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八十九)
罗伟民来漠河已有半个多月了。今天是一月二十九日,也是惠欣结婚的喜庆日子。早上,罗伟民带着猫耳帽,穿着裘皮大衣来到了后山狼子岗上朝南眺望,心里默默地为惠欣祝贺。他想,自己这样做,可能太残忍了,或许会对从小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惠欣带来伤害。但是,罗伟民想,最终静娴和惠欣会谅解自己,雨桐会不会呢?不得而知。自己选择回到漠河,也是迫不得已。
漠河北极镇罗家村是罗伟民的老家。父亲是漠河人,母亲是济南人。父亲在解放济南时,认识了母亲。母亲当时是小学教员,后来随父亲南下。以后又回到济南。父亲在武装部工作,母亲在学校。从朝鲜战场负伤后,罗伟民在BJ和济南疗伤。五十年代后期来到荣成后,直到父母亲过世,也没有回到济南,也没有见到父母亲最后一面。这使得罗伟民至今,内心是一种说不清的自责,心底里的深深的愧疚,永远抹不去的伤痕。所以,三个月前,自己决定回到漠河,趁余生好好陪陪父母亲,以弥补以往的不孝。
当自己的决定告诉了漠河的堂弟罗伟奇时,伟奇非常高兴。这么多年,哥应该回家好好看看。改革开放以后,漠河发展变化很大,现在镇上已盖起了高楼,开设了商铺、饭店、旅社、宾馆,还通上了电,建立了广播台,家家户户有了电视机,村里还通了公路到县城。漠河还正在建飞机场。现在北极镇还辟成了旅游点,到漠河旅游的人都喜欢到北极来。由其是到了冬季,银装素裹、雪海苍茫、一片北国风光;其次,漠河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县城,距离内蒙和俄罗斯最近,且又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县城,异国风味和东北野味浓郁。晚上,蹲上东北大炕,喝上东北白干,吃上粉条和辣白菜,再炖上野味,的确酣畅淋漓。所以,伟奇劝伟民尽快回来,家里已经不像从前,需要伟民哥照顾了,现在每年种上蓝莓,打上野味,开发旅游,收入还很可观的;也添了部小三轮,买了部越野车,跑县城,拉旅友,很方便。
听说伟哥要回来,老家的三间平房,粉刷了一下,铺上了新炕席,摆上新炕桌,买了新书橱,配了新电视柜,又买了东芝电视机。并且又准备了许多劈材,堆了大半间屋子,够烧大半年的土炕了。一切准备妥当后,伟奇写信催促伟民快点回来。罗伟民来了后,伟奇的妻子、两个女儿还有婶子,一家人对伟民非常热情、融合、亲切,带来家庭的温暖,罗伟民十分感动。但是,越是这样,越是感到缺乏安全感。来半个月后,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本来以为,漠河是北国极地、人口稀少,交通不便、道路拥塞,天气寒冷、人迹罕至,修身养性、世外桃源;可是没想到,这里逐步日趋开放,人口日趋增多,交通日趋便利,市面日趋繁华,想要在这里逃避现实、麻木精神,已是不可能了,说不定那天静娴、惠欣、白梅,甚至雨桐都有可能找上门来,偌大一个中国竟然找不到一个避身之所,罗伟民不禁感慨万分。
早上在岗子上呆了一会后,伟民就下山回家,暖一下炕,吃饭后,休息了一会儿。到了下午三点后,呆不住了,带上猎枪和狼犬,又重新上岗子。他在内心祈祷,今天老天无论如何要护佑惠欣顺顺利利结婚。到岗子上后,他朝天放了三枪,以示祝贺。将近傍晚,伟民下岗了。雪松高耸在岗哑两旁,积雪掩埋了道路。伟民穿着高筒雪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走着,有些吃力,特别是上了岁数,额头沁出了汗珠。
此时,阳光透出云层,照进了松林,雪地红霞一片。雪光反射,刺得罗伟民睁不开眼来。《喀秋莎》的歌词,情不自禁地从罗伟民的嗓子里蹦了出来: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
她还藏着爱人的书信……
勇敢战斗,保卫祖国。
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歌声朝着红霞而去。霞染高耸的苍松,夕照雪地上残留的足印……
婚礼在南国冬季的暖阳中进行。宽阔的花园饭店的绿色草坪上,搭起了白色的拱门,上面缀满了用各色花朵绘制而成的美丽花环。穿着紫红色旗袍裙的吴静娴,挽着一身白色婚纱的惠欣走上了铺的长长的红地毯。此刻,吴静娴的心情并不平静。她要替代顾明把漂亮的新娘惠欣送出拱门,亲手交给正站在台上的新郎李洁明和他身后的父母。养育了三十年的女儿要交给别人,心里真舍不得:而况本来是顾明要牵手送的,现在顾明却远走高飞,也不知在哪里?心里忐忑不安,但看到台上李洁明和亲家们期待的目光,吴静娴沉下心来,缓步向前。而此时的惠欣,却是众目睽睽。摄影灯、镁光灯在她的脸上闪烁不停。她只能强忍镇定,脸上还要露出自然的笑容。可是内心在翻腾。
受到伤害最大的莫非是顾惠欣。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最敬爱的最仰慕的两位长辈竟然是半个世纪前的初恋情人。而且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曲折和磨难,现在两个人仍然是单身。而顾明爷爷却不翼而飞、远走他乡。这就是韩剧也很难想象编排,竟然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而自己马上就要成为新娘的当口。事情的发生竟然是一支派克金笔。
那天突然倒了以后,李洁明、惠欣、李志勤马上送雨桐到了中山医院。一检查,林老师有冠心病的先兆,心律不齐还伴有早搏,只能住院治疗。直到白梅和姜玲娣到了上海,去医院看望了林老师后,三个本不相干的女人演绎了半个世纪的悲喜剧,真相大白,林家人大吃一惊,仿佛内心经历了“海燕”台风般的震颤。林友兰感叹的说道,“雨桐迟迟不接婚,原来是这个原因啊。”
本来自己也和林家人一样,很难接受这个现实,内心也很矛盾、徘徊。但是,当大家看到林老师在病房里那张苍白而又憔悴的脸时,猜想出半个世纪以来林老师的内心痛苦和磨难时,大家也就释怀了……连赵慧英大姑也一瘸一拐地去看望林老师了。惠欣的心也被感染了。现在事到临头,自己一定要稳住,一定要镇定,顺利完成婚礼,才能对的起两位恩人对自己的教化和抚育之情。想到这里,自己的内心逐渐平复,脚步也稳重了,一步一步地终于走上了白色的瞻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