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1981“小额边贸”活城乡(2)
龙岗村有个叫钟密浓的农家妇女,多年来靠丈夫陈少波在香港的一间茶楼打工,一家六口过着温饱型的普通“港属”生活。当时,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积攒些钱盖一栋小楼房。1982年的一天,陈少波从茶客的交谈中获悉香港市场上新鲜山杂货和土药材有销路,有些品种奇缺,甚至无人经营。少波将这一信息告诉密浓,夫妻俩决定试做这类冷门生意。他们得到深圳外贸土产进出口公司的支持,签订了山杂货和土药材购销合同。此后三年,钟密浓足迹所至,除了本县部分乡镇外,还遍及惠东、博罗、紫金和普宁等县份,收购山货和土药材。其中吃过多少苦头,她自己也说不清了。起初,人地生疏,缺乏经验,找到的代购员不可靠,被骗走了几千元,又因收购运输不及时,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后来摸索到了规律,定时定点收购。钟密浓一天跑好几个收购点,验货、过称、装车样样都得亲自经手,一天忙下来,骨头像散了架一样,还要连夜组织人力分拣、包装,第二天一早运到文锦渡海关办理出关手续。在香港的丈夫便接着从土产进出口公司买进这批货,在港批发、零售,一直忙到夜里。三年内,经密浓收购出口山杂货和土药材共有380多吨,为国家创外汇76万港元。
沙西乡沙塘布村张雪娣的母亲在香港,她和两个妹妹没事就养金鱼玩。有一次她到香港看母亲,看到集市上有不少人卖金鱼,心中产生一个念头。1981年起,她与深圳市土产公司订立合同,收购野生金鱼和草蜢卖给土产公司出口香港,每月收入六百多元,同时开始试养金鱼。1983年,张雪娣拿出个人积蓄的三千多元,再借款四千余元,购买了各种鱼类挂图和几十本养鱼书籍;购进了氧气泵、氧气瓶、冷气机等设备;建造了各种各样的水池、玻璃缸;制食饵,备药物;又从广州、香港等地引进十多个鱼苗品种一千多尾,细心饲养,逐步摸透各种金鱼的生活习性,掌握养殖窍门。她有一股使不尽的倔劲儿,蹲在鱼池边,一干就是几个钟头。为了学习自繁自育的技术,深夜,张雪娣在灯下刻苦钻研养殖知识;后半夜,常常起床披衣,巡视鱼池。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张雪娣的养鱼经验日渐丰富,技术日臻精熟,掌握了人工授精、人工孵化、水温控制、鱼病防治等技术环节。一批批的“水中花朵”长大了,优价卖到香港去,生意逐日兴旺;繁育出来的鱼苗陆续销售到香港、深圳、广州、福建、上海、北京等地。此外,张雪娣还承包了深圳市雅园宾馆金鱼池的保养工作,每月酬金1500港元。
沙头角镇有个叫何马玉的年轻人,由于嫌“大锅饭”太清贫,带着刚过门的媳妇就跑到香港去了。经亲戚帮忙,在新界粉岭租了间房,同妻子一起,在粉岭、大埔、上水、罗湖桥等地方打工,每月有两千多港元的收入,日子是松快一些,但并不富裕。给人打工,受人指使,心里总有种不安全感,深圳办了经济特区后,马玉在罗湖桥头看到一排排新楼拔地而起,听到一件件闻所未闻的新鲜事,心里就更加七上八下,衡量再三,终于下了决心,冒着被批判的危险,回来看看。马玉回来了,却没受到批判,相反,他要办鸭场,资金不足,还从人民银行得到1万元的贷款。从此,他安心了,从500只鸭养起,一直发展到几万只,还请了3个帮手,买了汽车,将鸭运到香港去,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鸭专业户。
湖北人牧鸭深圳
在开放的深圳,小额边贸也吸引了内地农民和种养大户来到深圳,深圳移民潮中,他们是一股力量。
今天,深圳的街头到处是湖北鸭脖店,深圳哪里有那么多鸭子可宰杀?
