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气候变化与中国及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及西部可持续发展
一、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一)从气候变化到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在最初似乎与可持续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然而,随着认识的深化,一个共识正在形成并得到认可。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构架内,寻求解决气候变化的最佳路径。2002年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一致明确可持续发展有三根支柱,包括社会公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而且各个支柱相互关联,互为强化。会议进一步重申了联合国新千年目标,主要涉及反贫困、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等内容。而且,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原则理念具体为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具体描述为应对十大挑战,包括洁净的大气、交通运输、清洁水源、住房、食品、就业、能源、土地利用、废物处理、卫生健康等。
上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均与气候变化直接相关。首先,气候变化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对食物生产、土地利用、水循环、人类健康等产生直接影响。其次,气候变化也受到部分因子的强化作用。例如,交通运输、能源消费所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以及土地利用变化使陆地植物碳库的变化。这些因子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方面的挑战,而且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决定因子。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成分,气候变化尤其是人为活动引发的,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气候变化,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任何防范或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或活动,必然要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可见,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密切联系,需要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构架。
(二)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互动性
减缓气候变化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付诸实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明确要求减缓气候变化。在国家制定发展计划时,需要将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通过可持续发展实践,来促进减缓气候变化。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可能并没有列入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可持续发展与减缓气候变化必然相矛盾。相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例如,大气污染防治,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清洁低碳或无碳能源的供给,既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防止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
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努力一样,减缓气候变化,也需要强化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在2002年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承诺增加官方发展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改善供水和卫生条件,保护环境。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框架中,根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这一原则,发达国家率先减排温室气体,并通过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未来的气候变化将对我国区域旱涝灾害、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农林牧渔业和人体健康造成显著影响。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将成为威胁粮食安全、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气候变化还有可能加重北方一些地区的干旱趋势和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给我国的淡水资源利用带来更多困难。气候变化可能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将对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采取对策以实现一定程度的限排目标会对社会经济的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定量分析结果比较少。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从长远来讲,对温室气体进行限排将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从部门影响看,与不减排或限排的情况相比,我国主要能源部门的产出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给我国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响应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与措施,能直接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目前普遍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现实的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措施主要在于提高能源生产、转换和利用各个环节的技术水平,以及发展不排和少排二氧化碳的替代能源技术,这些政策和措施是与我国长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基本上相一致的。
(一)有利于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可能给我国带来的各种影响,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各种趋利避害措施,如推广农业生物工程、实行森林间伐和轮伐等,将改善我国的生态与环境条件,增加生态系统碳储量,从而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将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长期性和影响深远的环境问题,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公约背景下,制定和实施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也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在计划生育、节约和优化能源等资源利用、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进程。
(二)有利于获得先进的节能与新能源技术,加快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步伐,若发达国家能在国内进行实质性减排,无疑将对世界能源结构和能源技术产生重大影响。发达国家的能源将由以石油为主向以天然气为主过渡,各种可再生能源也将得到较大发展,这可能为我国逐渐将目前以煤为主的高排放、高污染的能源结构转向以油气为主要能源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这种减排压力也势必会促进发达国家在节能与新能源技术上的创新,节能与新能源技术的市场竞争力也会得到加强,气候变化无疑将为新一代能源技术发展提供机遇。
(三)采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手段,有利于减少中国大气污染。在我国目前的大气污染物中,大约75%来自于燃料燃烧,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煤烟型污染。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控制大气污染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采取了法律、经济、技术等多项措施,而这些政策措施和手段极大部分与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政策相一致。用低碳燃料或无碳能源替代煤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仅可以减缓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保护环境需要。
(四)积极开展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活动,认真履行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义务,有利于树立我国保护全球气候的国际形象,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同时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努力推动发达国家履行资金和技术转让承诺,可争取我国所需要的部分先进技术和资金。
三、气候变化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一)气候变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必然对西部环境产生影响。近百年中国气温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但是中国西部,特别是西北(陕、甘、宁、新)变暖的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气候变暖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演变,由于气温上升,冰川融化退缩,同100~300年前气候较冷的时期相比,我国冰川面积已缩小17%。在气候变暖的同时,西部一些地区降水量有增加趋势。但由于西部大多属于年降水量少的半干旱或干旱地区,降水的少量增加,不可能改变半干旱、干旱区的面貌。人类活动对西部环境变化有直接的影响,尤其是西部人口迅猛增长和不合理的开发,加速了区域环境变化的进程。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西部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党的十六大做出了“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将着力于解决西部地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技进步、教育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国家明确强调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无疑也会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退牧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风沙源治理和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一方面可以增强碳汇功能,起到减缓气候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促进西部地区的生态功能良性发展,从而提高其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此外,西部大开发提出的一系列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工程,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公路干线等,将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中国的能源结构,为减缓二氧化碳排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