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决定事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人情是主导事情走向的神经(1)

人情是个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汩汩流淌在社会的河流之中。几乎社会上的每一件事都受到人情的牵制、掣肘和影响。从显规则上看,万事似乎皆可据“理”力争;但从潜规则上看,事事均需因“情”而动。“理”是决定事情成败的骨架,“情”是主导事情走向的神经。彼此有人情,办事就可能尽心竭力,成功的概率就大;人情越大,越深,越重,可以托办的事情也越大,对方甘愿付出的力气和心思也越大。反之,若没有人情,很多事情便没有了指望,托不了底,没有人愿意白白地为你支招、为你出力、为你费心。要想在社会上混出点名堂,就必须善于拨动人情这根神经,顺着这根神经把握事情起始的兆头和发展的脉络,并由此决定你付出与索取的分寸。不拨动这根神经,事情就如一个木偶没有一点活气;拨动这根神经,木偶便灵动起来,事情就会立竿见影出现转机。

通晓人情与世故,万事成功皆有路

由于各自的人生经历和生活阅历存在的诸多差异,人们对人情概念的理解也殊有不同。在此我们不妨先看一下《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情”的解释:人的感情;人之常情:不近人情。情面:托人情/不讲人情。恩惠;情谊:做个人情/空头人情。指礼节应酬等习俗:行人情/风土人情。礼物:送人情。

由此可见,所谓“人情”,大体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七情六欲”之情,即人的心理感情;二是“应酬人情”之情,具体说,便是人与人之间的恩惠、好处、人情世故。在实际生活当中,这两者常有交叉、重叠,很难做出条分缕析、泾渭分明的剥离和区别。我们还可以从中国古代典籍中追溯一下“人情”概念的由来。

综合检索历朝文献,“人情”由古至今历有三变,分别以上古、中古、近代为界,前后各不相同。

在魏晋之前,人情作人的感情解释。譬如,《礼记·礼运》:“何为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宋代小说《太平广记·彭祖》:“然此等虽有不死之寿,去人情,远荣乐,有若雀化为蛤,雉化为蜃,失其本真,更守异气。”此处所谓“人情”乃人之常情。

到了唐宋,人情又主要作民心、局势、世情来讲。如,明代洪武元年所编《元史·张起岩》:“起岩奋谓同列曰:‘方今嗣君未立,人情危疑,不亟诛此人,以杜奸谋,虑妨大计。’”此处“人情”则是民情、局势,与上述人之常“情”又不同。民国初年,柯劭?主编《清史稿》,在《志八十三·文科武科》中依然有“王道本乎人情”说法,依然指民心、常情。可以肯定,这是“人情”的传统书面语含义,也就是中古史以前的含义。

至清朝,小说资料反映“人情”进入日常生活主流。譬如,清初小说《儒林外史》大量出现“人情”说法,全书有五回说到人情。最典型者莫如第二十七回说到“份子钱”:“归姑爷也来行人情,出份子”,基本是今日凑份子习俗的雏形。凑份子习俗,当时就已成型。清朝中叶以后,人情就开始从市井渗透上层社会,譬如,曹雪芹著《红楼梦》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探春早已拭去泪痕,忙说道:‘……你主子真个倒巧,叫我开了例,他做好人,拿着太太不心疼的钱,乐的做人情。’”又譬如,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老爷何不顺水行舟,作个整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府王府。”很显然,类似今日的人情概念以及背后的惯例制度已进入上流社会,而不再局限于市井百姓。

这种人情在民间社会主流话语中被注入了新含义——一种囊括了情义、社会地位和利益交易的载体。这个现象标志着一种特殊的交易制度逐渐形成,它在人类历史上有特殊意义。

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情,有交往就有人情在。人情表现在各个方面,其表现形式也是各种各样。救助、赞助、提携、帮忙、支援、通融、特权、后门等,都是人群体相处所表现的人之常情。

现代社会中人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礼物。做人情大多要送礼。钱或物,皆可入“礼”。“礼”,最低限度上必须是有意义物品,其意义可务虚,也可务实。务虚诉求精神价值,譬如纪念品或个人嗜好,务实涉及钱财,其中暗含邀约,欲托人办事。至于称“礼”而不称其他,从“礼”字可推测其来源于西周古礼制度。在上古年代,“礼”是宏大涵盖一切的制度平台,超过现在宪法,是法律、伦理、宗教三者的总和。关系网将托人办事称作“送礼”,暗示一定规范,而非彻头彻尾商品交易。

由此看来,“人情”是一个内容丰富、外延宽泛的大概念。无论哪一种含义,人之常情也好,情面、恩惠也好,礼物也好,都无一例外地支持本书的大命题:人情决定事情。试想,你办事如果有悖人之常情,人家都喜欢的东西你偏偏厌恶,那你的厌恶有用吗?众人又怎么能不把你当异类对待?如果你对别人不讲究情面、恩惠,别人又如何对你讲究情面、恩惠?

