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坚强执着不认输(2)
因此,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学会把眼前的困难当成锻炼自己的机会,用微笑来对待困难,在日常与困难的斗争中使自己坚强起来,要逐步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制的习惯。当自己犹豫时,使自己果断一些;当自己畏惧时,让自己“大胆些”、“不要怕”、“不要丧失信心”、“再坚持一下”。久而久之,我们就可以逐渐战胜自己的软弱,使自己的意志力达到新的高度。
巧用技巧:从小事中培养坚强
青少年的成长时期是性格塑造的一个关键时期。但是,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又对我们过分关心、溺爱,所以很多青少年情绪多变、不稳定,坚持性较差,恒心有限,做事常常“雷声大、雨点小”,容易虎头蛇尾,对待学习、工作朝三暮四,随波逐流;再加上自身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分辨能力有限、自制力差,常常经不起不良诱惑,做事容易半途而废。
一部分青少年因在行动中无法控制自己而使预定目标得不到实现,这会使他们失望、悲观,甚至心理受到挫伤。所以,无论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还是从造就人才的角度,我们都应加强自己坚强性格的培养。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来使自己更坚强呢?其实,坚强并非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属于我们人性中的后天成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来培养它,这就要求我们从日常的小事做起。
1.长跑
“坚持每天早上跑步”,这是很多写给青少年文章中的一句概括,这个方法在培养坚强性格的初期效果会非常明显,可是随着身体的逐步适应,效果就会逐渐地减弱,所以,我们在每天坚持的基础上,还应该逐渐地增加强度。
首先,制订一个合理的计划,包括目标和完成的期限。目标一定要明确,研究证明,越是明确、具体的目标,实现起来越有动力,因此不要对自己说“我要每天跑步”、“我要在明天多跑一段距离”,而应该这样告诉自己“我要坚持每天在早上跑3000米”、“明天我要比今天多跑1000米”,这样的目标才是有说服力的。
其次,完成的期限一定要在实施计划前设定,而且也要明确、具体,比如说“我要在三个月内做到一次跑完10000米”。具体的计划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设定,第一个月我们要给自己设定一个可以承受的目标,比如说可以每天跑2000米。但这个目标不能设定得过高,最关键的是我们要坚持下来。
如果第一个月我们能够坚持下来,那么我们已经初步培养了坚强的性格,接下来做的仍然是坚持下去,不过从这时候开始我们要给自己增加强度,强度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标准和设定初期的目标一样,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以每个月或每两个月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内都增加一定的强度,直到这个强度大到我们的极限为止。
这时候,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我们已经拥有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力”,我们不必每天都跑那么长了,距离可以根据情况来定,但至少要保证每周一到两次最长距离的训练。
另外,为了使自己能够坚持到底,当自己完不成任务的时候,就一定要给自己一些必要的惩罚,以此来督促自己按照计划上的规定进行训练。比如说,我们可以这样写在长跑计划上:“如果我今天没有坚持跑步的话,我就坚决不吃零食”,“如果我今天不能比昨天多跑500米的话,我就绝对不上网或者不看电视”。而且这个惩罚一定要由某个人来监督,比如父母或者同学,这样如果自己想偷懒的话,监督人就会警告我们,而你也会因为不去兑现自己的承诺而感到羞愧,继而产生动力去完成任务。
长跑是一项比较枯燥的运动,但是我们一旦坚持下去,就会惊奇地发现它为我们带来的种种好处。
2.做俯卧撑
练习俯卧撑可以使我们青少年的身体越来越强健,而且让我们的形体健美,身体没有多余的脂肪,只有健美的肌肉,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的性格更坚强。
当然,作为女生,如果俯卧撑做得不好,做仰卧起坐也是一种很好的练习方法。
3.多说话,多表演
尝试在人多的时候,尤其在面对一个陌生集体的时候,多说话,甚至表演节目。多多尝试,慢慢地就会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坚强了。
4.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作为正在学校学习的青少年,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因为不管是体育运动,还是游戏活动,不仅能够增强我们的集体意识,而且,一些运动和游戏还讲求团队的协调和配合,比如篮球、跳大绳等。在这些集体活动中,我们会认识到,自己是属于一个集体的,而这个集体也同样需要我们的参与,当我们能够勇敢地加入集体活动中去,我们也就会抛却懦弱、羞怯,变得越来越坚强。
除了以上所说的几种方法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养成坚强的性格,但所有的方法都贵在坚持,而坚持正需要意志力的支持。因此,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这样才能够最终获得坚强的性格。
改变行为:摆脱依赖,塑造坚强
从我们出生开始,父母就对我们无微不至地呵护,因此,我们对父母有依赖心理是完全正常的。但是,随着我们一天天地长大,如果我们还继续依赖父母的话,就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了。
作为青少年,我们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虽然现在我们有父母养着,衣、食、住、行不用发愁,几乎所有的事都由父母替我们打理,但总有一天,他们都将老去,那时,我们依靠谁呢?因此,我们应该克服依赖的心理,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马晓丽是北京市某中学的一名学生,中考过后,她对自己的估分感觉还不错,估计考上她心目中的那所重点高中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在兴奋之后,她又泛起了淡淡的担忧。她家离市区比较远,如果到那里上学的话,肯定就要住校了。她发愁的是,要离开家人,离开妈妈了,自己的生活该怎么办。
因为从小到大,她除了在学校认真学习以外,什么都不会做,不会洗衣服,不会自己照顾自己,从来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甚至她还要经常向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喊:“妈妈,我今天穿哪件衣服?”“妈妈,我穿哪条裤子?”“我穿哪双鞋?”
