民社会,生态移民社会在文化适应上存在更多的问题。
第五,在生态移民中原生态文化先天的弱势性导致了文化适应中存在问题。
(四)宁夏生态移民的文化现状
生态移民不仅是简单的人口迁移,还包括文化的变化与交融。在文化范畴中,物质文化仅仅是最初级的文化层次,还有更高层次的心理、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宁夏现阶段的生态移民,基本完成了“搬得出”的目标,但是要实现“稳得住,能致富”,就不能仅依靠物质财富增加,还要满足他们的文化需要。总体而言,宁夏生态移民的文化发展仍停留在弱势地位,虽然移民的可支配收入提高了,但是受限于思维、观念和教育程度等原因,乐意对自身的文化生活进行投资的移民仍然较少,只靠一台电视机或者一副麻将牌的文化生活是失衡的文化生活。
在回应移民的文化需求问题上存在的最大不足是得不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一些地方观念更新较为滞后,大多数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视角还停留在保障住房、保障耕地上,一些地方认为只要保障了物质生活,就算是完成了移民任务。有意无意忽视了移民对于文化的需求。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生态移民地区不但缺乏进行文化活动的场地和设施,还缺乏懂得组织、承办、协调文化活动的人员。一方面,生态移民的文化需求没有得到合理的引导和回应,另一方面又缺乏开展文化活动的软硬件条件。
同时,与移民文化的传播相类似,生态移民的搬迁也是文化的迁移,而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圈的居民在同一个地区生活,就会带来文化之间的互相交流、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交锋、融合、冲突。
二、“大开放”视野下宁夏生态移民文化存在的问题
“大开放”的基本要求无疑就是开放、兼容、创新。对于生态移民文化来说,要实现这种“大开放”的状态,首先要进行的是文化适应、其次是文化融合。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文化的创新,实现文化的兼容并包,实现文化的开放。理想的文化发展依赖于对现状的认识和现实工作的积累。当前的现状是,宁夏生态移民文化整体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一)移民内心对于故土的固守与留恋
中国人固有“故土难移”的传统。若非遇到大的自然灾害、战争等极端情况,即使贫困,传统中国人也不愿意离开原来的居住地。生态移民却不仅仅是“搬家”这么简单。宁夏的生态移民与一般的居民搬迁相比,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这体现在移民文化的变迁上。
千百年来长期沉淀的习俗与习惯已经在宁夏当地移民群体中根深蒂固。延续几千年来的中华文化中的固有观念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而且生态移民又并非是城市居民的搬迁暂住,而是永久的迁出故土,并且在迁出之后为了生计考虑又会快速的直面迁入地的原本存在的新文化。居民能够接受国家的决定进行搬迁,但是文化的丰富内容并非是经济利益所能弥补。传统文化中居民对于故土的留恋,与摆脱贫困,开始新的小康生活这两个因素成为居民在进行生态移民时内心交织的巨大矛盾。
这种对于故土的留恋、对于新文化的茫然以及不知所措,再加之政府的行政命令,将会造成移民内心的巨大矛盾,也很容易演变成对于政府主导的移民的内在抗拒和被动适应。这种心理状态在移民安置之后,随着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仍然会存在一段时间,对于长远的建设新移民社区文化存在不利影响。
(二)文化差异导致观念差异造成移民的“水土不服”
正如前文所述,在规模浩大的移民工程中,由于迁出地和迁入地在气候条件、地理状况、生产生活方式、对外交流程度上的不同,决定了文化范式的不同。正如同人要适应新的环境那样,文化也要适应新环境。这就是到“文化适应”的问题。正如莱德菲尔德所阐述的,文化适应是指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通过不同的接触,使双方或两个群体最初的文化类型发生变化的社会现象。这是一个十分长期、复杂的过程,具体表现为由生产、居住、饮食、人际交往中不断潜移默化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在这样一个长期的适应当地文化、改变自身生活习惯、生产方式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些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水土不服”的现象。
