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要有好习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心理观念篇(7)

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喜欢为孩子设计理想。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为孩子一步步规划好了理想,甚至想到孩子以后要上哪所大学、要读什么专业。为此,有的父母不顾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轨道发展,如果有一步没有符合自己的想法,就全盘否定孩子的成绩和努力,甚至责骂他。

父母希望孩子成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为了孩子能有大好前途,而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将可能使孩子因不堪重负而走向极端。

教育学家常说要赏识孩子,父母要做到赏识,就应该先尊重孩子的理想和追求。父母在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时,必须首先征求孩子的意见,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即使孩子的理想与父母的规划产生偏差,也要耐心地与孩子沟通,在尊重孩子理想的基础上,通过商量探讨的方式,使孩子明白父母的用心,然后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父母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孩子建立理想的初期给孩子太多压力和警告,否则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将会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理想。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孩子树立理想,并努力实现理想。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祖冲之小时候经常被父亲责骂。祖冲之的父亲祖朔之是一个小官员,他望子成龙心切,非常希望祖冲之能出人头地给家族争光。祖冲之不到9岁,父亲就逼他背诵深奥难懂的《论语》。两个月过去了,祖冲之只能背出十几行,父亲气得把书摔在地上,大声呵斥道:“你真是个大笨蛋!”

几天后,父亲对祖冲之说:“你要用心读经书,将来能做大官,不然就没有出息。现在,我再教你一遍,如果你不努力的话,我绝不饶你。”但是,祖冲之非常不喜欢读经书,他对父亲说:“我肯定不读经书,我不喜欢。”

听了祖冲之的话,父亲气得打了他几巴掌,祖冲之哇哇大哭起来。

这时,祖冲之的祖父来了,他对祖冲之的父亲说:“如果他真是笨蛋,你狠狠打他就能把他变聪明吗?孩子是打不聪明的,只会越打越笨。”

然后,祖父批评祖冲之的父亲:“经常打孩子,不但起不到任何好的作用,还会使孩子变得粗野无礼。”

祖朔之很无奈:“我也是为他好啊,他不喜欢读经书,能有什么出息?”

“经书读得多就有出息,读得少就没出息吗?我看未必。有人满腹诗书,却什么事都不会做。”祖冲之的祖父说。

“他不读经书怎么办?”

“不能强迫他读,你是父亲,首先要明白孩子的追求,不要阻挠,只有加以指导,才能让孩子成才。”

祖朔之终于不再把祖冲之关在书房里念书了,还让祖冲之跟着祖父出去开眼界、长见识。

不用再读经书的祖冲之非常高兴。有一次,他对祖父说他将来想做个天文学家,他很喜欢研究天文。祖父说:“孩子,我支持你,咱们家里有很多天文历法的书,我找几本给你看,不懂的地方就问我。”

就这样,祖冲之在祖父的支持下,对天文历法越来越痴迷。后来,他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

对孩子的理想,父母觉得合理的,就应该给予支持,不是只说句赞扬的话,也不是马上提出要求,让孩子为实现理想去奋斗。支持孩子的理想,必须充分考虑孩子的心理准备和接受能力。

孩子理想的确立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即一个从初步设想到牢固树立的过程。在理想萌芽之初,就需要点拨和引导,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对孩子的理想,不理不睬和拔苗助长都是错误的。

父母的支持应该建立在对孩子的充分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必须以孩子的现实准备为前提,不是说教,更不是命令。比如,当孩子提出以后想当医生时,父母可以说:“成为医生的确不错。孩子,你说医生为什么可以治病救人,让那么多患者恢复健康呢?他读书的时候是不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呢?”这样的提问能让孩子自己去思考;或者也可以说:“你想当医生的这个理想很好,我支持你!你想想,当医生需要一些什么才能呢?”

当孩子对父母的安排表示反感的时候,父母应该充分理解孩子,可以说:“告诉我你喜欢哪项活动?”

