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常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7章 慷慨的馈赠——风物篇(2)

俄罗斯禁忌:拜访女性时,送花忌双数。俄罗斯忌讳双数由来已久,因为在斯拉夫神话中,偶数是不吉利的。俄国著名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在他的名著《日瓦戈医生》中就曾写道:“你听见了吗?狗在叫,而且是两条。太糟糕了,这是多么不吉利的征兆啊!”连两条狗叫都是不吉之兆,可见他们对于双数的忌讳之深。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凡事都忌偶数的早已不再严苛,但送花送单数却一直没有改变。

挪威禁忌:忌不守时;谈话时忌距离过近;拜访或出席宴会,不宜空手,而要送花或糖果作为礼物给女主人;出外郊游时忌惊吓河乌,因为河乌是挪威的国鸟。

希腊禁忌:忌招手。因为像招手一类在我们的传统中表示友好的姿势,在希腊却意味着“下地狱”。希腊人一般将手背朝向对方表示告别。

奥地利禁忌:忌在新年时食用虾类。因为虾会倒行,象征不吉利。

爱尔兰禁忌:忌用红、白、蓝色组合,因为这个组合是英国国旗的色彩。

5.欧洲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或来源于神话传说,或来源于宗教信仰,或出于对某个人或某个事件的纪念。在欧洲这片历史悠久、国家众多的土地上,也有着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诸如圣诞节、万圣节等。人们在庆祝这些传统节日的过程中,将属于自己的节日习俗传承了下来。

与中国将春节视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不同,在欧洲,所有的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不是新年,而是圣诞节。圣诞节又称耶诞节,节期为每年的12月25日,相传这天是耶稣的诞辰。这一天的前夜,也就是平安夜12点,亦即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圣诞节原本是一个宗教节日,但在19世纪时,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使得圣诞节渐渐流行起来。时至今日,圣诞节早已突破了欧洲,流行于美洲,并传播到了亚洲。平安夜时吃苹果、装饰圣诞树、戴圣诞帽、寄送圣诞贺卡、进行圣诞购物、举行圣诞派对,已成为一种“圣诞文化”而风靡全球。

万圣节即西洋鬼节,也是欧洲的传统节日之一,节期在每年的10月31日。提到万圣节,我们会想到面具和南瓜灯,总之,这个节日多多少少总是带着些神秘色彩。的确,万圣节源自古代凯尔特民族的新年,同时,此时也是祭祀亡灵的时候,既祈祷避免恶灵干扰,同时也祈求祖灵的保佑。这天晚上,小孩子们会穿上化装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并且口中念念有词“trick or treat”,意思是说,“不给我糖的话,我就捣乱哦”。万圣节前夜流行一个游戏叫“咬苹果”,即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情况下用嘴去咬,最先咬到的人则是优胜者。

欧洲另外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复活节。复活节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3天复活的日子。跟其他节日的不同之处在于,复活节的日期不是固定的,而是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象征着重生和希望。因为与宗教的联系密切,因而,过去多数西方国家里的复活节都要举行盛大的宗教游行,且游行者都要打扮成基督教里的历史人物,手捧十字架,赤裸双足,唱着欢庆耶稣复活的赞歌。当然,现在,这个节日已经失去了原本浓厚的宗教色彩。在这一天,商店里处处可见漂亮的彩蛋出售;人们纷纷在教堂门前点燃圣烛,并由孩子们飞奔着将这些圣火送到各家,很多地方甚至还会有赛跑(如德国的巴伐利亚地区),与普通的赛跑不同的是,人们是举着火炬跑的。

愚人节是欧洲国家另一个重要的节日,节期是每年的4月1日。关于愚人节的起源,有说是来源于法国对于“纪年法”(即是否将新年的第一天由4月1日改变为1月1日)的意见不一,改革派在对守旧派的捉弄中发展而来;有说是诺亚在世界被洪水淹没很久之后的4月1日,从船上放出一只白鸽寻找陆地的消息,而这只白鸽飞走后便没有回来,意在提醒人们不要做徒劳无功的事情……总之,七八种不同的说法,有的来源于历史故事,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有的来源于古老帝国尚存的残籍,还有的来源于百科全书的记载。总之,不管起因为何,人们在这一天,穷尽捉弄人之能事,也着实可以狂欢一把。