因此,文化适应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移民,要实现文化生活的丰富、自身文化的不断创新,都需要以适应当地文化为基础,文化发展又同时是经济发展的一大前提之一。忽视文化而片面关注移民的经济状况并不利于实现更高层次的移民安置和发展。这种文化的水土不服实际上已经显现在安置地的移民身上。试举两例:
从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张崖村搬迁到欣荣村的张万山,在政府分给每户移民的一栋温棚里种植了萝卜,但由于没掌握市场行情,他种的萝卜多数烂在地里;
来自头营镇平乐村的生态移民马正德,希望能将分给他的温棚变成养殖圈舍。他的不安来自于在老家养牛养羊的习惯与传统与在移民安置地不得不种植大棚作物的现实状况的冲突。
(三)民族间宗教与文化存在较大差异
回族是一个聚居程度非常高的民族。在南部山区地理环境较为闭塞、居民思维非常传统的先天条件下,该地回族一直保持着较为独立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上较强的对信徒的约束力。
对于回族来说,生态移民不但给他们造成了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上的变迁,还使得他们以宗教信仰为纽带的民族文化遭受了很大冲击。少数民族文化在与汉族文化、现代文化的碰撞、冲击与融合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很多能够反映民族特点的文化逐渐消失了。从很多散居回族身上鲜见其民族特征,而这一点对于那些南部山区仍然保持很高聚居度的回族移民来说明显是难以接受的。
三、树立宁夏生态移民的“大开放”理念
无论是文化适应对策、文化融合创新对策或者是民族间的文化调适对策,是最终目的都是树立“大开放”的文化理念,这也是笔者认可的宁夏生态移民所需要的文化。
(一)树立城镇文化作为外生引导生态移民文化的基本理念
通过城镇文化引领生态移民文化,一方面能够行之有效地解决生态移民文化中原生态文化与当地文化的适应问题,另一方面能够为原生态文化找到一个融合与发展的出路,具体如下:
城镇文化为移民自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方向。宁夏的生态移民在安置后一部分人迁至城市,近距离接触城镇文化;一部分人迁至交通通信便利的村镇,受到城镇文化很大的影响。城镇化进程以及城镇文化对移民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全方位多途径的,对于这种外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移民不但需要作出相应的回应,同时移民也乐于作出积极的回应,从而加速自身融入城镇文化过程。另一方面,移民自身在与周边社会的接触中,感知到了自身的不适应,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更快地融入当地社会,移民自身也具有强烈希望被周边社会所接纳的愿望。因此外部政府、社会及相关机构就应当以城镇文化作为基本理念引导移民进入文化的融合。
原生态文化在移民安置后必定面临融合与改造。这是生态移民这一工程的必然结果。政府在生态移民的政策上一直致力于让移民实现生活、经济上的现代化,在宁夏很多移民区都已经实现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基础设施的现代化过程。因此生态移民过去的传统文化就面临现代化的冲击,为了使居民文化与生活条件接轨,就必须以城镇文化来作为原生态文化融合与改造的出路,原生态文化中那些落后的部分将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被时代所修正。
(二)养成符合时代的内生生态移民文化固有精神
康马杰对美国移民作了如下描述:“他们不喜欢老一套,总爱花样翻新,而且爱去干别人不曾干过的事情。除了法律之外,其他一切传统和先例他们都认为是障碍,对新奇事物则乐意接受挑战。”这正是生态移民文化中需要补充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成分。作为从闭塞、贫困、缺乏教育背景的地区走出的移民群体来说,不可避免地存在自卑、保守、封闭、适应性差等不利于尽快适应城市文化的问题。而这种文化传统上的问题并不是政府通过经济支持所能够解决的。因此新加坡、美国以至我国深圳、北京的移民群体的开放、兼容、进取的移民精神就非常有必要补充进宁夏的生态移民文化适应中去。这种有益移民文化的“补充”并非是由天而降的,一方面,需要在移民的文化生活中由移民自身主动地去发现、去学习、去接受;另一方面,政府与社会也需要主动地为移民提供先进文化展示,并通过宣传向移民展示先进文化对于改变自身生活状况的优势。这是生态移民在内在层面能够更好地接受文化适应和文化融合,以至实现移民区的文化创新的重要保证。
(三)注重传统文化的适应、融合与变迁
原生态文化的适应、融合和变迁是生态移民的必然,但是我们还是要清晰的认识到,政府和社会不应该强制“引导”原生态文化的适应、融合和变迁。移民应当有选择自己文化的自由和能力,外力只能够柔性的引导文化发展,刚性的推动文化发展,一方面忽视了客观上移民群体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还不利于文化的健康发展,容易导致畸形文化的产生。