当孩子对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好和理想时,应该告诉他:“你的理想很棒,我们永远支持你,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一定能把理想变成现实。”

父母对待孩子的理想和追求,不能奢望其一下就实现,而是要细心指导孩子,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和尊重,相信孩子一定可以梦想成真。

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孩子懂事后,便会思考他遇到的每一件事,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父母和孩子的世界不同,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却会一直向父母靠拢。他们对事情发表意见和想法,说明他们具备了独立思考的意识,这是非常可贵的。

父母应该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心情,在孩子想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给予积极的支持。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锻炼孩子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还能通过倾听孩子的观点,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纠正孩子的一些错误想法。

家长千万不可忽略和压制孩子的想法,即使他们的想法幼稚可笑,也不能嘲笑或打断他们,而应该鼓励孩子说下去。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出生在一个民主的家庭中,全家居住在纽约哈德逊河谷的海德庄园里。小时候的富兰克林与外界没什么接触,但是,他在庄园里玩得很开心。

童年的富兰克林非常幸运,妈妈总是非常尊重他的意愿和想法,这使他从小就很有主见。

母亲萨拉在富兰克林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写日记,二十多年从未停止。在日记中,萨拉记录了富兰克林2岁半时发生的一件事情:

有一天,一家人围在餐桌旁吃饭。调皮的富兰克林把盛牛奶的杯子边沿咬掉了一大块,萨拉立刻将他推出餐厅,从他嘴里掏出碎片,并严厉地教训了他一番。等萨拉觉得儿子已经认错了才让他重新回到餐桌旁,可是没一会儿,他又拿起刚换上来的杯子,闪着调皮的目光假装再去咬它。萨拉生气地问:“富兰克林,你的顺从哪里去了?”富兰克林严肃地答道:“我的顺从已经上楼去了。”

这个回答让萨拉吃了一惊,她意识到,刚才自己的责骂让儿子不满意了。

幼年的富兰克林很可爱,一头金色的卷发,碧蓝的大眼睛。萨拉很喜欢富兰克林的漂亮卷发,并喜欢用各种服装打扮儿子。但是,富兰克林并不喜欢萨拉选择的衣服。

一次,萨拉想给儿子穿带花边的套装,富兰克林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不满。还有一次,萨拉想说服儿子穿苏格兰短裙,富兰克林又拒绝了。最后,富兰克林和妈妈达成一致:穿水手服。

关于这段故事,萨拉在书中写道:“父母们对于衣饰的品位虽然高雅,可是儿女却并不喜爱。”可敬的是,萨拉并没有强迫孩子听从自己的意愿,而是非常尊重孩子的想法。

富兰克林的父母从不曾试图对他施加影响。事实上,富兰克林的确有很大的自主权。在他5岁的时候,他忧郁地对萨拉说:“妈妈,我不快乐,因为我不自由。”萨拉认为自己对孩子太严格了,导致了孩子情绪不佳。于是,萨拉决定多给孩子一些自由。

第二天,萨拉就开始这样做了。她不规定儿子的日常生活,让富兰克林自由地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萨拉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他对我们置之不理,以此证明他对自由的向往。那天晚上,他成了一个疲惫的脏小孩,累得拖着脚回了家。我们不问他去了哪里或是干了什么。又过了几天,他自觉地回到平时的日程上来,并且觉得心满意足。”

正是因为萨拉尊重富兰克林的意愿和想法,才避免了母子间的“战争”,这无疑是成功的教育。

这个故事告诉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不要总是说:“你这样不行!”“我是对的,你必须听我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父母应该经常说:“我认为应该这样,你觉得呢?”“我觉得这样不好,因为……”“关于这件事,我的看法是……”这种沟通方式能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把孩子放在平等地位。

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自主决定的机会。尊重孩子的权利,就是做事情之前先征得孩子的同意,让孩子有说“不”的机会,并且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给予指导,这也是民主家庭中父母应该负起的一个责任。

如果孩子在你和客人谈话时突然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打击和压制他们,应该说:“好吧,孩子,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呢?”当孩子主动和你谈起他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和观点时,千万不要不耐烦地敷衍了事,而是应该说:“好的,咱们一起聊聊吧!”

