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2013年首都的第一场春雨(1)
惊喜,天还未亮,睡梦中被一种淅淅沥沥的声音弄醒。自己家的房子,是京城早年间修建的,那会儿,不大讲究设计,只要盖起,能住人,实用,即可。我家所在的那座楼,设计师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天井。至于为什么要设计天井?之于民宅天井的重要性又在哪里?我不知道!我所能想到的天井的最大好处便是,上下左右邻居家做什么好吃的,我们都能闻得到。还有一好处,自然界天气有何变化,躺在床上便可知。
我跟家人说,下雨了——天井里淅沥的雨声越发的响。是下雨的节气了,再有十几天就是清明。农谚: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今年盼雨,与往年不同。今年春节前后,天气非常的不好,空气的质量太差。污染最重的一个月,只有四五天是晴天。在这个冬季,我们有幸记住了一个词:pm2.5,对人体非常有害的一种污染物。这一段时间里,发病的人照往年要多许多。症状多是胸闷、气促、咳嗽、呼吸道不畅,甚至于出现炎症。人的免疫能力下降,感冒、发烧的人很多,医院里看病、输液的患者骤增,连“两会”都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召开的。国家要发展,这是千年大计。但环境也要治理,也要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也是千年大计!
这一场春雨来得及时。北方的春天本来就干燥,空气中有了些许的湿润,人会舒服很多;压一压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pm2.5,天空会蓝很多,干净很多。更何况春种离不开春雨,离不开好的墒情!
人间三月天,虽比不得江南的“尽芳菲”,但也有了浓浓的春意。我情不自禁地打开了窗子,深深地吸了口带着浓重水汽的空气,微风中,有一阵阵青草的芳香飘来。
今日午后要去总署开会,昨日接到的临时通知,是个座谈会,10余家受邀单位要重点汇报一下新闻出版拓展市场消费的话题。座谈会要求以群众关心的出版物消费为切入口,研讨如何推动新闻出版业调结构、转方式,引导各类新闻出版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业态,开辟新市场……听取对拓展新闻出版消费市场的建议。昨晚,梳理了一下思路,做了一大概的准备。今早到单位还可再想一想,充分些是对的。
蒙蒙的小雨中,我驱车到了社里。看一下时间,6:50。办公室里,思绪信马由缰,没有更多地想座谈会的事情,却想了很多业界不如意的事情。近日网上有信息称,美国的《读者文摘》申请第二次破产;国内专做市场追踪的资深的开卷公司发来的研究资料说,国内的图书零售市场消费指数仍是下降;我们的企业,图书业务已经是多年处于亏损状态——传统出版的生存空间被挤压,新媒体在发展,在抢我们的读者。我们的路在哪里?“中国”的传统出版向何处去?
企业是讲求利润的,不能创造利润的企业,其寿命长不了。目前,我们有政府的庇佑,行业的审批制给我们带来垄断的利益;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文化补贴、专项扶持资金……给我们补充了能够活下去的生命的能量。我们确实需要输血,因为我们自身的造血功能有问题,或者说不足以支持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生存环境不好:市场竞争无序,法制化管理缺失,行业监管不到位,致使行业的折扣战烽烟四起。出版企业处于劣势的市场地位,买方市场的背景,导致渠道强势挤压出版企业的利润空间。早年间的国家大社的发行折扣都在70%折扣以上,发展到今天,面对新华书店系统和一部分民营渠道,大家都基本上在保60%折扣的水平线上。对于很多的新兴渠道,守60%折扣已不可能。比如网上,在正常的折扣外,网店提出要根据销售额增多按阶梯递增奖励比例,这已不是要求,而已成为现实;另外,凡遇店庆、节假日等开展的促销活动,出版企业还要另拿出促销折扣,从5%到10%到15%不等。机场渠道,一般的发行折扣是50%的折扣。中小学招标、农家书屋等政府采购项目,也都在50%折扣以下,最低的情况可出现40%折扣、35%折扣。