四、“大开放”视野下宁夏生态移民文化的发展对策
通过对宁夏生态移民文化中存在问题的阐述得出,要提出切实有效的“大开放”视野下下宁夏生态移民文化的发展对策,就必须从文化适应、文化创新、民族间文化调和这三个角度入手。
(一)生态移民的文化适应对策
要实现生态移民的文化适应,就要在两个方面 ——生产文化和生活文化实现文化适应。对于生产文化的适应对策具体如下。
第一,注重对移民的技能培训。政府在安置移民的过程中,应当以教会移民生产种植技能为第一要务。仅仅帮助移民找到工作是不够的,因为移民可能难以掌握相关技能或欠缺相关素质而陷入被动。青铜峡市同兴村就对安置的移民进行了在多媒体上进行的挖掘机培训教程,村民收益甚大。移民背井离乡来到安置地,如果工作中出现被动很容易使他们的心理出现波动,容易导致回迁想法的产生。
第二,在决定发展安置地产业时应更多倾听农民的意见,以农民自身的愿望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宁夏在生态移民的过程中,虽然在搬迁之前告知移民去向以及安置地的基本情况,但是在此处政府与移民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并且移民的选择相对较少,移民也难以抉择孰好孰坏,只是在对于新生活的强烈希望下,较为盲目的接受了安排。但是在安置地却容易出现难以适应的状况。这一点与高考学生面对大量难以详细了解的志愿方向时的状况比较相似。
第三,在帮助移民学习新技术、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注重物质帮助和能力扶持并举。部分移民之所以流露出回迁念头,一方面,存在资金、住房条件等方面的短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移民部门工作的疏忽导致的生态移民难以在安置地生活。据固原市原州区负责生态移民工作的负责人介绍,生态移民由于长期贫困,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等、靠、要”的心态,缺乏自食其力的心态,甚至以等国家救济为生活态度。从生态移民长久的发展来看,物质帮助没有能力扶持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移民长期脱离贫困。
囿于南部山区地理条件、地区开放条件和居民经济能力的限制,当地居民在观念上、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接收水平上还有所不足,因此移民在生活中的文化适应则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以“西海固”文化为纽带,做到文化的传承。对于移民来说,没有什么比在陌生的地方听到家乡的文化传统更能治愈人心。“西海固”文化正好能够做到这一点。在发展民俗文化和文学作品方面,政府的引导、支持更能够得到移民的支持,让移民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固原市政府就提出建设文明固原、文化固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对文化和传统民俗的重视,今后更应当把这种重视和生态移民的安定结合起来。
重视社区在文化融入中的作用,通过社区开展移民间交流。由于生态移民进入迁入地后,心理上难免会产生焦虑和失落,而且移民的认知、生活方式等深受原地区的影响,需要时间和机会去适应和融入当地。为此,需要所在社区这样一个平台进行多方面交流,吸引广大生态移民参与其中,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沟通和信任,培育生态移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且通过社区还能培养生态移民的现代意识和文明行为。社区可以通过专栏、板报和广播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发挥社区对于生态移民的知识传播和思想教育引导作用,让生态移民心理上接受现代文明与当地生活方式,减少对移民的不良情绪。
在满足经济条件支持的同时帮助迁出农民进行文化上、观念上的更新。政府在制度设计上充分考虑到生态移民的需要,企业要在接受和安排生态移民就业方面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政府有必要聘请专门人员,为移民提供教育、心理等多方面文化的支持。
(二)生态移民的文化融合与创新方案
文化适应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在做到了文化适应的基础上,应当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文化创新,一方面,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加强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则是改变生态移民文化生活的开展方式。