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即每年的2月14日。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节日。作为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情人节的来源也有多种说法,但最为普遍的说法是人们为了纪念罗马圣教徒瓦伦丁被处死而设。这个故事要上溯到公元3世纪,彼时,罗马帝国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社会动荡,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和基督教徒纷纷起来反抗,而统治阶级对他们进行了残暴的镇压。一位名叫瓦伦丁的教徒被捕入狱,却在狱中与典狱长的女儿坠入爱河。无奈,这位悲剧式英雄免不了被处死的结果,临刑前,他写了一封长信,向她述说自己的清白,以及对她深深的眷恋。公元270年2月14日,瓦伦丁被处死。基督教徒为了纪念这位为了正义和爱情而牺牲的英雄,将他被行刑的这一日定为“圣瓦伦丁节”,后发展成情人节。

6.万圣节中的南瓜灯是怎么来的?

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更是孩子们期待的节日之一。每逢当日,孩子们都会穿上千奇百怪的服装,戴着各式各样的面具,提着一盏南瓜灯走街串巷,逢着大人便索要节日礼物。孩子们手里拎的这个南瓜灯,也叫“杰克灯”。

说起“杰克灯”的来历,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呢。

话说,从前有一个叫杰克的酒鬼专爱搞恶作剧,一日,他把恶魔骗上了树,并在树桩上刻了十个字,并恐吓恶魔说,一旦他下来便会受到诅咒。

恶魔无奈,只好请求杰克放自己下来。杰克说:“放你下来可以,但是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恶魔问:“什么条件?”“只要你施法,让我永远都不会犯罪,我就放你下来。”恶魔只好照做。于是,这位杰克终其一生,果然没有犯过罪。

但这个醉鬼也因此为自己种下了恶果:死后既上不了天堂,又不能下地狱,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蜡烛的指引流连在天地间。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中,杰克的亡魂所秉的这根蜡烛,是镶在镂空的萝卜里,名为“杰克灯”;而在慢慢的演变过程中,许是人们发现南瓜无论从获取上还是雕刻上,都比萝卜容易得多,于是就用南瓜代替了萝卜,而南瓜灯也渐渐成为万圣节的“宠物”,流行了起来。

7.欧洲有哪些新年习俗?

公历纪年法中,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虽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公历纪年法,但怎样庆贺这个节日,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也会有所不同。

英国人的“除夕”(也是旧年最后一天),必须保证瓶中有酒,橱中有肉,只有这两样东西齐全了,来年才会富有;反之,来年便会遭遇贫穷。此外,英国还有一项传统新年习俗叫“打井水”,人们争先恐后地于新年这一天去打水,第一个打到水的人,意味着会得到幸福与吉祥。

法国人则以新年的天气判断新一年的光景,如果当天刮东风,则是水果的丰收年;如果刮西风,则意味着这一年的渔业和奶业会丰收;如果刮南风,则意味着这是风调雨顺的一年;倘若天公不作美刮了北风,则说明接下来的一年将是歉收年。除此之外,法国的乡村里,新年的早上,年轻的小伙子们会举行爬树比赛,获胜的人不仅会在来年一帆风顺,同时也会得到姑娘们的芳心。

西班牙人的新年前夜,便是当教堂12点的钟声敲响时,全家人开始争吃葡萄。每敲一下钟,必须吃下去一颗。伴随着12下钟声,连续吃12颗葡萄,表示来年一帆风顺;西班牙人还会在这一天在身上装一枚金币或铜币求吉祥;此外,新年这一天,也是西班牙孩子们最开心的一天,因为家长会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他们认为,孩子在这一天打架、骂人或是啼哭都是不祥之兆。

比利时的新年习俗也很奇特:他们在新年第一天,醒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给牲畜拜年,并郑重其事地对这些动物们说新年快乐。

德国人会在新年零点钟声敲响的前一刻,爬上椅子。待新年钟声敲响再跳下来,并向椅子背后抛去一件重物,以示将祸患远远甩出去,一身轻松地跳入新年。除此之外,德国人还会在钱夹里放几片鱼鳞,以求这一年里财源滚滚。

在瑞士,雪是十分吉祥的。所以,在瑞士过新年,会从屋外取些雪化成水洒在地上压尘,再将地打扫干净。

在意大利,人们会在新年前夜将家里的废弃物扔掉,以求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充满幸福与祥和;此外,还有一个奇怪的风俗是,大人们会给孩子讲女妖的童话故事,说这个女妖会从烟囱里钻进来,给孩子们带来礼物,放在他们的鞋子里。和圣诞老人的故事如出一辙,只不过圣诞老人是将礼物放在袜子里。