有道是“爱出者爱返”;如果别人为你办事,你不讲情谊,不用钱物表达谢意,只用空话打发人家,人家心理如何平衡,下次又如何求人家办事?如果你所做的事不符合社会局势,你又怎么会有成功的环境?

人情决定事情,人情深度和厚度,决定了办事的力度和程度。

明白了人情的含义,你就懂得了人情世故,你就会因此而成为一个具有人情味的人;明白了人情的含义,你就懂得了人情大道理,你就会高度重视人情,认真打理人情,悉心维护人情,全面盘点人情,并依靠人情这个武器,打通社会的各个关节,成为八面玲珑和纵横捭阖的办事高手。正所谓,通晓人情,万事可成。

参透人情,无往不胜

参透人情,最要紧是进入人情语境。不过要深入理解人情老词儿的含义,光看字面没用,还得结合背后非正式规则,也就是老规矩,来深入理解人情和参悟人情。

有人统计,最常用的传统人情术语主要有以下10种:做人情、讲人情、送人情、求人情、托人情、欠人情、还人情、卖人情、留人情、走人情。这10项都以“人情”作宾语,只有一字谓语不同,分别代表一个动作,一个态度或一个状态。再刨去人情,这组术语核心就是10个字:做、讲、送、求、托、欠、还、卖、留、走。它们勾勒了传统人情生活貌似纷繁、实则简单的轮廓线。所以人情老词儿,关键看前缀的那个字。

做,也写作“作”,既是制造又是当做,有两层意思。首要意思是制造,即制造人情,产生人情债权状态。譬如送人一瓶酒、一件精美礼物,对方高兴之余念叨你的好,这就产生了一个适度人情债权状态,将别人套牢,对方成了欠债人,你成了债主。往后,你若有求于对方,由于这层人情债务存在,你使唤对方就很主动、方便,省却了心惊胆战地求情送礼。这种非正式规则被老于世故的人运用了,就拿来控制人、使唤人。

生活中有一类人,其“乐善好施”几近于滥施人情。今天请你吃饭,明天送他东西,来往酬酢之间纵横捭阖,把甲送他的东西转送乙,又把来自丙的礼物转送丁。来自别人的不值钱小玩意儿,他先当你的面吹嘘一通,然后送给你,让你受宠若惊,感恩戴德。这样的交际方式被当做一种策略,不仅广结善缘,人脉贯通,更关键的是跟所有人打交道时自己都处在人情债权主动地位。

另一方面,做也有“当做”的意思,此为介词,譬如当做人情。有些人,家里有好烟好酒不舍得消费,留着有求于人时当做人情,把好酒当礼物求人情或还人情。

讲,就是讲究。讲人情并没有具体操作内容,只是强调认同人情规则的态度。讲究人情,就是重视以人情规则解决问题,重视人际交往中人情往来和利益平衡。不言自明,只有同讲人情的人打交道,人情游戏才做得起来,才可以发展私人关系。不讲人情,也就无所谓私人关系。

送,就是送人情。至于为什么送,与具体生活背景有关。可能是做人情,也可能是还人情。

求,就是请求、央求。求人情就是求人帮忙办事,然后以人情方式予以酬谢。“以人情方式”很重要,它就是人情规则,俗称规矩。求人情之要点是以人情规矩完成酬谢。酬谢内容,由自己拿捏,只要符合人情规矩即可。20世纪以后,平民酬谢人情的首选方式是送礼,官场方式是送红包。除了送礼,其他方式或媒介也可选用,譬如帮助或恩惠。今天你帮我,日后我帮你。

还,说到酬谢就引申出还人情,还人情就是酬谢。还人情,源于被人“做”过人情,或送过人情,所以依“来往规则”必定要还。偿还方式有学问,按老规矩,首先要掂量欠债价码。基于价码,还人情要过量,比欠的要多。这叫做“过偿原则”。

欠,表明一种债务状态——别人曾经帮助,或者“送”过或者“做”过人情给自己,导致在两人人情平衡损益表上的债务赤字。人情像一场戏,不仅有剧本和规则,还有角色与情景,做人情要入戏。欠人情是一种消极心理状态,心里搁件事儿,不舒服,总想找机会把人情债还上。

