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做大财富蛋糕(1)
简单地说,改革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经济增长,改善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平均年增长10%左右的GDP也是世界绝无仅有的奇迹。直白地说,改革开放、确立市场经济地位,就意味着打开了财富竞技场。换个角度来说,经济增长就是做大财富蛋糕。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至少涌现出以下五个梯次与层面的财富浪潮!
一、乡镇企业——财富起跑线
20世纪80年代改革初期涉足商海的人们一定不会忘记,当时的中国社会悄然涌现出一批声名显赫全国闻名的乡镇企业家。诸如江苏的吴仁宝,浙江的鲁冠球、徐文荣、步鑫生,内蒙古的牛根生……每一位都有一个讲不完的财富故事,每一位都是当时社会津津乐道的财富标杆。客观地说,中国社会的财富意识与财富的增长,就是从改革初期这些乡镇企业起步的。与稳定的国企经营相较,乡镇企业的飞跃式发展更能代表改革初期中国社会的财富效应。
所谓乡镇企业,就是在乡镇一级政府的管理下,根据当地的经营环境所办的企业,有着全民企业、集体企业之外的另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式。它们所经营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国企的不足,具有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缓解商品匮乏的作用。当时的乡镇企业,也是后来称为民营经济的原始雏形。与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个体经营者相比,当时的乡镇企业具有很多个体经营者无法比拟的优势。
首先,改革之初,乡镇企业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具备相当程度的市场竞争力,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营规模远非个体经营者可比。其次,当时的乡镇企业是各级政府部门着力扶持的经济体,在项目审批与企业贷款上享有很多优惠。当时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扶持乡镇企业的举措就有“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具体扶持政策。而个体工商业者以及个体初创的企业,在这方面却无法与乡镇企业相提并论。
当时,政策指导下的乡镇企业在发展思路上几乎没有多大差别,倡导的是“租赁经营”“承包经营”“优化组合、能人治厂”,“能人”的报酬可以下有保底,上不封顶。挖人,找项目,跑贷款,几乎是当时的乡镇企业都曾经历过的历史。对中国社会的财富增长来说,改革初期的乡镇企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财富的积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段时期,也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股强劲的浪潮,许多农民从土地中走出来,开始进入商品生产领域。这对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乡村工业化以及小城镇建设起到了决定性推动作用。中国农村特别是具有先天优势的沿海发达省份的农村开始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涌现出诸如“苏南模式”“横店模式”以及“义乌模式”等新兴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体。据相关资料统计,截至1997年底,中国乡镇企业生产总值已达2万多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7%还多。乡镇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以及创造的财富极大地改善了农村面貌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结构。
第一批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乡镇企业创业者在乡镇企业发展浪潮中着实出足了风头,在创造了诸多企业神话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实实在在地赚到了第一桶金。当时社会对财富评价的流行用语是“万元户”,而这些乡镇企业正是当时中国社会诸多“万元户”的创造者,媒体也适应改革的需要常以“时代的弄潮儿”来称呼这些乡镇企业掌门人。乡镇企业领导者头上,开始冒出无数光环,成为社会仰慕的对象,获得了极大的社会尊重。
乡镇企业的创富效应,个体工商业者的暴富案例,对当时社会的社会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富裕不再可耻,贫穷不再光荣。禁锢中国社会三十年的许多观念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追逐财富成了许多人的梦想,许多社会底层受人轻视的小人物,因经商致富而被人尊重;许多公职人员因追逐财富而抛下公职下海弄潮;私有企业也开始崭露头角。与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地不同,在沿海发达地区,私营工厂或作坊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经济学界开始使用民营经济或民营企业这个概念来描述这些经济现象。
民营企业或民营经济是有别于乡镇企业的一个经济学概念,也是在乡镇企业之后热度才开始上升的一个经济学名词。说白了,在经济统计中乡镇企业只属于民营经济的一种成分,而民营企业或民营经济概念的内涵则比乡镇企业要大。
民营就是非国有或非国营的意思,即凡是非国有非国营的企业都可以称为民营企业或民营经济。民营不等于私营,在我国当时条件下,民营经济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外资经济、乡镇企业、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制中国家不控股的企业以及国有民营企业。
由乡镇企业到民营经济这种概念上的变迁我们也可以粗略地看出,由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一花独放到民营经济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形成,民营经济的体量在不断壮大,这也标志着社会财富在急剧增长。
以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沿海发达省份为例,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东南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由1985年的24%上升到1999年的45%左右,呈现出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并驾齐驱的发展势头。截至1999年,沿海最发达“四省一市”中浙江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为1813亿元;上海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为902亿元;江苏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为2894亿元;福建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为266亿元;广东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为1598亿元。(资料来源:2000年《四省一市统计年鉴》)这些数字明确地彰显出财富效应引领的民营经济的巨大发展动力。并且,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由此,我们可以粗略地说,没有乡镇企业的成长,就不会有后来的民营经济体的壮大。乡镇企业不但创造了财富,引领了改革初期的经济增长,也打破了传统意识,为国家经济腾飞、重塑社会财富意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
对于社会生活来说,国家富裕与人民富裕并不矛盾,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也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关系。综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轨迹,国家的富民政策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核心。而整个社会的财富意识一经打开,整个社会必将迸发出巨大的经济发展内生力。