马上就要“单飞”了,马晓丽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感到担忧和恐惧。
其实,像马晓丽这种情况,很多青少年朋友在生活中也肯定遇到过。许多莘莘学子,在寒窗苦读多年中,一直都沉浸在成绩分数的拼杀上,往往忽略了自立和自理能力的培养。所以,面对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我们会和马晓丽一样,出现恐惧心理。说到底,我们这时的依赖心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凡事没有主见,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难以独立,处事优柔寡断,遇事总希望父母或师长为自己作个决定,想个办法。在学习上,喜欢让老师给予细心指导,时时给自己提出些要求,否则,自己就会茫然不知所措;而在家里,一切都听从父母的安排,甚至连穿戴也没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
二是总喜欢和那些独立性强的同学交朋友,因为希望能在他们那里找到依靠,找到寄托。
对我们青少年来说,这种依赖心理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因为依赖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它会对我们个人独立人格的完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应该明白,总有一天,我们要离开父母、离开亲友,独自在社会上生活,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依赖,才能真正拥有坚强的性格。
第一,培养自己的自信心。事实证明,依赖性强的青少年大多不太自信,遇到问题时不敢自己想办法解决,多请求家长或老师、同学帮忙,所以,他们自信心的自我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时,首先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是能处理自己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的,然后再挖掘自己的才能,独立解决一些问题,逐步增强自信心。
第二,调整与父母的关系。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多与父母交流沟通,让他们知道,如果他们凡事都为我们做好,不仅会使我们丧失独立与创造性,还会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非常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建议自己的父母,对我们适度放手,给予我们了解周围世界的自由。
第三,寻找独立锻炼的机会。在学校中可主动要求担任一些班级工作,以增强主人翁意识,以使自己有机会去面对问题,能够独立地拿主意、想办法。在家里,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多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自己的一些事情先要自己想一想,并试着自己拿主张。
第四,多向独立性强的同学学习。有时候,我们的同伴对我们人生的影响甚至会高于父母对我们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多与独立性较强的同学交往,观察他们是如何独立处理问题的,并向他们学习。良好的榜样作用可以激发我们的独立意识,有利于我们逐步改掉依赖的习惯。
第五,要做到生活上的独立。我们现在还没有成年,暂时不需要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但我们应具备最基本的自理能力,比如管理好自己的零用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煮饭等。
第六,在学习上也需要独立。有不少青少年认为学习不是自己的事,他们经常要父母监督着、责备着来学习。我们应该明白,学习最终还是要靠自己。诚然,古今中外“将门虎子”屡见不鲜,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熏陶,使他们对某门学科产生兴趣,这是他们成才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我国数学家张广厚从小家境贫寒,他的父亲是个目不识丁的矿工,然而张广厚在艰难中自强不息,靠自己的努力,刻苦攻关,在数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可见,一个人的成功绝非靠父母遗传,而是靠自己的努力。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父母、老师给我们指明方向,指出学习方法,但他们也不可能一辈子伴随着我们走,进一步地学习、钻研只能靠自己。
青少年朋友,我们只有改变了依赖的思想,才能让自己具备坚强的性格,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灿烂!
把握自己:勇于做生活的强者
16岁一般被人们称为人生的花季。在这般美好的岁月里,我们青少年学知识、长身体,沐浴着阳光,感受着青春带给我们的活力。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幻想着家庭幸福、学业优秀,交到知心朋友,得到老师和长辈的青睐。
但生活并不总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生活中不只有明媚阳光,也有着风风雨雨;不只有顺境,也会有逆境。性格坚强的人不仅会在顺境中积极进取,在逆境和挫折中,他们也会努力拼搏。
在2010年10月,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节目中,有一个男孩摘得第一季《中国达人秀》总冠军头衔。而他,就是让全世界见证梦想奇迹的无臂钢琴师刘伟。
不仅如此,刘伟还是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获奖者,并获得“隐形翅膀”的称号,一时间,他成为国人心中新一代的“精神偶像”,中外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他的事迹。可是,当他取得这些成绩时,又有谁知道他在背后所付出的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呢?
刘伟出生于1987年,他上小学的时候,正是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开始。成为职业球员是他从小的理想。但是,他的这个理想,在他10岁的那一天终止了;因为一场电击事故,刘伟从此失去双臂。
生活被放到了没有双手的断点上。不久,刘伟第一次看了世界杯电视直播,但足球梦却已经破灭。他在12岁时开始学游泳,进入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仅仅三年之后,他就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了两金一银。这是2002年的事情,北京已经获得了举办奥运会的资格。刘伟对母亲许下承诺:在2008年的残奥会上拿一枚金牌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