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自然生长

大家也许会发现:心理分析总是反反复复在围绕同一个话题进行。

明明已经通过分析解决了的“退行满足”、“人格偏离”,“偶像崇拜”,又会大同小异地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难道心理分析还是无法解决疾病复发的问题?

如果有这种疑惑也是正常的。

但只要把这些反复出现的话题当成一种自然生长的现象,你就会发现:同一个内容,在不同时期会呈现不同的含义。

就像一株幼苗,总是盯着,也不见长;但实际上却在不断生长,每个生长期的形态都不相同。

也可以发现:在前面分析得出的致病原因,似乎都可以马上作出评判:“你不应该这样?你看,你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得病,太不应该了。只要不这样,你以后就再也不会生病了!”

但是到了后来,这些看似不言而喻的致病原因又变得有合理性。

那些评判也就降低了价值。

无怪乎患者有时明明已想明白,但还是差一点达到完全康复。

这就是自然生长的道理。

比如:就一位患者脑海中经常出现亲人去世的强迫恐惧思维。

这在前面的分析就是:这是一种“退行满足”,一定要以亲人的离去为代价,才能够激发他的勇气。

一般人只要受到一点危胁,他马上能激发本能的抗拒。

而对有些人来说,这种危胁要极端扩大,才能够产生本能的抗拒。

所以说是“退行满足”。

这个时候,可能大多数心理医生都会给他建议:只要“寸土必争“,不后退,你的勇气就会全部激发出来,不再患病。

这似乎是无可厚非的。

正是因为他的后退,才会想到以死亡为底线。

现在只要向前进,就不存在这种恐惧思维了。

但是,即便解释得如此深入,还只是意识层面的,最多是比较接近潜意识层面的。

通过以后的深入,这种“退行满足”会自然生长一种更加接近自然本能的含义:

亲人的去世的强迫想像,不断在提醒他: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为何还要害怕当下的一些事和一些人呢?

亲人难道不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吗?

外界的人和事,相比于亲人,何以如此在意呢?

到以后还可以自然生长为:

原来他是在潜意识中能够接受亲人的去世,而不会因为亲人的离世让自己万念俱灰;或者说他根本不明白死的概念.

这种接受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永远活在我心中。

也就仍然有勇气面对生活。自然也不会害怕自己的自由意志和行为,会引起别人关注,然后危胁到自己的父母.

以前之所以不能接受,是因为那时在面对灾难时,他的本能免疫机制被意外阻挡,意外逃避了灾难.

现在只是以另一种形式出现:脑海中出现夸大的灾难印象,以唤起相应的本能免疫机制.

每个健康人的潜意识中都应该具有这种天生的懵懂。否则,亲人的去世,会让他们一蹶不振,无法继续生活。

正是具有这种面对死亡的懵懂,他才能够面对现实生活中许多巨大得难以承受的困难和挫折。

还有前面所说的,一个善良的男孩喜欢一个女孩,可那个女孩却喜欢坏坏的男生。

导致他转换人格,模仿坏男生,导致善良与恶的强迫冲突。

但自然生长到后来就是:善良男孩本来也有正常的“坏”的一面,只是因为爱情的刺激极度放大了这种坏,而导致强迫。

也不是空穴来风,吸收了完全陌生的“坏”。

只是现在,他的心理机制出现异常,本来属于潜意识的,无法感知的东西,比如说死亡,一下子变成了有意识的。

所以他会异常恐惧,形成强迫。

与此类似的,前面所说的:一个男孩只有勇气去喜欢“内心阴暗”或“受伤”的女孩。

因为只有在她自暴自弃或受伤的时候,他才觉得自己有机会去追求她。

前面分析的结论是:这个男孩太没自信,不敢正常和其他追求者竞争,追求阳光女孩。

自然生长的结果就是:这个女孩是他母亲的象征。母亲在他遥远的记忆中确实受过伤,他必须要关注并与她一同战胜伤害!

还有:很多患者害怕关注一些学术、理论方面的进展.

