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海外投资项目的风险
中国海外投资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海外投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一方面,海外投资为国内经济借助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开辟了道路;另一方面,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以及不可预知因素的增多,海外投资也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
对于海外投资、劳务输出而言,对局势和政治冲突等非市场风险的评估必须摆在重要位置。这既因为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也因为这些风险是可能影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参与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直接威胁到企业在东道国所有投资的回报。一个企业的海外劳务输出行为不是国家行为,但海外安全评估不只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建立对外劳务合作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应在更深层面进入国家、政府、企业的议事日程。目前,外贸企业以资源、能源类为主,而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是内在矛盾复杂的冲突多发地区,更是各个大国争夺激烈且政治风潮涌动的敏感地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员工派到海外拓展业务。由于这些外派人员可能会受到战争、自然灾害、恐怖主义、绑架、疾病等风险的威胁,因此为了保护派驻海外的员工,企业必须识别、分析海外业务拓展中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予以化解。
一、海外投资项目的常见风险
海外投资项目的常见风险如表1所示。
表1 海外投资项目的常见风险
(续表)
二、海外投资项目的国家风险
国家风险(Country Risk)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由于国家的主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的可能性。国家风险是国家主权行为所引起的或与国家社会变动有关。在主权风险的范围内,国家作为交易的一方,通过其违约行为(例如停付外债本金或利息)直接构成风险,通过政策和法规的变动(例如调整汇率和税率等)间接构成风险,在转移风险范围内,国家虽然不是交易的直接参与者,但国家的政策、法规却影响着该国国内的企业或个人的交易行为。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安全风险不一样,中小企业在设立海外分公司、分支机构时,首先需要考虑的便是该国家(地区)的风险系数,看其是否适合作为企业的海外发展目标。根据政治稳定指标、社会稳定指标、经济稳定指标综合评分,划分出1~9个风险级别,其中1为风险最低级别,9为风险最高级别。
三、新兴市场的若干风险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产业结构、历史传统等多种原因,我国大部分贸易伙伴与投资目标集中于新兴市场,如伊朗、印度尼西亚、苏丹和缅甸,而它们的风险状况复杂。
总的来看,中国出口企业在新兴市场最容易遭遇下列几大风险。
(1)拖欠货款。中国企业在海外交易,容易遭遇进口商恶意拖欠货款的风险。
(2)进口国的外汇管制问题容易发生在政局不稳、金融体系不完善的国家里。
(3)进口国丧失支付能力。这类风险在一些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较为常见。
(4)金融危机等不可预测事件。近年来,印度尼西亚、阿根延、阿尔及利亚、俄罗斯、墨西哥、土耳其等国家先后发生过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面向这些国家开展业务的中国出口商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
风险往往代表着机遇,风险较高的新兴市场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出口企业首选淘金地。
四、欧美市场的若干风险
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风险等级比较低,对中国企业而言,瑞士的国家风险水平处于1级,风险最低;而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荷兰的国家风险处于2级,风险较低。但欧美市场并非是中国企业的“避风港”,每年因中间商资信不良、进口商破产以及进口国进口政策突变而遭受损失的中国企业不在少数。中国企业在欧美市场最容易遭遇以下几种风险:
(1)来自中间商的风险较大;
(2)行业风险较大,开拓欧美市场都会面临较高的买方破产的风险;
(3)欧美市场的进口政策经常突变,面向欧美市场的出口贸易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五、风险参考评级表
国家风险可划分为9个参考评级,用数字1~9来标识,数字越大,风险越高,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风险参考评级表
六、海外派驻业务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其总体安全政策和管理目标,通过明确各部门分工和职责,配置各项资源,在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系统地识别、分析、评价、处置、监测和评审威胁或潜在威胁境外业务安全风险的过程。
(一)风险管理范围
企业应就海外投资项目,明确风险管理流程的范围和界限。其中包括:
(1)明确针对的施工项目或作业活动,制定管理目标;
(2)明确项目的时间和地点;
(3)明确需要进行的调查研究及其范围、目标和必要资源;
(4)明确风险管理活动的范围、深度和广度。
企业应广泛、持续不断地搜集与本单位安全风险管理相关的内部、外部环境初始信息,并把搜集初始信息的职责分工落实到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
(二)风险识别
企业应通过风险识别来确定企业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
1.识别中应考虑的因素
(1)正常的生产活动。
(2)停工、维护、临时抢修等活动。
(3)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的活动,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4)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单位还是由外界提供)。
(5)事故及潜在的危害和影响,包括来自产品或材料的包装缺陷,结构失效,天气、地质灾害及其他外部自然灾害,恶意破坏或违反安全规程。
(6)丢弃、废弃、拆卸和处理。
(7)以往活动的遗留问题。
(8)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健康管理要求等行为。
2.威胁信息获得的渠道
风险识别对于安全威胁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可以起到预警作用,通过及时调整和布防,加强对实际威胁的防范。
(1)历史事件记录、类似地区发生的事件记录。
(2)政府、公安部门、应急部门有关的报告及统计数据。
(3)专题调查研究、行业报告。
(4)与雇员的工作访谈、管理层访谈等。
(5)报纸、电视、互联网。
(6)社会安全专项检查表、问卷调查表。
(7)经验判断、专家咨询。
(8)统计推论、流程分析、头脑风暴、系统分析、模拟情景分析和系统工程技术方法等。
3.风险识别的要求
(1)风险识别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企业应通过风险识别确定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威胁因素。
(2)企业应在每年年初,组织相关人员集中进行风险因素辨识。
(3)各境外机构、职能部门应在各项活动的策划阶段、项目施工方法、工程或产品设计阶段,由活动或设计的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集中进行风险因素辨识。
(4)企业及所属境外机构在组织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时,应全过程动态辨识危害因素。企业及所属境外机构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参与风险因素辨识。
(三)风险评价准则
企业应基于“最低合理可行(As Low As Reasonably Practicable,ALARP)”的原则,制定合适的风险评估准则,明确不同风险的可接受标准。
项目启动前的风险评价,一般使用威胁的可能性—严重性评估矩阵,用于没有具体风险处置措施前的初始风险评价,即依据企业既定的威胁可能性、严重性评价准则,评价项目及重要资产可能面临的风险,并确定风险等级和处置排序。
表3、表4是某企业的风险评估矩阵表。投资海外的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下列表格做相应调整。
表3 威胁的可能性—严重性评估矩阵
表4 风险等级和处置
(四)风险处置
海外各作业项目都应该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建立风险登记表。风险在不同作业项目,甚至同一作业的不同阶段都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风险登记表也是一个需要及时更新的文档。
在一个作业活动的各个重要阶段都需要对新增或原来的威胁进行风险和处置措施的重新评估。海外现场各级经理和监督人员应当负责维护和确保风险登记表的有效性,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或顾问应当基于作业场所具体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登记表信息,定期撰写并向主管经理提交关于实施风险处置方案的建议报告,用以指导风险处置方案的选择、制定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