1.以移民安置地的村、社区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是以文化艺术为活动内容而开展的活动。通过文化活动,能够让移民了解文化、感受不同文化、逐渐衍生出不一样的独特文化,这是在生态移民中进行文化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开展以移民原居住地文化为载体的活动,能够让移民找到归属感,让原生态文化融入移民安置地文化当中;开展以移民安置地文化为载体的活动,能够让移民了解当地文化、接受当地文化;二者的结合就是文化的适应,更进一步就是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2.通过有指向性的文化活动树立新的文化观念
在文化活动中树立文化观念,实际上就是让文化活动具有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并非是阻止文化的多样性,而是突出重点的为移民树立文化标杆,对移民的文化价值取向进行柔性引导而非刚性拖动。例如西海固文学的代表作家火仲舫先生的长篇小说《花旦》体现出的朴实、厚重的人物特点,就是移民文化的一种有益价值取向。
3.在移民安置地鼓励开展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的本质是文化活动。现代体育承载着城市的文化特征,并以各种形态存在于人文环境中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体育活动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在优化文化环境、人文环境中作用巨大,并且体育活动提升凝聚力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4.改变生态移民文化生活的责任主体
过去在负责、主持文化生活这个问题上政府和社会都多少存在一些误区,即文化生活的发起以政府为主体的机械性,这是指文化生活的内容过于千篇一律;以及文化生活以工作单位为主体发起的狭隘性,这是指文化生活参与的“圈子”太小。在宁夏生态移民后的新社区,文化生活应当以社区为单位。这种对策在执行中的关键在于理念的变化,做到从政府主办到政府协办的转变,通过社区民众自发的组织,广泛的开展文化活动,不但能够使得文化活动深入人心,还能充分调动社区这一新型公民管理与自我管理主体的内在整合性。
5.以移民的自身意愿开展文化活动
从文化调适的角度来看,由从不同地区迁入的移民依自身意志、习惯、爱好自主决定开展文化活动,有助于减少地区间文化差异以及对于居民新生活的不利影响。
(三)回汉民族间的文化调适
宁夏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自治地区,宁夏主要的民族问题就产生于回汉两个民族之间。这一点在南部山区的生态移民工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由于南部山区是宁夏最大的回族聚居地区,因此在大规模搬迁中,如何处理好回汉民族间的文化适应就成为宁夏生态移民文化调适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说前文所提到的文化适应、文化创新是一般性的文化调适对策的话,那么回汉移民的文化适应问题就是具有本地特殊性的文化调适问题。处理好民族间的文化问题,对实现回汉两个民族的和谐共存、共同发展、共同开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宁夏生态移民在民族构成上,少数民族(尤其是回族)占的比重多。在南部山区不少区县,回族作为“少数”民族的特征并不明显。在同心、海原、西吉、泾原等地,回族人口数量远远多于汉族人口数量。并且其他民族数量很少。在其他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海原县,其他少数民族也只有1151人,只占全县人口的0.28%。在其他区县该人数更少。因此,在宁夏的民族问题上,回汉两族的民族问题是主要问题。
首先,在回族生态移民搬迁、安置、文化适应、交流的过程中,应重视与回族宗教人士尤其是高层人士的沟通。回族对于其所隶属的宗教组织以及本教派的宗教上层人士具有高度的社会信任和精神依赖感。由于南部山区移民多为回族,对于安置地政府来说,处理好民族间问题尤为重要。通过笔者的观察,在因宗教习惯或宗教教义引发的生态移民文化问题中,政府能且应当扮演一个重要的调解人的角色。宁夏政府一直注重与高层宗教人士间的良好关系,这是政府能够在宗教问题上拥有话语权的基础。政府扮演调解者的角色,一般来说信众和宗教人员比较能够接受,不易激化矛盾。