在瑞典,新年的那天早上,家中最年轻的女子要穿上素白的衣裙,腰上系上红丝带,头戴插着点燃蜡烛的皇冠,手端食物分发给众人。沿街还会有叫卖装满了鞭炮和烟花、用草扎的小鹿。瑞典人便将这些小鹿买来,快乐地燃放其中的烟花。

芬兰的未出嫁的姑娘们,会在除夕的夜晚将鞋子抛上空中让它自由落下,如果鞋尖朝门,则预示这位姑娘将会在新的一年里出嫁。

在希腊的克里特岛上,有一个很奇怪的拜年习俗,就是带着一块大石头,并在向主人恭贺新年时说:“愿你家拥有像这块石头一样重的金子。”

虽然各地的迎新习俗多种多样,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期待新的一年里幸福吉祥。

8.欧洲各国有怎样的送礼习俗?

在社交过程中,恰当的装束、得体的举止、合宜的谈吐,会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同时,也有助于自己实现一些正当的社交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送礼。如果能以让对方愉悦的方式送出令他们心仪的礼物,则这场社交活动便已经成功了一半。

虽然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但若以为我们的礼俗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就大错特错了,尤其是在送礼这件事情上。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欧洲人在送礼时有什么样的讲究。

先来看英国。英国人对于礼物的判断标准,最重要的一点并不是礼物的价值,而是礼物的包装。所以,“买椟还珠”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有时候的确可取。英国人最喜欢的礼物,诸如鲜花、巧克力等,都是无须太多花费的;但是有一点,英国人不喜欢接受有企业标记的礼物,而且公司送礼时,最好以老板私人的名义。向英国人送礼,应当是在他们一天里心情最舒畅的时候,如晚餐后或看完戏之后。这时候,他们的心里最放松,更容易为一些小小的礼物打动。

接下来再看俄罗斯。俄罗斯是一个有着强烈自尊心的民族,他们认为送钱是对人格的侮辱,所以,向俄罗斯人送钱基本上会吃闭门羹,而且极有可能造成社交事故。但俄罗斯人超级喜欢外国货,国外的水果、烟、酒等物品都深得他们的喜爱。向俄罗斯人送花,宜送单,不宜送双。

与英国人一样,德国人也十分重视礼物的包装,所以,挑选合宜的物品后,还要精心包装一番才可以送给人家。

法国人一般会在重逢时送上礼物;应邀上法国人家做客时,送几束花是不错的选择,但一定要记得,鲜花一定不要捆扎起来。

这些送礼习俗看起来都是些小小的细节之处,但掌握了这些,往往能让送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9.从别称看欧洲各国的特产

葡萄牙的别称是“软木王国”。软木是植物木栓层非常发达的树种的外皮产物,其制品可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制作工艺品、隔音隔热板、抗震材料等。葡萄牙之所以被称为“软木王国”,是因为其位处地中海气候的控制下,自然环境十分适合软木原材料的生长。葡萄牙的软木产量居世界之首,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西班牙的别称是“橄榄油王国”。橄榄油有极佳的美容保健功效,烹调口感绝佳,素有“液体黄金”之称。世界橄榄油的主要产地分布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其中尤以西班牙的橄榄油产量和出口量高居世界之首,因此,西班牙被称为“橄榄油王国”。

瑞典的别称是“欧洲锯木厂”。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瑞典,森林覆盖率超过50%,人均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一;瑞典的松木、纸浆、纸张的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因而被称为“欧洲锯木厂”。

瑞士的别称是“钟表王国”。与前面提到的国家有所不同,瑞士备受称道的特产不是来源于自然资源。恰恰相反,瑞士国内的资源十分贫乏,所以,整个瑞士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依赖于耗能少、精密度高、附加价值大、便于出口的工业产品。钟表便是符合这些要素的产品之一。在瑞士,钟表厂遍地开花,钟表出口量稳居世界第一。诸如百达翡丽、江诗丹顿、劳力士等知名手表,均产自瑞士。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像瑞士一样,长久地在钟表行业里独领风骚。

列支敦士登的别称是“邮票王国”。列支敦士登的邮票以精美著称,受到集邮爱好者的追捧,每年的邮票印量超过1000万张,其中有4/5发行至国外。因而,列支敦士登被称为“邮票王国”。此外,在欧洲,另一个可以享有此称号的国家是圣马力诺。