因为他害怕这些理论中有反面的内容,会打破他对心理分析者的信赖,导致他依赖的破灭.

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过早地"见好就收".

但自然生长到后面,这种病态心理渐渐恢复为常态——他的潜意识根本不想去关注那些进展.因为他已经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判断,根本不需要外界的佐证.

还有,前面一直强调"偶像崇拜"的负面作用.

但自然生长到后面,原来是:他本来就有偶像某方面的本能特质.

只是被他遗忘,不得不借助偶像来提醒他.

甚至在"记忆的倒流与填充"那一章所说的"记忆空洞",也是合理的.

只是不应向后填充,而是向前填充.

只有向前填充空洞,才会产生一种积极向前的自然动力.

心理疾患者有时的过度热情、抢话,是一种过份迎合别人的病态.

生长到后来,他们有时的沉闷无语,则是对这种过度热情的平衡.

再生长到后来,沉默和抢话都不是他最初的健康状态,最初的状态是:说话大多发自内心,也就无需迎合,也不用沉默来平衡,而是确实有动力说话.

抑郁的时候,那种万念俱灰的"无所谓"状态,实际上是患者遥远过去的一种正常状态.

那个时候,他就像抑郁时的状态一样,对外界的事物都没有形成过份深刻的信仰(除了母亲),而保持着一种好奇而朦胧的美妙感觉与探索心理.

只是因为这种记忆的丧失,使朦胧的美妙演变为"万念俱灰".

前面所说的,一个“退行满足”的人,只敢追求阴暗面较强的女孩。因为他没有自信去和人争那些阳光漂亮的女孩。

分析到后来,原因这种“退行满足”也是合理的。因为他把母亲的阴暗面转移到外界女孩身上,帮女孩战胜阴暗象征着帮母亲战胜阴暗。因为他的心理疾病就是因为逃避了母亲的阴暗。必须要与她同气连枝,战胜阴暗,才能获得健康的心理。

自暴自弃者的作贱身体,也许看来是无可救药;但可以自然生长到儿时裸露身体的天真与勇气。

裸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那种感觉;天真与无所顾忌的感觉。

这就是一种“自然生长”。

原本理论化的“退行满足”,竟然只是一种变形的自然本能。

包括从“心理到生理”的跳跃,也是一个“自然生长”地过程。

因为患者的心理症状几乎已被完全分析,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心理疾病就会被引导到更接近根源和本质的“生理”上来。

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患者唯一担心的就是——有关生理影响心理的暗示。

自然生长也是心理上的——潜移默化,或是一种渗透。

也可以这样理解:心理疾病就像生理器官的一种病变.

切除病变的器官,固然可以祛除病毒,但正常的部分也被切除了.造成无法弥补的缺陷.

但听之任之也是不可取的.

只有引导它自然蜕变,恢复到本来的正常状态.

所有理论化的心理分析,都要回归到自然本能。

所以在前面,多次出现“分析到此,几乎已再无疑问“;却到后来又再次出现疑问。

看似自相矛盾,实际上就是这种“自然生长”的道理。

而且我认为这样要比那些:了解到新的一层境界后,对前面的一些结论全盘否定;又更进一层境界后,再又对前面的结论全盘否定……要好得多.

因为这极像是心理疾患者的做法.

就像他们有时喜欢一个人,结果因为一次矛盾,全盘否定他,让自己陷入绝望;结果后来他们又和好了,他又对自己当初地憎恨自责不已……

他们总是徘徊在这种断断续续、迷失自我地痛苦境地。

但是,如果心理分析总是要反复进行,那似乎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这样根本无法彻底治愈疾病。

但如果是一种“自然生长”的现象呢?