卖,卖人情是做人情的一种世故玩法。说它世故是因为耍赖,会利用但并不信奉人情规则,利用对方墨守成规之本分,大玩有利于自己的游戏。

人情的首要规则是义务原则——俗称讲义气,它源自儒家的义务伦理,体现在人情规则中就是主动为他人尽义务,不计较得失。这样岂不自己吃亏?作为长期博弈形成一种稳定均衡,作为一种惯例性制度,人情保障人际交换平衡的办法是双方都自觉尽义务,主动清除自身债务,不赖账。对尽义务者宣扬不计得失,对受益者谆谆教诲以报恩。报答的结果是达致人情债务平衡。

而所谓卖人情,就是根本不信奉“义气”(主动义务原则)却诉求回报,假装讲义气,骗取对方还人情,而且就是那个自己想要的东西。做个假人情,就是“卖”出一项人情。

留,留人情与卖人情意思相通,只不过话语背景略有差异。譬如甲托乙办成一件事,乙主动还人情,请甲吃饭。而甲对吃饭毫无兴趣,声称以后再说罢。这就叫做留人情。留人情不是勾销,而是赊账,以后要还,其效果与卖人情近似,但没有卖人情那么故意,那么工于心计。留人情是被动的,卖人情是主动的。

托、走,两字都与求人情相通,只不过行为特征有差异,显示了中国语言感性化的特点。托,即委托和转托,表示求人情要辗转委托;走,即行走,表示事情有难度,费工夫,要四处走动。走字,把求人情的辛苦生动刻画出来,十分贴切。

人情的启动在讲义气,朋友之间尤其如此。情义既付出,即便主人不要求回报,其潜规则上也要求对方回报。既回报,便要基本对等。财物归财物,情义归情义,两路各走。若大家只专注钱财,帮助者、受惠者都对财物锱铢必较都等于一笔勾销人情背后应有的情义。往更高层次说,帮助者吃亏,是对帮助者情义的不尊重,被对方或自己践踏了。

人情只存于二人之间,无关群体和公共现象。两人间的事才算人情,若离开两人关系,一旦涉及团体或公共社会、利益问题就不是人情问题而是经济体制问题,是社会合作和分配问题。人情与私人关系网相互依存,二者共济组成一组组以各自为中心的交叉群落。人情是二人关系通过利益传递结成关系网的机制,同时也是虚拟的价值载体。

凡讲人情必有交换。民间社会交换合作需求是人情的根基,人情不过是社会交换大系统之一环节。所有人情运作都存在双向互动:假设在某个方向上(甲→乙)出现一次人情,那么必然在相反方向(乙→甲)隔一个时间差,产生一个相反人情来履行义务,类似牛顿第三定律之“大小相若、方向相反”。这是人情的互动性。人情往来遵循“来而不往非礼也”规矩,其中包含自然辩证法。一人“送人情”,就这事情本身,意味着对方开始“欠人情”,二者是同时发生的。“欠人情”,就要“还人情”。依规则,“还”还要过量(孔圣人谓:“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理当所还超过所欠,于是导致效果倒置,反过来对方欠自己人情。如此欠还相生,纠缠不清,就保证了人际关系越绑越紧,维系持久和稳定,人情活水不断更新。

人情本身就是交换媒介。这种媒介不是物质,不是纸币不是硬币,而是由习俗规范和个人默认的虚拟价值,是一种心理评估值。它在于心,而不在物,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价格体系。它不像货币那样,有一张纸或一块金属承载面值,用制度保障其公信力。不同的是,对于每一次人情的大小分量,都要以二人价值观的公约数(共同部分)来评估,得到彼此相近的模糊值。两人估量不接近不要紧,这也是正常人情现象的一部分。合则聚,不合则分;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咫尺不相逢。人情以自然主义方式维系私人关系,毋须外力压迫。

人情与其说源于感情,不如说源于世情和民情、行情。人情是为人处世的规矩和“礼数”。及至当代,大部分人送人情都无关“感情”,只是办事而已,包含着鲜明的功利主义冷漠态度和计算,一码归一码,从不拉拉扯扯。办事背后,要么有感谢费,要么先搁着,以后再还。至亲至友的真正感情也存在,但大多数关系户们做不到。出门在外混社会,人情到处充斥,然而“世态炎凉”没有多少感情。人情只与利益有关,是假冒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