想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就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当孩子想表达自己的观点时,父母要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耐心地听孩子发表意见。

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

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曾经说过:“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便学会尊重他人。”在家庭里,父母要在孩子小时候,就把他当做独立的社会人来养育。这样培育出的孩子,长大后走上社会就能够成为独立的社会人,并具有“后生可畏”的劲头。

现在,还有一些父母对于尊重孩子的人格不是很理解,他们认为,小孩子有什么人格呢?其实小孩也是渴望被尊重的,怎么会没有人格呢?所以,那些认为孩子没有人格的父母,就不会尊重孩子,也就不容易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了。

从严格意义上说,人格是人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不尊重人格就不尊重人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也就是说,做父母的必须要认识到孩子再小,他也是有权利和义务的。

有的父母常以自己的所谓“权威”来威慑孩子,甚至动以武力,不可否认,父母的愿望是好的,是为了教育孩子成材。但是,父母必须要明白一个事实,动用武力会伤害孩子,让孩子的人格遭到侮辱,使孩子对父母失去应有的尊重和信任,从而会让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这样又怎能培养好孩子呢?

毋庸置疑,孩子是需要教育的,而且,需要经过长期科学的教育。然而,教育只有在尊重孩子的人格、维护孩子的尊严、保证孩子的权利的前提下进行,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有用的“人”来。其实,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会使孩子更加明白什么是自尊,有了自尊,才可以自强。凡是那些“破罐子破摔”的孩子,首先失去的就是自尊,因为他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在这里,给大家列出一些父母不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表现,以期引起父母的重视。

(1)父母居高临下,指挥一切。父母高高在上,摆出一副威严的面孔,指挥着孩子的一切,常用的语气可能是告诉孩子“必须”如何如何,这已经把孩子当成一个“小机器人”了。

(2)宠爱笃深,呵护备至。任何的爱都需要理智,一些父母对孩子的宠爱往往会走偏。尤其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多,父母常常视孩子为掌上明珠。一些孩子享受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要高档、穿要名牌的生活。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只要好好读书,什么家务活也不用干,即使孩子想干、该干、能干的事情,也被父母全部包办代替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还能学会自立吗?做人的尊严被爱的名义给“瓜分”了。

(3)训字当头,不许发言。与宠爱对立的一种方式是过分地苛责。有的父母误把“训”当做教育,对孩子有事没事就会训上几句。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父母训的时候,从来不允许孩子做解释,更不允许他提出不同的意见,只能这样表态:“我懂了”、“是”、“我知道了”、“我改”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既没有了尊严,也没有了权利。

(4)滥施惩罚,不顾后果。生活中,有些父母不只是在口头上对孩子进行精神虐待,还滥用惩罚。据调查发现,在我国,从城市到农村,有8%~12%的父母对孩子常常用打的方法。那些挨打的孩子,往往开始是害怕,过一段时间就被打“皮”了,这样的孩子反而更难教育。往往触及皮肉的结果,可能会造成孩子的麻木,或者使孩子形成怨恨反抗的心理。

以上列出的几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都存在。父母需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式,想一想“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这个道理。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非常尊重学生的人格。在他看来,尊重人、信任人是教育人的前提。高尔基工学团创办不久,马卡连柯到监狱去领学员卡拉巴林。当马卡连柯和监狱长一起替卡拉巴林办理出狱手续的时候,马卡连柯让卡拉巴林暂时离开这间办公室。当时,卡拉巴林对他的做法并不理解。

10年以后,当卡拉巴林已经是一名人民教师的时候,马卡连柯才告诉他:“我当时之所以叫你走出监狱长的办公室,是为了不让你看到担保你出去的条子。因为这个手续,可能会侮辱你的人格。”

卡拉巴林说:“马卡连柯注意到了我的人格,可是在那时候,我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是人格。这是他给我的第一次温暖——人道的接触。”

从监狱回来的路上,马卡连柯和卡拉巴林并肩而行,同时跟他谈话,但是,所谈的都是关于工学团的事,只字不提在监狱的情况和有关他过去的事情。

后来,有一次,卡拉巴林询问马卡连柯:“请你直爽地告诉我,你相信我吗?”马卡连柯诚恳地回答:“过去的事不必提了……我知道你这个人跟我一样诚实。”

马卡连柯还接连两次把带枪取巨款的重任委托给卡拉巴林去办理,使得这位学员深受感动。后来,卡拉巴林终于成了自己老师马卡连柯的得力助手和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