那就是非常合理的。

换句话说:心理分析本来就植根在人的心灵中,不断生长、成熟;也可以说与人是一体的,也跟随人的身体一样自然生长。

这样,心理分析就与人的身体与心灵融为一体了,也就不存在“总是要反复分析来治疗疾病”这个无意义的概念。

这样说来,大家也许觉得有点抽像。

简言之,就是我在开头所说的:心理分析就是孩子身心所依存的父母,包括父母给予孩子的身体和心灵。

上面所说的“偶像”,也不过是“父母”在孩子原始印象中的形象;只是在日后不断转移地结果。

这就不难解释:为何绝大多数人,包括患者和心理学者,对于长久的心理治疗持不屑的态度。

他们总是觉得这么长久的心理分析,是效率低下的,没有价值的。似乎这种长久的心理分析,耗费了患者太多时间和精力,根本无暇做其他事。简直是误人子弟。

而对于短期见效的心理治疗,则是十分推崇与褒扬。

如果明白了:心理分析即父母——主要是父母的阴暗面。

(这句话可以引申为: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心理问题本身也是“父母”。)

那么,上面的贬低与赞美,就会发生根本转变。

因为,崇尚短期心理治疗,急于让患者脱离对心理的关注和分析,回归社会,就等于背叛父母、逃避父母,以此适应社会,其实是向外界妥协。

就比如说:一个孩子的父母感情不和,孩子想要去面对并调和.

突然来了个外人对他说:"不要去管他们.你去管他们只会让自己不开心.不如和我一起打球吧?这么多朋友一起玩,多开心啊!"

从表面上看,那人好像在引导孩子关注积极面,积极乐观地去生活.

但却是本末倒置.

因为家庭环境是孩子最初最原始的依赖和基础.

连这个基础都没有,何谈去做个积极的社会人?

不可不说像是一种"舍本逐末".

别说一定要调和好家庭环境,但至少一定要有这个心.

这就是为何患者在社会中,容易失去自我的自主性,易受外界暗示的缘故。

无论一个人有多独立、成熟与成功,他都不能否认身体与意识源自父母、不能分离的事实。

他也不能否认父母的重要性高于外界的一切。

用长时间的精力去守护家庭,和长时间守护社会的交际圈.

到底哪一个更重要呢?

交际圈是暂时的,可变的,家庭才是唯一不变的.

除非你的朋友声称永远和你在一起,不分离.

但事实上,朋友能和家人一样做到如此吗?

常有人批评某些人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但是,如果那些人一旦迅速脱离自己的世界,去与社会融合,他一定会过分地向社会上的人和事妥协、讨好。

总常见的就是“抢话”。

一个被人称为“总是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平时往往沉默寡言、自我封闭。

但如果突然变得健谈,一定也是非常态的。具体表现在别人还没问完,他就抢着回答。

或者还没听清楚别人说的话,就抢着说话,先入为主。

所以,不能一味地评论别人活在自己的世界不好。

那是因为他的心理机制,正在寻找父母的依靠。必须要有父母这个依靠,人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才有基础与外界交流,成为社会的人。

当然,这个依靠不是狭隘意义上的依靠。

而是包括父母赋予孩子的记忆和身体.

所以,患者常以心理症状消失为荣,出现为耻;

以见效快而得意,以见效慢而沮丧;

以对心理问题的关注了解深入为恐惧,简单和转移为安全。

其实就是在逃避父母的阴暗面,敷衍自己对父母的关注和了解。

换句话说:他们以父母没有阴暗面为荣,有阴暗面为耻。

以掩盖父母阴暗面得意,暴露阴暗面而沮丧。

以对父母亲密为恐惧,转移亲情为安全。

这样看来,原来被人讳莫如深的心理疾病,竟只是父母的阴暗面而已。

竟是如此的正常不过,任何人都具有的。

剩下的问题只是如何面对父母的阴暗面而已。

心理疾患者这所以为患者,只是失去了那份闲庭信步的自信。

一定要去除父母的阴暗面,才能感受到安全感。

而且不要忘了,上面说的“父母阴暗面”,不只是记忆,还有身体。

所以,这就不难解释有些患者为何走极端伤害自己的身体。

目的就是想割断这种与父母的身心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