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资本:互联网+时代的资本重生之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7章 流动性盛宴下的产业迷思(1)

这是一个资本疯狂的时代。

欧里庇得斯说:“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

“Those whom God wishes to destroy,he first makes mad.”

—Euripides

第一节 4万亿狂欢后的钢贸企业之殇

2009年,中国金融市场上演了一出也许是中国金融史上最富戏剧性和代表性的讽刺剧:中国钢贸商融资事件。

在这场有史以来也许是涉及面最广的信贷瘟疫中,这些钢贸商是如何一夜暴富,又是如何在顷刻间财富化为乌有的呢?他们是如何从一个人见人爱、银行家眼里的香饽饽,沦落成众人避之不及的瘟疫对象的呢?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2013年7月《南方周末》对这一事件做了非常形象化的描绘:

上海有个地方叫大柏树,位于宝山、虹口、杨浦交界处。这里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贸易市场,聚集了大量钢贸企业。人们在那里把各种钢材买来卖去。从2009年政府4万亿救市开始,大柏树钢贸市场上演了一场生动活泼的商业周期闹剧。此间的人们,像坐过山车一样上下奔突。其中令人哑然失笑的情节,比比皆是。

钢铁是非常重要的生产物资,不可或缺。不过,经营钢铁贸易,却并不容易。这是个需要很多资金的行业。

作为贸易商,你向钢厂订货时,要先交订金。待到钢厂生产出钢铁,你去提货时,要付全款。那可不是一笔小钱。买来了钢铁,向用钢企业销售,但这些用户却不会掏钱买你的钢,而往往需要你垫资,也就是它先白用你的钢。等它生产出产品并卖出去了,收回了钱,它才把钢材钱付给你。市场就是这样。你只能接受,一手托两家。也就是说,想干这行,需要事先准备好很多钱,并且兜里要一直有很多钱。这是个资金密集型行业。

做买卖需要钱,去向银行借呗。可惜,银行不太喜欢这个倒买倒卖的非生产性行业,它们觉得风险不好控制。钢贸企业向银行贷款,基本没戏。

不过情况并非一直如此。2005年,开始有银行尝试着给钢贸企业放贷,但利率要得很高,比一般贷款上浮20%;虽然银行要价高,但大家因为确实需要资金,也愿意去借。利率越来越高,最高时要上浮40%。

到此为止,一切都还在正常的商业轨道内运行。到了2009年,一切都开始改变了。从天上往下撒钱的直升机来了。直升机这个比喻来自主张印钞救市的人。他们说,在大家都缺钱的时候,央行增发钞票,就好像用直升机来撒钱。市场很需要这种撒钱直升机来恢复秩序。

2009年,慷慨的中央政府就派出撒钱直升机,往市场中大手撒了4万亿元的货币,因此引发的信贷扩张,则达到了数十亿元。现实中,这种直升机就是银行。银行手中的钱一下子多起来了,而且还要尽快把这些钱贷出去,据说这样才可以维持经济发展。

银行的客户经理,被布置了贷款任务,必须完成。为了完成任务,客户经理追着钢贸老板放贷,求他们多多贷款。“他们每天都来公司,看着财务报表,画着以亿为单位的信贷蓝图。”

一家原来只有几千万贷款的钢贸企业,被银行追着放贷之下,贷款额急剧飙升到两亿。在大柏树做生意的钢贸老板,很多是福建人。福建的银行,同样也有不轻松的放贷任务。是的,把钱借出去,有时候也挺难。福建的银行,纷纷派人飞到上海,给老乡们放贷。

福建周宁县,出了很多钢贸老板。于是,在银行的人看来,周宁县的人就等于是钢贸老板。周宁县的身份证,就成了放贷通行证。一张可以卖50万元,因为凭着这个身份证,可以从银行贷出至少500万元来。

银行的服务,越来越热情,越来越周到。钢贸企业要付给炼钢厂的钱,直接由银行垫付,等到销售完成,收回钱了,再还给银行。做得最热火的时候,当地买卖钢材一半的资金来自银行。当然,银行并不白干。它们制定的放贷条件很有利于自己:利率高,保证金高,贷款变成存款放在银行,也增加了银行存款量。这段时间,银行利润暴涨。银行的人,个个欢天喜地,奖金大大地有。

市场果然被4万亿元刺激得兴奋不已。只要你胆子足够大,来钱很容易。银行拼命往你手里塞贷款,就拿着呗。

贷款是欠人钱。身负高额债务,其实应该压力重重,甚至夜不能寐,这才算正常。但如果这钱是欠银行的,并且欠得很多,情况就不一样了。更何况,现在是银行大把往你手里塞钱。面对如此热情,谁会冷漠拒绝呢?