二、国企改革让富与民
蓬蓬勃勃日新月异的民营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改善了社会经济环境与经济结构;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国企开始由政府行政机关的附属向市场主体转变。时任国资委主任的李融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国企改造时指出:国企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大体用了15年的时间。主要是通过扩权让利、实施承包经营责任制,把国有企业引入市场,实际上还没有真正进入市场,我把它比喻成比赛前的热身。
第二阶段是从这以后到2003年以前,大体用了10年时间。这一时期国有企业开始进入市场,按照市场规则参与竞争,我把它比喻成预赛。一赛就赛出问题来了,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开展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以适应真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第三阶段是2003年以后。这一阶段是国有经济真正开始参加竞赛,国有企业按照市场规则,与其他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一同参与公平竞争,享受同等的市场待遇。
总体来说,国企改革是一个国退民进,让利与民的过程。所经历的是改革的阵痛。据相关统计,当时的国企下岗人员总数最高峰曾高达3000万。诸多国企经历了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有些国企还经历了关停并转的痛苦过程。
改革开放以前,国有经济遍布各个行业、各个领域。1978年,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占全部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92%。改革开放以后,个体、私营经济分布领域不断拓宽,外资企业逐步进入,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局面开始形成。为了扭转国企全面亏损的被动局面,许多国企开始在兼并重组以及出售中变为民营企业,民营兼并国企的案例数不胜数。仅1998年至2007年的十年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户数就从6.5万户降到2.1万户,减少了1/3还多。而减少的这部分国企,绝大部分转为民营企业。而转让的代价则微乎其微,有的国企几乎零代价转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家的让利与民政策实实在在地壮大了民营企业规模,播下了财富的种子,为社会经济的飞速增长打下了基础。据《2006年中国第七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综合报告》(2007),现有全部465万户私有企业中,94万户企业是由改制、收购原国有、集体企业发展而来,占全部私企的20.3%。据分析,私营企业近7万亿元实有资本中,来自原国有、集体企业的资产至少占1/3,而且是在资产评估中被大大低估的、廉价获得的“干货”。
客观地说,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国企的全面亏损则是国企改革的深层动因。而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单一的所有制形式与计划经济是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的壮大,一方面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一方面也为国企改革提供了出路,也为缺少竞争的经济环境增添了竞争要素。
有了竞争,才有活力;有了竞争,经济发展才会更为健康。民营经济的成长本身就是竞争的结果,民营企业顽强的生命力不但稳定了改革中的社会经济环境,也竞争出一片成长的天空。由此,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同步共舞,财富蛋糕越来越大。
2013年2月1日,“2012—2013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会”在北京举行,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12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在演讲中指出:“截至2012年9月,中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数量已突破1000万家,同比增长12.6%,2012年,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超过60%。2012年前10个月,民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为14.9%,虽比2011年有所回落,但仍远高于国有工业企业的6.4%和全部工业企业10.0%的平均水平,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截至2012年9月,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同比增长7.8%;企业规模实力继续增强,投资者人数2163.5万人,同比增长11.6%;吸纳就业能力更为突出,从业人员8907.9万人,同比增长9.4%,总计超过1.1亿人。同期,我国个体工商户总户数达到3900多万户,同比增长7.8%,从业人员达8454.7万人,同比增长10.4%。”王钦敏表示,民营经济是民生经济、富民经济,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就目前来看,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尤其是政策环境仍有诸多改善空间。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二要进一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三要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四要进一步加大“民间投资36条”实施细则贯彻落实力度,不断扩大民间投资比重。
回顾改革之初的1980年,全国民营工业企业仅7万家左右,民营工业产值仅约为25亿元;至2012年已突破1000万家,总产值约31万多亿,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超过60%。
分析这组数字,了解改革的足迹,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国企转制,国退民进为民间资本的积累以及民营企业的壮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我们甚至可以更确切地说,国企改革创造了民营企业登台表演的大舞台,有力地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并在社会财富积累中,留下一波鲜明的印记。
三、包装上市——造就财富神话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革除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解放生产力。在改革的一系列措施中,股份制改造是改革的重头戏,也是改革的主要成果之一。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公司可以有不同的类型。具备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单一投资主体的可依法改组为独资公司,多个投资主体的可依法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此后的199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开始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步入了有法可依的轨道。
国企的股份制改造是全面实施市场经济的重要举措,在当时的形势下,这是一个相当具有市场意识的决定。当然,这个决定也给当时的理论界带来了许多争论,支持与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