实际上,深圳立市之初,就有湖北人成群结队来牧鸭,是他们造就了这个市场。
1982年春,湖北省黄梅县龙感湖二十多位农民跳出雷池过岭南,行程三千多里来到深圳牧鸭。很快发展到两百多人,年产肉鸭从三四万只,扩展到六七十万只。几年之后,他们在平湖、清水河、官井头等地牧鸭,产品占据了深圳香港的大部分市场。
龙感湖地处鄂、皖、赣边境,古称“雷池”,“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典故即出自于此。那么,是什么力量使当今的龙感湖人摆脱小农思想的束缚,越过雷池闯岭南呢?牧鸭领头人杨关印说:过去受“左”的束缚,一年忙到头,只图混个肚儿圆,如今农村搞了承包制,又时兴发展海(鸭)、陆(鸡)、空(鸽),咱搞出来的东西不光填肚皮,还想卖个好价赚点钱。庄稼人搞种养也是做生意,就想起到销路好的地方闯荡闯荡。听说在深圳牧鸭卖给香港人价钱好,他们就自愿结伴,积凑了资金,闯到深圳来了。
俗语说:“世上三般苦,养鸭、打铁、做豆腐。”牧鸭人刚到深圳那阵子,要雏鸭缺雏鸭,要饲料缺饲料。大伙就凑钱到处买雏鸭,搞天然饲料喂养;没有住处就搭起草棚遮身。养鸭行业的竞争在深圳很激烈,强手如林。龙感湖牧鸭人在竞争中学精了。从1984年起,他们先后主动与湖北省粮油进出口公司驻深圳办事处、深圳市食品集团公司新亚贸易公司、深圳华垦贸易公司等单位结成伙伴,让利联营,博取这些单位的雄厚资金,以其出口流通渠道畅通之长,填补自己之短。他们向当地农民承包了一千多亩水面、坡地作为养鸭场地,实行资金、技术、劳力等生产力诸要素的最佳组合,形成新的生产力。他们还与深圳市的国营、集体、个体茶楼、酒家,餐馆、烤鸭店签订产销合同。这样,产品有销路,生产有基地,相得益彰,经济效益高。牧鸭人也没有后顾之忧,一个心眼多养鸭、养好鸭,事业越来越兴旺,名气也越来越大了。每天有二十辆汽车、摩托车、三轮机动车开到鸭场,把四五千只活鸭装上笼筐,直运到深圳,然后运往香港。
几年之后,牧鸭人在深圳赚了钱,把资金、技术带回龙感湖一带,在那里建起鸭的出口基地。如今,深港两地食用的鸭子有不少就已经来自龙感湖。
1984年,刚刚被团中央命名为新长征突击手、“蘑菇大王”的河南焦作市孟州的刘学朝也来到深圳。他从1979年开始从事食用菌研究,1981年他开始利用当地资源率先大力发展“棉籽皮生料种植平菇”,1982年生产规模发展到占地10亩,年生产平菇10万公斤。27岁的刘学朝成立的中华食用菌贸易公司坐落在西部竹子林,是河南河阳食用菌公司和深圳市五建公司合资兴建的,投产3个月,就生产一万多斤蘑菇投放市场。
1984年,来深圳发展种植养的还有福建“银耳大王”姚淑先。姚淑先是福建省古田县的一位普通农民,长期从事食用菌的栽培研究。他经过长期试验,探索出银耳高产的科学途径——改银耳段木栽培为木屑栽培。这种木屑栽培法,不仅比段木栽培法产量提高了十多倍,生产周期缩短了3/4,而且所生产的银耳肥大、均匀、质量好,达到出口标准。古田县农民几乎家家户户效其法栽培银耳,使古田县成为闻名全国的“银耳之乡”。
四川“养猪大王”刘定国也来到深圳办猪场。他对我国农村传统的养猪方法,从繁殖、饲料配制、催肥到防疫等方面进行了配套改革,创造了“一根笋”快速育肥猪法。刘定国来深圳与南海石油深圳开发服务总公司合资兴办猪场,双方投资各占50%。首批饲养雏猪500头,用刘定国配制的饲料喂养。
广州“花王”也来到深圳。当时岗厦村有一处花圃,花鸟虫鱼场的65名职工就来自有三百多年种花历史的广州芳村花地,富有园林花木栽培管理的经验。其中还有16名独当一面的“花王”。他们为泮溪酒家、香江酒楼、“海上世界”明华轮、友谊公司、国际商业大厦、香蜜湖度假村、环球商场等62个单位承包绿化工程并提供花卉盆景。
一些外来打工仔、打工妹也走出工厂,搞起了种养。1983年年底,打工仔黄永蜂与妻子何春梅在雁田水库边的山坡上开了十亩荒地,种上意大利“金山”良种菠萝。永峰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到菠萝园里。他担水浇地,及时施肥、除草。不懂的地方,就向内行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永峰和春梅辛勤的汗水,使贫瘠的十亩山坡地披上了绿装,菠萝终于开花结果了。