“要不是银行主动找上门来教我们,我们这些小学都没毕业的人怎么可能想到去银行贷款?”一位钢贸老板后来回忆说。

人们很快就看出来,虽然银行已经给自己预留了丰厚的利润,但毕竟,前所未有的贷款洪流涌向了钢贸行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以往找银行贷款那么难,现在一下子变得那么容易。来吧!谁会嫌钱咬手呢?

聪明人一向都有很多。大家很快就突破了贷款只做钢材生意的限制,而是把钢贸企业变成了融资平台,借来的钱,投向各处。买房买楼,去山西、内蒙古买矿……有了钱,想干什么干不成啊。

既然钢贸企业成了融资平台,也就是吸金器,那自然越多越好。人们开始投资扩大钢贸市场,到处兴建新市场。福建老板们回家去叫来老乡。大家一起发财。一批20岁出头的年轻人,一下子成长为“新一代的钢贸商”。真是形势喜人。

这些年轻人从一进场,迎接他们的就是滚滚资金。他们可不像老一辈那样有苦苦求银行贷款的经历。现在都是银行求他们:老板,这两个亿您拿走吧。拜托,能快点办吗?我这年终奖就指望着这笔放贷了……

后生果然可畏。钱来得容易,自然也就花得大方。拿到银行塞来的贷款,先买辆宝马7开着。你买,我也买。一时间,钢贸市场的停车场里,劳斯莱斯、宾利、玛莎拉蒂、法拉利之类的豪车比比皆是。

在游艺场玩过过山车的人都知道,开始,过山车是先嗒嗒嗒地慢慢向上爬。这时,座位上的人会越来越紧张。因为大家知道,等爬到顶点,接下来就会是一个大俯冲。刺激就在这里。4万亿闹剧,和过山车一样,也一定会有个大俯冲。区别在于,过山车爬升时,大家已经准备好享受刺激。可4万亿的大俯冲,却几乎没人有思想准备,大家都以为那个爬升会一直继续,一直到达幸福的彼岸。

钢贸企业变成融资平台,人们用钢贸的名义获得的贷款,大量投向未经银行风险评估的其他领域,对此,银行并非不知道,它们心知肚明。不过,买房、买矿、放高利贷,不是也都能赚钱还贷吗?没事儿,不用紧张。

可惜,事实并非如此。

2012年3月到9月,螺纹钢的价格从5300元/吨猛跌至3300元/吨。最底层的支柱被撤掉了。建立在上面的庞大建筑开始摇摇晃晃,就要坍塌崩溃了。

房地产调控等政策,让用钢企业的还款周期进一步延长。钢贸企业那条靠银行支持的资金链,越来越紧。银行着急的时候到了。

此前,银行贷款给钢贸企业时,也搭建了风险控制机制,比如,买来的钢材,必须放在银行许可的仓库,凭银行的单据出货。银行想,人跑得了,钢可跑不了。我手里握着货,没什么可担心的。可真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候,银行才发现,这些法子根本不好使。

在钢铁贸易中,银行是外行,钢贸老板们是内行。内行耍外行,没有不赢的。钢价高时,贷款能顺利偿还,一切都看不出来。银行自信满满,日进斗金。可等到钢价大跌,银行才开始意识到钢贸老板的厉害和自己的不厉害。别的不用说,清点仓库里的钢材数量,银行差不多就束手无策。“仓库里的货很难查,有同事去仓库数钢筋,根本数不清楚。一堆货只有5000吨,说成1万吨我们也信了。”

仓库虽然是银行许可的,但实际的控制权却另有他人。甚至几个钢贸老板会合伙买下一个仓库。银行所谓的“手里有钢”就成了笑话。那些钢材可能早就用假冒的手续发走了。更多的则是被反复抵押。至于银行开具的出库单,刻个假公章很难吗?

2011年6月末,上海用于质押的螺纹钢是库存的2.79倍。看见了吧,1吨钢材至少被重复抵押了2.79次。

更让银行害怕的,是围绕着钢贸贷款这个融资平台的杠杆式操作。其中种种复杂手法,难以再现。总之,当钢价大跌时,反向的加倍打击也就随之而来了。四两拨千斤,变成了千斤压四两。

银行渐渐意识到了大事不妙,开始收缩,不再新增钢贸贷款,已经发出去的贷款,尽量往回收。对内发放奖金的标准,不再是放贷数量,而是收贷数量。

曾经热情放贷的银行不见了。板着脸收贷的银行,越来越多。钢贸企业的压力,急剧增加。2011年,上海钢贸企业的贷款共1510亿元,2012年的头几个月,收缩了近500亿元。