综合出版企业全年销售,其平均折扣能守住55%已经不错。在这样的利润产出的前提下,出版企业的利润空间还有多大呢?简单算一笔账就可大体搞清楚。一本书的材料、印装、设计及作者稿酬一般为30%,仓储物流约3%,出版营销费用一般5%到8%,围绕图书生产,编辑的直接费用,含编辑的工资及其他收入、办公费用、差旅等费用,我们称之为编录经费。仅此一项,举一副高职称的编辑,全年的收入约在20万元左右,以该编辑一年做10本书的工作量计,一本书一版印10000册,定价25元,总码洋250000元,摊进20万元的10%即为20000元,占到码洋的8%;还有企业的间接管理费,这是不小的一笔;还有,你的书怎么可能实现全销售?如果出现一些损耗,出现一些库存、退货,这账还能算吗?仅说退货一项,行业的水平,不超25%属正常情况,折合成折扣,又占去多少?故此,得出一个结论,出版企业要创造效益,在今天,真的不容易!企业需要在管理上认真又认真,来不得一点点的疏忽。
市场的拓展是必要的,围绕着市场的拓展,眼前的一些工作要认真去做。
要抓源头。要抓好产品、优质产品的出版。好产品不愁卖!市场不是没有空间,但需强调,市场的空间是留给那些好产品、优质产品的。市场没空间,对于那些同质化现象严重,简单模仿、克隆的书、炒剩饭的书、平庸书,市场会给你多大的空间呢?
要抓原创。强调原创的意义在于,出版行业做的是内容。我们都不在原创上下功夫,都不在内容上下功夫,我们的内容积累从哪里来?我们不排斥出版企业从自身的资源建设出发进行的资源整合,谁都不可以轻视自己和行业多年流传下来的经典、标志性读物,好作品要保留,还要注意版权。但同时要往前看,要注意新的积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认真抓原创,产品创新才有可能,有保障。
要抓渠道。在渠道上存在的问题太多了,在出版企业与渠道之间,今天,特别应该提倡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概念。渠道与出版企业,本就是一对患难兄弟,利益链条上的两个环节而已。现状虽然表现出的是渠道有所强势,但渠道方千万不要存因为我强势,我就可以任意胡来的想法。试想,当出版企业都无法生存的话,作为渠道,你还可以独自生存吗?未来传统出版的路,一定是企业与渠道的竞合。如果行业的同仁有了这样一种认识,都能从大局出发,从出版行业的整体利益出发,渠道的畅通工作也就好做了,我们的行业无论是生存环境还是效益产出都会好很多。
要抓队伍建设。事情是人来干的,离开了人,什么都无从谈起。因此,从业人员的职业化素养的提升,便成为出版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条件。首先要抓领导的职业化素养,抓班子建设。谁都知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可现实是,经常的,领导出问题,班子出问题。不作为的情况有,不好好作为的情况也有,混的也不少见……领导要有德、能,要有状态。领导好了,班子强了,企业的事情好做一半。还要抓骨干的职业化素养的提升,骨干的作用,有的时候比领导的作用还突出,因为他们跟员工在一起。骨干的表率作用常常最直接地作用于员工身上,相比于领导,这种抵近的效果更好。抓队伍整体职业化素养的提升,主要点要放在团队的精神面貌上,放在执行力和落实的能力上。在企业的管理上,要注意体制与机制的协调,要塑造制度的权威性,要注意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要让干活的人心情舒畅,要让不干活、不想好好干活的人没有生存的空间。
窗外的雨还在下。由于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含量高,下来的雨并不干净。雨落在院里大家的车上,都是泥点子,真的感叹环境的恶化。记得前几年出访北欧,到了芬兰、丹麦、瑞典、挪威,前后半个月的时间,我们赶上过几场雨,无论大小,雨水真的干净。说空气澄明,绝不为过。由于植被覆盖比例高的原因,到处都是满眼的绿色,一片生机。我们的衣服,我们的鞋子,都不像在国内,要经常地洗、经常地擦。挪威的峡湾,美得让人心醉,满江碧水,海鸥翔集,两岸峰峦叠翠,近水岸边,不时有各种颜色的别墅闪出。