上层宗教人士更能够理解政策。在穆斯林社区,阿訇等宗教人士相对于普通民众文化水平更高、社会接触面广,因此他们对于政策的理解、移民群体发展的认知程度要高于普通民众。在移民区中,很多宗教上层人士本人及亲属,相对比较重视教育和应用新的生产技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移民区的生产生活模式和文化,这种个人的带头作用为一般信众接受政府政策起到了带头作用。
带有宗教性质的劝说更能达到效果。对于那些长期处在相对封闭环境的回族生态移民来说,这种阿訇开导、劝说、指引的效果通常优于政府人员的宣传。这是因为这些信众对阿訇带有相当程度上的信任,并且政府难以像宗教传播者那样接近移民身边,更多的是带有一定距离的宣传,效果并不好。
其次,关注回族的特殊需求。在处理涉及回族的生态移民事务时,负责移民的责任人要关注回族人民的特殊需求,如回族的礼拜场所、回族文化的传承条件等方面,并提高对于这种需求的重视程度。在处理在回汉杂居的社区的文化生活时,依照条件尽量满足回族文化的特殊要求,如礼拜场所的修建。只有充分尊重民族群众的意愿,尊重其文化与信仰,尊重与保护其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让回族真正理解生态移民政策带给他们的利益,才能以理服人,让移民真正安定下来。
最后,做到应对民族需求的公平与平等。在回汉两族杂居的移民安置点,负责移民的部门要注意做到科学合理的安排民族政策,在补偿和照顾时做到科学合理。
一是不因回族的少数民族身份给予不应有的照顾。按照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对于少数民族有一些优惠。但是在具体的执行时应当注意,具体优惠政策的幅度应当适合,不应当把初始阶段的不公平状态延续到政策结果之后,否则就是政策的失败。
二是在福利救济上一视同仁。政府在每个移民面前都是平等的。虽然存在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但是在社会福利方面不应当因为少数民族身份而给予第二次的政策倾斜。否则有可能导致客观上的“反向歧视”,引起汉族移民的不满,进而不利于民族间关系和安置点内部和谐。
五、结语
课题的研究,立足于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宏观背景;立足于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和银川保税区所带来的“大开放”发展背景;以及南部山区35万人大规模生态移民的社会背景。在这个背景下,宁夏文化虽然有其历史传统和精神积淀,但是为了适应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潮流,必须以“大开放”作为文化发展基本理念,进行文化的开放、兼容、创新。对于宁夏生态移民文化来说,必须适应“大开放”的文化理念,找出适合生态移民这一特殊群体的文化发展对策,并进行持续跟进。这不但是对生态移民文化的发展、创新,也是丰富人民非物质生活,保障移民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马伟华,胡鸿保.宁夏生态移民中的宗教文化调适 ——以芦草洼、吊庄移民为例[J]宁夏社会科学,2007(9).
[2]刘翠芬,王振刚.少数民族地区移民安置可持续发展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
[3]中国人民银行果洛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对金融支持果洛地区生态移民转变生活方式的思考[J].西部金融,2009(11).
[4]张闽剑.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移民的实践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6(5).
[5]于存海.论西部生态贫困、生态移民与社区整合[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4(1).
[6]田晓娟. 同心县生态移民的生活状况与社会适应研究 ——以石狮管委会惠安村移民点黄家水为例[J].宁夏社会科学,2012(7).
[7]葛根高娃,乌云巴图.内蒙古牧区生态移民的概念、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2).
[8]张铁军.生态移民社会适应问题研究[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7).
[9]胡佳男,王慧慧.宁夏生态移民区建设的现状及建议 ——以宁夏李毛庄为例[J].经济研究,2012(7).
[10]胡键.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国的视角[J].社会科学,2011(5).
[11]章必功,傅腾霄.移民文化:文化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论题[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