2012年夏天,银行收贷的力度越来越大。钢贸企业已经很难受了。为了促使企业尽快还贷,银行承诺还了旧的,再贷出新的。但实际上银行往往言而无信,收回贷款以后就不再发放新的贷款了。钢贸老板气得直骂银行“骗贷”。

钢贸企业就像被套上了绞索;一边是持续的钢材低价造成的亏损,一边是不断增加的贷款利息和银行的催收贷款。怎么办?天知道。

银行的处境也不好过。人人都担心贷款收不回来怎么办。新的贷款审批极严极慢。客户经理们每天给企业老板打电话,确认对方没有“人间蒸发”。还要密切注意法院的动向,因为事关自己手里的那些抵押物。“支行空气里弥漫着焦灼的味道”。

福建人的商业信誉毁于一旦。本来,福建人喜欢抱团互助,非常重视商业信誉,曾经有过这样的事:一家福建企业出现大亏2.5亿元。商会发个号召,每个商会成员企业掏个200万,就解决了。“周宁人在银行没有一分坏账”。

现在可没人敢说这样的豪迈之语了。个人自身难保,各展神通,饥不择食,商业信誉,早就顾不上了。不少福建人打上了信用卡套现的主意。银行发现以后,再遇到福建一些地方的身份证,连信用卡都不给办。

还记得前面那个情节吗?一个福建周宁县的身份证,可以卖上50万元。现在,却连个信用卡都办不成。过山车嘛,就是要这样大起大落。

接下来该说说豪车的狗血情节了。市场车库里曾经的宝马7、劳斯莱斯、宾利、玛莎拉蒂、法拉利,一下子都不见了。不过,也有人因此受益。一个前福建钢贸老板,后来跑去养鳄鱼,现在发现,倒卖豪车是个好生意。他便跑回上海,趁机低价收购老乡们的豪车。原价1000万元的,现在出400万元就能到手。利润颇丰。

这些豪车的原主人,正在人生的过山车上飞速向下俯冲。

曾经热闹的钢贸市场,现在一片萧条。有的市场的商铺空置率,甚至达到了一半以上。继续营业的商铺里,也只能见到对着计算机打字聊天的业务员。

上海的法院,受理了数量前所未有的银行起诉钢贸商的案件。银行还在忙着查封钢贸老板名下可以查到的所有资产,“查封、查封,能查封的全部查封”!在上海,乃至在钢贸贷款集中的江苏地区,一处房产被几家银行同时申请查封的情况比比皆是。

怎么办?大家都盼着钢材价格赶紧涨起来。“让一切都好起来吧!”1

银行家们的“骗贷”,企业家们的“人间蒸发”,这一切都如此地富有戏剧性。查封、诉讼、清盘,一时间整个行业链条都停摆了,大家都在忙着救火。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浦东新区法院2013年全年受理钢贸类贷款纠纷案件2500件,而光今年一季度就达到了1500件。涉事的除了上市银行,许多小银行也卷入其中。据上海法院网通告统计,2014年8月20日至9月20日一个月时间内,共计约300起钢贸纠纷案已经或正在等待开庭,涉及21家银行,其中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外资银行等6类银行。令人惊讶的是,农商行、村镇银行这一类原本主要面向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金融机构,为什么也会卷入钢贸商的融资输送案中呢?由此可见,在这场信贷浪潮中,银行家们所想的基本上都是如何在这样的市场“大跃进”中赚快钱,而忽视了自身的战略定位和长远目标。钢铁贸易是一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企业,绝大多数的钢贸企业都是民营的家族式管理企业,财务报表不规范,原本是很难直接从银行那里直接获得融资的,是什么让银行一反常态,如此热情地向这些企业输送资金呢?从一定程度上讲,4万亿元的宏观金融调控使得很多行业出现了“大跃进”,钢铁行业就是一个典型。在经济表面繁荣的情况下,大家能看到的,是钱比任何时候都容易赚。当初银行把钱塞给钢贸商的时候,的确瞄准了丰厚的利润和繁荣的经济表象。然而一旦开始调控,经济出现整体下滑,风险日益凸显,银行就马上人人自危,纷纷抽贷。这样的现象在中国的信贷历史上其实是非常常见的。

银行从来都是嫌贫爱富的,危难之时落井下石更是常见。雪中送炭在银行业发展史上只是一种奢望。所谓的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其实只是流于表面的口号,更多的是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如何为自己创造最大的收益。

也许你会问在这个“信贷大跃进”、贷款狂热的年代里,银行真的不顾风险了吗?当然不是。

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信贷模式,基本上都是一个基于抵押物的当铺式信贷文化,钢贸商信贷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