挪威,联合国评的,全世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国家。在芬兰,带队的同志安排我们去了一家小农场主的乡下住处,之所以说乡下的住处,是因为主人在赫尔辛基有房,乡下的住处是周末来度假用的。据主人介绍,他们的住处,方圆几百亩的山林,都属于他们自己。住处的房屋,全部用木头材料,在一片林中的空地上,到处是几近原生态的绿地、花草。原始的松树,大片大片地漫延在四周。从住处往前走,是主人自己开发的比我们的公园还要自然和美丽的活动空间,有各种供活动身体和休憩的设备。再往前,是一清澈的湖。山林树木,蓝天白云,倒影于微波不兴的湖面。可以游泳,从水中上岸,可直接去岸边的桑拿房。男主人带着我们到林中去采浆果,红红的果子,天然、环保,酸酸的、甜甜的,让人无法不心动。这该是我们想往的生活!再看看我们的长江,近日报道,黄浦江上游有上万头的死猪抛尸江中,人们有理由担心水质会否变化。人说北京的地下水水质也有问题,有相当部分的地下水不能直接饮用,真的不敢相信!早些年的北京,空气也是蛮好的。春日秋阳,我们常会徜徉街头,于花红柳绿中,体味春或秋带给我们的惬意。那时的天,不像现在这样,动不动就阴霾锁日。那会儿,一年中,蓝天白云、晴朗碧透的日子并不少。
雾霾的日子,不仅使人身体不爽,心情也常常受拐带,是一种沉重的压抑。其实,我们的环境原本可以不这么糟糕,有前车之鉴。早期的英国,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期间,伦敦也变成了“雾都”,他们用了很多年为代价,才把伦敦的环境治理好。如果说伦敦是有理由的,我们还可以理解,毕竟人家是先行者,之前没有可资借鉴的教训;我们呢,我们却在明知故犯!我们的人太过急功近利,我们的人太过短视,我们的人太过自私,我们的人常常不干人事……
下一场豪雨吧,我们的生活太需要了。要好好洗一洗我们的天空,本该属于我们的蓝天白云,请归还我们。
下一场豪雨吧,清洗一下我们的观念。我们的事业需要文化的繁荣。我们的文化繁荣,需要市场的规范。我们需要法律的利剑,也需要行业的自律和有力的监管。我们需要全体从事传统出版的业务人员的共识与共同的努力,否则,你与我,还有我们的传统出版,就只能在阴霾的环境中活着。活得当然不好,至少是不舒服。
2013-3-17
同事、朋友
世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是最基本的,就是同事和朋友。
同事,说的是工作关系,更多地体现为在单位或者企业内部,是人之社会关系的一种。
朋友,说的是个人之间的关系,与单位或企业不能说无关,但较之同事,确也关系不大,与社会的关系也显弱了许多。
两种最简单的关系,原本彼此不怎么搭界,但现实生活中,却偏偏无来由地经常性被纠结在一起,理不清、分不明,常常还造成人际交往、工作事业上的内耗。
生活中,谁都需要交交朋友,那是生活的客观需要。人是“群居”动物,离不开朋友。人生烦恼事多,多几个朋友,是好事,最起码的,会有人听听你的倾诉。
朋友的重要性,体现在你的人生会更有质量,更加地丰富多彩,更有味道。人生是需要理解和品的,一个人如何去理解别人和被别人理解,如何去品人生?“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李白一人月下独酌自省,这和孔老夫子的“每日三省吾身”同理,可以,但也不能因此就否定集体对坐、互诉心曲的重要性。朋友间的觥筹交错,流觞唱和,当是人生之美事。
朋友可以换命。蜀汉刘、关、张三兄弟桃园结义,是真朋友;刘伯承与小叶丹歃血为盟,也是真朋友。江湖上,义结金兰的事情很多,都是美谈。
好朋友不排斥可以成为好同事,所谓知己者也。譬如:诸葛亮与刘玄德。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也不是不想出山做一番大事情,有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才的诸葛亮怎么可能老死卧龙岗呢?三顾才出江湖,不过是看一看刘备是否是可以追随的明君!一番畅谈,指点天下,遂有魏、蜀、吴三分天下。为蜀汉大业,诸葛亮可谓鞠躬尽瘁,草船借箭,东吴舌战群儒,赤壁之战,六出祁山,晚年刘备白帝城托孤……君臣同心,是好朋友又是好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