有意思的是,1984年,来自广东普宁县的黄林江等10个农民投资50万元在横岗建起了一座影剧院。这座占地面积3600多平方米的影剧院拥有1100多个座位的剧场,院内还设有小卖部、休息室、化妆室、演员宿舍、放映室等。
蛇口的集装箱商场
专业户是农村的种植、养殖户,个体户则是指城市的家庭或者个人工商业者。有个在安徽芜湖跟着年广久卖过“傻子瓜子”的方金水,自称是深圳的第一个个体户。
20世纪80年代初深圳农村的种养专业户,现在看来似乎微不足道,但那是深圳立市之初最大的变化。因为深圳当时就是一个农村。当时深圳的市中心是罗湖,也就是一个镇,规模还比不过现在的一个村。
一年几万块的收入,现代人看来是“洒洒水喽”,而在当时,一个万元户已经是让人羡慕得超过现在的“百万元户”。80年代末,一般公务员的月工资才过百元。
承包者每个月几百块钱的工资,已经比部长的工资还高。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一次讨论会上,邓小平建议对私营企业采取“看一看”的方针,他当时便举了年广久的例子。年广久因邓公一言而名留中国改革史。而在对待民间企业的政策上,这仅仅是第一道撕开的小口子,一道很小很小的,却决定了中国企业命运的小口子。在政策上,真正放松对雇工数量的限制,是1987年的事,在那一年的中央5号文件中,私营企业的雇工人数才被彻底放开。
1983年,蛇口工业区推行了一条鼓励干部职工下海经商的政策措施。当时已是蛇口工业区总务科长方金水响应号召第一个报了名。组织上问他有什么困难,他说资金有点紧,工业区就给他提供了1万元低息贷款。
方金水说早年在安徽芜湖,他就卖过“傻子瓜子”。就是小小的“傻子瓜子”让他赚了一把,也让他有了经验和胆量。“傻子”算是他的师傅。
1983年12月8日,方金水旗下的“南方综合商场”——蛇口第一家杂货店,开张了。所谓“综合商场”,其实就是三个集装箱,摆在今天“海上世界”附近的是总店,另外两个,一个在管委会大门口,一个在单身汉最多的四海公寓。
蛇口那时没有一家下班后还继续营业的商场,由于老方的商店第一次把24小时便民服务的理念引进了蛇口,集装箱综合商场很火,一时间,人们下班后,换上干净的衣服,在那三家商场逛一逛,竟成了蛇口人的一个生活内容。
蛇口的老外特别多。尤其海上世界一带,是外国公司和合资公司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云集之地。老外也喜欢逛街,一下班,就成群结队地来到海上世界周围玩,许多人走进了综合商店指指点点。开始,老方的店员不懂一点外语,许多来买东西的老外,比划了半天也没有买到自己可心的东西。老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下决心要培养外语人才。于是他让一名聪明伶俐的年轻员工到工业区培训中心学习外语。为了让她学好外语,老方不但出钱,还让她利用上班时间培训,一期未学成就再学一期,一共学了四期。这样老外买东西再也不用吹胡子瞪眼了。一时间,光顾老方店里的老外剧增,有时一天要来七八十人,老方的店成了蛇口最早的“涉外零售店”。
1982年,《深圳特区报》曾报道:“在深圳特区,到处可以看到各色各样的临时商店。有铁皮的、纤维板的,有钢架和砖石结构的,甚至还有油毡纸和竹棚的。
色彩也鲜艳多彩,红、黄、蓝、青、紫,几乎无所不有。这与那些百货大楼、商业大厦相映衬,构成了深圳特区庞大而繁荣的商业网……”
1991年,方金水卖掉了其中两个集装箱商店。蛇口下海办个体户的多起来,老方就开起了规模更大,装修也上了档次的小百货超市。150平方米的小超市,当时在蛇口是数一数二的商场。
但是,后来沃尔玛等连锁大商场把店开到了蛇口。方金水感到再也不能做百货零售了。1997年,他投资60万元转而经营柯达彩色冲印店,开了两间冲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